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_俄罗斯无码特级毛片_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_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日本黄页网站免费大全_中文乱码人妻系列一区二区_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色欲_99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

  • 當前位置:首頁 記錄片 家園2009國語

    家園2009國語

    評分:
    0.0很差

    分類:記錄片法國2009

    主演:揚·阿爾蒂斯-貝特朗  格倫·克洛斯  雅克·岡布蘭  ?

    導演:揚·阿爾蒂斯-貝特朗?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猜你喜歡

     劇照

    家園2009國語 劇照 NO.1家園2009國語 劇照 NO.2家園2009國語 劇照 NO.3家園2009國語 劇照 NO.4家園2009國語 劇照 NO.5家園2009國語 劇照 NO.6家園2009國語 劇照 NO.16家園2009國語 劇照 NO.17家園2009國語 劇照 NO.18家園2009國語 劇照 NO.19家園2009國語 劇照 NO.20

    劇情介紹

      經過四十億年的漫長演變,地球變成一個物種繁多、資源豐富、奇特美麗的藍色星球。然而自人類出現以來,我們只用了二十萬年的時間,便將地球的寶貴資源消耗殆盡。珍稀物種滅絕,原始資源奇缺,污染日益嚴重,人類以及地球的明天將何去何從?  導演揚恩?亞瑟經過15年的籌備,歷訪50多個國家拍成此片。本片素材長達488小時,拍攝周期為21個月,共動用88,000名員工,從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亞高原的乞力馬扎羅山;從亞瑪遜熱帶雨林到戈壁沙漠;從美國德薩斯州連綿不斷的棉花田到中國上海、深圳的工業(yè)城鎮(zhèn)。影片以上帝的俯瞰視角向世人展現地球的絕美以及日趨危急的現狀。明天并不遙遠,但我們該選擇怎樣的未來?

     長篇影評

     1 ) 《家園》:人類的未來在這里

       同樣還是經過朋友的推薦,我在第一時間看了今年的紀錄片大作《家園》(有譯《地球很美有賴你》6月5日全球上映,提醒下,這天是世界環(huán)境日),看過之后我在校內簽名檔留言曰:最近很少有令我激動的紀錄片了,《家園》除外。

          是的,這就是《家園》帶給我的第一感受。最近我又看了幾遍,終于可以動筆寫下我的感受。除去我對紀錄片本身的熱愛之外,《家園》帶給我們的畫面沖擊和深度思考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按照官方的說法,這是一部以上帝的視角俯瞰整個地球的片子,因為里面所有的鏡頭都是航拍的。

         讓我們先來看看為了這部100分鐘的紀錄片所花費的精力和投入吧:導演揚恩?亞瑟經過15年的籌備,歷訪50多個國家拍成此片。本片素材長達488小時,拍攝周期為21個月,共動用88,000名員工,從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亞高原的乞力馬扎羅山;從亞瑪遜熱帶雨林到戈壁沙漠;從美國德薩斯州連綿不斷的棉花田到中國上海、深圳的工業(yè)城鎮(zhèn)。

           從片尾的國別風景賞析里也能體會到導演的艱辛與執(zhí)著,估計很多國家很少會有電影拍攝劇組光臨,而那里的人們也很少見到航拍的飛機,因為他們都在爭先恐后的仰頭觀看,那個神奇的大鳥。比如布基納法索,比如萊索托,比如海地等等,給我們呈現了一個不一樣的地球。

          影片總體可以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地球的歷史,地球生物的演化過程等;第二部分介紹人類出現之后帶給地球的巨大變化,人類的偉大文明等;第三部分是高潮部分,介紹上世紀特別是后半葉以來的工業(yè)文明帶給地球家園的巨大摧殘和破壞,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氣候環(huán)境的紊亂,人類無節(jié)制發(fā)展帶來的沉重后果等;最后一部分導演有意加快了解說進度,以比較急促的口吻向我們介紹我們近10年來已經采取的措施和達成的共識,向我們展示面對過去的罪過我們人類所能采取的補救措施,并暗示人類的未來仍在我們的手中。

        要是從欣賞地球美景的角度來看,只需看前兩部分,由于是航拍,視角和我們平時所看到的大有不同,再加上很多我們平時根本無法看到的景色也一并收入眼底,比如南北極,比如高山大漠,比如森林大洋,等等,原來我們的家園真的很美麗,美麗得讓我們覺得有點不真實:這是我們的家園嗎?

           就在這時,一串串的數字和場景把我們拉回到了現實,我們消耗的石油,我們砍伐的森林,我們排放的二氧化碳等,這一切在告訴我們,過去的50年我們對于地球環(huán)境的破壞超過了人類20萬年歷史所帶來的破壞,這就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前年,美國副總統(tǒng)戈爾下臺之后投身環(huán)保事業(yè),拍了一部自己現身說法的紀錄片《不愿面對的真相》,那是一部評價很高并且影響深遠的片子,但畫面的精美相比《家園》差的很遠,更多的是人們記住了飽受蹂躪的地球的樣子和戈爾富于感情的演講,也許這正是人們對于《家園》的評價:華而不實。人人都喜歡,但不是人人都會領教片子的真實意圖。

