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在空洞和崩塌之間,法律不過是用來自救的殘垣
??含劇透
2022-07-10 時隔兩周就二刷了一遍。(感謝BBC貢獻如此短小精悍的反轉律政劇,though so gloomy and dark)
第二遍刷注意到很多細節(jié)。
比如動刀前問殺人犯是如何活下去的(“自我諒解“),這是Will Burton問給自己的therapy。又比如最后陪審團宣布結果后,嘴角那個隱約的微笑分明就和殺人犯如出一轍。
三個程序正義打敗了事實正義的case,成就了一個陰暗的脫罪大師。The world is broken。Holes in one’s head cannot be mended anymore。
第二遍看更加理解了Maggie這個競爭對手的復雜性,Sophie演得真的不錯,成功融合了這個always No2面對No1 Will Burton時的野心、好勝、不甘和站在事實正義對立面時的軟弱和愧疚,很搖擺的一個角色。這種搖擺,殺人犯和律所大boss都看得清楚,很難說他們成功的激將不是出于Maggie的本心,但她討厭卻也真實,在條框內(nèi)努力向上爬,卻永遠不會打破條框。
某種意義上來講,打破條框的Will Burton真的有點可怕。
說回David Tennant。提提真的適合這種灰色地帶的角色。算是一種天賦吧,有些演員可以在擁有天真的少年感的同時,還能把疲憊、絕望、孤注一擲詮釋得如此真實。兩次夜間出租車上的相似鏡頭,光影打在臉上,那雙分明瘋狂的眼神說明了一切。
PS最后一集中的蘇格蘭風光鏡頭:我真的愛死了英劇在如此緊湊的劇情節(jié)奏里鋪墊景物長鏡頭,大片的山林田野、陰郁的天空和流水,孤獨的個體。這是英國獨有的氣質:solitude,force one to think and fully absorbed into one's solitude.
2 ) 審判為了正義嗎?
精彩!刑事律師從律師變?yōu)樽C人,從證人變?yōu)樘觳抛锓?。三次審判,兇手均逃脫,讓人不禁質疑法律。審判對于檢方來說,似乎總是處于劣勢,鐵證在巧舌如簧的律師面前蒼白無力。男主在經(jīng)歷了放虎歸山的教訓后,必定對律師的職業(yè)道德和法律義務有了更深的認識。對于歐美司法來說,審判似乎并不關于正義,定罪更是難上加難,兇手從法庭冷笑走出,讓人義憤填膺,不禁讓人想辛普森殺妻案。法律作為程序正義,在熟知法律的天才罪犯眼中不過是一紙空文,完全可以恣意踐踏。
3 ) 法律面前沒有【對錯】>_<
第三集最后DTT為自己辯護時說:“我一生信奉法律,但當法律降臨在你頭上時,相信我,你會無所適從?!边@句話用于toby第二次脫罪時也許更加合適,眼看著殺妻兇手在法律的保護下“逍遙法外”想必是很無所適從(揪心- -),所以最后這一殺雖然觸犯了法律又違背了所謂道德,不過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而言,的確大快人心!DTT用一場完美犯罪證明了自己的脫罪本領,為妻子報了仇,然后瀟灑地全身而退,簡直帥得一塌糊涂,我仿佛看到他的頭上閃亮亮地浮現(xiàn)出片名“the escape artist”的頭銜,DTT就這樣抱著寶貝兒子努力開始新生活去了。一直以來,法律所代表的是公平、公正,可卻不一定是完全的“正義”,【殺人脫罪】本身不就是對法律制度的一種嘲諷嗎?在這里不想討論DTT的做法究竟是對是錯,因為法律面前本身也沒有對錯,有的只是所謂的證據(jù)和事實!作為一名辯護律師,他已經(jīng)站在了頂端,作為一名丈夫/父親,他也已盡職盡責(不管用了什么手段,好歹報了殺妻之仇),所以無論怎么看,他都是個令人佩服的男人。
