[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男孩遇見女孩,希望遇見絕望,他們遇見愛情。
影片結構上可以分為三重遇見:遇聲、遇面、遇心。三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疊加最終升華。它是法國新浪潮后起之作,法式的浪漫又略帶些冷酷,作為卡拉克斯的處女作,整體上表現(xiàn)成熟,不容小覷。 1.遇聲: 男孩艾利克斯的女友與自己的好友出軌,女孩蜜蕊拉失去了自己的愛人,男孩內心有欲的渴望,所以他才會在女孩樓下的對講機前駐足。艾利克斯第一次“遇見”女孩是通過對講機,女孩的男友訴說他對兩人愛情的惶恐,男孩遇見女孩的聲音。 2.遇面: 影片的基調在開始的手持攝影和沙啞斷續(xù)的畫外音中體現(xiàn),飄忽不定,無所適從,而男孩和女孩內心熾熱的感情則更為強烈,男孩在偶然進入一次私人聚會,在那里艾利克斯遇見了蜜蕊拉,短發(fā)的蜜蕊拉。導演卡拉克斯第一次在空間上將兩人放在一起,并為他們的遇心鋪墊。 3.遇心: 相同的心才能稱為遇見,艾利克斯和蜜蕊拉其實都癡情。男孩的女友移情別戀,和好友討論著和他的性愛細節(jié),但艾利克斯還是舍不掉對女友的愛戀,給她送去了信和唱片。蜜蕊拉愛著男友,可以為了感情付出一切。兩人相遇后訴說著各自感情,男孩在絕望中看到了希望,但可悲的是女孩沒有力去愛了,蜜蕊拉的心中沒有艾利克斯的位置。兩人看似可以碰撞出愛情的火花,但終究結局釀成了悲劇,同時這與起幅時的畫外音相互照應。 另外,導演在物品細節(jié)上的處理寓意深刻,艾利克斯家中油畫的背后記錄了他的一些事件詳圖,通過搖鏡頭我們可以得知愛和欲望是艾利克斯這個人物的突出部分,艾利克斯女友留下了一個圍巾,是她最喜歡的顏色,而男孩的衣著恰恰是相同的樣式,說明了艾利克斯對女友的不舍愛戀。彈珠機的多次出鏡象征著內心的碰撞與遠離,杯子上的缺口和電話亭窗上殘缺不全的玻璃寓意著兩人被愛所傷的內心以及他們的相遇不會有圓滿的結局…… 影片結局的設置令觀眾出乎意料,蜜蕊拉死去,但當我們?yōu)榇税@時,畫面又回到了不久前,在設置了懸念后,用前鏡頭解答解答:原來是蜜蕊拉聽到艾利克斯的聲音后把剪刀藏入懷中,艾利克斯最后的一抱結束了蜜蕊拉的生命,女孩死在愛的懷抱里。更為諷刺的是,兩個人雙雙倒地,而對面的情侶還依偎在一起仰望著星空。愛讓一邊的人沉醉,而讓另一邊的人陷入深淵。 整部影片像是關于愛開的一個玩笑,愛情不是單方面的美好或者惡,而是對立的整體。他們因愛而活,因愛絕望,因愛而愛,因愛而死。愛常常讓人沉醉,卻也能“殺”死人。
這部電影1984年首映的時候,塞爾日達涅感嘆道:“這片子散發(fā)著電影的味道。”你當然不需要知道塞爾日達涅是誰,但作品和評論都這樣令人上頭是很少的。關于卡拉克斯執(zhí)導能力的上限和下限不需要爭論太多,你再看不慣他,也得承認他有著處理細節(jié)和反常局面的特殊天才,你再崇拜他,也得忍受他把握大局功力的不足。即便是這部他毫無疑問最出色的電影,40分鐘后也多次浮現(xiàn)出事態(tài)脫節(jié)的危險,特別是那個代表卡拉克斯俄狄浦斯情結的美國老太(卡拉克斯本人母親也來自美國,但他不至于像法斯賓德那樣自嗨到讓親媽三天兩頭出鏡,法斯賓德和卡拉克斯都被認為是某種意義上的高達繼承人,在卡拉克斯拍攝本片那年法斯賓德死亡)
帶著這種危險,本片還算有驚無險地走到了合理的終點,聲畫結合的強度一直沒掉下來,最后結尾把流水,鮮血,情愛,午夜順利整合放了個大招?!昂谩钡碾娪昂芏啵恰傲钊思聞印钡碾娪昂苌?,卡拉克斯的處女作,我該怎么說呢?它是一種沉默的瘋狂,一種晦暗的引誘,“城市的街頭有我的愛”,裝酷者不會被判死刑,因為他們會處決自己,但是我作為一名觀者,仍然被卡拉克斯的自信嚇出了冷汗:這個人是誰?他有著怎樣的手和眼?為什么他可以這樣隨意迅捷地捕捉和操縱影像?他出沒的是另一個宇宙里面的另一個巴黎嗎?