           大部分人只會記得前半部分地球美麗的鏡頭,而被后面的鏡頭震撼之后就是忘卻,甚至連最后的“加入我們——美好星球基金會”(join us www.goodplanet.org)的呼吁根本沒有看到,在加上歷史15年的準備,88,000員工的參與,50個國家的航拍所耗費的燃油,這些都是真正環(huán)保人士所批評的地方。

           但即便這樣,人們還是給予了比較高的評價,在IMDB里,共有2422為觀眾投票,總體評分為8.5,相比國外的觀眾,來自豆瓣6192個投票里,總體評價為9.3分,并且有71.3%的觀眾給出了5星的評價(包括我在內),國內外的分數相差是個很有趣的現象,也許值得研究,但不是本文研究的重點,難道是因為影片展示了中國現代化的巨大成就?(影片著重講到了深圳20年的變遷和上海正在建設的高樓大廈)

           現在讓我們來重溫下里面展示的部分數字:

    世界20%的人口消耗80%的資源;

    全球花在軍事上的資金是援助發(fā)展中國家資金的12倍;

    全球每天有5000人死于飲用受污染的水;

    全球有十億人沒有安全飲用水;

    近十億人口在饑餓邊緣掙扎;

    超過一半的谷物用來喂牲口或者用作生物燃料;

    全球四成的耕地質量下降,段時間內難以恢復;

    每年有一千三百萬公頃的森林消失;

    每4只哺乳動物、每8只鳥類動物、每4只兩棲動物里都有一只瀕臨滅絕;

    生物物種的滅絕速度是自然速度的1000倍;

    四分之三的魚類生存場所面臨消失或正處在危險的邊緣;

    過去15年的平均溫度是有記錄以來最高的;

    40年來冰冠的厚度減少四成;

    到2050年,全球將有二億五千萬氣候難民;

          這就是我們的家園,我們對地球環(huán)境的破壞正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而我們正在飽嘗我們的行為帶來的惡果,比如我現在正處在室內溫度高達35度的溫度下寫這篇文章,而此時已是夜晚十點,這十分反常且罕見,今年上海的高溫日已經達到12個,并且還會持續(xù),往年的平均值只有9天。要知道大暑尚未來臨,紊亂的氣候,糟糕的天氣,我們必將承受自己行為的懲罰,而能否承受得了,現在不得而知。

           我們能做什么?《家園》利用最后的20分鐘向我們展示了人類過去十年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以及各國人們達成的共識,但是這些相比之前的破壞,實在微不足道,杯水車薪。but it's too late to be pessimistic. 我們不能抱怨,沒有退路,必須面對現實,去遏制這個瘋狂的地球,控制自己貪婪的欲望。

          提高教育程度,特別是貧窮國家的人們;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因為太陽60分鐘發(fā)散的能量足夠人類消耗一年,而關于風能,《家園》這么說到,丹麥利用風能發(fā)電提供了其20%的電力,而試問地球的哪個角落不刮風?我很喜歡編劇的這個反問,雖然不能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但畢竟這是一種樂觀的態(tài)度和美好的愿望,影片里說,只要我們能像植物那樣高效率的吸收太陽的能量,一切就不是問題??墒菃栴}是如何做到像植物那樣呢?

           “ 重要的不是我們失去的,而是我們擁有的”,是的,充分珍惜和保護我們所擁有的,科學合理的加以應用,這才是我們應該做出的決定。關于人類的未來,我們要以樂觀的態(tài)度去面對,雖然“格陵蘭冰川的融化速度超過了最為悲觀的估計”,但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們仍要做出正確的決定。

            It's up to us to write what happens next together(未來將由我們一起書寫)——這是影片末尾的一句話,語雖簡單,但意義深遠,并且包含多重含義,未來無論是好是壞,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人類一手寫就。這就是我對這句話的理解,但愿是好的結果。

           這句話還給我們一個暗示,就是無論如何,我們人類必須攜起手來,共同面對,共同解決。

           這,才是人類的未來之所在。

    【說明】文中IMDB和豆瓣評分結果為截至本文發(fā)表時的統(tǒng)計數據。

     2 ) 《家園》

    一部耗時十五時間,走訪五十個國家進行拍攝,只為將地球呈于世人的匠心之作,《家園》是一部美到每一幀都無可挑剔的記錄片佳作,而其對我們們所生活的這顆蔚藍之星的審視又是如此的真摯而又客觀,于此中電影以宛若上帝般的視角為切入,在嘆為觀止與觸目驚心共存的自然畫面中,對人類過度現代化和溫室效應的隱憂形成了其最為有力的內在縱深,于此方才那對環(huán)保的著點是如此的蕩氣回腸,動人心扉。

     3 ) 《家園》,喚醒你心中對地球的愛(轉載三聯生活周刊李東然)

    6月5日,今年的環(huán)境日,全世界五大洲超過100個國家同步首映了紀錄片《家園》。影片總長118分鐘,拍攝周期18個月,穿越54個國家,共120個拍攝地點,全片采用空中高清攝影,畫面純美而震撼。影片由Elzévir Films 與 EuropaCorp 以及呂克貝松工作室聯合制作,耗資1.2億美元,制作人是有“法蘭西金牌制作人”之稱的呂克貝松,導演是法國一流的攝影師,法國榮譽軍團勛章騎士勛位、國家農業(yè)攻擊軍官勛位以及國家軍官勛位的獲得者揚 阿爾蒂斯-貝朗特。