再來說說toby,我不是DTT的粉,但我的確是toby粉。他在這部劇里表現(xiàn)出了前所未有的兇狠氣質!雖然最后在木屋中的幾個瞬間讓會我想起《搖滾黑幫》中的他,但這次toby所嘗試的依然是一類與以前演過的角色完全不同的新角色,初次登場就能讓人清晰地感受到一股危險氣息,“這個男人很危險”“一旦碰上就完蛋了”。一般情況下psychopath(對不起不過我確實覺得他演的就是個變態(tài))其實是很容易出彩的角色,比如《蝙蝠俠》中的小丑,比如《一級恐懼》中的愛德華諾頓- -,當然這兩個psychopath有很大不同。toby的閃光點就在于四個字:不溫不火。他并不是成天飛著邪惡的小眼神兒歪嘴哂笑的極端變態(tài),也不是表面和普通人一樣永遠波瀾不驚的冷面變態(tài),toby在角色的掌控力上一向屬于上乘,不溫不火、拿捏得當是他最令我欣賞的地方,這樣的toby冷不丁的出演了一個暴躁易怒、殘忍至極、且陰險精明的殺人犯,他可以在你面前如紳士一般侃侃而談,可以不動聲色地站在法庭上接受審判(當然他那個表情真的很找抽),也可以因為一丁點兒小事突然變成一頭憤怒的獅子......而他的殺人計劃更是大膽而縝密,令人只是想想就不寒而栗。這是個很有頭腦的殺人犯(愛好養(yǎng)鳥這點我倒是沒有頭緒- -),他狂妄又內(nèi)斂、暴躁又文雅,在我眼里和漢尼拔教授一樣極富魅力,toby的表演簡直無可挑剔!每一個表情,每一句臺詞都有很強的沖擊力,最后的過敏反應也真實的嚇人,toby又一次證實了我對他“演什么是什么”的評價是毫不過分的,而這也是我對一名演員的最高評價。
4 ) 不寒而栗:但是那是科學啊,你不能反駁科學的。 我能啊
男主William的老同事在處理男主妻子被殺一案時有提到血液/DNA、目擊證人和不在場證明這三點是將一個人繩之以法的關鍵。我想通過這三點來談談劇中的三個案件。
第一個案件:Foyle殺女孩一案,William為其辯護。
1. 血液
辯護:散步時踩到的。
2. Foyle的信用卡付費解鎖了擁有奸尸、虐尸等暴力色情內(nèi)容的網(wǎng)站。
辯護:信用卡付費解鎖了卻不能證明他看了這些奸尸、虐尸等暴力色情內(nèi)容。存在一種可能——因為他的信用卡付費解鎖了其他普通色情內(nèi)容的網(wǎng)站,所以他的信用卡信息被暴力色情的網(wǎng)站盜用。
3. 辯護策略:首先兩次申請延期被駁回,看似讓檢察官被網(wǎng)站信息步步相逼,其實是在這一過程中讓Foyle看暴力網(wǎng)站這一消息在檢察官的趁勝追擊中被媒體大肆宣揚,然后威廉再推翻這一信息,并且辯稱這一錯誤信息已經(jīng)在民眾中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公眾心中已經(jīng)對Foyle貼上了標簽,所以無法選出公正的陪審團,也只能無罪釋放Foyle。
第二個案件:Foyle殺男主妻子一案,Margaret Gardner為其辯護。
1. 目擊證人
當時有兩人在場,William和他兒子。
首先他兒子無法指認Foyle,先定下一個基調(diào),50%在現(xiàn)場的人無法指認兇手。
再次是William,William在黑暗中看到了Foyle,當時的背景是Foyle針對他向律師標準委員會進行了投訴,完全阻礙了William申請Silk的道路。(這里推薦另一部英劇,皇家律師,英文名Silk。皇家律師不是說是給皇家打官司的律師,而是英國律師做到最高級別的象征,像是一個稱號。)Margaret Gardner提出一個合理懷疑,William在黑暗中看到的會不會不是Foyle,只是因為Foyle是自己近期壓力的來源,事業(yè)上的最大阻礙,所以William下意識的將那個看到的男人看成Foyle。因為英國法律要求陪審團在做決定時排除一切合理懷疑,所以當這個合理懷疑不能被排除時,William這個目擊證人也就不可靠了。
