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老男孩最終變成了老Loser
Loser的情緒極其濃烈,全程無笑點。
主料是各種勵志暢銷書勾兌出的心靈雞湯,配料是無厘頭的蠢賊搗蛋秀,加上少許的溫情、懷舊和自憐自哀。
所有精彩的內(nèi)容幾乎都在預告片里了。最大的感受是錢有了,但導演不太會花。
作為,喜劇片不好笑,愛情片不感人,動作片太沉悶,勵志片太消極。
老男孩只剩下老了,卻依然困窘落魄,可憐、可悲、可嘆,中年都快過完了才勇于承認自己的是屌絲一枚,不但夢想遙不可及,就連當屌絲的樂趣都丟了,這樣的人生怎么能不讓人唏噓不已。
筷子兄弟靠著“老男孩“的概念,紅了五年,名利雙收。拍電影再也不用為資金發(fā)愁,可以盡情的施展才華。本以為他們可以拍出一些新意,沒想到最終搞出了一鍋不太美味的雜燴。這部電影目標明確,繼續(xù)炒老男孩的冷飯吸引粉絲,并在此基礎上加入各種商業(yè)流行元素——美國黑幫,選秀節(jié)目,武打動作……結(jié)果是,“老男孩”不咸不談,情緒烘托不起來,動作武打精彩但突兀,美國黑幫變成了個笑話,所謂的選秀就是一個空架子。
五年前,微電影《老男孩》捧紅了筷子兄弟,讓“老男孩”情節(jié)深入人心,似乎每個人都能在《老男孩》中看到自己,找到感同身受的情緒。當時第一批80后開始邁向30歲,青春和懷舊的風潮盛行,在男孩和男人的十字路口,一邊是繼續(xù)妥協(xié)的茍且求存,另一邊是漸行漸遠的,不著邊際的所謂的夢想,現(xiàn)實根本沒有讓人選擇的余地?!独夏泻ⅰ泛芎玫淖プ×诉@種情緒,并努力的告訴大家伙每個人都應該抓住青春的尾巴,為自己的夢想最后再奮斗一次。狗屎般現(xiàn)實生活,金光閃閃的夢想,不顧一切的為自己努力一次,這些情緒讓人感動到涕淚橫流。
老男孩啊,老男孩,五年間從高大上的流行元素,慢慢變成了滿大街都是的口水概念,無論是麗江還是南鑼鼓巷,到處都能看到這幾個字突兀的閃著讓人煙花的俗艷光芒。五年的時光,多少人已經(jīng)不再在現(xiàn)實和夢想之間游移,又有多少人完成了男孩到男人的蛻變,認清了現(xiàn)實等于責任,夢想等于荒廢。然而肖央、王太利顯然依然活在過去的時光當中,在愈加蒼老的軀殼之下包裹的依然是一顆幼稚的心靈。在電影中能夠體會到筷子兄弟的某種情緒——懷抱夢想,拒絕成長,等待了太久,終于站了舞臺,卻發(fā)現(xiàn)這舞臺是更大的虛無,需要做更多的妥協(xié),需要放棄更多的自己。追求來追求去,只不過是從無知、無趣的屌絲變成了一枚漲了點兒見識的屌絲而已
如果夢想不能讓你成長,那么它終究會讓你走向毀滅。
《猛龍過江》依然還在販賣老男孩的概念,可惜的是當初那些曾經(jīng)被打動過的觀眾們,或多或少早已經(jīng)從“老男孩”的情緒中走了出來,他們要么走向成熟,要么不在糾結(jié)于夢想和現(xiàn)實,而把好好活著當成首要目標。于是看著筷子兄弟在電影中依舊過著那么落魄的生活,依舊還是那么得郁郁不得志,除了有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更多是一絲酸楚,尤其是在影片的最后,兩個人瘋瘋癲癲的轉(zhuǎn)了一圈回到原地,不過還是屌絲一枚。也許這五年的時間里,筷子兄弟想要告訴人們的是,老男孩終究都會變成老loser,所有的夢想都是用來放棄的。
夢想何用,奮斗又有何用?那就好好活著吧,其余的都是個屁。
2 ) 低俗惡趣 夢難尋
文/夢里詩書
電影《老男孩猛龍過江》關(guān)乎草根音樂人的追夢過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認可的,但就電影而言,有別于其之前的那些微電影作品,本真質(zhì)樸的感情變?yōu)榱说退讗喝さ男α?,這是筷子兄弟一場糟糕的喜劇。
