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_俄罗斯无码特级毛片_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_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日本黄页网站免费大全_中文乱码人妻系列一区二区_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色欲_99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

  •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歐美劇 金雀花王朝

    金雀花王朝

    評分:
    0.0很差

    分類:歐美劇英國2014

    主演:Robert  Bartlett  ?

    導(dǎo)演:內(nèi)詳?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猜你喜歡

    • 更新至第04集

      地獄旅館

    • 更新至第11集

      撲克臉第二季

    • 已完結(jié)

      浪漫這一家

    • 更3集

      撲克臉 第二季

    • 第10集完結(jié)

      哈林教父 第四季

    • 更新第10集

      哈林教父第四季

    • 更新第08集

      九個完美陌生人第二季

     劇照

    金雀花王朝 劇照 NO.1金雀花王朝 劇照 NO.2金雀花王朝 劇照 NO.3金雀花王朝 劇照 NO.4金雀花王朝 劇照 NO.5金雀花王朝 劇照 NO.6金雀花王朝 劇照 NO.16金雀花王朝 劇照 NO.17金雀花王朝 劇照 NO.18金雀花王朝 劇照 NO.19金雀花王朝 劇照 NO.20

    劇情介紹

      The story of England's longest ruling dynasty, starting with Henry II and ending with Richard III.  英國歷史上享國最長的王朝, 起自亨利二世, 終于理查三世.

     長篇影評

     1 ) 筆記

    做了個筆記,方便了解。

    婚姻就是政治哇!愛德華也真是倒霉,不過恰好也反映出貴族們的強(qiáng)大。1689年權(quán)利法案的通過,是更進(jìn)一步的限制王權(quán),英國的君主立憲制也是一步步變的更徹底的。相比較之下,中國封建社會的君權(quán)和相權(quán)也是互相較量,直到明朝廢除宰相,君主權(quán)力空前強(qiáng)大。還有王權(quán)與教權(quán)的對立與妥協(xié),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驚人的相似。

     2 ) 《金雀花王朝》筆記

    E1 The Devil’s Brood

    1. 12世紀(jì)的法蘭西處于大男爵(Baron)們的控制之下,國王只是徒有虛名。1128年,瑪?shù)贍栠_(dá)(Matilda)來到此地,她是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的孫女,英格蘭國王亨利一世唯一的在世嫡親和指定繼承人,神圣羅馬帝國的遺孀。亨利一世命她與安茹伯爵(the Count of Anjou)15歲的長子Geoffrey成婚。兩人分分合合,最終瑪?shù)贍栠_(dá)在三年內(nèi)為他產(chǎn)下三子。

    2. 勒芒博物館

    Geoffrey的飾板上有最早的紋章樣例

    藍(lán)白紋叫做毛皮紋(vair),即冬天的松鼠皮毛

    盾牌上的金獅被其后代作為皇家紋章,最終成為英格蘭的國家象征之一

    美男子,Geoffrey the Fair,Planta genista(金雀花的拉丁文,即Plantagenet)

    3. 亨利一世曾指定瑪?shù)贍栠_(dá)為繼承人,但當(dāng)他于1135年離世時,英格蘭王位由瑪?shù)贍栠_(dá)的表兄Stephen把持著。Geoffrey領(lǐng)導(dǎo)了一場對諾曼底(一直是亨利一世的領(lǐng)地)的成功入侵,同時瑪?shù)贍栠_(dá)跨越海峽宣布對王位的所有權(quán),由此開啟近20年的內(nèi)戰(zhàn),英格蘭幾乎陷入無政府狀態(tài)。參見《彼得伯勒編年史》(《Peterborough Chronicle》)。

    4. 1142年冬天,戰(zhàn)局轉(zhuǎn)而對瑪?shù)贍栠_(dá)不利,她被Stephen圍困在城堡中。軍隊堅守了三個月,但隨著補(bǔ)給不足幾乎投降。一天晚上瑪?shù)贍栠_(dá)披上白色披風(fēng)作為大雪中的掩護(hù),跋山涉水逃至安全的沃靈福德城堡(Wallingford Castle)。

    5. 瑪?shù)贍栠_(dá)時年19歲的兒子亨利二世在普瓦捷大教堂(Poitiers Cathedral)倉促迎娶了時年約30歲的阿基坦公國(法蘭西1/4土地)的埃莉諾(Eleanor of Aquitaine),也是法王路易七世的前妻(路易因她無法生出兒子而勸說婚姻作廢)。后育四子——亨利、理查(王后最愛的兒子)、杰弗里、約翰(最年幼最受國王喜愛,綽號無地王Lackland)。

    6. 亨利二世前來解救瑪?shù)贍栠_(dá)的軍隊,與Stephen在沃靈福德城堡對峙。由于雙方軍隊拒絕開戰(zhàn),因此兩人只得談判。最終的結(jié)果是,Stephen繼續(xù)統(tǒng)治,并將亨利二世指定為合法繼承人。就在第二年,Stephen患上嚴(yán)重的消化道和血液疾病,不久逝世。這場談判開啟了金雀花王朝對英格蘭三個多世紀(jì)的統(tǒng)治。

    7. 1154年12月19日,亨利二世成為英格蘭的首位金雀花國王。他拆掉了上百座男爵城堡,并開始制定法律(牛津貝利奧爾學(xué)院收藏)。其中的格蘭維爾(Glanvill)條文是英國最早的法律運(yùn)作指南,也是英國法律制度的基礎(chǔ)之一。亨利二世在威斯敏斯特設(shè)立中央法庭,并派遣新任的王室法官到全國各地巡查。這些法官會定期見面,并決定采用誰的判決,以此確保全英格蘭司法實踐的一致。土地爭端在當(dāng)時的農(nóng)業(yè)社會中舉足輕重,此前的傳統(tǒng)是通過決斗斷訟法判決(于1819年取消),如今出現(xiàn)了陪審團(tuán)審判。

    8. 亨利二世強(qiáng)征的金雀花王朝統(tǒng)治稅疏遠(yuǎn)了許多英格蘭男爵,還引發(fā)了王室和教會的權(quán)利斗爭——亨利二世和其摯友Thomas Beckett的紛爭。后者是倫敦的商人之子,被亨利二世任命為大法官(chancellor),從此飛黃騰達(dá)。亨利二世厭棄奢靡,Thomas Beckett卻相反,但兩人是親密好友(參見Thomas Beckett的書記員William Fitzstephen記錄)。這段友誼在1162年突變,即坎特伯雷大主教死后。亨利二世相信Thomas Beckett是理想的下任大主教,并會支持自己削弱教會的司法權(quán)。Thomas Beckett上任后立即辭去大法官之職,兩人很快在教士權(quán)力的合理范圍上產(chǎn)生分歧。Thomas Beckett認(rèn)為神職人員不應(yīng)受王室法庭審判,而應(yīng)交給教會法庭(強(qiáng)奸or謀殺=開除教籍)。Thomas Beckett拒絕妥協(xié),在法蘭西流往了6年。1170年,他和國王達(dá)成某種形式的和解并回國。但他之后開除了所有反對過他的人的教籍,徹底激怒國王。四騎士殺死Thomas Beckett——“Who will rid me of this turbulent priest?”傳說 Thomas Beckett的血能治百病,他被羅馬教皇封為圣人。此事讓亨利二世的聲譽(yù)大受打擊

    9. 亨利二世和埃莉諾的長子小亨利(Henry the Younger)引燃了金雀花王室的第一次大內(nèi)斗。他的父親雖然同意他共同加冕為英格蘭國王,卻沒給他任何權(quán)力和獨立收入。他在法王路易的鼓動下發(fā)動叛亂,他的弟弟理查和杰弗里也加入了叛亂。支持他們的有法蘭西伯爵、英格蘭部分最有權(quán)勢的男爵、埃莉諾(女扮男裝,后被亨利二世囚禁在英格蘭16年)。1964年,St Radegund小教堂里一片12世紀(jì)的壁畫在數(shù)世紀(jì)的塵封后被發(fā)現(xiàn)。鎮(zhèn)壓叛亂歷時18個月,叛軍們宣稱自己有Thomas Beckett支持,于是亨利二世在叛亂最嚴(yán)重時來到坎特伯雷,在西門下馬脫靴,赤腳走過擁擠的街道,走進(jìn)教堂脫下披風(fēng),任由主教和僧侶抽打他,然后在光禿禿的石板上躺了一夜。第二天,他的軍隊出人意料地大敗敵軍。亨利二世和教會的和解持續(xù)了350年。

    10. 新任法王腓力一世登基,他繼續(xù)鼓動小亨利和杰弗里再次叛亂。這次他們進(jìn)攻了兄弟理查的阿基坦公國,并占領(lǐng)了利摩日(Limoges)。亨利二世來到城下希望和兒子們理論,小亨利命令弓箭手射擊父親,險些射中。幾個月后,小亨利死于痢疾。他認(rèn)為自己的病是報應(yīng),因此為了贖罪放棄全部財產(chǎn),離世時身無分文,僅剩一枚藍(lán)寶石戒指,這是他的父親亨利二世為表饒恕而贈——“He cost me much, but I wish he lived to cost me more.”