2. DNA
Margaret Gardner抓住前后兩次案件是同一個鑒定機構鑒定的這一細節(jié),同時指出他們近期一次特別的清查,指出這一鑒定機構存在污染的可能性。所以DNA證據(jù)不可信。
3. Foyle利用一個愛慕他的鄰居偽造了不在場證明。
第三個案件:William殺Foyle一案,William自辯。
1.破解點在于William是正當防衛(wèi),錯手割傷了Foyle,正好Foyle對某一種特別的貝類過敏,而割傷他的那把刀正好在不久前開過這一種貝類。
2. 其次,William通過打999演了一場戲,讓眾人見證他在努力地救這個殺妻兇手,證明自己的可信度。
3. William做的其他事情:
- 確保F的尸體被很快火化,這樣就不會有二次尸檢通過Epi Pen注射處的毒素檢查查出他給F注射的不是腎上腺素而是過敏物質。
- 在蘇格蘭法庭上試圖做開庭陳述和站在律師席上,被法官拒絕。這里William表現(xiàn)的笨拙跟之前被法官拒絕延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想一想,這是一個連古老的大憲章都一清二楚的律師(在海邊有提到),一個本來的蘇格蘭人,他會不知道這些蘇格蘭法院的規(guī)定?他只是想給陪審團和法官這樣的觀感:我不是一個會自信滿滿掌握全局的人,更不會是一個處心積慮殺人的人。
看完三個案子,再回頭,就可以發(fā)現(xiàn)William在Foyle一案的開庭陳辯上就已經(jīng)說出了這部劇想說的中心點:I will show you unreliable witnesses, lazy forensic science, emotional appeals instead of factual accuracies. (我會給你看不可靠的目擊證人,懶惰的法醫(yī)鑒定,情感訴求代替真正的事實。)作為一個在法庭浸淫多年的法律奇才,他太了解法律所存在的漏洞了。他知道法律要求必須形成一個完整完全沒有漏洞的證據(jù)鏈,才能證明一個人確實有罪,但是先不說法律體系本身是有漏洞的,更重要的是人都是會犯錯的,會有漏洞的,所以只要法律體系中有人在,就會一直有漏洞的存在。
就像第一個案件中William抓住了檢察官和電腦專家邏輯上的漏洞(Foyle的信用卡買了暴力色情內(nèi)容被直接說是看了這些內(nèi)容,實際上兩者不可以畫上等號。)
第二個案件中Margaret抓住的便是“不可靠的目擊證人”和“情感訴求代替事實”這兩點駁斥了William這一目擊證人,并且利用“懶惰的法醫(yī)鑒定”駁斥了DNA證據(jù)。
第三案William更是利用了“情感訴求代替事實”(在法院上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演了一場痛失妻子卻還是堅守底線救治殺妻兇手的戲。)和“懶惰的法醫(yī)鑒定”(如果法醫(yī)在鑒定時直接關注到了Foyle注射腎上腺素的地方有腫脹并且馬上做了傷口附近的病理學檢查,這一個鐵證完全可以將William送進監(jiān)獄。這是William整個復仇計劃中最最薄弱的一環(huán),但是他太了解這個他所在的司法體系了,他有極大的把握肯定“懶惰的法醫(yī)鑒定”不會查的這么細。)他最后逃脫了法律的制裁,完成法律不能幫他完成的復仇。
當你再回想到Foyle和Margaret的對話:
But it’s science. You can’t argue with science.
I can。
(但是那是科學啊,你不能反駁科學的。 我能?。。?/p>
你不會不寒而栗嗎?
