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如果看南京大屠殺感到不爽,那就看看老美是怎么欺負小日本的,本片絕對讓你爽
看過很多日本拍的二戰(zhàn)題材的影片,很真實,很悲壯??吹贸鏊麄兪钦娴脑诜此迹此歼@場戰(zhàn)爭值不值,反思到底為什么會失敗。電影看完以后總感覺無辜的日本人民被少數(shù)別有用心的反動分子拖入了戰(zhàn)爭的深淵,深受戰(zhàn)爭之害。
不得不承認日本軍人確實是二次大戰(zhàn)最玩命的軍隊,無論是諾門坎戰(zhàn)役中對付坦克的人肉炸彈,硫磺島戰(zhàn)役中寧愿自殺和餓死也不投降太平洋軍隊以及后來的神風特攻隊等,包括本片中那些毫無理由去送死的大和號將士們,“為大和民族的失敗而玉碎”,那為什么不為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堅強的活著,總之我是不理解這群被洗腦的家伙是怎么想的。在我看來日本人這種武士道精神根本不是勇敢,而是失敗者的自負,用迷信思想麻醉了對死亡的恐懼而已。而至于那些被洗腦去賣命的可憐蟲,我只想說,那個時代的日本人可憐,可悲又可恨,不珍惜自己生命的人,怎么會在乎別人的生命,要不是美國人強大,日本人肯定會在美國來個紐約大屠殺,華盛頓大屠殺,滅了種都說不定。把這些可能是這個戰(zhàn)敗國家唯一希望的年輕人拿去送死,也只有日本人和恐怖分子做得出。
如果說德國發(fā)動戰(zhàn)爭是因為希特勒及納粹的挑撥和特殊的歷史環(huán)境,我覺得日本的侵華戰(zhàn)爭完全是他們這種島國民族自身的危機意識和侵略本性所發(fā)動的,東條英機之流只是順應民意罷了。所以我們可愛的祖國啊,請快快強大吧!
不過本片還是一部好電影,不像我們的地雷戰(zhàn),地道戰(zhàn),簡直把神圣的反法西斯戰(zhàn)爭當兒戲,把我中華民族用血肉之軀來抵抗戰(zhàn)爭形容成幾個小屁孩子玩死了幾個弱智日本兵。真不知道小日本看了我們的抗戰(zhàn)大片作何感想。
最后想說,宮崎駿的《螢火蟲之墓》和中國的《紫日》是我看過的最好的反戰(zhàn)電影。
2 ) 男たちの大和 ——隱藏在戰(zhàn)爭背景下的無盡悲情
兩個多小時的片長,將一段沉重的歷史盡情演繹。似乎一切都是在預定之中,無意閒的錯下,無意閒的點擊讓我和這部日本電影有了一次深刻的交流。其實在國內鮮有機會看到日本拍攝的描寫二戰(zhàn)這段歷史的影片,但似乎一切都在《男たちの大和》這部影片中做了最終的彌補。我終于相信,其實日本民衆(zhòng)遭受的苦難和離痛和我們國人是相似的。在影片中,我看得到日本民衆(zhòng)對戰(zhàn)爭的厭惡和對和平的渴望;常田母親那句“不許死”的吶喊是飽受戰(zhàn)爭之苦的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聲。大和號上的將士對國家和家人充滿了深深的情懷,但同時卻萬分憎惡他們的領袖——這場戰(zhàn)爭的直接挑動者。雖然這在影片中沒有明確表述,但亦可在一些細節(jié)中找到答案。還記得神尾母親在丈夫遺像前說的那句話:萬歲萬歲的喊著,送走了兩個兒子。這句話足以將這段苦難的歷史陳述。綜合而言,《男たちの大和》是一部掩飾在戰(zhàn)爭片表象下的反思悲情電影。對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部電影的片尾曲,這首由音樂大師長瀏剛作曲的主題曲具有十足的張力,將日本普通將士的心聲作了最好的陳述。