    11. 接下來法王支持了理查發(fā)動叛亂,兩人整個夏天都在法蘭西追捕日益年邁的亨利二世,最終將其圍困于出生地勒芒(Le Mans)。為了不給敵人留下補(bǔ)給和陣地,亨利二世下令在城墻外的郊區(qū)放火。未曾想風(fēng)向突變,大火燒到城內(nèi)。亨利二世被迫放棄勒芒,病痛和疲憊之下,他不得不向奸詐的兒子投降。但當(dāng)他給理查和平一吻時,他對后者耳語道——“God grant that I do not die until I have avenged myself on you.”病得走不動路的亨利二世被帶到希儂城堡(Chinon Castle),有人給他看了一張名單,上面是所有背叛他的人,名單第一位就是他最喜愛的兒子約翰。1189年7月6日,在妻兒悉數(shù)背叛后,亨利二世逝世——“Shame, shame, on a conquered king.”他被葬在安茹的豐特弗洛修道院(Abbey of Fontevraud)。

    12. 理查成為了英格蘭的大英雄獅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據(jù)他的臣子說,他常常滿腔怒火地佩戴著武器,只喜歡走血跡斑斑的道路,但當(dāng)他徹夜站在父親的遺體前時,他忍不住痛哭流涕。據(jù)說遺體的鼻孔中有血倒流而出,這在中世紀(jì)時是有殺人犯出現(xiàn)的跡象。獅心王理查幾乎不會說英語,在他的10年統(tǒng)治期間只在英格蘭待了6個月。即位后他將母親埃莉諾從獄中接出,任命她為英格蘭的攝政王。獅心王理查將英格蘭視為維護(hù)法蘭西穩(wěn)定和十字軍東征的資金來源——“I would sell London if I could find a buyer.”

    13. 自從耶路撒冷陷入薩拉丁的穆斯林軍隊之手后,歐洲就總有東征的狂熱。獅心王理查和法王腓力約在勃艮第的韋澤萊修道院(Vezelay Abbey)會面,花了兩天謀劃行動,他們視自己的東征為武裝朝圣,并秘密達(dá)成誓約要平分戰(zhàn)利品。然而在西西里島,理查引發(fā)眾怒,因為他背棄了和法王姐姐的兒時婚約。于是兩軍分道揚(yáng)鑣,各自前往圣地。腓力搶先抵達(dá),并加入了基督徒對阿卡(Acre)一處戰(zhàn)略要點的圍攻。金雀花軍隊七周后抵達(dá),理查立即結(jié)果指揮權(quán),提振了原本艱難的進(jìn)攻,因為穆斯林對他談虎色變。兩周后,這座抵抗了兩年的城市就投降了。之后腓力班師回朝,理查留下作戰(zhàn)。后者的傲慢使許多盟友反目成仇,18個月后理查啟程回國,但在途中被奧地利公爵抓獲并關(guān)押。

    14. 英格蘭落入了埃莉諾和約翰(亨利設(shè)法讓他成為了愛爾蘭國王)手中。約翰開始和腓力密謀造反,并承諾給后者極具戰(zhàn)略價值的維克辛(Vexin)地區(qū),這使得諾曼底門戶大開。同時埃莉諾籌集了34噸白銀作為贖金贖回了自己最愛的兒子理查。1179年,理查和腓力陳兵于吉索爾(Gisors)城墻外。據(jù)說理查壓制了法王,后者在逃散中和騎士擠上了吉索爾的一座橋,導(dǎo)致橋分崩離析。20名騎士溺死,幸存的腓力被拖上岸。

    15. 1199年春天,在圍攻阿基坦一位叛亂男爵的城堡時,理查被一支弓弩射中。他回到帳中折斷箭柄,但箭頭深扎進(jìn)肩膀中導(dǎo)致傷口潰爛。理查最后寫了一封信給母親,讓她來見最后一面,但為時已晚。他的遺體被葬在豐特弗洛修道院,緊挨著父親,心臟則葬在諾曼底首府魯昂(Rouen)。

    16. 如今約翰成為了亨利二世和埃莉諾唯一活著的兒子,他的哥哥杰弗里死于1186年,但留下一個王位競爭者,幼子亞瑟。約翰迅速在威斯敏斯特加冕,但法王再次慫恿亞瑟奪回英格蘭王位。1202年,亞瑟率軍來到安茹,試圖抓住時年80歲的祖母埃莉諾。約翰前來解救,亞瑟反而被捕。據(jù)關(guān)押他的獄卒說,約翰起先關(guān)押著16歲的侄子,但在某次晚飯后,喝醉的約翰來到牢房將其親手殺死,然后往尸體上綁了塊大石頭投入塞納河中。

    17. 腓力拒絕和約翰和解,除非他交出活著的亞瑟。約翰逐漸失去了金雀花王朝的法蘭西領(lǐng)地。1204年,腓力征服了金雀花統(tǒng)轄的諾曼底。這片土地歷經(jīng)300年后重歸法蘭西。很快金雀花在歐陸所剩的只有加斯科尼(Gascony),這是埃莉諾的阿基坦公國的殘余。埃莉諾在豐特弗洛修道院度過余生,她活著見證了唯一在世的兒子約翰丟掉她創(chuàng)立并奮斗過的歐洲大帝國。她逝世時,法王結(jié)束了對諾曼底的最后一戰(zhàn)。

    18. 丟掉法蘭西后,約翰決心加強(qiáng)對英格蘭的控制。他剝奪了反對他的男爵的財產(chǎn),并用王權(quán)積累了大量個人財富。和父親一樣,他痛恨羅馬教權(quán)。1206年,他拒絕接受教皇新指定的主教,作為報復(fù),教皇停止了英格蘭的一切宗教活動。這樣的情況持續(xù)了6年。約翰以收繳神職人員的財產(chǎn)作為回?fù)簦ń^罰令),并命令所有神父的情婦都應(yīng)該關(guān)起來并標(biāo)定贖金。國王和教皇最終達(dá)成協(xié)議,約翰會接受教皇推薦的大主教,但他會留在從教堂搜刮出的全部錢財。

    19. 約翰決心雇傭一支軍隊收復(fù)失地,英格蘭男爵們不想?yún)⑴c,但約翰開始把他們榨干。為達(dá)目的,他施加苛捐雜稅,并濫用父親建立的王室法庭。約翰縱欲的名聲帶來了更多敵意,他被控和男爵們的妻女上床,他也確實有不少私生子女。約翰不相信任何人,他讓男爵們交出家人作為人質(zhì)。曾是亞瑟獄卒的貴族William de Braose準(zhǔn)備交出自己的兒子時,他的妻子提醒他國王是如何對待自己侄子的。于是他設(shè)法逃往法蘭西,但約翰抓住并囚禁了他的妻兒并下令中止對他們的食物供應(yīng)。11天后,他們被發(fā)現(xiàn)餓死,兒子的臉頰已經(jīng)被饑不可耐的母親吃掉了。