那是法律啊,本該幫人類守住最后的底線的法律???卻可以這樣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中。你不會覺得絕望嗎?我想這就是編劇想要引起的思索,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在英國,現(xiàn)代法律的起源地。
值得慶幸的是,他們還可以通過影視?。˙BC的?。┌l(fā)出這樣的思索,他們還在思考,還在不停地前進。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他們意識到了問題所在,就會努力去解決問題。
明天會變得更好嗎?也許吧……
PS:想說一下英國的民主
在倫敦待過一年,我很清楚地知道英國是一個很自由的國家。我入學的第一個月,學校里的心理社團就每周都在游行,抗議學校給的資金不夠。
再加上脫歐這樣的大公投還有每年倫敦聲援LGBT的PRIDE大游行。那一天,即使很多人不參加游行,他們也會在身上戴上各種各樣的彩虹色小飾品來表示支持。所以你會看到西裝革履的精英男子的領帶夾可能是一面小彩虹旗。白發(fā)蒼蒼的老奶奶圍著一條彩虹色的圍巾。
看一張圖片吧:
拍攝于我們學校學生會門口,一邊是社會工人黨的宣傳亭,一邊墻上便是支持LGBT的彩虹旗,如此和諧相處。
但是,劇中第一案也讓我意識到這種民主的可怕了。因為整個社會都對Foyle貼上了變態(tài)暴力狂的標簽,所以不能選出公正的陪審團來審判他,F(xiàn)oyle無罪釋放。只能說,很多東西,有得有失吧。
5 ) 屁股決定腦袋
#The Escape Artist#三場審判,同一個主角,不同角色,同一個結果。明明是三起確鑿的謀殺案,三次卻都是無罪判決。有人把法律當做謀取功名的工具,有人把法律當做飯碗,也有人說:“I'm a lawyer. I have lived and believed in the law all my life. But until the law happens to you, you don't know which way to go.”蠻小眾的片子,沒有明確的在片中就無罪審判結果給出任何指引性的評價,僅僅展現(xiàn)驚詫的事實和黑暗面,看它如何影響你對于法律正義公平公正的判斷與思考。。20150705
6 ) Bravo
交響情人夢里,幾乎每次主角的演奏結束后,都會有人大喊一聲Bravo并激起全場的掌聲。我去看過一些激動人心的演出,但從來沒想過要喊Bravo,大概因為潛意識中一直覺得Bravo要求某種出乎意料的精彩。
這次的The Escape Artist做到了讓我想要大喊一聲Bravo,忽略掉睡眠時間問題,一字一句寫一篇影評。
1. 許多人提到William = Will + Liam, 說這兩個角色只是一個人的正反兩面而已。我覺得這樣說倒不如說William包含著Liam, 畢竟人不是硬幣的一面,正反明顯,William Burton這個人復雜的性格中既有對法律的信任與對正義的追求,也有在法律失敗后敢利用其漏洞完成自己的正義的“邪惡"。說是邪惡我倒不是很在意,感覺導演和編劇的用意大概也并不打算強調(diào)這個。片名叫做The Escape Artist,Artist表現(xiàn)出的褒義無須解釋,而The其實還是在強調(diào)只有一人:就是William Burton。