歌詞中文譯文:
無論怎樣 我都發(fā)狂地 愛這個國家
如我再生 請依舊呼喊 我的名字
哪怕是寒風刺骨的冰冷之夜
哪怕是織滿淚水的淒涼之夜
如果我能再生
我照樣鑑定地 守護你
請你再回到我懷中
讓我擁抱你那無所畏懼的勇氣
默默無聞開在海上的白色花朵們
現(xiàn)在紛紛在我身上 重疊厚重
Close your eyes 閉上眼睛
就能見到你的微笑
Close your eyes 閉上眼睛
奔向希望的你 就能永遠生命長存
無論怎樣 我既然不畏艱難走了過來
如果再生 我還想呼喚你的名字
傍晚夜幕垂落之後
明天一定就會到來
如果再生 我絕不放棄持久的等待
請你再回到我的懷中
讓我擁抱你那無所畏懼的勇氣
默默無聞開在海上的白色花朵們
現(xiàn)在紛紛在我身上 重疊厚重
Close your eyes 閉上眼睛
就能見到你的微笑
Close your eyes 閉上眼睛
奔向希望的你 就能永遠生命長存
Close your eyes
我自己個人認爲這首歌是以神尾的名義唱給親人和國家的,但絕不是常給那些二戰(zhàn)戰(zhàn)犯——也就是那些發(fā)動戰(zhàn)爭的高層決策者。如果這部電影是從整個國家的角度去反映二戰(zhàn),那我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將他刪除在我的回收箱裏面。好就好在它以神尾的回憶為影片的主綫,通過痛苦的回憶,將這段不堪回首的歷史層層剝離,最終暴曬在世人的眼光之下??赡芎秃芏嗥渌炊噙@部影片的人不同,我絕不認爲這是一部宣揚日本軍囯主義的影片,不然我也就不會去觀看了。我認爲這只是單純一部二戰(zhàn)日本老兵的回憶片,儘管其中有許多龐大的戰(zhàn)爭場面,儘管其中羅列了二戰(zhàn)最精確的一些數(shù)據(jù),但終究還是掩蓋不了這部影片最最真實的本質。透過日本老兵中最最普通的一員,反映出了幾乎所有日本普通將士的心跡。或許他們只是像片中男主角神尾一樣,參軍的目的只是爲了保護自己的親人;也有可能他們只是和西哲一樣,爲了賺錢為母親買塊地保命。一場由一群不負責任的瘋子發(fā)起的戰(zhàn)爭,不僅給它的鄰國們(中國、韓國、朝鮮、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造成了不可磨滅的苦痛,更給自己的國民帶來了致命的傷害。這群被供奉在靖囯神社中的戰(zhàn)犯,連同日本天皇;是一群陰魂不散的魔鬼,縈繞在他們周圍的日本軍囯主義最終葬送了他們自己。