    20. 約翰對法蘭西的入侵失敗。1215年5月,許多英格蘭男爵宣布不再效忠于他并占領(lǐng)倫敦。他們要求和解,并把貴族從絕對王權(quán)下解放出來。走投無路的約翰只得同意簽署大憲章(拉丁文Magna Carta,the great charter)。這是英國史上最著名的文件之一,已知僅有四份原版,其中一份位于林肯城堡(Lincoln Castle)。亨利二世把權(quán)力集中到君主手中,但約翰對權(quán)力的濫用顯示約束的重要性——修訂遺產(chǎn)稅標(biāo)準(zhǔn);“No free man shall be seized or imprisoned, except by the lawful judgment of his peers and by the law of the land.”;“To no one will we sell, to no one deny or delay right and justice.”如今大憲章成為了自由的象征,但在當(dāng)時則是徹頭徹尾的失敗。教皇評價:“Not only shameful and demeaning but also illegal and unjust.”他應(yīng)約翰之請將其廢除。金雀花王朝再次將英格蘭拖入內(nèi)戰(zhàn)。許多男爵表示他們寧愿被法蘭西統(tǒng)治也不要約翰。叛亂者將英格蘭王位送給路易王子法王腓力。1217年,路易登上英格蘭海岸,受到叛亂者的熱烈歡迎。

    21. 在17年的統(tǒng)治中,約翰丟失了金雀花帝國的大部分領(lǐng)土,如今王位又將不保。他率領(lǐng)雇傭軍進(jìn)攻英格蘭南部被叛軍控制的地區(qū),在King’s Lynn染上痢疾。但他拒絕休養(yǎng)。10月,約翰橫穿瓦士灣(The Wash)的沼澤,載著無數(shù)珍寶的馬車被襲來的潮水阻隔。疲憊傷病的約翰在三天后死去。他的兒子亨利三世只有九歲,繼承的江山有半壁都在法蘭西王子手上。

    E2 An English Empire

    1. 攝政王William Marshall騎士擊退法蘭西和叛亂男爵,護(hù)佑亨利三世登基——

    2. 亨利三世是一位虔誠的統(tǒng)治者,他致力于朝圣和禱告。1245年,他為了對懺悔者愛德華(Edward the Confessor,唯一被封圣的英格蘭國王)敬獻(xiàn)而開始重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這項工程將持續(xù)終生。他視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為金雀花帝國的中心,并在教堂中心建立了獻(xiàn)給愛德華的神龕。

    3. 教皇請亨利三世買下西西里(Sicily)王國的統(tǒng)治權(quán),于是他以小兒子Edmund的名義買下。劍橋的Corpus Christi College存有一份手稿,作者和插畫者是St Albans的僧侶Matthew Paris。該手稿被稱為Chronica Majora(拉丁文),即《The Great Chronicle》(《大編年史》)。其中記載了亨利三世向教皇支付自己年收入的三倍,以確保將西西里納入金雀花王朝。如果不按時支付,則會被開除教籍。亨利的兄弟評價教皇的行為——“I sell you the moon, now climb up and take it.”亨利試圖提高稅收,這一行為再次疏遠(yuǎn)了男爵們。

    4. 同時亨利在王室法庭中大量任用來自Savoy和Poitou的外國親戚,雖然法語仍是官方語言,但越來越多人對外來物產(chǎn)生質(zhì)疑。金雀花王朝的野心仍然面向世界,但民族情感開始出現(xiàn)——“for the liberation of England”,“Anglia Anglis(England for the English)”。

    5. 1258年4月的早晨,7名全副武裝的男爵與亨利三世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對峙,他們表示自己并非叛軍,而是國王的朋友,并要求亨利解雇所有外國親戚。國王對男爵的屈從引發(fā)了英格蘭治理方式的改革,改革措施將由一個24人委員會批準(zhǔn),國王和男爵各選出12人。這是英格蘭史上第一次,國王和一個15人委員會共享權(quán)力。這些歷史性的改革如今被稱為牛津條例(Provisions of Oxford)。現(xiàn)在男爵們被稱為le Commune d’Angleterre,即英格蘭共同體(Community of England)。20年來,國王、主教和男爵們所用的會議機(jī)構(gòu)名為parler(法語),意為to talk,一個新的機(jī)構(gòu)得名于此,即議會(parliament)。

    6. 亨利三世請求教皇廢除牛津條例,但他的妹夫Simon de Montford譴責(zé)亨利是個不得民心的國王,并視自己為英格蘭的救世主。他在Kenilworth Castle組織軍隊叛亂。1264年,他率軍和亨利三世及愛德華王子的王室軍隊在劉易斯(Lewes)城外對峙。Simon寡不敵眾,但他抓走了愛德華王子。接下來的15個月,統(tǒng)治英格蘭的不再是金雀花國王,而是議會授權(quán)的Simon。1265年的那次議會常被視為現(xiàn)代議會的前身,男爵和主教組成今天的上議院(House of Lords),騎士和市民組成下議院(The Commons)。

    7. 愛德華逃出Hereford的監(jiān)獄,在Evesham組織軍隊和Simon對峙。在這場戰(zhàn)役中,愛德華重新鞏固了金雀花王朝在英格蘭的統(tǒng)治,Simon和其支持者都被屠殺。Simon的手和腳都被砍下,睪丸被掛到鼻子上以示鄙夷,頭顱被送到他妻子那里。

    8. 亨利三世的尸體被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因為他想常伴自己敬愛的盎格魯撒克遜英雄左右。但他的心臟則和金雀花王朝的先祖一起葬在豐特弗洛修道院。

    9. 愛德華王子成為愛德華一世,他高大嚴(yán)酷,頭發(fā)卷曲,綽號是長腳(longshanks)。他繼承了金雀花王朝的暴脾氣,據(jù)說他曾將一名約克的大主教活活嚇?biāo)?。但他從父親的失敗中學(xué)到了兩點,讓男爵們開心和節(jié)約用錢。中世紀(jì)英格蘭在愛德華一世的統(tǒng)治下達(dá)到經(jīng)濟(jì)巔峰。英格蘭的猶太人在諾曼征服后從法蘭西移民進(jìn)來,教皇曾宣布基督徒借錢收利息是罪孽,因此猶太人成為了國王和男爵的首要借貸來源。但隨著民族情緒的上揚(yáng)(十字軍東征時代),愛德華一世決定驅(qū)逐猶太人。猶太人再次回到英格蘭則要370年后了。

    10. 愛德華一世用民間傳說的英雄亞瑟王激勵自己,決心征服威爾士。威爾士已經(jīng)困擾了幾代國王,其崎嶇的地勢使它難以被征服和控制,其居民也被視為野蠻人。然而Gwynedd的親王們已經(jīng)統(tǒng)治了威爾士數(shù)個世紀(jì),Llywelyn ap Gruffydd和他的弟弟Dyfed因襲歷代勇士領(lǐng)袖,擁有據(jù)說曾屬于亞瑟王的王冠。亨利三世承認(rèn)Llywelyn是威爾士親王,前提是他必須效忠英格蘭國王。但當(dāng)愛德華登基時,Llywelyn拒絕效忠。于是1277年,800名騎士、Gascony的弓箭手、1.6萬名步兵從切斯特出發(fā),一路上有船只負(fù)責(zé)補(bǔ)給。威爾士人寡不敵眾。愛德華的軍隊占領(lǐng)了威爾士的糧倉Anglesey,Llywelyn只得投降并宣布效忠。之后Dafydd ap Gruffydd組織了一支新叛軍反抗英格蘭統(tǒng)治。1282年,Llywelyn在戰(zhàn)場陣亡,他的頭顱被砍下送往倫敦。Dafydd ap Gruffydd在Dolbadarn Castle頑抗了幾個月,最終被俘獲并判死刑。他被絞死,然后開膛破肚,內(nèi)臟被焚燒,尸體肢解后頭顱送往倫敦塔和哥哥放在一起。最后威爾士向英格蘭國王獻(xiàn)上屬于亞瑟王的王冠。之后愛德華開始親自選址、設(shè)計和修建城堡,其中被稱為“King’s Gate”的Caernarfon Castle由歐洲的著名建筑師St George的詹姆斯大師負(fù)責(zé),呈現(xiàn)拜占庭風(fēng)格。

