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那天是周末,從早起就下著大雨,天黑得透徹。在還沒有人起床的寢室里找了這部評分不怎么高的動畫電影,不想去食堂吃飯,空著肚子看完了。
看完了,哭了,就在圖書館網(wǎng)頁上找來了在線原著看完了。然后又畫了劇里的畫。然后又試著寫了長長的影評。就這樣過了一天。
再喜歡不過的一部電影了。
很多人猜測瑪妮只是杏奈童年的娃娃的化身,一切都是杏奈的想象。電影的前半部分我也是這樣想的。我看見杏奈在夜里劃著小船,在荒野里跳舞,我想像著瑪妮其實不存在的情景——如果此時此刻只有杏奈一個人,那就太可憐了,也太可悲了。
后來,電影越來越明顯的暗示瑪妮只是想象中的人物,而我也因此緊張起來,等待想象被揭穿的一刻。杏奈一個人睡在了海灘被人撿了回來。和瑪妮去野餐,一不留神,瑪妮不見了。那一刻,我的心都提了起來。如果瑪妮從此消失,孤僻的杏奈從此不能再相信自己的想象,那多么令人悲傷啊。
后來,在小女孩的家里,杏奈親口承認了,瑪妮只是她的想象。故事本應在此刻陷入低谷,可是,轉機出現(xiàn)了,瑪妮居然是真的人。
杏奈是孤兒,有一雙藍眼睛。瑪妮是杏奈的外婆或其他親戚這并不難猜。可是電影并不是叫我們猜謎,誰猜對了誰贏。就是因為預先知道了她們是祖孫,在杏奈朝著瑪妮大喊原諒那一刻,才會有那么大的沖擊力。謎底被慢慢揭開那一刻我哭了,我是為杏奈最終得知了真相而哭泣。她們是祖孫,太好了,杏奈知道了有人愛過她。
但凡吉卜力的電影,總有點幽深的、懷念的元素在里面。千與千尋里,白龍和千尋在童年河邊的相遇是這樣,借東西的小人里,母親和祖父與小人和偶遇的經(jīng)歷是這樣,風之谷里的預言,天空之城里希達的家系和巴魯父親的歷險自然也是這樣。有了這一點時間的積累,故事就變得深沉了,神秘了,人物的眼神都變得深遠了。這也是吉卜力最吸引我的地方。然而這個元素并不容易處理好。比如我就不很喜歡千尋和白龍的相遇,畢竟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十歲孩子,小時候在河邊丟了鞋被救這種事似乎配不上此時遼遠宏大的氛圍。借東西的小人同樣是米林宏昌的作品,但這點上并沒有處理好,氣氛沒有出來,祖輩的偶遇單純成為了故事發(fā)展的道具。風之谷和天空之城中這個元素固然處理的好,可是它們架空了整個世界,他們的歷史是國度的歷史。日常生活中的奇幻故事,要處理這個懷念的元素,又不顯得平庸突兀,怎么設定才好呢?
我覺得回憶中的瑪妮處理的就很好。我不知怎么評價,可它就是給我一種圓滿而回味無窮之感。沒有“原來不過是這樣”,或是“這也太荒誕了吧”的感嘆。有人批評這部作品沒有其他吉卜力的大格局。的確,它只是一個少女成長的故事,時間跨度不過祖孫三代??墒牵撬珳实亩ㄎ?,讓這部片子沒有其他電影的常見的力不從心,囫圇吞棗之感,而是恰恰當當,安安穩(wěn)穩(wěn)的守在了自己的節(jié)奏里,不大不小,不多不少。
奇幻電影很難合乎邏輯。看到最后,要么是頭重腳輕,覺得前面吊起人千般胃口,最后卻落空在了粗糙的設定上;要么是云山霧繞,前面糊里糊涂,后面也不交代清楚??墒牵貞浿械默斈輩s做到了。很簡單合乎邏輯的故事。身為外國人卻生長在日本的瑪妮得不到父母的陪伴,一個人在空蕩蕩的濕地大宅中度過了童年。由于被傭人恐嚇,瑪妮害怕谷倉,可她為了克服自己的恐懼,在一個雨天獨自來到了谷倉度過了一晚。青梅竹馬的愛人將淋濕的瑪妮接了回來,他們成婚了,有了孩子,可愛人卻病逝了。此時的瑪妮父母已在戰(zhàn)爭中雙亡,只身異國的她受不了打擊,住進了療養(yǎng)院,不得不將女兒送到寄宿學校。沒能得到母親陪伴與關懷的女兒始終不肯原諒母親,與年輕人私奔,生下了孩子,不久在一場車禍中去世了?,斈輿Q心將全部的愛給予留下來的孫女,可沉重的悲哀讓她在一年后病逝,三歲的孫女無人肯撫養(yǎng),被送到了孤兒院,被人領養(yǎng)了。