Liam Foyle逃脫懲罰過程中的一些刻意為之 (一案中清空的電腦硬盤,一案后針對William Burton進行的投訴,故意放在F38儲存間的鞋子等) ,加上一些他努力掌控的因素 (比如對Eileen Morris的Manipulation) ,但也出現(xiàn)了差點就出賣了自己的漏洞:比如一案中洗衣服的問題,二案中的DNA證據(jù)。而最后導演通過William和自己的長期對手 Maggie的對話中,解密了William對于案件中幾乎一切因素的掌控。雖然起火和被Liam襲擊算是過程中的意外因素,但律師大人真的是對perfect murder的執(zhí)行掌控到了相當極客的程度。
2. 后來幫助Will完成謀殺中一些關鍵環(huán)節(jié)的那個Vadim Kumarin就是開篇Will成功幫助脫罪的犯人。他幫助Will確定了Liam會在的地點 (Beinn Alligin), 并且他提供了關于Liam的過敏源的信息。其實開篇Kumarin脫罪后伸出手要和Will握手表示感謝時,Will也猶豫了好幾秒,但是他最后還是握了,大概最后是認為Kumarin并不是純變態(tài)型殺手。而對比Foyle伸出手后Will看了一眼想了一下就忽視了的行為,可見Will心底確實是鄙視Foyle這種虐待型殺手的。
3. 有人提出Foyle殺Will老婆動機太隨意,但是Foyle的形象其實是支持這種動機的。他憎恨人類,尤其是律師 (因為律師多數(shù)自視甚高,給人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不握手”并不是主要原因,“被居高臨下地看不起”才是。他在一案中極度殘忍的折磨手段,他對于Will老婆和兒子的監(jiān)視,殺死Will老婆之后要目睹其崩潰狀并讓對方看到自己,他幫Maggie倒垃圾還潛入她家里留禮物,都表現(xiàn)出他是享受這種要對方知道自己所能做的而又無能為力的感覺的psychopath。他才是自視甚高追求高人一等感覺的人,一直在進行各種赤果果的地位展示甚至是炫耀:兩次出庭都是紅色套頭衫加紅色領帶,作為謀殺嫌疑犯,穿血的顏色實在是很招搖;驚嚇Will老婆則挑她在泡澡最享受最放松的時刻,然后還留了個粉紅色氣球寫著那句sorry you’re leaving給Will;二案中DNA證據(jù)出現(xiàn)后他發(fā)飚時要爬上會議桌上踱步;給Maggie留的禮物特意放在她回家放鑰匙的那個格子的位置,而禮物是她之前在他面前喝過一次卻并沒有提供任何有意義說明的茶。還有他對于Eileen Morris這種可憐人格的完全主導… 這種變態(tài)的存在?。榱藞髲蚖ill這個坦然直視他雙眼,在庭上公然表示不喜歡他在路上看到他可能會繞道走,忽視他不屑與他握手的驕傲律師,F(xiàn)oyle決定通過殺掉Will至關重要的人并脫罪來取得在這段關系里的高人一等和主導權。
4. 第一集開始沒多久,Will到兒子的學校講解自己的職業(yè)時,和班上一個小男孩關于steal a pen的例子里,說明了即使一個人真的犯了罪,通過攻擊證人/證據(jù)方面的漏洞,一個聰明、巧舌如簧的律師是可以讓犯罪人逃脫(escape)法律的制裁的。這里的Pen和Will最后作案的關鍵詞之一EpiPen有了重疊,而整套關于Reasonable doubt的理論也是Foyle兩次犯罪卻逃脫法律制裁的關鍵。
5. Will和Foyle第一次單獨在一起交談時,F(xiàn)oyle提到他認為他們兩個很相似。在這之前有一點暗示: Will周末在小屋時,與Foyle交流時,往茶里加牛奶都只加了一點;而Foyle對于牛奶的要求也是”Just a splash.”