    11. 1284年,愛德華一世的第11個孩子出生。這位愛德華將在16歲時被封為威爾士親王。英王長子封康沃爾公爵,太子封威爾士親王。

    12. 蘇格蘭國王于1286年去世,他沒有任何男性繼承人,只留下了個三歲的外孫女Margaret of Norway。愛德華一世決定讓自己襁褓中的兒子迎娶Margaret。然而Margaret在回蘇格蘭的路上死在了Orkney。她死后,愛德華同意讓一位聽話的國王來統(tǒng)治蘇格蘭,他的軍隊洗劫了Berwick,并在Dunbar擊敗了一支蘇格蘭軍隊,英格蘭的駐軍和官員被安排到蘇格蘭以示威嚇。愛德華一世在將蘇格蘭印璽交給一位男爵時說——“A man does good business when he rids himself of a turd.”但蘇格蘭并未重蹈覆轍,因為這不是兩個王朝的戰(zhàn)爭,而是兩個國家的戰(zhàn)爭。

    13. William Wallace拒絕臣服于愛德華一世。為了打擊Wallace,英軍必須跨過River Forth。在13世紀(jì)Matthew Paris繪制的英格蘭地圖中,蘇格蘭明顯被該河截斷,而過河的唯一通道是Stirling一座僅供兩人并行的橋。William Wallace在此包圍了英軍,5000名英軍死于此地。愛德華在震驚的同時,趕著去討伐另一位蘇格蘭領(lǐng)袖Robert Bruce,但他于1307年在途中死去。之后愛德華二世在Bannockburn敗給Robert Bruce。

    14. 比起戰(zhàn)斗,愛德華二世更愛園藝。他娶了法王時年12歲的女兒Isabella,她是公認(rèn)的才貌雙全?;楹笠粋€月,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開始安排愛德華二世的加冕禮。走在國王和王后身前的Piers Gaveston(嘴炮技能十分出名)成為了加冕禮的焦點,他身穿鑲滿珍珠的紫色衣服,手捧懺悔者愛德華的王冠,被尊奉為這片土地上最重要的貴族。之后的宴會上兩人互表愛慕,Isabella的叔叔厭惡地走了出去。圣保羅的編年史提到,國王找Piers的次數(shù)比找王后還多。然而兩人生前并無類似傳聞,最早提出這點的是愛德華垮臺后他的敵人。

    15. Piers Gaveston嘴炮技能十分出名,他熱衷給男爵起綽號。蘭開斯特伯爵是The Fiddler,林肯伯爵是Burstbelly,住在沃里克城堡(Warwick Castle)的沃里克伯爵是The Black Dog of Arden。Piers Gaveston后來被男爵們抓住,并由彭布羅克伯爵看押,但最終他落入沃里克伯爵之手,經(jīng)過一番象征性審訊后被帶去Kenilworth的Blacklow Hill斬首。他的尸體就留在山坡上,后來兩位多米尼加修道士才來收尸。

    16. 愛德華轉(zhuǎn)而開始青睞另一位貴族青年Hugh Dispenser,憤怒的男爵們聲稱他給國王下了蠱。1342年,法軍進(jìn)犯Gascony(金雀花在法蘭西僅存的領(lǐng)土)。由于Isabella的哥哥是法蘭西國王,因此愛德華請妻子回巴黎求和。Isabella的哥哥熱情接待了她,并承諾歸還Gascony,條件是愛德華為這公國稱臣。愛德華讓兒子代自己去。在巴黎郊外的文森城堡里,年幼的愛德華跪在法王查理四世膝下。之后,母子并未返回英格蘭。當(dāng)愛德華要求兩人回英格蘭時,Isabella拒絕了——“I feel that marriage is a joining together of man and woman, and someone has come between my husband and me, trying to break the bond.”愛德華給兒子寫信——“We will take such measures that you will feel it all the days of your life, and all other sons will learn what it means to disobey their lords and fathers.”

    17. 愛德華二世聽到消息說,叛亂的男爵Roger Mortimer現(xiàn)在成了Isabella的情人。根據(jù)赫里福德的大主教所說,愛德華二世決心用金雀花式的復(fù)仇進(jìn)行反擊,哪怕沒有其他武器,也要用牙齒咬碎她。Isabella和Mortimer在薩??撕0兜顷?,并迅速取得不少男爵的支持。Hugh Dispenser被綁在梯子上,割下生殖器,取出內(nèi)臟和心臟一起扔進(jìn)火堆。國王也成了階下囚。根據(jù)英國編年史學(xué)家Geoffrey Le Baker的記載,囚牢中的國王被告知,如果他拒絕讓位給兒子,則可能會有外人謀取王位??薜谜静蛔〉膰踝罱K同意為王朝犧牲自己,他也是第一位退位的英格蘭國王。1327年2月1日,14歲的王子愛德華即位,Isabella被任命為攝政王,和Mortimer代表愛德華統(tǒng)治英格蘭。愛德華二世被帶到伯克利城堡(Berkeley Castle),不久去世。對死因最可信的推測是窒息。然而30年來Geoffrey Le Baker和其他編年史學(xué)家都寫道,愛德華被一根燒紅的鐵條插入肛門而死。不過從表面來看,愛德華二世是自然死亡的。

    18. 三年之后,受不了母親和其情夫腐敗統(tǒng)治的小愛德華三世決定采取行動。1330年10月的某個晚上,24名國王支持者悄悄通過一條秘密隧道,隧道上方的諾丁漢城堡(Nottingham Castle)中睡著Isabella和Mortimer。小隊領(lǐng)袖告訴國王——“It is better to eat the dog than to be eaten by the dog.”(“先下手為強(qiáng),后下手遭殃。”)當(dāng)他們進(jìn)入Isabella房中時,愛德華靜靜站在門外。察覺到兒子在場的Isabella高呼——“Good son, good son, have mercy on noble Mortimer.” Mortimer被帶到倫敦塔,幾周后就跟普通罪犯一樣被吊死了。

    19. 對六位國王基于亞瑟王傳說的預(yù)言——大法師梅林將未來的金雀花國王們比作動物,亨利三世是虔誠的羔羊,愛德華一世是好戰(zhàn)的龍,愛德華二世是好色的山羊,愛德華三世是有著獅子心的光輝野豬,并且其開疆拓土之勢先輩無人能及。愛德華三世開始團(tuán)結(jié)身邊的英格蘭男爵,并鞏固自己的出生地溫莎城堡(Windsor Castle)。他動用王室財富,將其變?yōu)閷m殿,使其成為歷代金雀花國王中最昂貴的單項建筑工程。在愛德華三世統(tǒng)治下,騎士的儀式禮成為了重要宮廷活動,融合了軍事和基督教倫理。騎士一詞來源于法語Chavalier,指騎著馬上戰(zhàn)場的人,反映了騎士精神的習(xí)俗和價值觀,也要求騎士們勇敢、忠誠、摯愛自己的女人。和祖父愛德華一世一樣,愛德華三世也用亞瑟王激勵自己,在溫莎城堡的方庭舉辦了大規(guī)模的亞瑟王錦標(biāo)賽,展示馬術(shù)和格斗技能。愛德華選擇用圣喬治這位善戰(zhàn)的圣徒(紅十字)來代表自己的雄心,后者是基督教世界中的騎手守護(hù)神,并開始成為英格蘭和英王的象征。

    20. 法蘭西王室子承父業(yè)延續(xù)了320年,但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膝下無子。愛德華三世作為他的外甥,認(rèn)為自己繼承法蘭西王位十分合理。1340年,他宣布繼承王位,由此開啟了英法百年戰(zhàn)爭。1346年7月,愛德華三世率領(lǐng)約一萬人的軍隊登陸諾曼底。英軍長驅(qū)直入,最終和法軍在索姆省的克雷西(Crecy)森林對峙。戰(zhàn)斗開始時,一場大風(fēng)暴突如其來,一大群烏鴉飛到兩軍上方。隨后英軍長弓手開始射擊,他們的長弓射程可達(dá)200米,射速為十字弩的3倍。同時,這次戰(zhàn)爭也是歐洲戰(zhàn)場上第一次有英軍用火藥向法軍發(fā)射炮彈。愛德華三世16歲的兒子愛德華(即后來人稱的“黑太子”)打入核心戰(zhàn)場。編年史學(xué)家Froissart記載,黑太子的部隊派了一人向國外求援。國王問他自己的兒子是傷是死。聽到他安然無恙后,國王回答——“Send no more to me today. Let him earn his spurs.”波西米亞的失明國王約翰在法軍方面作戰(zhàn),為了致敬他不顧一切的勇敢,黑太子將其徽章納為己用。從此鴕鳥毛成為了歷代威爾士親王的象征??死孜饕粦?zhàn)約有2000名法蘭西騎士陣亡,那是一整代法蘭西貴族。英軍最少才死了40人。戰(zhàn)爭結(jié)束時,國王擁抱了黑太子,可惜后者不久得痢疾而死。