個人很欣賞反町隆史在其中的表演,他飾演的森肋沉靜地就像是一尊雕塑,但也許他內心的波瀾是任何人都不能類比的。影片中交代了唐木和內田的家庭情況,唯獨沒有交代森肋的情況;但儅我看到森肋對著內田發(fā)狂要內田活下去時,我知道他內心還是有著牽掛的——內田是他們三個人各自家庭未來的依靠。但是,內田還是上了出征沖繩島的大和號?;蛟S真是像神尾說的那樣簡單,他們只是想保護自己的家人不受傷害。但遺憾的是內田的愛人和妙子都在廣島原子彈爆炸中失去了生命,我不明白這場戰(zhàn)陣給日本民衆(zhòng)留下了多少陰影,但我想作爲普通民衆(zhòng),他們所受的傷害和我們中國民衆(zhòng)是一致的。但讓人氣憤的是,這一場戰(zhàn)爭的直接發(fā)起者和執(zhí)行者卻沒有受到道義上最嚴重的譴責,日本的右翼分子甚者還將他們供奉在靖囯神社中進行膜拜?;蛟S他們沒有遭受這場災難最直接的創(chuàng)傷,或許他們已經(jīng)淡忘這一場人類的浩劫,但他們永遠都無法否認這段苦難的歷史。
日本人利用電影影象來抒懷他們對大和號將士的悼念之情,因爲他們是無辜的。但他們是否知道在於他們僅一海之隔的國度,有多少無辜的生命葬送在他們的暴行之下。相對于這個國度,他們所受的傷害又算是什麼?但如果像這部影片一樣僅僅是站立在個人的角度上,那每個民衆(zhòng)所受到的傷害都是等同的。我不知道在地獄中的戰(zhàn)爭發(fā)起者面對如此多戰(zhàn)爭的受害者,是否已意識到當初自己的一個決策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多大的苦痛。但或許他已經(jīng)在煉獄中化爲罪惡的灰燼,不復存在
就讓我們唱起哀歌,為這些在戰(zhàn)爭中無辜死去的人們祈禱;中國人、韓國人、朝鮮人、菲律賓人、蘇聯(lián)人、新加坡人、馬來西亞人,還有日本那些底層的民衆(zhòng)。
自己做的視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c3eaf01000a4g.html 3 ) 戰(zhàn)爭還沒說清楚呢,怎么就憶苦思甜了
請原諒,本影評是偽影評,只是為了給那些看了個電影就為戰(zhàn)爭販子洗地的無知少年,普及本片背景知識的。
二戰(zhàn)后,無論是日本國內還是中國、美國,都對日本帝國海軍比較寬容,進而認為日本發(fā)動戰(zhàn)爭完全是日本帝國陸軍的過錯,日軍在二戰(zhàn)中進行的屠殺平民、無差別轟炸等都是陸軍的問題。海軍成了日本二戰(zhàn)中的反戰(zhàn)力量,海軍都是迫于無奈而進行的作戰(zhàn)。
因為這種為日本海軍開脫的思潮,戰(zhàn)后日本一系列的反應二戰(zhàn)的電影,都是講海軍的。也難怪,陸軍那些勾當實在太臟,實在是洗不干凈了么。而海軍似乎只是作為職業(yè)軍人而去作戰(zhàn),只是守了做軍人的本分而已。像《啊,海軍》《山本五十六》,還有這個電影,另外還有更近的《永遠的0》。
海軍真的那么清白?。坎皇悄敲椿厥掳?。首先日本自明治以來海軍就跟陸軍爭寵,日俄戰(zhàn)爭時打旅順,海軍建議陸軍攻取203高地,只需要在203高地上架炮轟港口內的俄國太平洋艦隊就能達到戰(zhàn)役目的了,但是陸軍倔啊,填了上幾萬條人命,最后才被迫聽了海軍的建議。二戰(zhàn)前海軍為了維持他們在日本政局中的地位,不斷的要求造軍艦擴充海軍,而且為了找擴軍理由吹了大牛,說是只要開戰(zhàn),海軍就能維護日本的海上交通,正因為日本海軍點了頭,日本才敢于對華全面開戰(zhàn)。