6. 第三集Will在蘇格蘭為自己辯護,庭上他先是做出要進行開庭致辭的樣子,然后被法官阻止了;然后又表現(xiàn)出以為自己可以到律師席為自己辯護而非一直待在被告桌后。第二個行為讓旁觀的同事兼朋友Danny發(fā)出了What are you doing?的疑惑,暗示W(wǎng)ill這樣的狀態(tài)似乎非常讓人擔憂。但是別忘了庭審之前當老同學Jen提出蘇格蘭法律和英國法律有很多區(qū)別勸他不要自己辯護時,Will的表現(xiàn)說明他其實已經(jīng)有所研究。而在帶兒子去釣魚的時候和Danny對于這一行為到底違法與否的對話中,也看得出Will是個對于細節(jié)非常在意的人。他會去研究大部分人忽略掉的法律細節(jié)。這樣看來,庭上的這種“看起來很不了解狀況”的表現(xiàn),很有可能其實也是其脫罪的一部分。陪審團會給出最終判決,而法官對庭上氛圍有掌握權,給評審團和法官留下“我并不是百分之百了解情況”的印象,可以削弱“這一切,包括Liam Foyle的死,都在我掌控之下,是我刻意為之”的感覺。加上他之前作為一個家庭美滿事業(yè)成功的律師的悲慘遭遇可以引發(fā)的同情,庭審后半段可以感受到法官已經(jīng)對他有所保護 (幾次叫住對方律師的反復提問),也很大程度上確保the perfect murder可以合理脫罪。
7. 其實Will在犯案后面對Jen的反問You think I did it? 以及他面對前來對質的Maggie的冷靜態(tài)度,是可以和Liam Foyle的類似反問以及在庭上大喊對方Liar的行為并肩了。采取利用一個人的過敏源的這種帶有折磨成分的殺人方式,并全程觀看,也很極致。所以有人覺得犯人和律師也沒什么差別嘛,殺人、折磨,都齊了。但是真的沒差別么?Will試圖用過法律,第二集中不惜冒險追蹤證據(jù)線索給己方律師提供指點,是那個相信法律的他拼盡全力的努力。但是發(fā)現(xiàn)了被Foyle殺掉的不僅是自己老婆,還有一個本該是”nice surprise”的孩子的時候,又意識到此刻陪在自己身邊的兒子也是從Foyle手下險險逃走,加上連自己的庭審問答部分都成功地被辨方律師扭曲得不成樣子,Will Burton對于法律的仗仰應該就已經(jīng)幾乎快消失了。這一系列的鋪墊,到最后兇手再次逃脫懲罰的結果出來時,順理成章標志著Will立場上的轉變。他曾經(jīng)覺得The world is broken, 因為自己所做的辯護而腦中full of holes, 卻依然無法抗拒法律的魅力,以及Everyone deserves a defence的挑戰(zhàn)。后來他親身經(jīng)歷了a broken world, 明白了自己曾經(jīng)非常了解的法律漏洞也可為自己所用,意識到He himself can also deserve a defence。也許曾經(jīng)他因幫人脫罪而有時無法入睡,但現(xiàn)在他若不報仇再幫自己脫罪他才一輩子睡不踏實吧。行動之前他抱著他兒子時在顫抖,大概就是他和Foyle最大的不同。因為這對他來說到底是挑戰(zhàn),信念雖已成熟但人心還經(jīng)受考驗;而對于Foyle來說,一切都是權力和地位的游戲,他是帶著享受的心態(tài)在犯罪。
8. Will她媽媽脖子上帶的那個蛇繞權杖的蛇徽掛墜,第二集就出現(xiàn)了,結尾時又強調(diào)了一次,呼應了Will完美謀殺能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媽媽有拿到那種EpiPen的處方。
---15日加
9. 其實Maggie覺得她說的最后一點(再次檢驗注射處的藥物殘留到底是過敏源還是抗敏藥)是大殺招來著,看演員的表情就能看出來,有一種得意感(這個后面詳細說)。而很妙的是Will那時的臉上確實有一種蒼白(人家本身就白好么=.=)和一絲意外帶來的不安。但是隨后Will就暗示尸體已經(jīng)被火化了,并且回敬了一絲得意的微笑。這個咋一看是運氣好,其實再仔細想想嘛,也是Will算計好了的。他一路跟到醫(yī)院,并且看似完全無隱瞞地對警方坦白自己和Foyle的沖突,就是在清除警方任何保留尸體做后續(xù)檢查的必要。沒有任何必要多保留尸體的情況下,一次完整的尸檢之后尸體就會被火化了,而立案到庭審之間的時間足夠完成這一過程。此外那個Vadim工作之處好像就是醫(yī)院/急救中心的地方,我也有懷疑他在這一部分也幫助Will確保了尸體及時被火化清除最后的證據(jù)。