    21. 國王和黑太子創(chuàng)立了嘉德勛章會(The Order of the Garter)。它起源于溫莎城堡的大競技,各有12名騎士的兩支隊伍分別由國王和王子帶隊。受勛者會在每年4月23日圣喬治節(jié)齊聚小教堂。嘉德勛章會的組織結(jié)構(gòu)保留至今,并非只是一種華麗作秀,還是種巧妙的工具——200年來,金雀花王朝的雄心常常與英格蘭男爵的利益發(fā)生沖突,而如今愛德華三世使英格蘭貴族在背后支持他去奪取法蘭西王位。他利用英格蘭與日俱增的國家民族意識來推動金雀花王朝的愿景。

    22. 到1306年,英軍已經(jīng)收復(fù)了金雀花王朝在法蘭西的大部分失地。1362年,愛德華三世慶祝了自己的50歲生日,并借此發(fā)起一場重要改革,即《訴訟條例》(《The Statute of Pleading》)。它正式讓法庭使用的語言由法語變?yōu)橛⒄Z。同年,議會首次出現(xiàn)使用英語的演講。當(dāng)金雀花的第一位國王亨利一世于1154年即位時,他幾乎一個英文單詞都不會講。這個曾把英格蘭當(dāng)成所有物而非國家的王朝,如今見證英格蘭成為自己的家園。英格蘭和金雀花空前團(tuán)結(jié)。

    E3 The Death of Kings

    1. 1381年夏天,數(shù)千名武裝農(nóng)民沖入倫敦城,他們焚燒了宮殿和地產(chǎn),史稱1381年英格蘭農(nóng)民起義(The Peasants’ Revolt),也是中世紀(jì)英格蘭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場起義,起因是打著國王旗號征稅用于支付金雀花王朝對法蘭西君主戰(zhàn)爭費用的新稅收政策。這項人頭稅不論男女老少收入多寡,年滿14歲就要交稅。當(dāng)時的國王是四年前(10歲時)登基的理查二世,他不得不進(jìn)入倫敦塔避難。國王的親信兼顧問大臣、坎特伯雷大主教Simon Sudbury在騷亂第三天在圣約翰教堂祈禱,與財政大臣一同被叛亂分子抓獲并斬首。

    2. 騷亂第四天,理查在Smoothfield或Smithfield與叛軍進(jìn)行談判。農(nóng)民領(lǐng)袖Watt Tyler走向國王重申自由與平等的要求,國王同意后他卻突然拔出短劍,之后倫敦市長用劍刺進(jìn)了他的脖子。叛軍蠢蠢欲動時,國王驅(qū)馬駛?cè)肴巳海⒊兄Z“I will be your King, your captain and your leader.”隨著憲章保證給予他們赦免和自由,叛軍開始散去。這場勝利成為了理查統(tǒng)治生涯的決定性時刻,并使他堅信自己的君權(quán)由上帝授予(《The Wilton Diptych》)。他精心制定了新的宮廷禮儀,而且是首位堅持被稱為“Your Highness”的英格蘭國王,這種優(yōu)越感不斷滋長,激怒了貴族,并最終導(dǎo)致了金雀花王朝日后的土崩瓦解。

    3. 1387年,由于他親近并濫賞土地給下層出身的親信,既有貴族和部分理查自家的成員(包括他的堂弟蘭開斯特的亨利)聯(lián)合起兵反抗,試圖奪取政權(quán)并處決他最喜愛的騎士們。11年內(nèi),理查的主要敵人不是被殺就是被流放,其中亨利被流放10年。亨利的父親是英格蘭最有錢有權(quán)的地主蘭開斯特公爵,亨利本人是長槍比武的冠軍,在貴族中很受歡迎。他有四個兒子,而理查膝下無子女。為了不讓亨利繼承蘭開斯特大公國,理查在亨利父親去世后沒收了所有土地,于是亨利決定重返英格蘭奪回繼承權(quán)。

    4. 1399年,亨利來到約克郡,全國各地的男爵紛紛前來投奔。當(dāng)時理查遠(yuǎn)在愛爾蘭進(jìn)行維護(hù)統(tǒng)治的戰(zhàn)斗,當(dāng)他回到英格蘭時,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眾叛親離。根據(jù)Dieulacres Abbey的編年史書,他在午夜秘密出走時,身邊只有15名同伴。最終他被亨利的特使押送前往Flint的大城堡。亨利的親信聲稱理查自愿放棄王位,這次叛亂給后來的金雀花國王們開了個危險的先河。六周后,1399年9月30日,亨利繼任王位便得到公開確認(rèn),典禮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行。理查被控犯有39項罪名,然后亨利站了出來:“I, Henry of Lancaster, claim this kingdom of England and the crown.”四個月后,亨利犯下了比篡位更嚴(yán)重的罪行。1400年2月,理查宣布死亡,最有可能的是亨利下令讓他活活餓死。

    5. 亨利的篡位導(dǎo)致了一場致命分裂,金雀花家族分為了兩派。蘭開斯特家族沿襲自愛德華三世的第三子(蘭開斯特公爵),另一支則沿襲自愛德華三世的次子(克拉倫斯公爵)。未來,次子的后代們比亨利四世及其后代(約克公爵理查)更有理由稱王。

    6. 當(dāng)亨利四世的繼承人亨利五世于26歲即位時,他已經(jīng)是一名驍勇善戰(zhàn)的強(qiáng)大領(lǐng)導(dǎo)者,并決心用戰(zhàn)場勝利證明自己王位的正當(dāng)性。由于金雀花王朝起源于法國的安茹,巔峰時期不僅統(tǒng)治英格蘭也統(tǒng)治法蘭西的一部分,且自1340年來他們還自稱法蘭西國王,因此亨利五世決定渡過海峽行使繼承權(quán)。他從諾曼底開始,圍困了Harfleur港(五周后這座城鎮(zhèn)被迫投降), 并繼續(xù)前往Calais。屆時法蘭西已經(jīng)集結(jié)大軍,試圖阻止他越過索姆河(River Somme)。亨利的軍隊找到了渡河方法,但阿金庫爾(Agincourt)村莊的敵人攔住了他們的去路。1415年10月25日,那里發(fā)生了整個金雀花王朝最著名的戰(zhàn)役(通過莎士比亞流傳至今)。起初勝利看似無望,因為英軍疲憊饑餓且寡不敵眾。但亨利堅信自己有上帝神助,同時他把軍隊分入兩片森林,使得法軍無法包抄他們且只能縮窄隊伍前進(jìn)。法軍被迫穿過一片泥濘地發(fā)動攻擊,卻被英軍的長弓手射殺下馬。英軍開始圍捕戰(zhàn)俘,根據(jù)騎士準(zhǔn)則,戰(zhàn)俘可以免于被殺。然而此時法國援軍發(fā)起新一輪進(jìn)攻,擔(dān)心戰(zhàn)俘逃脫并重新加入敵軍,他下令處決戰(zhàn)俘,然而第二輪進(jìn)攻并未到來。鑒于當(dāng)時的人們認(rèn)為戰(zhàn)爭結(jié)果皆為天意,因此這場勝利暫時打消了人們對蘭開斯特家族統(tǒng)治權(quán)的疑慮。

    7. 接下來五年內(nèi),亨利在法蘭西勢如破竹。1420年,他重新?lián)碛辛私鹑富ㄏ韧跫s翰丟掉的土地,控制了法蘭西領(lǐng)土的三分之一多。亨利認(rèn)為勝利一半因為法蘭西的弱小,一半因為英格蘭的強(qiáng)大——法王查理六世患有精神疾病,整個法蘭西也因內(nèi)戰(zhàn)四分五裂。此后他與法王簽訂了條約,查理承諾在他死后,法蘭西王位和法蘭西王國以及對應(yīng)的權(quán)力和附屬品都將永遠(yuǎn)交給亨利及其繼承人。他還命令手下貴族在他死后,承認(rèn)亨利是他們的君王、最高統(tǒng)治者和真正的法蘭西國王。同時亨利也就成為法蘭西的攝政王。1420年6月2日,金雀花王朝對法蘭西政權(quán)的奪取通過一樁外交婚姻得到鞏固——亨利娶了法王的女兒Catherine of Valois。18個月后,她誕下一子。