我們國家的人,真是宅心仁厚,對于日本自己的那些宣傳,都當成了真理,竟然有很多人為日本帝國海軍做辯護,不惜對反對者罵臟話。很多人認為中華民國那個海軍跟沒有差不多的,怎么配做日本聯(lián)合艦隊的敵人呢?既然中國那時候沒什么像樣的海軍,自然也就跟日本的海軍沒什么交集了。
事實上,日本海軍在跟國軍作戰(zhàn)中交手不可謂不多,而且在歷次交手中,中國軍人的各項素質都不算差的太離譜。淞滬會戰(zhàn)之初,就是源于國軍欲全殲在上海駐扎的3000海軍陸戰(zhàn)隊,并封鎖在中國長江內的日本艦艇。當時中國的中央海軍就是在淞滬會戰(zhàn)中全軍覆沒的。而中國空軍與日軍的較量中,造成了日軍20架左右飛機的損失,日本出云號航母受到重創(chuàng),迫使日聯(lián)隊長石井義剖腹自殺,空軍出戰(zhàn)日8月14日成為國軍的空軍節(jié)。也是在這次戰(zhàn)爭中,當時的日本海相米內光政拍板建議攻取南京,日本海軍將與陸軍協(xié)同作戰(zhàn)。
日軍對中國內地的空襲,基本都是日本帝國海軍航空兵的杰作。因為當時的陸軍航空兵只能用地面坐標導航進行轟炸,而海軍航空兵由于在海上作戰(zhàn)的需要,可以不憑借地面坐標進行轟炸。而林徽因的弟弟,就是跟這樣的日本飛機作戰(zhàn)式被擊落身亡的。日本海軍航空兵進行的是針對平民的無差別轟炸,這雖然不是日本首創(chuàng)的戰(zhàn)法,但也是徹頭徹尾的戰(zhàn)爭犯罪。
轟炸重慶的戰(zhàn)機中,就有著名的0式戰(zhàn)機。0式戰(zhàn)機是在中國戰(zhàn)場上,靠炸中國人積累了經(jīng)驗后,才去炸的美國。而日本聯(lián)合艦隊的軍艦你們就覺得跟中國沒關系嗎?日本海軍當時為了不依靠陸軍控制下的滿洲等地提供的鐵礦,占領了海南島作為鐵礦石來源,大和號上就有從中國搶來的鐵礦石煉的鐵。
說這么多大家肯定又要罵我了:看電影就看電影,干嘛說政治?干嘛說政治?一個戰(zhàn)爭片拍的就是戰(zhàn)爭,主題思想就是非常與政治相關的,怎么可能不談政治?政治是什么?不是幾個當官的在電視上斗嘴,政治跟我們生活方方面面都有關聯(lián),政治也決定了我們還能不能在這個豆瓣上繼續(xù)裝有文化懂藝術的小青年,更決定了未來我們會不會也與這個電影里的人一樣家破人亡。
另外看電影連與該電影直接相關的歷史背景都不關心的人,怎么好意思說自己受過教育?更牛逼的是,這么一部電影,有些人看了竟然歌頌起愚忠的所謂武士精神了,你咋不去唱《君之代》啊。
還有,日本近來幾部拍二戰(zhàn)的片子,都是以現(xiàn)代幸福生活的人們的回憶視角拍的,最后都要給死去的炮灰們敬個禮啊握握手,你是我的好前輩。而且最后還搬出來了“沒有侵略軍就沒有沒有新日本”的奇怪觀點。正是那些軍人把日本國家差點鼓搗沒了,怎么這些動不動就押上全國人性命賭國運的戰(zhàn)爭販子們還成英雄了呢?