真正的新浪潮杰作——把城市浸入了不眠的,奇異的,自返的,前思考的浪漫,直到最后的時空性溶解,要溶解也很快。甚至當我在今年4月上海的午夜驚醒的時候,我的大腦中會不自覺地播放起這部電影的畫面(我永遠不會告訴你具體哪些),然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推開了門,走在晦暗,無人,被封鎖的社區(qū)中,空氣中只有燥熱,城市中只有陰影,這就是路易.舍費爾發(fā)現(xiàn)的電影性:它喚起了你從來未曾生活過的記憶,它給了你一具全新的身體,這具身體擺脫了重力,也顛覆了感知,在電影中,你活在一種直接了當?shù)捏@詫感中。我和一顆萍水相逢,不知名的心靈共同分享這令人汗流夾背的夢境和世界的最敏感之處
規(guī)整的構圖和過于克制的表演與影片開頭喋喋不休的咒語相應,極度紳士的法語附于平整的節(jié)奏之上,共同營造出一種梳理而壓抑的宗教感,表現(xiàn)出導演某種近似于恐懼的控制欲。
但也不盡如此。
在泛濫的青年男女關系里,炙熱的欲望被不安的恐懼包圍,欲望時常將孤獨感拯救,轉而又被疏離感閹割。每一段關系都像河邊持刀欲殺人的畫面一樣——幽深的夜空與暗色的海面相連一線,一方一邊,看似兩相交纏,實則永置兩端。永隔一方世界。
至于人群——唯己不容,故“失語”。
我時常想起這部電影里的一幕一幕,或許是因為它酷似我最喜歡的《墮落天使》,而其格調都與之完全相反。從對等極端的角度重述相似的困境,即八九十年代巴黎青年與香港青年精神異化的世界,更加勾起了我內心深處的幻想——我不再看到生命的遺憾。
我不再看到生命的遺憾,亦是二十一世紀最兇猛的斷裂。
前三十分鐘拍的十分晦澀,冗長,意識流。 之后不知不覺也就看完了全片。兩個受到情傷的小獸是這座城市的異類。格子衣服的設計似乎命中注定他們會相遇。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很喜歡單向透明落地窗的這個設計。房間內是要感情走向崩潰的戀人,落地窗正對著的房間是一對熱戀中的情侶。最后女主殉情時落地窗的設計顯得格外精妙,一邊是為愛殉情的女主,另一邊是熱戀纏綿的情侶。廚房亞力克斯對蜜蕊拉的深情告白,像是在閱讀歐洲情愛小說的告白橋段,這么快男主就走出了失戀的陰影愛上了蜜蕊拉?我想不是,更像是受到傷害的小獸在尋找同類,找一個可以互相舔舐傷口的同類。如果真這么快又墜入愛河,我想不至于會錯過火車。
如果落地窗的另一對情侶是另一個世界的亞力克斯和蜜蕊拉的話,我想會更有意思?,F(xiàn)實時間線是落地窗里是為愛殉情的女主,另一邊是另一條時間線,男主救下了女主,受傷的兩顆心彼此拯救,成為了一對新的戀人……
無盡的憂愁低聲述說孤獨,美麗的邂逅最終化作消逝。像欣賞音樂一樣體會孤獨。
兩顆破碎的心走在一起后卻又再度破碎。兩顆心,破碎,再相遇相識相愛,卻最終永遠相離。