    8. 在法蘭西征戰(zhàn)時,亨利死于痢疾,法王查理很快步其后塵。于是亨利五世十個月大的兒子成了英格蘭和法蘭西的國王。1429年11月,英格蘭國王加冕禮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行。兩年后,法蘭西國王加冕禮在巴黎圣母院舉行。亨利六世是唯一一位同時擁有英法兩國王位的君主。然而當(dāng)時法蘭西貴族紛紛投靠被剝奪繼承權(quán)的王太子,加之英國戰(zhàn)線過長,情勢開始變化。亨利六世是蘭開斯特家族的第三位國王,但他只是個簡單且虔誠的人,一生致力于慈善事業(yè),并于1440年一手打造了伊頓公學(xué)。

    9. 與此同時,法蘭西已經(jīng)加冕王太子為法王查理七世,他創(chuàng)建了法蘭西的首支常備軍,而亨利卻因伊頓公學(xué)而財力不支。1444年,為了達(dá)成和平協(xié)議,亨利與法蘭西秘密交易,同意迎娶查理七世的侄女Margaret of Anjou。一般的王室聯(lián)姻都是新娘攜帶豐厚嫁妝,但這次卻是亨利將具有戰(zhàn)略價值的法蘭西緬因郡交給新娘的娘家,這是第一位金雀花國王的誕生地。然而這一舉措并未帶來和平。1448年,緬因正式割讓給法蘭西。兩年后,諾曼底淪陷。1453年,金雀花最古老和珍貴的在法領(lǐng)地加斯科尼(Gascony)在Castillon戰(zhàn)役中被奪走,不到一周亨利便患上了緊張性木僵(可能遺傳自外祖父法王查理六世)。如今英格蘭的在法領(lǐng)地只剩Calais周邊的一小塊飛地。直到1800年,喬治三世才最終承認(rèn)現(xiàn)實,放棄了法蘭西國王的官方稱號。

    10. 約克公爵理查是愛德華三世次子的后裔,他堅信自己比亨利更有權(quán)利登上王位,并自稱Richard Plantagenet,這在王朝成立來尚屬首例。Ludlow是他的重要基地之一,教堂唱詩班座位背后的苦難線(misery cords)可以為證。然而奪權(quán)并不容易,王后瑪格麗特竭盡全力保全兒子的繼承權(quán),后世的莎士比亞稱她為“法蘭西母狼”(the she-wolf of France)。于是金雀花王朝陷入了蘭開斯特家族(紅玫瑰)與約克家族(白玫瑰)的內(nèi)戰(zhàn)(玫瑰戰(zhàn)爭)之中。五年后,約克家族占了上風(fēng),但隨后便遭到毀滅性打擊。1460年,約克公爵理查在Wakefield戰(zhàn)役中被殺,他的頭被砍下掛在約克城墻上示眾,頭上戴著一頂紙王冠。好在約克家族后繼有人,他18歲的兒子愛德華獲得了對倫敦的控制權(quán)并自立為王?,F(xiàn)在金雀花王朝有了兩位國王。

    11. 1461年棕枝全日(Palm Sunday),決定性戰(zhàn)役發(fā)生在約克郡的Towton,這將是英格蘭土地上發(fā)生過的最血腥的戰(zhàn)役。愛德華御駕親征,但亨利遠(yuǎn)在戰(zhàn)場之外。大多數(shù)貴族都支持后者,因此亨利的軍隊規(guī)模更大。然而愛德華的軍隊也有優(yōu)勢,風(fēng)從他們背后吹來,所以能把箭帶到蘭開斯特軍隊中間。亨利的軍隊逆風(fēng)射箭,射程不足只得沖鋒。黃昏降臨時出現(xiàn)了轉(zhuǎn)折點,約克家族的援軍到來,并襲擊了蘭開斯特軍的側(cè)翼。亨利的士兵們落荒而逃,發(fā)現(xiàn)自己必須跨過一條河,在過程中死傷無數(shù),被一位編年史學(xué)家稱為“bridges of bodies”。據(jù)說共有28000人在此次戰(zhàn)役中陣亡,即使300年后仍有農(nóng)夫發(fā)掘出死狀慘烈的尸骨,一座中世紀(jì)大墓于1996年在挖地基時被工人發(fā)現(xiàn)。這場戰(zhàn)役已不見騎士精神,唯有全國規(guī)模的家族政治恩怨。

    12. 約克家族取得勝利,亨利六世、王后瑪格麗特和他們的兒子流亡在外。愛德華坦坦蕩蕩、精于外交、目的明確,贏得了大部分男爵的支持,他的上位被很多人視為金雀花王朝又一黃金時代的曙光。但愛德華也有弱點,法蘭西外交官Commines說他比其他統(tǒng)治者更享受自己的快樂和輕松,因為他滿腦子都是女人。Commines還說愛德華比同時代的其他所有人都英俊,據(jù)說他打獵時會給女人們帶上額外的帳篷。1464年,愛德華在Grafton Regis村附近打獵時遇見并愛上了一位年輕寡婦Elizabeth Woodville,史學(xué)家描述她為英格蘭最美的女人,很快愛德華就秘密迎娶了伊麗莎白。伊麗莎白時運(yùn)不濟(jì),她的父親是蘭開斯特家族的騎士,她的亡夫還為蘭開斯特家族戰(zhàn)死沙場,同時她無法帶來任何政治或物質(zhì)利益,最糟的是愛德華在沒有跟貴族商量的情況下就迎娶了她,甚至沒有告訴自己最忠誠的伙伴沃里克伯爵(Earl of Warwick)。后者因此心生怨恨,前往法蘭西和亨利與瑪格麗特結(jié)盟。1470年,瑪格麗特在其幫助下推翻了愛德華四世并將其流放。然而第二年他就重返故地,并給了他們沉重一擊。亨利六世的繼承人在逃離戰(zhàn)場時被殺,不久亨利六世也被謀殺。

    13. 20年的內(nèi)戰(zhàn)后,目前英格蘭在愛德華四世的治下和平穩(wěn)定。愛德華委托歐洲最好的畫家制作了精美手稿,還監(jiān)督了一座新皇家宴會廳Eltham Palace的建造。伊麗莎白有10位兄弟姐妹,他們的崛起招致舊貴族的怨恨,部分金雀花家族的成員也心懷不滿。1483年4月9日,愛德華四世突然駕崩,他12歲的兒子成為愛德華五世。此時,愛德華最小的弟弟、曾是他最可靠支持者的理查看到了取而代之的機(jī)會。為了防止Woodville家族奪權(quán),理查將愛德華五世和他的弟弟關(guān)押在了倫敦塔中,從此世人再未見過他們。1483年7月6日,理查加冕為王,他被莎士比亞描繪成英格蘭歷史上最大的惡棍之一,同時這次篡位將直接導(dǎo)致整個王朝的覆滅。

    14. 理查謀殺侄子的嫌疑引發(fā)眾怒,蘭開斯特家族和部分約克家族成員都轉(zhuǎn)而反對理查。蘭開斯特家族擁護(hù)了稱王理由不夠充分的Henry Tudor,支持他的是金雀花王朝的死對頭法蘭西國王。1485年8月,亨利帶領(lǐng)上千法軍登陸Milford港,沿途爭取了威爾士人和英格蘭人的支持。理查和亨利的軍隊在萊斯特郡的Midlands鎮(zhèn)附近短兵相接。理查在戰(zhàn)盔外戴上了王冠并宣布:“This day I will die as King, or win.”理查的軍隊雖然人數(shù)眾多卻無心戀戰(zhàn),此時理查看到亨利僅帶著一小隊隨從,于是他率幾名忠心騎士朝對方?jīng)_去。編年史學(xué)家John Rous表示,雖然理查矮小羸弱,但仍像高尚的騎士般戰(zhàn)斗。他砍倒了亨利的旗手,差點就命中亨利本人,但隨后他被背叛了。他手下一名最強(qiáng)大的貴族斯坦利勛爵(Lord Stanley)選擇了幫助都鐸,據(jù)說此人亦是亨利的繼父。就這樣,金雀花王朝的最后一位國王理查三世被一刀砍中頭顱,連敵人都?xì)J佩其勇氣,他們說他在重重圍困下仍英勇戰(zhàn)斗,“In battle and not in flight King Richard died like a noble ruler, most bold in the field”。理查的尸體被扒光置于馬背游街,之后被草草葬入墳?zāi)埂K^戴的王冠在Bosworth大屠殺中被找到,戴在了新國王都鐸頭上。