戰(zhàn)爭中的人當然可憐,被時代夾裹著的命運當然值得慨嘆,但是在這部電影里,這種以刻畫人性為主旨的手法顯得格外的淺薄。至于電影末尾小船上敬軍禮什么的這種段落,讓人十分費解,感到荒謬。
——————————
4 ) CLOSE YOUR EYES 長渕剛——YAMATO
それでもこの國を
たまらなく愛しているから
もう一度生まれ変わったら
私の名を呼んでください
寒さに震える夜も
流れる涙つむぐ夜も
もう一度生まれ変わったら
あなたを決して離しはしない
私の胸の中に帰っておいで
気高いあなたの勇気を抱きしめたい
ひそやかな海に咲いた白い花たちが
今私のからだに折り重なる
close your eyes 瞳を閉じれば
あなたが私に微笑みかけるよ
close your eyes 瞳を閉じれば
希望へ駆け昇るあなたが永遠に生きてる
それでもこの道を
耐え忍び歩いてきたから
もう一度生まれ変わったら
あなたの名を呼んであげたい
夕暮れにしなだれて
必ず明日が來るんだと
もう一度生まれ変わったら
諦めないで待ち続けたい
私の胸の中に帰っておいで
気高いあなたの勇気を抱きしめたい
ひそやかな海に咲いた白い花たちが
今私のからだに折り重なる
close your eyes 瞳を閉じれば
あなたが私に微笑みかけるよ
close your eyes 瞳を閉じれば
希望へ駆け昇るあなたが永遠に生きてる
無論怎樣 我都發(fā)狂地 愛這個國家
如我再生 請依舊呼喚 我的名字
哪怕是寒風刺骨的冰冷之夜
如果我能再生
我照樣堅定地 守護你
請你再回到我的胸中
讓我擁抱你那無所畏懼的勇氣
默默無聞開在海上的白色花朵們
現(xiàn)在紛紛在我身上 重疊厚重
Close your eyes 閉上眼睛
就能見到你的微笑
Close your eyes 閉上眼睛
奔向希望的你 就能永遠生命長存
無論怎樣 我既然不畏艱難走了過來
如果再生 我還想呼喚你的名字
傍晚夜幕垂落之后 明天一定就會到來
如果再生
我決不放棄持久的等待
請你在回到我的胸中
讓我擁抱你那無所畏懼的勇氣
默默無聞開在海上的白色花朵們
現(xiàn)在紛紛在我身上 重疊厚重
Close your eyes 閉上眼睛
就能見到你的微笑
Close your eyes 閉上眼睛
奔向希望的你 就能永遠生命長存
Close your eyes
Close your eyes...
5 ) 呼吁民眾為國捐軀的國家,自己先去死
這個片子我感覺叫男人的大和不妥,該叫男人的高射炮臺,但是這是合理的——大和在戰(zhàn)爭后期出去裸奔的情況下,除了高炮兵有點事做,其他人也就是打個醬油。
我先說說這個片子里考證的一些硬傷——首先,大和號二番主炮上的高射機槍平臺是在昭和20年1月大改裝時加上的,片子里昭和19年的很多場景,這些平臺不該有。與之類似的還有舷側的高炮,昭和19年的明顯少。
然后,大和號進行菊水特攻時,甲板是灰黑色的,不是漂亮的木色。在昭和20年4月7日,美國飛機沒有一架被大和號擊落,那是冬月和涼月的功勞。
還有其他一些考證的問題,不劇透了。
但我覺得這個片子還是值四分的——不當紀錄片,不當特效片,當劇情片看好了。
片子當中有一個在戰(zhàn)爭電影中被經(jīng)常提及的問題——我們?yōu)槭裁炊鴳?zhàn),為什么而死。
在昭和20年,那個面對必敗之局的日本,那個基本就剩下大和號的聯(lián)合艦隊,面對一次攜帶單程燃料有去無回的自殺沖鋒,大和號的水兵們如是問。
我記得,森下參謀長(應該是他)這么說的——戰(zhàn)敗才能覺醒,日本別無出路。為了日本的新生,你們要做赴死的先驅,這難道不是你們的夙愿么?
還算不錯的回答——因為大家就沉默地跟著大和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日本海軍學的是英國海軍,其傳統(tǒng)是艦長與艦同沉,因此大和號沉沒時,伊藤司令長官和有賀艦長都選擇了死,片子里沒有這個細節(jié)——有賀艦長命令水兵把自己綁在舵輪上——我水性太好了,不把我綁起來我死不了。
但是就算他們死了,帶走的也還有1000多年輕人。剩下的,就算活著的,也都什么都沒有了,家沒了,什么都沒有了。
悲壯之余,有誰記得雪風艦長寺內正道中佐在出發(fā)前質問草鹿參謀長的話——既然是大家一起送死,聯(lián)合艦隊司令長官準備在那艘船上指揮作戰(zhàn)?