這個孩子,也就是杏奈,在迷茫的少年時代偶然來到了祖母曾住的地方療養(yǎng)。大宅勾起了女孩埋藏在記憶深處的回憶,她不自覺地想起了祖母給她講過的少女時代的故事,想象著少女時的祖母成為了自己的朋友,與孤單的她一同玩耍。然而,她始終沒有意識到這個潛意識中的少女就是曾撫養(yǎng)過她的祖母。然而,日記的發(fā)現(xiàn)和老人的口述讓她知道了瑪妮的故事,而養(yǎng)母的坦白也讓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杏奈意識到了祖母,養(yǎng)父母,以及周圍善良人們的愛,從此走出了迷茫,獲得了成長。
這個故事驚人地符合邏輯?;貞浝锏男幽伪е袷乾斈莸难笸尥蕖,斈菔琴F族小姐,很可能有自己肖像的定制娃娃留了下來,這大概也是杏奈獲知少女祖母長相的由來。杏奈的想象之所以和瑪妮日記契合,是因為瑪妮曾經(jīng)給兒時的杏奈講述過她親身的故事,花童、舞會、兇巴巴的仆人給杏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杏奈最初所見的燈光,是因為老宅重新裝修,而正因如此,杏奈得到了瑪妮的日記,也交到了新的朋友。而最后,杏奈知道了瑪妮是自己的祖母,是因為養(yǎng)母不再焦慮擔憂,唯恐傷害了杏奈,而是選擇與杏奈坦誠平等的交談,給了杏奈她兒時的照片·······
這個故事的主題是成長。再細一點,是原諒。是與回憶和解,是和愛的記憶重逢。對我來說,本片最大的淚點是杏奈和瑪妮最后一次見面。她們一個被困在閣樓上(也是回憶中),一個站在退潮的海上,杏奈大聲向瑪妮喊出:“當然!我原諒你!”那時,我想大多數(shù)觀眾和我一樣,都知道她們是祖孫,也知道杏奈的這句原諒,是和拋棄她的父母祖母的和解。杏奈不肯原諒自己的父母,“雖然知道她們不是故意死掉的,可還是不能原諒她們就這樣拋棄我。”這淺層的對父母的怨恨也包含著對不公命運的怨恨,但追根溯源,其實是對自己的怨恨。杏奈的記憶里沒有家人對自己的愛,可她如此深刻地記得親戚互相推脫,不肯撫養(yǎng)她的場景,因此在她的潛意識中,她是不值得愛的,是被人討厭的,是“又丑又笨”,連自己都厭棄自己的。在她進入成長期,偶然得知本以為是因為愛她這個人才撫養(yǎng)她的養(yǎng)父母,居然一直瞞著她接受政府的補貼。聯(lián)系童年的經(jīng)歷,杏奈再次陷入了認為自己被人討厭,從而厭棄自己的痛苦中。這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的痛苦,有很多人不能理解,批評杏奈矯情、討厭、陰沉。但是,但凡有過痛苦的成長的人,大概都能體會到成長期對熟悉世界的重新審視、對家人的懷疑、對金錢問題的過分敏感、對他人的排斥和恐懼、與自己的斗爭······
何況杏奈有著深深的童年創(chuàng)傷。她不原諒父母,因為她不相信自己被愛過,是值得愛的。
所以,我寫的影評的名字叫在回憶中重逢。試想,你是一個被迫要永遠離開孩子的母親。你牽著還是嬰兒的孩子的小手,多少話語在心中,多少愛想要傳達。你想對他說,寶寶我愛你,媽媽永遠愛你,想永遠保護你??墒牵阋仓?,等孩子長大,他會忘記你,你不能保護他,不能陪伴他的喜怒哀樂,也許他回憶起母親,會覺得母親拋棄了他,母親從來沒有愛過他。這沒辦法,因為他不記得了······
杏奈和瑪妮是幸運的。杏奈通過回憶,和愛她的祖母重逢了。杏奈之所以記得祖母少女時代的故事,之所以能從少年瑪妮的身上獲得了力量,是因為祖母飽含深情地給她講著故事,分享著自己的人生。祖母去世了,可這段回憶卻以奇妙的方式與杏奈重逢,幫助她度過了人生中的一個難關,一個需要愛才能度過的難關。杏奈原諒了瑪妮,因為她知道,瑪妮是愛她的,瑪妮有著自己的悲傷,瑪妮也不愿意離開她,只是她不得不離開,就像她的父親和母親。她長大了,必須學會堅強?!ぁぁぁぁぁ?/p>
“當然!我原諒你!”