    15. 金雀花家族在內(nèi)戰(zhàn)中上位,最終又亡于兩大家族的內(nèi)戰(zhàn)。這個英格蘭歷史上統(tǒng)治時間最長的王朝激發(fā)并催生了英國的許多特色制度和法律,他們的徽章至今仍是英國的象征。

     3 ) 教科書式紀(jì)錄片

    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在法國又名安茹王朝House of Anjou)。 王室家族是一個源于法國安茹的貴族,從12世紀(jì)起統(tǒng)治英格蘭,首任英格蘭國王是亨利二世。除家族原有世襲領(lǐng)地安茹伯國(1060年–1203年),該朝曾統(tǒng)治過諾曼底公國(1144年–1204年及1415年–1450年)、英格蘭王國(1154年–1485年)、阿基坦公國(1153年–1453年),一度擁有從比利牛斯山到蘇格蘭邊境的廣大統(tǒng)治版圖,后世稱此時期的英格蘭王國“安茹帝國”。 金雀花王朝的正式君王有八位,統(tǒng)治著1154年–1399年的英格蘭。1399年理查二世逝世后的英格蘭由該朝的兩分支系——蘭開斯特王朝約克王朝先后統(tǒng)治,而這兩家族因為王位爭奪而爆發(fā)了15世紀(jì)后半葉的玫瑰戰(zhàn)爭。 金雀花王朝期間,英國文化藝術(shù)逐漸成形,最能表現(xiàn)中世紀(jì)文學(xué)精神的詩人杰弗里·喬叟便處于這個時代。哥特式建筑在這時期盛行,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約克大教堂正是根據(jù)該建筑形式重修的。政治、社會形態(tài)也在發(fā)展,如憲法史上極具影響力的大憲章便是約翰王簽署的,英格蘭議會、模范議會源于該朝。而較專門的教育機(jī)構(gòu)也建立起來了,包括牛津大學(xué)劍橋大學(xué)。 而金雀花王朝時期政治氣候多變,此間的“百年戰(zhàn)爭”便是一次代表性歷史事件。

    英國歷史一直剪不斷理還亂,而且太難了,支脈和血緣關(guān)系實在難以理清,看了不少相關(guān)的金雀花王朝時期的英劇,感覺人人都是cousin[破涕為笑]總是明白了英法之間奇妙的聯(lián)系。難以理清楚的一個重大原因是他們的名字為什么都一樣?。?!

     4 ) 筆記

    第一集

    1. 統(tǒng)治英格蘭時間最長的王朝

    2. 起源于法國西部--安茹

    3. 12世紀(jì)的法蘭西處于大男爵(Baron)們的控制之下,國王只是徒有虛名。1128年,瑪?shù)贍栠_(dá)(Matilda)來到此地,她是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的孫女,英格蘭國王亨利一世唯一的在世嫡親和指定繼承人,神圣羅馬帝國的遺孀。亨利一世命她與安茹伯爵(the Count of Anjou)15歲的長子Geoffrey成婚。

    4. 歐洲中世紀(jì)通過公主的婚姻來實現(xiàn)疆土的擴(kuò)張是常見手段

    5. 亨利國王(King Henry)希望通過這場在勒芒大教堂(Le Mans Cathedral)舉行的婚禮能給帶來一個后代,成為安茹的伯爵(Count of Anjou),諾曼底的公爵(Duke of Normandy),以及英格蘭國王。

    6. 這塊飾板曾經(jīng)是Geoffrey墳?zāi)沟难b飾品,上面有著最早的徽章樣例之一,歐洲的統(tǒng)治者家族用這種生動的符號系統(tǒng)來宣揚(yáng)對自家王朝的自豪感

    7. Geoffrey的披風(fēng)上的藍(lán)白圖紋叫做“皮毛紋(vair)”,代表冬天的松鼠皮毛;盾牌上的金獅被其后代用作皇家盾徽,最終成為英格蘭最著名的國家象征之一。

    8. Geoffrey聰明活潑又好看,還有一頭金紅的頭發(fā),被稱為“美男子杰弗里(Geoffrey the Fair)”和“金雀花(Plantagenet)”

    9. 15名金雀花王室成員被加冕為英格蘭國王

    10. 1135年亨利一世離世,瑪?shù)贍栠_(dá)沒能按照他的指定繼承王位,而由瑪?shù)贍栠_(dá)的表兄Stephen把持,因此引發(fā)了一場長達(dá)20年的內(nèi)戰(zhàn)

    11. 瑪?shù)贍栠_(dá)和Geoffrey的兒子亨利二世繼承了諾曼底和安茹,并繼續(xù)向英格蘭征討自己的合法王位

    12. Eleanor在與法王路易七世的婚姻結(jié)束僅2個月后,迅速與亨利二世結(jié)婚,羞辱了法王

    13. 亨利二世和Stephen隔著河商談了一陣子,最終決定Stephen繼續(xù)當(dāng)國王,但是他死了,將由亨利繼承王位,結(jié)果Stephen第二年就死了。從1154年12月19日起,金雀花開始了對英格蘭300多年的統(tǒng)治。

    14. 亨利二世拆了各種男爵建的城堡,并且開始推行法律。

    15. 亨利二世和Eleanor有5個兒子和3個女兒,其中有4個兒子活到了成年:Henry,Richard,Geoffrey,John

    16. 亨利的這4個兒子和老婆,每個人都背叛了他,然后他就死了。后來,他的兒子也一個個的都死了,就剩下他最喜歡小兒子John,這個小兒子為了得到統(tǒng)治權(quán),失去了在法國的絕大部分金雀花家族的領(lǐng)土,還殘暴無能(亨利治國不錯,眼光不行?。?/p>

     5 ) 看片筆記 金雀花王朝世系

    周末補(bǔ)完BBC的紀(jì)錄片,又翻出來大學(xué)歷史課本和錢乘旦先生的《英國通史》重溫了一遍,人物很多關(guān)系很亂,自己邊看邊畫金雀花王朝的世系譜,總算理清了這混亂復(fù)雜的關(guān)系。英國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王朝,十字軍東征、英法百年大戰(zhàn)、蘇格蘭民族起義、伊頓公學(xué)的建立、紅白玫瑰戰(zhàn)爭都有涉及,非常精彩通俗的歷史。