回答是——豐田司令長官在鹿屋的防空洞里——混蛋么。
什么菊水特攻,什么一億玉碎,什么天照大神,都是扯淡。
人死了就是沒法復活,死者如何我不了然,但死亡,許多的死亡,給予生者的創(chuàng)傷是很大的,這不是漂亮的“生命如櫻花般飄落”可以解釋的。
讓我感動的是幸存的內田守戰(zhàn)后還是照顧了許多戰(zhàn)爭遺孤——他要替死去的人們照顧這些孩子。
臨末,想起前一段日本的電視臺采訪他們的青年一代——再有太平洋戰(zhàn)爭,你們會不會像前輩那樣如何如何。
我聽到了一句極漂亮的回答——讓國民為國捐軀的國家,讓它先去死。
6 ) 憑什么說這是一部政治電影?
我個人覺得這部電影,沒有政治話題可言,真的不錯,這部電影不是宣傳武士道,僅僅只是還原當時日本真正的情況:洗腦,武士道是一個陳舊的觀念,日本人難道不知道嗎,他們文化動員起來比誰都快,他們要的是那種狠勁,思想上的不動搖,不惜靠毒品,麻痹自己。。。。船內分成的兩邊不正是國家利益和恢復理想的沖突嗎,誰沒有這個時候?他又沒有表現(xiàn)出對敵人的痛恨,歧視,反而是一種委婉的無奈:小時候被國家點名,加入無比光榮的軍隊,告別家人時的辛酸,大家一起信仰的天皇讓他們參加戰(zhàn)爭,他們甚至沒有想過對與錯,只是在戰(zhàn)爭中摸索著求生之道(往往都是心狠手辣,因為沒有的估計都不在了)對于新人的教導,新人的不解,然而新人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成為你們所說的老兵,勉強活下來,戰(zhàn)爭結束,大審判后自己的青春還在嗎,或者說僅僅自己還在嗎,被告知自己的國家和自己都是錯誤的,能接受嘛?連最基本的平平淡淡都沒有,從開始人民對他們期望的目光到書本上反面教材,人人厭惡,這誰能平氣的接受(戰(zhàn)場上九死一生吃苦耐勞,回來卻背上罵名,一生就跟別人玩似的)(沒有洗白,就事論事),我覺得這就是右派的由來吧。我們要做的是不忘歷史,而不是擔任種族歧視的下一位(當然我們也不該被歧視),總是說中國沒有歧視,起碼是大規(guī)模的,可能嗎?那些營銷號不是天天發(fā)什么什么日本第一大廚挑戰(zhàn)中國大廚被打臉,日本抱中國大腿,日本美食惡心等等,發(fā)出去幾天啊,我看的1篇營銷號典型文章,4號發(fā)出去,5號就有500w的觀看量,誰沒事會點營銷號的視頻看?無非就是一個關鍵詞:日本,我們雖然說是沒有歧視,但只是沒有表現(xiàn)出來而已,500w人,保守一點都有幾百萬人有這種軟歧視,可笑,不忘歷史≠種族歧視,說這部電影政治化的往往都是自我有種族歧視+刻板印象日本化(每個國家都有人有種族歧視,只不過是誰表現(xiàn)得明顯罷了,我們要做的是認清好壞同時認清自己)
7 ) 無法感動
今天,我終于觀看了已經(jīng)被積毀銷骨了的傳說中的電影《男人們的大和》。為什么強調一下呢?因為也許是上帝的安排,今天是日本投降六十一周年的日子。當然,“上帝的安排”這種說法對于我這個徹頭徹尾的無神論者來說只是一種表述手法,實際上這就是一個巧合。不過俗話說“無巧不成書”,在這個特殊的日子,看了一部十分應景的電影,自然要成就點兒什么,書是寫不出來,寫篇小文兒還是可以做到的。