    一份積累了15年的心情
        首映典禮上,呂克貝松先生致辭到:“從《碧海藍天》、《Atlantis》到《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我努力在電影里向人們展示地球最美的方面,我因此自然而然的和揚合作,加入這一偉大項目的制作中來?!倍鴮а輷P 阿爾蒂斯-貝朗特則坦言,《家園》是一份積累了15年,等待與觀眾分享的沉甸甸的心情。
    此片的敘事和它的題目一樣龐大,幸好貝特朗兼有生態(tài)學家的身份,能將如此繁復的敘事,完整地安放進兩個小時,并保持了嚴謹而清晰的結構。起點選為“生命從何而來”,從古細菌的誕生,藍綠藻對大氣的改造、生物存在的開始,到植物如何進一步分離了水中氧氣,適于生命體生存的大氣環(huán)境如何穩(wěn)定下來。這些人類出現前的場景,不僅被鏡頭想方設法地捕捉下來,它們的重要性更被著意強調著:創(chuàng)造“樹木”這種自然界最完美的雕塑,地球總共花了近40億年,而彈指間的20萬年,竟是人類全部的歷史。接著才是我們自己的故事,1萬年前的第一次農業(yè)革命帶來了城市和文明,人類開始學會塑造土地,于是,看似柔弱的物種,以最快的速度征服了這個星球上幾乎所有的地方。近50年來,化石燃料在人類文明進程上的大放異彩,1升油等于100雙手一整天勞作的奇跡,讓整個人類為之瘋狂。可怕的是,地球,我們唯一的家園,也正因此而改變。
        貝特朗曾以高空航拍圖集《鳥瞰地球》一舉成名,該書銷量300萬冊,圖集免費開放式展覽的參觀者已超過1億人。實際上,這個生于1946年、自稱是“用圖像記錄世界的人”的經歷,遠不止這一本圖集所能概括。作為世界一流的媒體攝影記者,全球領先的高空攝影機構Altitude,正是由他在1991年一首創(chuàng)辦,至今,這個機構不僅催生了《野生動物》、《馬》、《365天》等這一系列的精品圖集,也使這位攝影師成為一名環(huán)?;顒蛹?。2007年,他將《鳥瞰地球》搬上法國熒幕,每集1小時,至今仍是法國二臺黃金時段極具影響力的電視紀錄片。貝特朗在接受采訪時告訴本刊記者說,從靜態(tài)攝影師到紀錄片工作者,他自己的轉變正來自20年在地球上空工作的那些親身經歷。
    “近20年里,我在地球的上空拍攝,是那些親眼看到的一切改變了我。使我越發(fā)明顯的感覺到,每當自己面對那些愈發(fā)緊要的環(huán)境危機,身體內的行動力也在不斷的強大。我想把這樣的感受分享給別人,不論是氣候的改變、物種的消亡,還是貧窮、自然資源的枯竭等等,這些是每個現代人或多或少都會了解的常識,但事實是,它們從沒有得到真正的正視。數以百萬計的人看了我的展覽,或者看了我的書,是人們面對真相的那一瞬間的態(tài)度,讓我找到了轉機,也越發(fā)覺得自己肩負的責任。不可否認的是,2006年,Al Gore的那部《An Inconvenient Truth》也深深影響了我。我當時參與了這部紀錄片的推廣,由此我認識到,電影是非常有力量的媒介,我就希望借運動的圖片傳遞更有力的信息?!?br>    從靜止的圖片到運動的圖片,也許正是20多年的攝影師身份的潛移默化,使作為紀錄片導演的貝特朗有著與大多數紀錄片導演不同的工作方式。比如問他如何面對如此龐大的主題,如何選擇敘事的起止,如何確立起作品結合之外的話題,他的回答就讓本刊記者頗感意外。
        “開始拍攝實在2007年的年初,沒有劇本,沒有臺詞,只有一個羅列簡單的清單,上邊寫著我想要前往的拍攝地,和在當地需要尋找的大致內容。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其他內容是被寫下來的,甚至整部紀錄片的機構都是我們在拍攝的半路才尋找到的。當然,在這之后,為了這樣一個機構,我們又不得不放棄一部分拍攝段落,但是直到最后一刻,我都沒有停止拍攝,比如希臘大火的段落,或者澳大利亞面臨的周期性干旱,都是我在拍攝過程中才偶遇到,完全是預想之外的。所以《家園》算是開發(fā)的創(chuàng)作,我努力把它們梳理得嚴謹、有條理,因為我們想把事實呈現的豐富的同時,盡量給觀眾一些感性之外的思考,希望大家對這個危機中的行星多一點點反思?!?br>    關于愛和分享
        問及把拍攝對象列上清單的標準,貝特朗直言不諱。他說,作為紀錄電影,這部電影記錄下的一切,談不上“新、異”,甚至通篇不過都是那些我們總在重復的,已經演變?yōu)槌WR的概念。他告訴記者:“這部紀錄片的最大特點就是沒有新鮮,沒有任何事情不是已知的,不是被人類了解的。但問題就在于,我們知道一切,但我們不去正視一切,不去相信一切,而現在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問題就是行動,我們僅有10年去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轉瞬即逝,并且我們也不知道最后是不是能成功,但我們必須這么做,也必須在這一切之前讓大家明白,我們抗爭的究竟是什么?!?br>    但也不要那么輕易地把這部電影想象為乏味枯燥的老生常談,除非親身在電影院觀看影片,否則,你很難切身感受到它所能承載的感動與震撼。雖然是環(huán)保主題,鏡頭里卻極少出現污穢和不堪,反而有更多的畫面都在講述自然的壯闊、生命的豐饒。這個星球的時時處處都被貝特朗書寫得美麗而充滿詩意:“河網終于形成,就像是人體的血管,樹木的枝丫,樹液的導管……藍綠藻和貝殼結婚生下珊瑚,大堡礁35萬平方公里的珊瑚叢中,又孕育了1500種海洋魚類……”
        18個月,貝特朗在地球上空搜集了這120分鐘的美麗、傷痛、憂愁與希冀,其中的愛意與珍惜不言自明?!啊都覉@》的與眾不同之處,在于這是一部完全在空中拍攝的電影。我愿它能成為地球上每個人對地球的一次凝望,我希望這是一部有警示意味的電影,不是恐嚇人們失去了那50%森林有多么可怕,而是要人們明白我們該如何對待剩下的一半。同時,我更希望《家園》能喚起我們心底的愛,有情感存在的地方肯定就有詩意,我也絕不拒絕那些感性的表達?!?br>    貝特朗也告訴本刊記者,如今,最大的期待就是《家園》能被更多人看到,能有所影響?!八约覉@就是一部用來分享的電影,必須完全地公益,你或我作為個體的存在,我們都拿不出一個關于生態(tài)危機的解決之道,但這唯一的解決之道恰恰就存在于68億人群之中?!?br>    貝特朗最后補充給本刊記者這樣的信息:在全球選擇同一天,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平臺,電影院,電視臺,互聯網等等,同步公益放映這樣一部的電影,就是為能讓盡可能多的人看到它。這是一部公益到底的電影,不僅會完全與商業(yè)院線絕緣,并且所有關于電影的收益都將會捐贈給Goodplanet.org(美麗星球協會)/“更重要的是,整個拍攝計劃與一個碳補償計劃緊密相連,我們空中旅行以及直升機的航拍都會產生溫室氣體排放,我們也將通過以所得收益支持清潔發(fā)展項目——印度Hassan地區(qū)的沼氣生產項目,來補償拍攝中碳排放對地球所造成的危害?!?/div>