     6 ) 金雀花王朝的331年

    安茹的金雀花 金雀花 亞瑟(約翰侄子) 理查 約翰(理查弟)(大憲章)雇傭軍,失去一半領(lǐng)土。 騎士精神 議會制度 法國腓力 路易王子 亨利三世于1245年建造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牛津條例》限制了國王的權(quán)利 一個英國統(tǒng)治者,卻有一顆法國心 愛德華一世 基督徒禁止賺取利息謀利,進(jìn)而驅(qū)逐猶太人(370年-) 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式風(fēng)格 蘇格蘭戰(zhàn)勝愛德華二世,以及直到今天保有獨立意識 愛德華和法國貴族Gaveston在婚禮上公然調(diào)情。 編年史記載,中世紀(jì)的國王都有自己的寵臣。 1324年,法國(查理四世)入侵Gascony(加斯科尼,金雀花在法國的最后一塊領(lǐng)地)。 1327年,14歲的愛德華王子登基。愛德華二世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個退位國王。三年后,殺死母親的情人,掌權(quán)成為愛德華三世。 1328年法國國王查理四世去世。1340年,愛德華三世繼承法國王位。英格蘭軍隊在諾曼底登陸,在索姆Crecy戰(zhàn)役中與法軍對戰(zhàn)。黑太子將國王徽章(鴕鳥羽毛,威爾士王子的標(biāo)志)獻(xiàn)給法軍中戰(zhàn)死的波西米亞國王。 1362年,愛德華三世50大壽,推出《訴訟條例》,全民使用英文。 1399年理查二世被罷黜,源于其堂弟蘭開斯特的亨利四世。 1381年,英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農(nóng)民起義。理查憑借一己之力平息了這場危機(jī)。威爾頓雙連畫。 1415年10月25日,亨利五世在法國Agincourt發(fā)生的戰(zhàn)役,因莎士比亞而成為金雀花王朝最著名戰(zhàn)役。一路的成功歸功于法國人的懦弱和英國人的英勇。同時,法國國王查理六世飽受精神病折磨,使得法國四分五裂。其妻子被莎士比亞稱為"法蘭西母狼"。 1420年,金雀花王朝奪取了法國王位。 1429年,亨利六世成為唯一一個英格蘭國王和法國國王的人。他將全部精力投身于慈善事業(yè)。1440年,其建立了伊頓公學(xué)。 1446年,諾曼底淪陷。1453年,整個法國領(lǐng)土淪陷??ㄋ沟下?zhàn)役,加斯科尼領(lǐng)土也丟失了。 愛德華三世次子的后裔,約克家族的理查認(rèn)為自己也具有繼承權(quán)約克的標(biāo)志是雄鷹,約克家族是白玫瑰。 1460年約克理查的夫人戰(zhàn)役中被殺。18歲的愛德華占領(lǐng)倫敦,自封為王。 約克家族的愛德華和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爭奪王位,陶頓戰(zhàn)役成為英格蘭領(lǐng)土上最血腥的戰(zhàn)役。史料記載,有28000人喪生。1996年工人們發(fā)現(xiàn)了這個中世紀(jì)的亂葬崗。 "many a lady lost her best beloved in that battle." 1464年,愛德華在格拉夫頓遇到年輕寡婦伊麗莎白伍德維爾。400年來,第一次英格蘭國王迎娶英格蘭女人。 1483年,愛德華四世的弟弟理查,加冕為王。理查三世戰(zhàn)死。金雀花王朝最后一位國王被殺。 1800年,喬治三世放棄了他的法國國王頭銜。 金雀花家族331年的統(tǒng)治,塑造了英格蘭精神和法國大部分歷史?,F(xiàn)在,亨利都鐸把英格蘭帶入一個全新的世界。把重心從法國轉(zhuǎn)移到大西洋。

     7 ) 大英王朝說法語

    原來從金雀花的Henry II開始,權(quán)貴都是一直說法語,說英語的都是鄉(xiāng)間粗鄙之人。

    到了沙翁筆下叛逆的Hal亨五,據(jù)說他最先開始拒絕說法語。

    15位金雀花歷代國王表:

    (William the Conqueror) -(Henry I) - (Matilda, Geoffrey the Fair of Anjou) -

    1 Henry II (Eleanor) -

    2 Henry the Young King -

    3 Richard the Lionheart -

    4 King John (Lackland) -

    5 Henry III -

    6 Edward I (Edward the Longshanks) -

    7 Edward II (Gay King) -

    8 Edward III - (Edward, Black Prince) -

    9 Richard II (Your Highness) -

    10 Henry IV (Lancaster愛三老三家的兒子篡權(quán)) -

    11 Henry V (Hal) -

    12 Henry VI (Mad King) - (Richard, Duke of York愛德華三世家老二的直系) -

    13 Edward IV (York) -

    14 Edward V (Tower Prince) -

    15 Richard III -

    1 Henry VII (Tudor) 新的王朝在此開啟

     短評

    舒適安全倫敦塔,敦厚友善法蘭西。

    4分鐘前
    • 子酉
    • 推薦

    安茹伯爵長子杰弗里(別名“金雀花”)x亨利一世女兒瑪?shù)贍栠_(dá)→【亨利二世】→【獅心王理查】-【約翰】→【亨利三世】→【愛德華一世】→【愛德華二世】→【愛德華三世】→【理查二世】→蘭開斯特家的【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約克家的【愛德華四世】→【愛德華五世】→【理查三世】

    9分鐘前
    • 小灰燼
    • 推薦

    第一次這么理了一遍金雀花王朝~真是各種罷免篡權(quán)家族內(nèi)部撕的歷史……最后結(jié)束在玫瑰戰(zhàn)爭(其實也是人都差不多死沒了才結(jié)束的),真是再正常不過了~

    10分鐘前
    • Woodring
    • 還行

    houseofplantagenet:獅心王,黑太子,大憲章,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議會雛形,父子相殘,叔父狠毒,皇后背叛,國王各有特色啊,金雀花王朝是英國歷史上統(tǒng)治時間最長的王朝,三集根本不夠看啊,得找本書看看。

    15分鐘前
    • Hildy at beach
    • 力薦

    信息量感覺蠻大的,挺好看的。就你們歐洲王室久不能起點不重樣的名字么!就那么三四個名字繞了幾百年╮( ̄▽ ̄"")╭

    19分鐘前
    • 鏡中貓|51neko
    • 力薦

    就喜歡教授這種風(fēng)格的presenter!

    21分鐘前
    • sarah????
    • 力薦

    一聲嘆息的灰飛煙滅

    23分鐘前
    • Bill
    • 力薦

    英國國王基本都是深井冰

    28分鐘前
    • aicbgyihai
    • 推薦

    比起Dan Jones在Channel 5的系列,BBC這套對金雀花王朝的梳理,更注重大的輪廓,細(xì)節(jié)和可看性不如后者生動,但抓住變遷背后的因素,有點像中學(xué)教科書,Dan更接近通俗演義。

    33分鐘前
    • novich
    • 推薦

    中世紀(jì)英國史, 傳奇的金雀花王朝, 從法國人到英國人的轉(zhuǎn)變.

    35分鐘前
    • Woodchuckle
    • 推薦

    還是太簡略了,感覺匆匆過一遍,像考前的大課復(fù)習(xí)一樣。

    38分鐘前
    • 洛風(fēng)城
    • 還行

    4.5/5 血腥兇殘,極富戲劇性的一段歷史。難怪莎翁有8部戲都描寫了這個家族最后一百年的動蕩。紀(jì)錄片信息很詳實,教授的解說質(zhì)量極高,金句頻出。

    40分鐘前
    • 冬葉
    • 推薦

    這么瘋狂殘暴又虔誠卓越的王朝。bbc拍的真好。

    42分鐘前
    • 福娃迎迎
    • 力薦

    真英法一家親!王朝的命運(yùn)總是跟君王的生死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

    46分鐘前
    • 與世無爭
    • 推薦

    英國最重要的古代王朝,民族意識的崛起,大法官、巡回法庭、大憲章、古代議會制度等,基本上是英國作為現(xiàn)代國家的雛形。。。。。。

    48分鐘前
    • 合紇
    • 推薦

    英國歷史學(xué)家Robert Bartlett 教授主持的紀(jì)錄片,演員角色扮演很少,都是以前玻璃和手繪的小人人。真是有毒的王朝,我還挺喜歡這種簡練清晰,有理有據(jù)的紀(jì)錄片【雖然可能有睡著的危險……

    51分鐘前
    • crystal53451
    • 力薦

    提綱挈領(lǐng)梳理了金雀花王朝的起源、發(fā)展歷史和終結(jié),重要事件,是了解、認(rèn)識金雀花王朝,很好的一個科普性視頻。就是人名太重復(fù)了,有點兒蒙圈。建議大家看這個視頻的時候,能夠邊看邊做筆記,否則很容易看完就忘。大憲章、牛津條例、英國議會、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伊頓公學(xué),可以說金雀花王朝作為英國歷史上最長久的一個王朝,奠定了英國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的基礎(chǔ),所以王朝的價值和意義是非凡的。

    52分鐘前
    • 我們在一九八四
    • 力薦

    不得不說,他們的國王以及王朝和我們的不太一樣,嘖嘖

    56分鐘前
    • арван нэг
    • 力薦

    了解中世紀(jì)的金雀花家庭倫理劇,這個真的是必看的,我看了三遍,終于能把名字和金雀花家族關(guān)系完全的整理清晰

    58分鐘前
    • 你也配?
    • 力薦

    簡略而清晰,畫質(zhì)優(yōu)良,臺詞通俗。用于基本的了解再合適不過了。

    1小時前
    • 月影星之介
    • 力薦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影

    電視劇

    動漫

    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