首先談一下對于這部電影的感想。首先這部電影看上去就好象一首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創(chuàng)作的歌曲,它存在的形式遠遠超過它存在的意義。換句話說這是一部應景之作,是為創(chuàng)作而創(chuàng)作的產物。就像為晚會創(chuàng)作的歌曲,是為了完成任務,藝術家們在從事一種被動的勞動,往往缺少了激情和靈感,作品就常常流于假大空的形式,終于成了主旋律。武俠小說里把內功分為先天和后天兩種境界,區(qū)別在于是否打通了壬督二脈。我看藝術創(chuàng)作也可以分為先天和后天之別,藝術家有感而發(fā)主動創(chuàng)作的作品就屬于先天作品,,而作為任務工作完成的應景的作品就屬于后天的作品,前者也許因為創(chuàng)作者水平有限,作品并不成功,但是你卻能從中感受到作者的真誠和努力;而后者也許因為操刀的是個高手而感覺作品不甘平庸,但是你卻很難感受到作品里的精氣神,美則美矣,卻缺乏力量。這部《男人們的大和》就屬于淪為后天的作品。
談完電影本身,我們再來談談這部電影的動機。戰(zhàn)爭電影的動機往往是反戰(zhàn),這部電影的導演也反復強調了這一點。但是我愚昧恕,我在電影中所看到的動機似乎并不是反戰(zhàn),或者說不僅僅是反戰(zhàn)。電影中有明暗兩個動機,明的動機就是在宣揚為國捐軀的武士道精神。當然這么講有些籠統(tǒng),結合電影詳細的說一說。影片中有一個細節(jié),一個士兵問長官武士道與士道有什么區(qū)別?長官回答說:“簡單說,‘武士道’就是隨時隨刻赴死的決心?!康馈褪鞘冀K不渝的按信念活下去?!庇捌慕Y尾,又對這句話作了強調:“感謝你們,又讓我活了這么久。”這里傳達一個觀點,就是那些活下來的人之所以活著,是為了見證死去的人之所以死去,并把死者的意志傳承下去。這里宣揚了為國捐軀的武士道精神,掩飾了這些人本不該死的現(xiàn)實,掩飾了這些人死不足惜的現(xiàn)實,掩飾了這些人咎由自取的現(xiàn)實。宣揚死的偉大,掩飾死的悲哀,這本身就是一種怯懦,就是一種悲哀。
第二個動機掩藏在角落里,表露在不經(jīng)意間,而這不經(jīng)意確實刻意為之的。那就是電影中的女人。她們或失去親人,或失去生命,這是在表達戰(zhàn)爭對日本帶來的傷害,尤其是死在廣島。廣島,日本人揮之不去的夢魘,日本人乞求憐憫的稻草,這值得同情,卻不能拿來標榜,你不能因此說出諸如:“他們只是想保衛(wèi)自己的愛人、家人、朋友和祖國。”,“日本在戰(zhàn)爭中也死人了,為何中國老揪住日本不放?”這樣的屁話。因為這是被別人正當防衛(wèi)所留下的傷痕,宣揚它只能帶著自我的反思和譴責,如果僅僅帶著憐憫,那這憐憫,也讓人感到憤怒。
這部電影想要像《珍珠港》一樣理直氣壯的博取感動,但我無法感動,作為一個中國人,它的動機讓我無法感動;作為一個影迷,它落入后天的創(chuàng)作也無法讓我感動。能夠讓我感動的似乎只剩下音樂了,無論是久石讓的配樂,還是結尾那首《close your eyes》真的很讓人感動,好在音樂本身沒有立場。結尾那首歌,就把它單純的當作一首歌吧,好歹讓我感動一把。
8 ) 影片主旨太差
日本戰(zhàn)爭片長期以來在思想性上都是短板。所謂的反戰(zhàn)思想,最多也就是士兵回家看看妻小,咬牙出征。從未真正深刻反思戰(zhàn)爭,反思自身侵略行徑的有力情結。思想上反思最深刻的日本二戰(zhàn)片可能是《二十四只眼睛》。
