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奧菲斯
重溫讓·考克多(Jean Cocteau)電影《奧菲斯》(Orphée,1950)。改自希臘神話。他的電影總有神幻魔力。人物穿墻或穿鏡,穿梭于不同世界。地獄里景象是一片廢墟。男演員仍是Jean Marais,考克多同性戀男友;María Casares,1936年西班牙共和國總統(tǒng)的女兒,大概是影史上最美的死神。詩歌與超現(xiàn)實意象
2 ) 無懼歐律狄刻的命運
詩人
奧菲斯備受死亡與不朽的威脅,因死亡詩人成為雕像因而不朽,奧菲斯寫詩卻只出于內(nèi)心的需要。作詩,即是聆聽來自另一世界的訊息。死神與妻子對奧菲斯的爭奪即是超凡與俗世之于奧菲斯的抉擇。手套是通向另一世界的介質(zhì)——于是詩人之手、畫家之手和音樂家之手恒常向著死亡開戰(zhàn)。人們對奧菲斯的愛戀與詆毀多出于同一種欲望,嫉妒不過是另一種愛的形式……
冥界
在這個世界里沒有什么為什么,因為世界本身就是原因與結(jié)果。在這個世界里沒有可能與幾乎,一切都被絕對的確定性所支配,就像我們的潛意識之于我們的那倍讓我們感覺奇妙反常的夢?!吧皇情L久的死亡。冥界是由人們的習慣和記憶堆積而成的廢墟。沒有比形成習慣更容易讓人習慣的了。在這兒語言沒有任何意義。”活著,不過是長久的忍耐。??思{如是說。
悲劇性與宿命感
在這個世界里,誰也沒有權利去愛……人只有一次又一次地被審判。奧菲斯因其才華受死神青睞因而要幾次與死亡周旋,死神因其愛奧菲斯而不讓其死亡。死神也逃不開愛者的宿命。奧菲斯被罰不得再看歐律狄刻一眼,被迫在死亡與遠離間作出妥協(xié)。人若為維系愛情必須放棄客體以不致客體死亡(并非只是字面意義上的,也包含分離)。這個世界的愛由謊言、面具和偽裝構(gòu)成,人們?yōu)榱吮3珠L久、完美和神圣的愛只能選擇讓客體逃逸,依靠自我主觀的想象維系,換言之,恒久地愛某一特定客體必須要求對象的不在場,而對象不在場又遑論對某一特定客體的愛呢?因此無權去愛的宿命在此處被推演至極致。人們又因其深愛欲了解對象,大致形式如下:
愛你——看你——愛的死亡——不看你——讓你討厭
出于保護客體的需要與維系愛情的想法奧菲斯需要與歐律狄刻保持距離(或許是另一種擁有的形式),而出于絕對熱烈的愛情又推動主體想要了解、接觸客體,若如此又會導致愛情的死亡與客體的遠離。
你在任何世界都沒有權利去愛。重復一遍。
3 ) Orphée "Les objets obscurs"
"Beware of the Sirens! "
Look at yourself in a mirror all you life and you'll see death at work like bees in a hive of glass.
"The mourning of the young widow is as brief as a noonlight candle."
4 ) 奧菲斯
奧菲斯(見封底雕塑)一譯“俄耳甫斯”,或從意大利文譯為“奧菲歐”。希臘神話中的詩人和歌手特拉基亞人。俄阿戈斯與七位繆斯之一的卡利俄珀的兒子。善彈基薩拉(詩琴的一種)。他的彈奏能使猛獸俯首,頑石點頭。當伊阿宋乘阿耳戈號木船揚帆出海覓取金羊毛時,他曾隨往,并在歸途中以優(yōu)美高昂的歌聲,壓倒了誘使全船人趨于死亡的鳥身人面女妖的蠱惑之音。他的妻子歐律狄克死后他用令人腸斷的歌聲喚起冥后普西芬尼的憐憫之心,使冥后答應他把歐律狄克帶回人間,條件是一路上他不得看背后的妻子一眼。將抵地面時,奧菲斯在歐律狄克的一再呼喚和抱怨下,忍不住回頭一望,這一來,歐律狄克就再也沒能返回人間。
在西方,奧菲斯一詞常用來作為對歌手或音樂家的贊詞(馬克思就稱約翰.斯特勞斯為圓舞曲的奧菲斯。許多世紀以來,奧菲斯的故事始終被一代又一代的作曲家們采用為創(chuàng)作的題材。除了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爾地著名的歌劇<奧菲歐》(原名《奧菲歐的故事》, .劇情改為歐律狄克生還入間)、德國歌劇作曲家格魯克的代表作《奧菲歐與猶麗狄茜》,以及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的交響詩名作<奧菲斯》和西方現(xiàn)代音樂代表人物斯特拉文斯基的同名舞劇外,用這題材寫過歌劇的還有意大利作曲家羅西、薩爾托里渥.貝爾托尼、卡賽拉;奧地利作曲家海頓、克謝涅克;德國作曲家瑙曼等。此外,俄國作曲家福明曾用這題材譜寫過音樂劇;法國作曲家魯日一- 杜卡斯及索格則分別創(chuàng)作了抒情啞劇小提琴協(xié)奏曲各-一部。(芮菱)
5 ) Orphée
Le poète est attiré par la mort qui compose le plus beau poème. Il a négligé sa femme, soup?onné par l'autrui d'avoir tué le poème apporté par la mort parce qu'il a son poème. La mort l'aime et emmène sa femme. Mais la justice de l'autre monde qui est mystérieux redonne sa femme, et Orphée ne peut voir Euridice jamais. Il s'est échoué enfin et est tué par les hommes de la terre et rejoint la mort qui l'aime bien et le remmène sur la terre avec sa femme. Miracle.