     4 ) 地球很美有賴你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相互聯系的,水、土、木、空氣,沒有東西是自給自足的。片子看了兩遍,每當現實的數據顯示出來的時候,心一陣陣疼。1小時29分時長,有1小時20分的時間來總結人類種種惡行后的結果,原以為一切都美好……

        過去50年,世界人口增長一倍有多,同一時間,我們把自己的島嶼——地球,所作的根本改變比過去二十萬年都要多。
        
        僅50年,地球發(fā)生變化,是歷來人類從未體驗。越來越快……
     
       
        石油給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舒適,1升石油=100雙手在一天產生的能量,美國三百萬農夫產生的谷物可以喂飽二十億人口。而這些谷物并非供給人口,大部份用于喂牲口。這些牲口可能一生未見過草原。一隊隊的卡車運來數以噸計的谷物、黃豆和豐富蛋白質顆粒,最終變成一堆堆肉。

        越來越快,距離不在以公里量度,而是多少分鐘的車程,汽車成為舒適和進步的象征。如果每個社會都跟隨這個模式,地球不會只有九億,而是五十億。


        自1950年起,世界人口增長一倍,漁獲從每年1800萬噸,劇增至1億噸。也許哪天你在高級餐廳吃到的某條魚種,可能是世上最后一條。

        地球上每十條大河,就有一條年中數月不能流出大海。缺少約旦河水,死海的水平線索每年減一米。印度可能是下世紀最受缺水影響困擾的國家,過去二十年,他們挖掘了2100萬口井,為了找到水源,井越挖越深,在印度西部,己有三成水井被廢,地下含水層開始干涸。

        2025年前,水荒問題會影響二十億人。

        
        自1960年起,砍伐的速度越來越快。阿馬遜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其面積己縮小2成,森林讓給牛場和大豆田。

        婆羅洲曾是全球最大生物品種的搖籃,現在己被打破,災難源于生產全世界銷售最高的棕櫚油,它不單可以食用,還可以生產化妝品,清潔劑,以至越來越普遍的另類燃料,樹木的多樣化被單一化取代。

        另一過度的是制紙漿的桉樹,過去五十年紙張需求增長5倍,桉樹底部寸草不生,因其落下的葉有毒,令其它植物不能生長,它們生長快速,耗水多。

        樹木提供3/4生物品種的棲息地。被我們一再破壞。而世界超過二十億人口依賴炭。

        50年來貧富懸殊從未如此嚴重,今天全球一半的財富掌握在2%的富豪手中。這種不相稱導致人口遷移,拉哥斯的人口在1960年只有七十萬,到2025年將增至1600萬。

        四十年來,冰冠的厚度過減了四成,它在夏天的面積逐年下降,2030年會全部消失,另一說法是2015年。在格陵蘭表面,湖泊己開始形成,融化的速度連最悲觀的科學家,十年前也預計不到。