男孩遇見女孩,希望遇見絕望,他們遇見愛情。愛的內核就是孤獨,愛的本身就是全部意義。愛讓一邊的人沉醉,而讓另一邊的人陷入深淵。愛情的憂傷宛若河流。黑不見底。
遇見既是動作也是情節(jié)??匆幻刖蛺凵狭?。
愛情的永恒是瞬間,痛苦的永恒是孤老終死。被愛灼傷后的傷痛與寂寞。愛的鋒利。
不愿去實現(xiàn)太過美好的夢,它會消失,會破滅,會在倉皇逃離的途中看到自己漸漸老去的臉。
它會在從此消失殆盡的恐懼中淡漠至止,就如同從未曾擁有。
倆人就那么坐著聊天多美,一旦愛上就會有傷害。
愛情之后會有什么?或許會有甜蜜,但它轉瞬即逝。
愛是一種終極的傷害。
愛易逝。愛沒有后悔。
愛比死更冷。
卡拉克斯處女作是如此悲傷孤獨,如此詩意的傷感。黑白,強烈的光影對比,如雕塑般煞白而又輪廓分明的面孔,女主簡直如同仙女下凡,精致的五官與迷離的氣質讓視線完全無法從她身上挪開......而看到德尼.拉旺如此青澀的樣子還真是需要點時間適應......
故事非常簡單,卡拉克斯把重點全都放在了情緒的描繪以及展示他獨一無二的文藝天賦和別致的鏡頭,剪輯風格。一開始便是男青年亞歷克斯在河邊毆打自己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朋友,原因是這個朋友和自己女友好上了,并且女友也離自己而去。他用力掐住朋友的咽喉,最后將朋友推進了河里。而另一邊,蜜蕊拉與自己男友同處一室但兩人毫無交流。男友有事打算離開,蜜蕊拉試圖與男友進行交流,但男友冷淡的拒絕了。隨后男友因為忘帶鑰匙而使用門禁語音系統(tǒng)告訴蜜蕊拉留下鑰匙,于是,借此機會他們兩在對講機中進行了對兩人關系的交流。而剛好路過的亞歷克斯聽到了他們的交談,可卡拉克斯此時卻將真心話與表面交談的話語進行了分離。蜜蕊拉的男友內心獨白是對這段關系的厭惡,他甚至強迫讓自己覺得蜜蕊拉的嘴很臭,即便是香的也是臭的......他想要結束關系,他覺得現(xiàn)在蜜蕊拉之于他只是個占空間的物體......可表面上,他卻是用親愛的來結束了對話,這一段的虛情假意簡直神來之筆。
亞歷克斯在家中的墻壁上用筆記錄著自己從出生開始后的各個重要時刻,出生,第一次吻心愛的人,第一次偷東西等等,而今天是第一次打了朋友,這是一個孤獨的家,孤獨的場景。狹小昏暗的房間,他用打字機寫著劇本,這是他的工作,而隔壁則傳來了男女吵架的聲音,男人對女人的呵斥責難,可一個黑幕過后便是男人高潮的怒吼聲……這就是生活,糟糕卻又充滿原始快感,可亞歷克斯卻無法擁有。他無奈的帶上耳機出門散心,卻看見了一對男女在橋上熱吻,他向情侶扔去幾枚硬幣揚長而去。而蜜蕊拉則獨自在家里跳起了踢踏舞,這同樣是一個孤獨場景,亞歷克斯戴著耳機獨自游走在街上的畫面與蜜蕊拉跳舞的畫面一上一下出現(xiàn)在鏡頭中,兩個失戀的人必將相遇,果然,他們在聚會中相遇了。