6 ) 收音機中傳來詩歌
《奧菲》是考克多的三部曲中情節(jié)性最強的一部。正如主角與片名所示,它講的是古希臘神話中手持豎琴的歌手奧菲的故事。在神話中,奧菲因為歌唱而忘記了他的妻子,使得妻子被冥王擄走,他下到地域,要求帶回妻子,冥王答應了,但是要求在回程中他不能回頭看妻子,否則將會永遠的失去她。結(jié)果當然是奧菲沒有能夠抵御心魔,永遠的失去了自己的妻子。
從表面看來,影片顛覆了神話的情節(jié)。在影片中,漂亮的女死神愛上了年輕的詩人奧菲,用詩歌把他擄到了身邊,并且殺死了他的妻子。相反,奧菲的妻子反而是一個不那么招人喜歡的角色,她扮演著攫奪詩人靈感、與世俗合攻圍剿詩人的不光彩角色。但是,選擇是困難的,奧菲無法在死神與妻子中選擇一個。所以,最后死神放棄了競爭,神奇的讓時光倒流,讓奧菲回到了妻子身邊(或說讓妻子回到了奧菲身邊),人間的世界仿佛什么都沒有發(fā)生過,而在陰間,死神和她的助手卻面臨著無法逃避的嚴厲命運。
在這一部中,考克斯發(fā)揮了《詩人之血》中鏡子的母題,鏡子成為一個主要的意向,它溝通著不同時空狀態(tài)下的兩個世界,只要憑借死神的手套,就可以隨意穿行。鏡子在西方文化中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含義,比如拉康的嬰兒,就是通過鏡像認識自身,從而完成鏡像認同,跨進想象界,造成了人成長過程中的第一次異化。在片中,所有的鏡子都是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死神可以從所有的鏡子中隨意進出。這其中隱含的意義,可能是說,死是存在于生的每一個自我關照之中。所有對死亡的探索就是探索自身的內(nèi)在世界,而死亡也是內(nèi)在于自身的。
從鏡子隱喻,我們可以重新考察影片中奧菲與兩個女人的關系。愛戀奧菲的死神(或說奧菲愛戀的死神)來自鏡中世界,而鏡中的世界,就是對自身的想象與發(fā)掘。善于嫉妒,甚至可以說有些俗氣的妻子,是外部世界的表征,清醒狀態(tài)下的她,是無法理解鏡中世界的,甚至于從鏡中復活以后,她也完全沒有感覺。所以,現(xiàn)在就有了一個雖然經(jīng)過變形,但本質(zhì)卻沒有什么改變的奧菲故事:妻子攫奪了屬于死神的奧菲,貌似強大的死神要從妻子手中把奧菲奪過來,她采用了種種計策,甚至可以說已經(jīng)成功了,但最后出于各方面的考慮,她放棄了奧菲,永遠的失去了他,自己走進了不知名的所在。
對故事層面這樣的解析不免會有些牽強,到底片中的藝術家是奧菲而不是死神,雖然奧菲看起來創(chuàng)作已經(jīng)衰竭。回到我們討論的關于藝術家與藝術作品的話題。奧菲靈感的來源是一臺小小的收音機,而收音機播放的是來自死亡的信息,或許,所有的詩人都不過是在重復一首大詩,所有的藝術作品都是在重復同一個藝術作品。但即使是這樣,詩人仍然有著無比崇高的地位,他可以征服死亡,可以從死亡中復活。