        氣候變暖。在西伯利亞等嚴寒區(qū),地面長期結冰,稱為永久凍結帶,隱藏下面的是氣候定時炸彈,沼氣。此溫室氣體比二氧化碳的濃度強二十倍,釋放的沼氣會令溫室效應惡化到無人預料的程度。

         越來越快……

        全球花在軍備上的資金是援助發(fā)展中國家資金的二十倍
        2050年地球1/4的生物瀕臨絕種,生物品種死亡率比正常速度快了1000倍
        每天有5個人因飲用受污染的水死亡
        十億人在饑餓邊緣掙扎
        全球一半的谷物用于喂牲口和作燃料
        全球四成的耕地質量在下降
        每年有1300萬公頃的森林消失
        最近十五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
        
        我們得到地球四十億年的遺產,卻只用了二十萬年改變它的容貌。

        人類只有十年的時間把暖化的方向逆轉,我們炮制了自己都無法控制的現象,我們只有很少時間去做改變。

         
         拯救地球,從身邊事做起
         
         單面的紙反面接著再用,水筆用完了只換筆芯就可以,少用一次性的物品。同時也是支持環(huán)保工作。不亂扔垃圾。如果家里有書本、干凈的衣服要扔掉,可以整理起來,寄給一些貧困的地方。
         節(jié)約用水,不要浪費。
         如果不是非常非常需要汽車來代步,暫時不要買汽車,它所耗的汽油和對空氣的污染都很大。說不定在不久的將來會發(fā)明太陽能汽車,到時又要更新換代,得花不少銀子。
         如果可能,每年種一顆樹,種不同的品種,不要讓我們的樹木最后被棕櫚樹、桉樹所取代。
         推薦身邊的朋友都看這部片子,還要教育下一代要有環(huán)保意識。

         還有很多很多,大家都能先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
         1、如何將太陽的能量最大化開發(fā)。太陽60分鐘發(fā)出的能量,相當于人類一年的消耗;
         2、循環(huán)利用資源?最簡單紙張,在中國,回收的工作是最難。中國現有的資源回收的公司,回收的都是國外的“廢品"。

     5 ) 唯美震撼的環(huán)保紀錄片《Home》

    上周五(6月5日)晚飯后,頭腦開始遲鈍,賴在躺椅上拿電視遙控器漫無目的地快速翻臺,突然一段壯觀的航拍畫面閃入眼簾,讓我精神一震,立馬停住在香港明珠臺并一直看完......這是一部講述地球環(huán)境變化和資源使用的紀錄片--《Home》。

    《Home》所有畫面都是航拍的,讓我以從未有過的角度注視地球:從兩極到喜馬拉雅,從亞馬遜熱帶雨林到格陵蘭茫茫冰原,從城市森林到戈壁沙漠;猶如魔法球的黃石公園大棱鏡溫泉、恍如外星的大峽谷、寶石花紋般的大堡礁……一系列波瀾壯闊自然景觀讓人不得不感嘆造物主的完美設計。航拍下,萬里長城、上海摩天大樓、我居住的深圳、曾經到過的印度烏代浦爾的“湖中宮殿”,這些熟悉的景象,在全新的視角下帶來了震撼的感受。

    震撼的,更多來自于看到人類對地球制造的巨大傷痕:海地只有2%面積覆蓋著樹木的光禿禿山頭、馬達加斯加山坡上被雨水侵蝕得滿目瘡痍的深坑、只剩下20%冰川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馬扎羅……這一切,觸目驚心!是否此前看到的美景有一天也會淪落至此?!

    《Home》(中文譯名:家園 / 地球很美有賴你 / 盧貝松之搶救地球)是一部法國制作的非盈利影片,于2009年6月5日世界環(huán)境日首播,并在全世界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qū)通過電影、電視、DVD和互聯網同步公映發(fā)行。而我剛好碰上了明珠臺在香港地區(qū)的電視首播。

    《Home》的導演是著名法國攝影師、生態(tài)學家、環(huán)境保護者Yann Arthus-Bertrand (揚·阿爾蒂斯-貝特朗),Yann Arthus-Bertrand專門從事空中攝影已超過30年,極具聲望。他的空中攝影作品集《Earth from Above(空中看地球)》被翻譯成24種語言,銷售量超過3百萬冊;同名的免費攝影展在全球110個城市展出,觀眾達1.2億人次。而《Home》便是Yann Arthus-Bertrand 30年空中攝影和環(huán)保工作的一次動態(tài)精華薈萃。法國著名導演呂克·貝松 ( Luc Besson, 《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五元素》導演) 則擔任《Home》的制片。

    整部影片拍攝時間跨度18個月(在上海的鏡頭中可以看到建設中和完成后的"環(huán)球金融中心"),共計217天穿越54個國家120個拍攝點,使用裝在直升機上的Cineflex高清攝影機拍攝了733盤錄相帶,樣片總長488小時。影片拍攝得到巴黎春天集團(Printemps-Pinault-Redoute)1000萬歐元的資助以及許多著名品牌的贊助,包括YSL, Gucci, Boucheron, Ellos, SomeWhere, Stella McCartney, Avenue, Alexander McQueen, Bottega Veneta, Sergio Rossi, Puma等。