杏奈和自己和解了。
少女時代的瑪妮給了杏奈什么呢?她給了杏奈關注,給了她理解和支持,給了她真正的友誼和困難時的陪伴?,斈菁彝ジ辉?,父母健在,容貌嬌美,然而杏奈也知道了,這樣的人也有自己的苦惱,因此她不再自卑,也懂得了不再哀怨身世的不幸,而是感恩自己的境遇。當她想要幫助瑪妮,從被保護者變成保護者時,她體會到了愛人的樂趣,體會到了責任,她長大了。除此之外,瑪妮雖然是柔弱的,是寂寞而不幸的,卻是快樂的,卻是堅強的,是愛著這個世界的。我們知道,瑪妮一生經(jīng)歷了許許多多的不幸,可她并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始終微笑著,還滿懷著愛意給小孫女講著少女時的故事。杏奈看到了這一切,因此她也嘗試著去接納,去愛別人。
成長有時候非常簡單??催^一本書叫《幸福來臨時》,里面的女孩生活在孤兒院,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得以去公園游玩,看到了美麗的雕像,從此知道在瑣碎而不順的生活之外,還有這樣純粹的美麗值得追求。突然,世界敞開了,女孩得到了成長。杏奈也一樣?!痘貞浝锏默斈荨窙]有國家的興衰和星球的命運,沒有什么宏大的命題。它只是一個女孩,在自己的回憶里,在美麗的鄉(xiāng)村,在周圍人的善意中得到了成長的故事。這是一個小故事,拍出來有著精致可愛,卻酣暢淋漓的美。
影片的最后,杏奈坐在返鄉(xiāng)的火車上,看見了宅子里的瑪妮從窗口彈出身子,向杏奈招手。我希望杏奈能從此快樂的生活,等她有了孩子,她能陪伴她,給她許許多多的愛與關懷。杏奈奔著新的生活去了,可瑪妮卻永遠留在了回憶里,就像奔向新生活的希達和巴魯把天空之城留在了身后,這也是吉卜力常常帶給我的遺憾。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了這個金發(fā)藍眼的女孩面前悲傷的一生。然而,晚年的瑪妮最終仍對著杏奈露出了那樣溫和的笑容。在生活的打擊下仍能露出那樣微笑的人是值得敬佩的,我希望杏奈也始終能那樣微笑,希望我也能。
不懂日語, 一個人觀影. 原本想吐槽"這是百合片吧," 在知道如此溫柔的真相之後, 一行眼淚掉下來. 在北海道看著發(fā)生在北海道的奇妙物語, 大概對這片土地的情誼也更深了.
發(fā)現(xiàn)所愛之人居然是外婆時,本應五味雜陳的感受僅化作幸福的眼淚,并不是簡單的將好感歸結于親情,而是結合杏奈先前對親人死得早的埋怨,表達出的“能重新認識你,真好”的幸福感,這種雙重意義的愛慕比單純的百合來得更甜更美。
看過了,不好看。和五郎不相上下。斜前方的大叔睡著了還一直打鼾。。。
其實我想說,小女孩真是病得不輕啊~~ (╯﹏╰)b 吉卜力最后一部動畫居然是百合百合百合百合百合百合百合百合百合百合百合百合百合百合百合...