聚會上亞歷克斯聽著聾啞老人講訴自己在默片時代為電影劇組工作時的趣事,而一旁的女人則替他翻譯。隨后他看見了只身一人的蜜蕊拉,他的目光徹底聚焦到了這個美得不可方物的女人身上。亞歷克斯對愛和性是渴望的,他并不是一個絕望的人,所以他還會偷偷給前女友寄信邀請她來參加聚會,他還會帶著前女友留下來的圍巾,所以他還會對蜜蕊拉一見鐘情。而蜜蕊拉則是一個內心凋零的失戀者,她在聚會上試圖在廁所里用剪刀割腕自殺,但她最后卻給自己剪了個精致的短發(fā),從頭再來。短發(fā)的蜜蕊拉帶著墨鏡在廚房里看書的樣子實在酷到沒邊......他們在廚房里用有一個缺口的杯子喝茶,就像他們自己一樣。他們彼此袒露心聲,講訴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悲傷,直到聚會結束。亞歷克斯向蜜蕊拉瘋狂的表達自己的愛意,仿佛這是生命的最后一天,這是生命最后的意義。他想要愛蜜蕊拉,他想要和蜜蕊拉做愛,無論多久都可以......離開這里,離開這個國家,去遠方,哪里都行,只要讓我愛你。他的炙熱與蜜蕊拉的淡漠形成了鮮明對比,兩個受傷的孤獨者面對傷痛的方式卻截然不同。冰與火注定無法和解,炙熱往往會在不經意間燒掉一切,結尾的那個意外便是對此最好的揭示。亞歷克斯的擁抱卻無意中將剪刀刺入了蜜蕊拉的身體,兩人應聲倒下,而落地窗外是一對甜蜜的情侶仰望星空.....
這兒... 我們... 仍然是... 孤獨的
一切是... 那么緩慢... 那么沉重... 那么悲傷
不久... 我... 就會... 變老
而... 這一切... 都會... 結束。
by 老婦人 from 電影《男孩遇見女孩》
卡拉克斯處女作,可以的啊,黑白的畫面分外迷人,女主更是美得一塌糊涂。很多很有意思的細節(jié),比如話到關鍵處被背景音蓋掉,各種剪輯的小把戲。他就是個愛情的怪異觀察者,有別人看不到的角度。最后幾分鐘真是好心碎。
誰也無法逃逸,必須全力以赴的投入并享受這場瘋狂的災難~拍給所有以愛為食或似曾擁有的男孩女孩
黑白光影,美麗邂逅,悲傷結局。
超多的有趣情節(jié)。視為珍寶的前女友圍巾實則是一個胖婦遺留的。電梯里回響著女友出軌的色情對話,兇殘的女帽。馬里昂巴德似的聚會。與米瑞拉交談時的大側臉。時髦櫥柜旁割愛的缺口杯子。影印時的光影。樓下對講機處金屬低沉音的愛情獨白與回到現(xiàn)實的簡短一句話。吻戲男演員的低語求歡被聾人唇語讀出。盡管是默片仍然顯得喧囂的手語老人。玻璃破碎的電話亭里突出孤單的男主。男主的諷刺誤殺和全面大玻璃外旁若無人的出軌情人。
你們愛得歇斯底里,卻對過去心有余悸。
Boy meets girl 卡拉克斯的好作品,他的電影里透露著迷戀以及不受干擾的敘述力量
fuck,法國電影看多讓人精神崩潰又想睡。面對秀恩愛,單身狗就要自殺?被高富帥拋棄也不會選謀殺偷盜的矮矬窮!