    讓影片增色不少的電影配樂,是由法國著名作曲家Armand Amar創(chuàng)作,并由布達佩斯交響樂團和上海音樂學院打擊樂團演繹。影片音樂中融匯了蒙古、亞美尼亞、伊朗等國的吟唱和器樂,使影片猶如冥想般舒緩又帶著淡淡的哀傷,以另一種方式,傳達了對地球家園現狀的不安及深切憐愛之情。

    我們居住的這個藍色星球已經存在了45億年,她孕育出來的萬千物種長期一直相互依存。但只有20萬年歷史的人類,卻快速掌控了這個星球并為所欲為,過度索取資源,打破了億萬年來的固有生態(tài)平衡。在《Home》里面,我們了解到: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食物需要,全球一半的谷物用于飼養(yǎng)提供肉類的牲口,生產1公斤牛肉就需要消耗1萬3千升的水;為了生產紙漿而砍伐原始森林大量種植桉樹,生物的多樣性被人為破壞,快速生長的桉樹,抽干了地下的水分,快速消耗地球的資源。 過去50年,人類對地球的改變,比前面20萬年還要多,令這個美麗的藍星球千瘡百孔:大河斷流,資源枯竭;冰川冰冠快速減少,氣溫上升,氣候反常;森林消失,物種滅絕......

    * 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資源
    * 全球軍費開支多于援助發(fā)展中國家經費的12倍
    * 每天有5千人死于受污染的食水,10億人沒有干凈的飲用水
    * 10億人在飽受饑餓
    * 全球超過50%銷售的谷物用于喂食牲口與生化燃料上
    * 全球40%耕地質量下降
    * 每年有1300萬公頃的林地給毀滅
    * 1/4的哺乳動物、1/8的鳥類、1/3的兩棲動物瀕臨絕種,生物品種的死亡率快于自然速度1000倍
    * 75%的漁產品已耗盡或面臨耗盡
    * 過去15年的平均溫度是有紀錄以來的最高
    * 冰冠的厚度40年來減少了40%
    * 到2050年,可能導致多達2億的氣候難民
     
    長此以往,電影《Wall-E》里面,整個地球變成垃圾場的命運將不再是科幻情節(jié),也不再遙遠,但人類有能力整體移居外星球的日子還遙遙無期,人類正在毀滅自己唯一的家園!

    人類早已是地球的統(tǒng)治者,但不能再充當肆意妄為、目光短淺的獨裁者,而應該作為地球的管理者,用智慧的遠見,與其他所有物種去共同分享、去挽救去持續(xù)保育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讓我們欣慰的是,許多國家、許多人已經在行動:以取之不盡的太陽能、風能替代不可再生的石油、煤炭;重植林木,建立起更多的自然保護區(qū);有節(jié)制可持續(xù)再生地伐木和捕魚;減少使用、替代、再用、循環(huán)、回收,做一個負責任的消費者……

    正如《Home》影片最后所傳達的信息:“現在已不再是悲觀的時候,讓我們立即聯手,重要的不是我們失去了什么,而是我們剩下的還有什么?!笔抢^續(xù)破壞直至毀滅還是行動起來拯救我們唯一的家園?答案就在你的一念之間!