故事是個好故事,好到我認為交給Ghibli全年齡改編反而喪失了敘事的犀利性——而這直接導致影片前半段被當作有著嚴重社恐癥的蕾絲邊的大膽戀情故事【。如果交由今敏,恐怕更為適合。不過好在當懸疑和真相揭曉,結局傳達的力量令人十分動容。米林宏昌比借物小人時有所長進,但這一次是原作和改編的勝利
看預告就知道吉卜力的百合絕對不輸?shù)鲜磕岬陌俸希。ǘ叶加幸粋€安娜~)看完正片才知道不是百合,是一部最不像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吉卜力作!以及讓人非常驚喜在善于進步創(chuàng)新的米林宏昌!~一陣亂想去看原著小說!
回憶中的money……尼瑪啊
聽說是吉卜力最后一部動畫電影,女主的性格不算討喜。她不能與別人好好相處又覺得難過,可是別人友好的和她說話 她又一副誰都欠了她的樣子。各種糾結~ 而且這部動畫的百合部分也沒能戳中百合控的我的萌點……不過外婆說什么“我遇到過的所有女孩里,我最喜歡你了?!蔽疫€是有點在意!(偷笑)
每個孤單寂寞的人內(nèi)心都有看似解不開的節(jié),說開、解開也便煙消云散了……米林的作品總是很少女心,如涓涓細流般淌著淡淡的哀傷……很有意思的敘事,很細膩感人的作品,耐心看到最后你會不虛此行……片尾曲真好聽啊……
意外的看哭了,大概因為我對親情故事淚點很低,途中一度發(fā)散把劇情猜測得很復雜,撥云見日的時候心變得軟塌塌。伏線埋得很好,旁人眼里云淡風輕,當事者獨自跨越萬千桎梏。一個人的戰(zhàn)爭,誰都不知道她心里存在過一大片泥沼。
一個有點憂傷但又很美好。。。。復雜的故事(原本覺得百合真好最后覺得百合不了)+ +
作為吉普力工作室的送客戲,《回憶中的瑪妮》或許不是個能令人聯(lián)想到該公司有多麼狀業(yè)宏偉的闊氣大作。這是一齣淡淡的戲:少子淡淡的叛逆,養(yǎng)子淡淡的孤懷,獨子淡淡的鬱悶,皆在兩位少女的邂逅中傾洩流出,彼此淨化。不過,拾起尾棒重擔的米林宏昌監(jiān)督,著實在本作中充分展示了有別於宮崎的觀點
教科書般規(guī)整的女孩電影,給走不出自己圈子的未長大的困惑迷茫孤獨的女孩子看最佳。米林的感覺整體都好喜歡,很優(yōu)雅。片子缺少大眾共鳴,畢竟女孩多善遺忘和撒謊,很快就會忘記孤獨是什么了。新年快樂。
主角大概算是吉卜力負面人格之最了,禮貌冷漠又自我厭棄。在我看來,人生中缺失的部分是一種“詛咒”,太過渴望某種東西又無法得到,于是開始自我傷害和傷害他人,從而陷入一種“被詛咒的人生”。有過這種缺失感的人或許更能體會這部作品傳達的情感。
我左邊的人看得哭哭啼啼 右邊的人困得前仰后合 某種程度上已經(jīng)說明了這部電影
好一段祖母與孫女情
一開始都以為是《花與愛麗絲》似的女生拉拉片吧,沒想到結局竟是……沒有這個結局或許只能給到3星,但是吉卜力永遠不會滿足于平庸,在一切都有了解釋的時候,最擊中內(nèi)心。片尾曲“Fine On The Outside”很好聽!
制作還是很精良 故事說的有點差
我喜歡這位導演的前作《借物小人》,而同樣是改編自歐美兒童文學、移植到日本背景的本作,敘事節(jié)奏出了很大的問題,人物的成長軌跡沒有交代清楚,“成長”的主題,不比Frozen,比《側耳傾聽》也是差了十萬八千里。真相很驚人,倒是有歐美文學的風范。大概是吉卜力的拙作之一了。
這樣的故事確實注定了日本本土票房和受歡迎度難以企及米林宏昌的處女作《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我都覺得現(xiàn)在不太適合推薦給上小學的小朋友們),但依然看得挺舒心,感覺挺喜歡。而且觀影過程中還聯(lián)想到好多吉卜力作品:杏奈像翔一樣體弱多病、坐車去鄉(xiāng)下路上像千尋搬家、買花的小魔女像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