卡拉克斯先生,您是不可能拍出糟糕的電影的。您是外太空來的怪客,出現(xiàn)在人間也不過是羈留,燒壞了夜空也燒壞了鄰居的房子,你是馬戲團的俘虜,只效忠于愛情,如果你的血液里還剩一顆行星,在巴黎的河灘沿打轉,那它的名字只能叫做,詩。
快送醫(yī)院啊,倆蛇精?。〈蟾庞幸粌蓚€鏡頭(停電聚會晚些時候倆人在廚房瘋狂地聊天兒。對!人們從一旁半掩的門另一邊陸續(xù)經過離開外面有雷暴雨聲)莫名驚醒我了。剩下的就是一個無聊苦悶以至于發(fā)展出超強自戀的人談了一場身心失調的戀愛罷了which對法國電影中的男女來說也就那么個套路
6.0/10。至此,卡拉克斯長片作品已補完。很難想象一部處女作技術水平就如此出色:攝影、剪輯、打光、構圖都是一流的,而且有著鮮明的新浪潮標簽和致敬成分(影子運用明顯摸仿早期表現(xiàn)主義),但只能說我實在太討厭這個故事了,單調且乏味,這樣奇葩的愛情觀念也是我在這個年齡階段所難以理解的。
黑白影像襯托出主角的孤獨,喃喃自語的獨白也盡是荒涼之感,標記了生平的地圖更像是對個體的嘲諷,有缺口的杯子不過是破碎之心的象征。同病相憐的男孩與女孩并沒有朝著羅曼蒂克的方向發(fā)展,寂寞終究是需要獨自去面對的,沒人能化解,也沒人能填補,最后只能淪為悲劇。
顯而易見的是,卡拉克斯的處女作《男孩遇見女孩》繼承了法國電影新浪潮強大的影像/文學傳統(tǒng),其源自戈達爾影像系統(tǒng)中的強間離性與聲畫分離手法與戰(zhàn)后歐洲電影普遍的存在主義式瑣碎/意識流敘事,在這部處女作中以一種純粹私人化的表意邏輯——以突如其來的黑幕切斷人物瞬間思緒、以聚焦/失焦進行對人物瞬間狀態(tài)的捕捉、橫移鏡頭展現(xiàn)出的客觀韻律——構建而出?,F(xiàn)在看來,卡拉克斯似乎才是“電影作者”的最佳代言人之一,其作品序列中所有的人物、動作、情境、狀態(tài)、語言自始至終保持著內在連貫,它們成為了《Holy Motors》中的有機構成元素,完成了“作者電影”最終意義上的融匯。
結局太搞 拉旺和人獸雜交那玩意長的像
碰到好片后找該導演其他片看不一定成功。好久沒看過這么悶的催眠電影了。臺詞是很藝術,但影片整體感覺空洞,居然有人說像新浪潮。時不時黑屏像是導演/演員掌握不了長鏡頭而做的變通。孤獨的青春被過度稀釋和夸大了。黑白片、手提攝影機、沒表情的演員,還能再做作一點嗎?看在是處女作份上,給個三星
這雖是卡拉克斯23歲拍成的導演處女作,但技藝已十分嫻熟,畫面黑白對比強烈,光影運用也很得體,影音剪接等方面有戈達爾的影子。
女主角太美了。。。denis lavant是個天生的好演員,即使boy meets girl里這樣青澀也無法掩蓋,而holy motors就是一個境界了
要敘述時遭遇結局,要開始時發(fā)生意外,要開口時雜音干擾,要回憶時已心各一方,空間、鏡頭、表情、細節(jié),處處是聯(lián)系與矛盾,但從頭到尾又異常平靜。
越愛越孤獨。本周等看大銀幕。
劉若英《后來》的MV里,就掛著這部電影的海報。你都如何回憶我 / 帶著笑或是很沉默 / 這些年來有沒有人能讓你不寂寞
我最喜歡的作品來自Leos Carax!我看完后激動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