10. 再次說到Maggie這個角色,就來說一說Top 40里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對峙吧。Maggie這個角色和Will很不同,她非常在意地位和名聲,雖還沒到喪心病狂的程度,但是她對這些的在意程度遠超Will。(開篇Will和另一名律師略吐槽了Maggie各種上節(jié)目竟然還有時間打官司;Will完全不知道Top40的事情的時候Maggie已經(jīng)在暗暗生氣了,還酸Will是假裝不在意;完全是為了挑戰(zhàn)Will而從prosecutor變成Defence barrister,還接下了Foyle的二案...) 而且你會注意到,在幾乎同等的專業(yè)發(fā)展背景下,Will結婚生娃經(jīng)營家庭,而Maggie一個人住孤零零大房子且?guī)缀鯖]有感情對象。如果說Foyle這個人的重點在于追求高人一等掌控他人的快感,而喪妻之前的Will的重點在于對于法律的熱愛,那Maggie這個人的重點其實是打敗Will成為第一。而當Will因喪妻暫時放棄了Top1的事業(yè)發(fā)展,Maggie的重點也略有偏移,所以她才會特意去調(diào)查Foyle的死,緊追Vadim這條線索推理Will是如何殺了Foyle的。在最后的Maggie看來,Will能否被法庭定罪并沒有那么重要,但是她急迫地需要看到Will面對她的挫敗。她沒有向警方或法庭或對方律師透露任何消息,而是單獨找Will對質,并在以為自己這一次終于智商計謀高過了自己的Arch-Enemy時無法控制地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然后也讓我們很過癮的,在得知自己并沒能挫敗Will的時候,露出了非常挫敗的表情。反正Maggie也是個很有執(zhí)念的人,并且因為執(zhí)念可以比Will忍耐更多表現(xiàn)得更圓滑。明明挺怕Foyle的卻還是咬牙接了這案子,比Will一案時更能確認Foyle就是一個殘忍可怕的Psychopath,握手時帶著僵硬和想逃離的狀態(tài),卻兩次都接受了Foyle的握手。這些細節(jié)演員的表演都還是挺到位的。
反正上周看到第二集我是在感慨有時法律的可笑性。其實想一想,law is created by humans. Humans are flawed, so is law. 而若是提到正邪是非,又要誰來定義呢。Everyone is born equal. Everybody deserves a defence. 這些都聽起來很好聽罷了。這些其實也是實話,但不僅僅是以它們最平白的意義,而是與各種被扭曲被詭辯之后依舊成立的神奇姿態(tài)共存。
不管怎么說,這是部非常好看的mini drama。三集包含了起承轉合,三集講了一個很跌宕起伏的故事,三集里我們都猜過到底The escape artist是在說誰。那些以為的不合理其實多是自以為是的偏見,以為的不明所以其實都有答案,以為的俗套其實只是還沒看到結尾。
看到第三集開頭我就突然覺得如果Will可以實施犯罪并自己脫罪,那這劇就贊了。看到果然如此的時候我還是非常激動來著...這大概就是導演鏡頭,編劇臺詞和演員功力的魅力。
另:
其實幾個月以前看完Broadchurch我就想為David Tennant寫一篇影評了,從Doctor Who里一見鐘情到因為他而嫌棄了一陣子接手刀客特的Matt Smith,我還沒給這個我非常喜歡的演員寫過任何評論。離開DW時DTT說他怕被一個角色限制住人生,我當時心中是滿滿的不理解。在我看來,被DW這樣的角色限制住人生有怎樣呢,已經(jīng)夠贊了。但是在DW之后,從True Love里的糾結丈夫,到Broadchurch里家庭破碎一人苦苦追尋真相的頹廢探長,再到The Escape Artist中這個從美滿家庭被推進喪偶之痛最后絕贊逆轉的聰明律師。DTT用遠離Sci-fi貼近生活的一個個角色,讓我徹底贊同了他離開DW的決定。
7 ) The lion, the artist and the law
Liam: We are animals. We are mammals.
William: Until the law happens to you, you don't know which way you're going to go.