死神無疑是片中最為光彩奪目的一個形象。她面無表情,眼角妖嬈地上翹,鼻翼和薄薄的嘴唇輕輕地顫動,前額光潔,頭發(fā)一絲不茍,一身玄裝。與伯格曼《第七封印》中那個臉色蒼白,毫無表情,象征著審判與預定命運的死神比起來,這個女死神象是一個既背叛了人又背叛了神的普羅米修斯,是有著炙熱的內(nèi)核的冰川,在隱忍中釋放著極大的激情。結(jié)尾,她和助手被帶走,巨大的廢墟中霧靄沉沉,他們消失在一個口內(nèi),巨大的影子投射到墻壁上,轉(zhuǎn)瞬又消失,悲愴的氣氛籠罩了一切。
單從講故事的角度來說,《奧菲》已經(jīng)是一個很好的電影了。相對于《詩人之血》來說,導演的技術變得嫻熟,對電影語言的掌握比較出色,有些小小的細節(jié)讓人覺得就技巧來說都還比較有新意。一是死神用汽車把奧菲帶到自己的城堡中去的路上,汽車開過一個鐵路道口,然后畫面是從內(nèi)部奧菲的眼睛所看到的汽車前窗,巧妙的用負片的手法制造出玻璃的反光效果,讓人覺得這不是普通的旅程,而是通往另一個世界的旅行。二是死神的助手第一次到奧菲家跟奧菲的妻子談話,采用的是小角度俯拍的鏡頭,兩個人都處于畫面當中,通過構(gòu)圖讓人產(chǎn)生受到控制的感覺。三是死神準備把奧菲的妻子帶走,走進奧菲房間的鏡子的時候,一束沒有光源的高光照在死神的衣服上,黑色的衣服竟然反光成了耀眼的白色。
7 ) 鏡子是死神進出之門
這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影像世界。鏡子再次顯示出其獨特的魅力。戴上橡膠手套,奧菲穿過仿若水銀的鏡子,來到冥間,接受審判。這個世界沒有超現(xiàn)實的某種奇觀,只是被戰(zhàn)爭破壞的斷壁殘垣。那些法官,明明就是人間最普通的幾個官員,西裝革履,表情嚴肅。難道這就是我們接受最后審判的地方?
有趣場景是奧菲在歐蒂斯的帶領下來到審判所的。兩個人物,一前一后,仿佛不在同一個畫面里。奧菲艱難地行步,好像在時空的震蕩中摸索,找不到出口。還有那個背著玻璃的男孩,推著小車的老婦人。
死神是一位美艷的公主,兩個騎著摩托車的男人是她的侍從,呼嘯而過間,死亡降臨。奧菲跟著他們來到一棟陌生的房子,鏡子第一次出現(xiàn),死神就那樣攜著詩人,穿越鏡子,走向另一個世界。
奧菲伏在鏡子上睡著了,醒來后來到一處荒野,遇到歐蒂斯,就這樣回到了家。奇怪的是,奧菲可以聽到收音機里的聲音,那是死去詩人所作的詩歌。
死神從鏡中走出,注視著熟睡中的奧菲和尤迪絲。怎么會呢?死神居然愛上了奧菲。嫉妒之下,她命令摩托車使者撞死了尤迪絲。
被收音機里的神秘聲音所吸引,奧菲不再理會妻子。這美麗的詩句正是死神的陷阱,死神帶走了尤迪絲,奧菲走入鏡中解救妻子。死神也要為自己的罪孽付出代價。
奇怪的是,接受審判之時,奧菲居然和死神相愛,而歐蒂斯也對尤迪絲傾訴衷情。
最后,奧菲死去,再次來到地獄。死神命令手下殺死奧菲,這樣,他就可以重返人間,回到妻子身邊。
有一個細節(jié),當奧菲和歐蒂斯進入鏡子之時,郵遞員正在投遞信件。而當奧菲和妻子回到人間,那封信落在信箱里。也就是說,在人間,奧菲離開的這段時間是不存在的。
導演究竟要表達什么?人間的愛情終究戰(zhàn)勝死亡嗎?歐蒂斯領著奧菲倒退著回到進入鏡子的地方,重返人間。第一次,奧菲擁抱著躺在床上的妻子,討論著他們即將出生的孩子。幸福,圓滿的幸福!