    本文由Jansen Wong原創(chuàng),配圖版本首發(fā)于個人博客http://www.plusview.com/blog ,保留版權。

     6 ) 復活的托羅密羅樹

            1722年的一個星期天,荷蘭人雅可布·洛加文在南太平洋上發(fā)現了一個小島。小島上幾乎沒有樹,卻有著無數神秘的石像。恰巧這一天是基督教的復活節(jié),洛加文在航海圖上這個島的位置旁記下了“復活節(jié)島”幾個字,從此“復活節(jié)島”為人所知。復活節(jié)島上神秘的石像成為了世紀之謎,而復活節(jié)島的原住民拉帕努伊人是如何興起并衰落的,也一直是一個人類學上的疑問,直到不久前,這個疑問由環(huán)境學家做出了回答:隨著島上的人口持續(xù)增加,拉帕努伊人開始掠奪性地使用島上自然積累了數百萬年才沉淀下來的資源,他們砍掉幾乎所有島上特有的托羅密羅樹,捕殺依靠樹木為生的海鳥為食,失去了木材的供應,賴以為生的捕魚業(yè)也被迫停頓了下來,食物缺乏引發(fā)了社會巨變,后來演變?yōu)閼?zhàn)爭,最終這個曾經在南太平洋繁榮一時的文明隨風而逝,只留下了無數破敗的石像。紀錄片《家園》的導演揚恩·亞瑟在片中借旁白而感慨:復活節(jié)島上的石像不再是個無法解決的謎,島上的居民面對環(huán)境的改變?yōu)槭裁床蛔龀霰仨毜呐Γ@才是一個最大的疑問。
            《阿凡達》之后,大家都向往著潘多拉般的世外桃源,想象著離開自己天天蝸居的石屎森林,去過天神般的自然生活。實際上我們往往是眼睛看得太遠,卻忘了關注自己腳下的這個世界。在潘多拉,萬事萬物都互有聯系,實際在我們的家園地球上又何嘗不是這樣?40億年前,所有的動物、植物的起源,都是海洋中的藻類。數億代生物的軀體,才形成了現在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土壤,水的溫度變化產生風,你能和空氣、水、植物隔絕嗎?不能,甚至一刻都不能,萬事萬物都互有聯系。
            我小時有時生病,身上紅腫,家中的老人便去找來某種植物,搗碎將汁液涂在患處,不多時,紅腫便消除了。我們的皮膚和細胞能夠識別植物中的基因,萬事萬物都互有聯系。但現在,這種植物無從尋覓,我甚至都叫不出它的名字。甚至再過幾年,它也會像復活節(jié)島上的托羅密羅樹一樣,全部消失不見。
            這是件不幸的事,但我們卻沒有抱怨的借口,是我們自己選擇了現在的生活方式,是我們自己選擇了不節(jié)制自己的欲望。是我們自己將金錢和物質看得那么重,造出一個又一個浮華的偶像,卻忽略了古代智者告訴我們的“克已,順天”的真理。是我們自己,把地球這艘巨大而堅固的方舟,駛到了懸崖的邊緣。我們沒有抱怨的借口。
            而我們更沒有悲天憫人的時間。當看到《難以忽視的真相》和《家園》里那些令人觸目驚心事實時,悲天憫人已經太晚,而成天去關注破壞和污染本身更只會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破壞和污染。特蕾莎修女曾說過:“我不參加反戰(zhàn)示威,但如果你們舉辦和平游行時,請通知我?!?br>        問題的解決只在內,而不在外。我們不能企望找到一顆“潘多拉”,來替代我們美麗的地球,因為只要稍微了解一些地理和天文知識,都會知道哪怕是在浩翰無比的宇宙中,要找到一個天然形成的像地球這樣有著精致卻脆弱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星球,都近乎是像撿到一張一億元大獎的彩票那樣幸運。而且如果不改變我們自己,哪怕再有十個“潘多拉”,一樣無法逃脫地球現在的命運。我們同樣不能企望別人都解決日益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實際上無論你是窮是富,住在哪里,你總能為了我們的地球,做上點兒什么。了解了真相,卻心灰意冷,維持原狀,這同樣也是惡。事情再難,再不可為,但若有信念而為之者眾,也許亦能扭轉現狀。美國前副總統(tǒng)戈爾應該是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才不停地四處宣講自己的發(fā)現,經過他的不斷努力,通過《難以忽視的真相》,我們可以發(fā)現,雖然環(huán)境仍持續(xù)惡化,但也不是沒有一絲曙光。
            洛加文登上復活節(jié)島時,全島只有一棵僅存的托羅密羅樹,而最終就像拉帕努伊文明一樣,這顆樹還是死掉了。但它的種子被帶到了瑞典培育,最終人工培育的托羅密羅樹重返復活節(jié)島。這個例子也告訴我們,就像這座島的名字一樣,哪怕是再惡劣的情況,希望的樹種也還是會有的。至于能否讓希望之種延續(xù),完全在于我們現在的內心和行動。

     7 ) 壯觀的家園

    今日閑來無事,在自家電腦上看了該片,真是太壯觀了,全片都是航拍的俯視鏡頭。

    雖然地球遭到了人類很多破壞,但影片結尾,當各個國家的名字相繼出現在對應的風光景色前,地球還是靚麗得讓人不由從心中發(fā)出贊嘆。可見,只要人類真正了解自己過去做過些什么,并努力、認真去改正,那地球的未來還是有希望的。

    希望環(huán)保不再是什么口號,而是人們切實的行動。

     8 ) 與變形金剛無關,與MJ無關

    看會兒新聞,南方洪澇又甚是嚴重,似乎重大災害現象出現的頻率愈來愈高,說不清幾分是天注定又有幾分是遭報應。無論是未雨而綢繆或臨渴而掘井,環(huán)保意識必須高昂的揚起頭了。停下敲鍵盤的雙手,自問最近有沒有做什么破壞環(huán)境的事又有沒有做什么積極環(huán)保的舉動,竟答不了自己,真是可怕,當一切成為生活的習慣,便遺忘了用一桿準則去衡量行為的對與錯。
    洪澇過后,去植一棵樹。

    瞄一眼票房,變形金剛2不出意外火得不行。午夜場,鄰座是一個父親帶著五六歲模樣的兒子,想著我們把自己的童年回憶傳承給了下一代,幾十年后我們染黑了最后一根白發(fā)他們花白了第一根黑發(fā)的時候,仍能有著同樣幼稚的集體回憶,無比溫暖??墒请娪吧鲆院?,不知這位父親有沒有找到感動,不知那個兒子會不會留下驛動。無論如何戲里都流露出這樣一種意識,之所以要擊退霸天虎因為人類才是地球唯一的主人,擎天柱舍命救山姆是仆對主的效忠,而擎天柱的復活一定需要山姆親自完成,這不是一種救贖,更像是人類駕馭汽車人生命的高姿態(tài)。變2是失敗的,因為它沒有傳達出本該有的愛與責任,當我們畫出一條生物鏈時,就沒有想過人類和萬物是地球上平等的居住者,不知道霸天虎是不是這條生物鏈上更高級的消費者,而人類選擇消滅它請它離開這條生物鏈??墒亲鳛樽哉J的主宰者,人類愛過地球嗎,我們到底是在捍衛(wèi)地球還是只是在捍衛(wèi)我們的附屬品捍衛(wèi)我們自己而已。人類視角的電影帶著人類期許的結尾拉下了帷幕,在贊聲與罵聲之中,有沒有人想過當人類生命的帷幕終有一天因我們自己的行為而被拉下時,會有汽車人誓死保衛(wèi)嗎。
    走出影院后,去youtube看一部免費的Home。