男人大和較以往的《聯(lián)合艦隊》、《太平洋戰(zhàn)爭》等等更爛。其他的片子最后往往是戰(zhàn)敗后的無奈,將日本失敗歸為一種歷史必然。而男人的大和的影片結尾卻是一個小男孩頭裹白斤,駕船駛向遠方。這是什么意思?軍國主義代代相傳?長大了我也要當炮灰?這個結尾使這部前95%的時間還可以勉強可供一個軍事愛好者參考的及格影片,淪落為徹底的垃圾片。
6/10。戰(zhàn)爭片是一種提振民族精神的工業(yè)產品,在此語境下大和號只帶單程燃料的送死行為被視為精神上的美德,看看全民動員的自豪感,看看失去制空權的戰(zhàn)艦官兵頓時血肉橫飛,復員兵為比自己出色殲敵的犧牲者而慚愧,敘事能量上升至英雄史詩的打雞血程度,結尾字幕后的櫻花空鏡頭成功洗白了戰(zhàn)爭的正義性。
“如果是為了愛,就不應該打仗!如何能不打仗而過和平的生活,這才是我想說的?!焙苓z憾,制作者這種主觀意圖中善良的一面在現(xiàn)實面前顯得虛弱無力....
有久石讓配樂的電影最好
算是對武士道的思考吧。文化不同,價值不同,玉碎并非是唯一的美。
決絕的面對死亡,充滿蠱惑的魅力。典型的日本式只看態(tài)度不分是非。
看這部電影時拋開民族的仇恨吧,單純的把它當電影來看還是比較精彩的
一個時代的破滅
NND,小日本美化戰(zhàn)爭,這是不行的。愿世界遠離戰(zhàn)爭。。。
被一部軍國主義電影感動了……汗……
悲壯嗎?悲壯。又怎樣呢?活該。有句話怎么說來著,出來混遲早得還的。雖然這部電影中沒有明確表達出其政治傾向,更確切的說,是回避了這方面的問題。老實說,這片子挺不錯的。但是基于一種“無”的立場,回避這些問題,僅僅是追憶而沒有反思,那片子的最終所表達的核心依舊是大片的空白。
大和,永遠的零,軍國主義嗎?本人卻看到了對戰(zhàn)爭的反思
熱血,感動,你們再怎么罵日本人,也拍不出來這么棒的戰(zhàn)爭片!
和式集結號。
怎么整得跟日本是被侵略的一樣?!
消滅菊水特攻編隊的整個戰(zhàn)斗中,美軍飛機戰(zhàn)損就10架,10架里直接被大和打掉的不知道幾架,但電影畫面里漫天飛機那是前赴后繼壯烈無比,看著好像許多飛機都被擊落了……美日的實際戰(zhàn)損比嚇死人……怎么說呢,戰(zhàn)爭不是玩游戲,雖然很苦逼,但是做得起就要受得起。
花朵在綻放的時刻,應當有凋零的決心
拋開軍國主義,很男人的電影,推薦!
僅就影片講還不錯,插秧那段挺感人的。題外話有人批所謂憤青說日軍也是爹媽生的之類,這跟日本反戰(zhàn)影片的基調類似,就是日本也是戰(zhàn)爭受害者,下場也很慘??扇毡臼乔致哉?,自己造就自己的痛苦,又能怪誰;而日影幾乎不提侵略受害者,只說日本下場多慘,所謂反戰(zhàn)電影被看成招魂電影不足為怪,受批正常。
很好的影片,看得出日本人心態(tài)的微妙矛盾,有深刻的意義
這也許是一部能讓人暫時放下仇恨的電影.作為敵人,在這一刻也值得我們敬佩.如果說,有朝你我甚至這個國家和民族走入了絕境,我們是否還有機會去選擇慷慨壯烈的死!又或者我們是否還有勇氣以慷慨之心奔向那必死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