或許這一切都只是場噩夢。死神和歐蒂斯雖然生活在另一個世界,仍然渴望著人間的愛情。但他們畢竟失敗了,由使者押送,回到沼澤。
傳說有著永恒的生命,怎樣理解,是你的自由。導演給出了他的某種理解,關乎夢境。
似乎明白基里科為什么要將橡膠手套和羅馬頭像放在一起了。超現(xiàn)實的精神世界之隱喻。無法解釋而又令人深陷的夢境。
片頭的圖畫設計很有特點,為什么突出連接線條的圓點,仿佛一顆顆小釘子,分解著看似完整的人體或世界。結(jié)構(gòu)主義的視覺表達嗎?還是不怎么懂。
8 ) 從人間到地獄,本片拍出了經(jīng)典哲學問題
如果世界是一種映射,那么現(xiàn)實世界的我們應該有與之對應的另一個平行世界的軌跡規(guī)則。帶著這個理念,我們可以輕易走進任何一個觀點主張的理想世界里。一一對應的關系也符合觀眾們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期待,期待著未知,但從不考慮未知與已知之間的關聯(lián),原因無外乎我們對于未知的理解是不是根植于已知之上。或者說現(xiàn)實的已知與未知世界之間的鏈接該如何進行等等。當穿越發(fā)生,我們該如何面對?死亡究竟是終點還是另一個起點?這些問題很可能在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中找到答案。《奧菲斯》是一部探討死亡與生命的影片,本片講述了一個迷離的故事,在這個故事的背后,我們看到的是人生的下半場,或者是相反面。奧菲斯是一個詩人,他是一個被眾人眾星捧月般包圍著的詩人,對于奧菲斯來說,他想要的是源源不斷地創(chuàng)作靈感,對于大眾來說,奧菲斯就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存在。然而在這種存在之下,奧菲斯的生活是一種煎熬。他需要汲取靈感來進行創(chuàng)作,于此同時還要顧及一個深愛著他的妻子對于他的感情禁錮。妻子的患得患失使得奧菲斯無法徹底的放飛自我來追求靈感的乍現(xiàn)。某一天,他在街邊看到了另一個詩人被車撞倒,混亂之余,奧菲斯看到了一個神秘女子邀他見證奇跡的發(fā)生。奧菲斯對于這種邀請很是好奇,于是,他跟隨著神秘女子來到了一個古堡,在這里,他看到了現(xiàn)實世界無法發(fā)生的事情。然而就在奇跡發(fā)生的時候,神秘女子也隨之消失不見了。回到了現(xiàn)實世界的奧菲斯自然對于自己神秘經(jīng)歷耿耿于懷,他不止一次的想要探索自己的經(jīng)歷,然而卻不可得。神秘女子派遣自己的司機跟隨著奧菲斯的生活軌跡。然而司機卻愛上了奧菲斯的妻子。這個時候的奧菲斯絲毫不在意自己的妻子與自己之間的關聯(lián),他一心癡迷于想要從外界世界獲得某種啟示而不能自拔。時間飛逝,意外發(fā)生了。奧菲斯的妻子的死亡也不能喚醒這個詩人的覺醒,司機看不過去了,于是他帶著奧菲斯從鏡中從穿越回去。回到了哪里呢?回到了死亡的聚集地。奧菲斯重新看到了神秘女子,并深深地愛上了她,然而這一切的井然有序并沒有迎來一個好的結(jié)局,奧菲斯在死亡的聚集地死去了,而后迎來的是在現(xiàn)實世界的重新復活,活過來的還有他的妻子,仿佛一切都沒有發(fā)生過。如果現(xiàn)實世界是一個投影,那么更多的時候,我們應該會知道在另一個世界里,一切都在與現(xiàn)實世界相悖的。奧菲斯看到了那個世界,且在那個世界生存了一段時間之后,事情的發(fā)生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為什么呢?現(xiàn)實世界與虛擬世界顛倒了,這種顛倒更多的是融合與交融,奧菲斯的經(jīng)歷使得他無法分辨現(xiàn)實與虛擬。本片中的穿越回去死亡的世界的大門是通過一個鏡子發(fā)生的。鏡子作為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物體,它本身就是對于現(xiàn)實世界的一種映射,而且是簡單的讓更多人可以理解的映射。