    換幾個頻道,幾乎所有電臺都在紀念MJ,如果從箱底挖出他的舊聞MV音樂堆徹在黃金時間算是紀念的話。MJ曾在流行音樂的霸主地位并不會因為他的去世而放大或縮小,他在音樂史上的影響力已經發(fā)揮到了極致,如果真的有誠意要紀念MJ,更應該延續(xù)MJ對慈善業(yè)的傾力,一個不是真心關愛地球的人是寫不出Earth Song的,這支歌的MV在14年后的今天看來還是如此震撼。可是人們都喜歡把嚴肅過濾,大多媒體競相將MJ的去世打造成一個更大的娛樂。于是一個嚴肅的話題變得更不適宜用娛樂的方式傳達,而要用應試教育的精神極權主義的手段去傳達去實踐環(huán)保。
    八卦完今日的娛樂新聞,花同樣的時間去wwf之類的網站看幾篇文章。

    這些年有很多宣傳環(huán)保的優(yōu)秀紀錄片或是書籍,可是震撼過后留下了什么,即便形成了集體的意識,怎么去構成集體的行為。如果讓你明天捐10元給環(huán)保機構,省一下飯錢即可,如果讓你明天少做一件傷害地球的事情,你會做什么呢?

     短評

    主打宏大氣場,看著不是很親切,雖然那些鳥瞰鏡頭非常美。ps,在imdb觀察半天才發(fā)現Luc的名字,“又名”怎么翻的??!

    6分鐘前
    • 安藍·怪伯爵??????
    • 還行

    如果真有心,不如把航拍的錢省下來捐給環(huán)保組織。這個片子真不虧為一次昂貴的“譴責”

    10分鐘前
    • YY
    • 很差

    遜色于行星地球很多

    12分鐘前
    • 豆友1576610
    • 推薦

    雖然看過不少這樣的電影 但還需要時時警醒自己。畫面和色彩非常漂亮

    15分鐘前
    • Mignon松弛地
    • 力薦

    人類就是地球上的一個大毒瘤

    17分鐘前
    • 把渣害
    • 力薦

    壓抑感、沉重感、無力感。影片最后給了我們“希望”,但不是我沒有信心,只是絕望太過強大。對于地球這個家園,人類只是在通往毀滅的路上。

    20分鐘前
    • 有心打擾
    • 推薦

    愛地球??!

    22分鐘前
    • 薇拉
    • 力薦

    研究地球的外星人必看

    25分鐘前
    • zing
    • 推薦

    如果我是中學教師,這部片子實用性也太強了點吧!清晰舒緩的女聲解說,用于英語聽力練習再好不過;我要是教地理,第一堂課也先用這片子引起娃們的學習興趣!還有啊,哪個旅游公司提供坐直升機把這些個景色全看一遍的服務,收費幾多????

    28分鐘前
    • 理想多錢一斤啊
    • 力薦

    俯瞰這地球的傷痕。We all have a date with the planet! “導演走訪50個國家,俯瞰生態(tài)光影,美不勝收?!?鏡頭太美了,不過缺乏說服力和“號召”的力度,更多的僅是展示地球“傷痕”。還可以,但觸動不多。只能算是環(huán)保紀錄片里的一張空皮。

    29分鐘前
    • 影志
    • 還行

    我覺得這部電影是BBC的Earth-The Power of the Planet以及Planet Earth的結合。自然之美令人顫抖,但是背後隱藏的訊息卻令人心寒。

    31分鐘前
    • StevenTong
    • 力薦

    紀錄片也可以感人

    32分鐘前
    • jiyun
    • 力薦

    破壞環(huán)境只是為了讓空氣和水更加稀有 以便用來交易 獲取利益 當然大眾是買單的那位

    36分鐘前
    • 劉二
    • 力薦

    悲觀已經太遲了。

    37分鐘前
    • 陀螺凡達可
    • 力薦

    非常震撼我的2009年好片

    42分鐘前
    • 左翼
    • 力薦

    就像看著自己心愛的姑娘被狗日了……

    43分鐘前
    • Lan~die
    • 推薦

    你一定要看!

    46分鐘前
    • 褻瀆電影
    • 推薦

    唯美畫面

    47分鐘前
    • 蕾蕾
    • 力薦

    最美的畫面,最沉重的心情

    48分鐘前
    • 有貓萬事足
    • 力薦

    需要有這樣的人,記下這樣的瞬間。

    53分鐘前
    • 大頭綠豆
    • 力薦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影

    電視劇

    動漫

    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