如果把這部劇拍成電影,給予編劇更多的敘事空間,并精簡支線鏡頭以及有點故弄玄虛的巴洛克式恐怖,這應該會是一個相當精彩的故事。
法律與道德是律政劇的家常話題。法理所堅持的大義和普適性原則在個體案件上顯得空泛,但人可以因此而cross the line嗎?結局里所表的態(tài)貌似是模糊但偏肯定的,然而william影射的will liam又暗藏一絲反諷。
拋開法理,公理自在人心,所以有了william問liam的一句“how can you live with yourself?”。liam答I forgive myself. 此處用“原諒”很有意思,往深里挖可以看作是暗指柏拉圖的靈魂三分,理智原諒本能,最后maggie也問了william類似的問題。
8 ) 法律,有時候是讓人玩的……
《脫罪大師/逃脫大師》,精彩的片子,讓我完全放下手機認認真真的去看。
首先呢,我們要相信法律。
但是呢,法律又不能完全的給予人公平正義。
律師其實是種很厲害,又很什么的職業(yè),既給蒙冤者辯護,也給魔鬼辯護。
古美門說,我們只是一個律師,又不是上帝,怎么會知道真相,我們能做的就是維護委托人的利益。
這就是律師的特點吧。
最后,法律還是會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間的(比如《逍遙法外》那些人就玩得特別溜…),只不過,有些時候是讓人恨,有些時候卻是大快人心。
最后的反轉好精彩,這是一個非常棒的復仇故事。不太同意“律師和兇手是同一類人”,感覺全劇的重點也不在什么“諷刺批駁法律體系的生硬死板”上面,那只是順道之為。今年地提提有那么多片,迄今為止還是最喜歡這部啦_(:з」∠)_
太壓抑了……為了DTT堅持下來了,劇還是不錯的
開頭大律師DT是脫罪大師,接著發(fā)現(xiàn)陰冷惡毒的罪犯才是脫罪大師,直至最后DT完美犯罪并為自己辯護,果然這才是真正脫罪大師。反轉美~ (不過也再次質問我們,面對惡行,當正義毫無辦法時是否只能走上邪路呢)
看完后陷入深深的恐懼之中。
超級妙
DTT演技過硬,但這個脫罪……看多了CSI的人表示bug啊
媽蛋雖然很精彩嚇死我了好嗎!!剛看了一集趕腳比一整季DW加起來還恐怖【雖然很狗血 不要欺負小正太和他粑粑??!【好想求劇透
過癮好劇
這是在黑蘇格蘭的警察和律師么
以惡制惡。
精彩有深意的推理劇。看似閑庭漫步實則步步鋪陳。豆瓣這篇分析文也極具慧眼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407801/
為了DTT,怎么都要五星啊,博士之后,DTT已經(jīng)沒法子超越了,雖然都很好看。比起美國人血腥的殺手信徒,這片子對于雙方的描寫都更具真實感,英國人的劇就是這點好,情緒和表演方式較為寫實。
哦呦,b站居然有,還是小十演的。才三集。去看看去看看?!梅傻鹊嚷┒催M行完美犯罪真是厲害啊。讓我想到下午看的《今日說法》“難尋的真相”。
吃晚飯外加跟一個石榴拼死斗爭了半小時才堅持掉第一集…蒼天啊為啥dtt的片都這么boring…難道他真的認為boring就是高級嗎orz
劇本很扎實。很多細節(jié)值得推敲。英劇律政類好像都不太待見黑人女律師。
還是不得不吐槽一下英國人的racism,silk也好,這部也好,耍心機博上位招人不待見的永遠是黑人女性,幾個意思?
最后一集才真正稱得上“脫罪大師”啊。
壞蛋固然惡心,但人物塑造得卻不夠深入,殺人動機實在欠說服力,另外身為局外人說句不腰疼的話,這樣的結局恕我不能認同
好看!英國的法律制度讓人耳目一新了。篇幅短小,關鍵甜納特顏值在線,相比小鎮(zhèn)疑云不知精彩到哪里去。
破爛熊字幕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