鏡子代表著與現(xiàn)實中的人相反的光線投影,這種投影看似是真實的,實際上是虛幻的,光線構(gòu)成的這種投影很大程度上讓現(xiàn)實中的人群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另一面。我們無法預知鏡子中的生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我們可以真切的感受到這種生活的存在。奧菲斯想要看到不一樣的生活,目的就在于現(xiàn)實生活給予他的靈感已經(jīng)被消耗殆盡了。奧菲斯迫切的想要通過虛擬世界給予自己更多的創(chuàng)作靈感,這種創(chuàng)作靈感的獲得是通過電波傳遞的,然而他并不在乎這種傳遞過來的的信息究竟代表著什么?我們站在上帝的視角之下,自然看到了奧菲斯所獲得的靈感究竟是什么,他不過是自己在另一個世界與現(xiàn)實中的自己進行了一次對話而已。然而困進了生活的人是找不到這種潛藏著的規(guī)律的。我們獲得的時候,期待的是獲得本身,而不是獲得的具體事物。奧菲斯被困住的原因在于他對于欲望的渴求已經(jīng)掩蓋住了他本身的生活。然而死神是看的最清楚最明白的,當清楚明白的死神預知了奧菲斯的生活之后,她放棄了一些東西,最終使得奧菲斯回到了屬于自己的生活當中去了。在放棄了靈感跟欲望之后,奧菲斯成為了一個正常人,他看到了自己的妻子,他看到了具體的生活。一切就都以一種正常的方式結(jié)束了。本著與現(xiàn)實世界相反,鏡中的世界以另一種視角在呈現(xiàn),當我們在鏡中世界看到慌亂的時候,現(xiàn)實世界就是守序的,反之,當我們循規(guī)蹈矩的時候,或許鏡中的世界已經(jīng)崩塌徹底。
1/1/2006 7:40pm bc
世界,神話與激情在沸騰,然后被凝定在一禎禎讓人窒息的鏡頭之中。
50年代最偉大的超現(xiàn)實主義電影之一,寓言式的宏大配上法國人獨有的浪漫,讓這部電影充滿莊重和古典美。前半段主要探究死亡,那么后半段更是對超越生死愛情的歌頌,公主于結(jié)尾處邁向犧牲的深淵,彰顯了人格的光芒。在一段極具普世意義的故事背后,寄托了人類對戰(zhàn)后美好未來和人性的向往。
好萌……
攝影很美,演員也很養(yǎng)眼,尤其是男配。
愛情能讓死神也為之不顧一切。我又相信愛情了。
奧菲斯三部曲
top 100 nominee
7。奧弗爾斯教果真影響深遠
特效美輪美奐,寓意莊重詼諧,可載入影史經(jīng)典的魔幻文藝奇片
比較幾十年前奧爾菲的超現(xiàn)舞臺劇版本,電影版顯然被情節(jié)劇化了.我還是更喜歡20年前的詩人之血.不過仍然棒到無可挑剔.尤其是科克托的前姘頭Jean Marais,實在太帥啦!!!啊啊這個電影海報---Marais伏在他的水中倒影上---還被THE SMITHS用來作了單曲THIS CHARMING MAN的封套
詩人之血的劇情版,希臘神話的時代演繹。考克多其實拍的還是一個塵囂飛揚的俗世故事,但是考克多畢竟是絕世才子,又把故事講的余韻非常。“生命是長久的死亡”,從鏡子到鏡子,從愛到遺忘。
法國的聊齋就是不如中國的!
史上最強同性片。
攝影
鏡子是一扇門,總有人從里面逃走~
09.11.30 電影課觀看。
又見多情死神,比第七封印還早了七年。原來導演臆想的另個世界亦是斷壁殘垣。
遲來的補課,一切的起源。
現(xiàn)在來看這種特效構(gòu)筑的夢境依舊讓人覺得魅力無窮,可能正是因為那種原始質(zhì)樸、無懼穿幫的剪輯技巧魔術和影像形式拼貼既有實驗式的藝術膽識,也有原生的、直接的象征符號/意義。在這個被象征符號所包裹的奇幻電影之中總有片段式的情節(jié)劇式流俗,一直在趕著想把這個故事講完,將所有人物直接都連上感情和敘事的功能線。另外好像指涉太多內(nèi)容,覆蓋太多人物和身份,觸碰了太多主題,從電影主干能夠生發(fā)開去但難枝繁葉茂。但實在不論是不是改編自神話長詩,主故事以及敘事方式仍然太迷人,源于所有物件都裝載了多重內(nèi)容,并且互相嵌套,承擔了解夢的線索。死神與奧菲斯的愛情故事,浪漫熾熱得好像顧不上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