這部電影最大的詬病在于幾乎沒有一個完整的劇本,電影既希望于展現(xiàn)草根音樂人的拼搏,又自相矛盾的擯棄成功,在電影結(jié)局上非要將觀眾拉回過往帶入懷舊的過去故作悲情,電影中的筷子兄弟想展現(xiàn)的東西太多,嬉鬧的喜劇,功利的愛情,美國遭遇黑手黨的冒險,卻沒能給觀眾一個方向主旨,結(jié)尾更是過于倉促,吊起了觀眾的口味,卻又不知所云的結(jié)束在了一曲懷舊的歌里,作為肖央自導自編自演的作品,或許他是個還不錯的音樂人是個還不錯的導演,但就該片而言絕非一個好的編劇。電影近乎就是拍成了二人轉(zhuǎn),沒有一個穩(wěn)固的劇情基礎,所展現(xiàn)的一切都是浮夸毫無根基脈絡可言的。
令人感動的真情再難見,關(guān)乎夢想的旋律漸行漸遠,一出11度青春之《老男孩》在當年確實引起了諸多觀眾懷舊的共鳴,但一個出色的導演覺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如同復印機般只是復刻那些經(jīng)典的過往,而這部《猛龍過江》借以美國黑幫噱頭,前作懷舊牌,還有一夜火熱的神曲《小蘋果》,這些或許能讓該片在表面上有著一定程度高票房的成功,但看似成功的背后,實質(zhì)是一種悲涼,在一場低俗惡搞的喜劇中高談夢想已然令夢想變的廉價,填鴨式被強塞的各種料,最后其實什么都沒講好,當年那個給人以時代共鳴,令人倍感簡單而真摯的筷子兄弟,再在此片的相遇,他們搞怪做作的同時,口中的夢想變成了一種喋喋不休充滿說教味的心靈雞湯,這樣的雞湯在時下的電影中遍地都是,其實看這部電影寄希望的僅僅是一份純粹,講好一個懷舊關(guān)乎夢想的好故事,但真的看到這部電影發(fā)現(xiàn)這已然是種奢望。
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在《猛龍過江》中已是一碗冷飯,卻還非要添油加醋的強加于諸多商業(yè)元素,低俗惡趣,夢難尋。(轉(zhuǎn)載須注明:原作者夢里詩書)
3 ) 老男孩之腦洞大開
以下內(nèi)容都是就筷子兄弟的電影《老男孩之猛龍過江》發(fā)表的感想,包含嚴重劇透。
-------
大半夜找了高清TS版來看,總體印象不錯,有感于這部電影在豆瓣得分甚至低于沒了李冰冰和舒化奶就完全不值得看的變形金剛4,特來發(fā)一下評論,給了五星算是幫著回血兼作水軍。
Q1:電影的劇情主線是怎樣的?
A1:按時間看個人理解是這樣。主人公筷子兄弟王肖二人在本篇五年前懷著中學時代的搖滾夢想在酒吧以組合形式駐唱,后因王肖對事業(yè)發(fā)展理解不同分道揚鑣,而肖本想組成新組合的女友(女主)則在實力派人士(反派)幫助下,拋棄了肖,前往美國發(fā)展。五載光陰流轉(zhuǎn),肖到洗浴城做演唱表演謀生,王則在寒門做了受氣的上門女婿,每日借著學韓語妄圖實現(xiàn)昔日的夢想。一日王與丈人一家爭吵后負氣出走,而肖亦到了被日常表演的洗浴城辭退的邊緣,這個時候他們又想到了當初的彼此… 以上為開端
發(fā)展:兩個人抱著重拾夢想的心態(tài),想去紐約闖蕩,結(jié)果被騙子怒坑10萬塊(真實發(fā)生的劇情除了片尾屋頂唱歌已經(jīng)結(jié)束了)。
過程:在經(jīng)歷了短暫的互相埋怨后,他們腦洞大開,幻想了去紐約的勁爆經(jīng)歷。順便演習了各種當年的曲目(沒準也創(chuàng)了新的)
結(jié)果:遐想結(jié)束,他們重新找到了人生夢想現(xiàn)實的平衡。肖決定再不唱歌,回去照顧父親;王也決定為了妻女的生活妥協(xié)。最后,他們終于完成了當年沒有完成的原創(chuàng)歌曲,算是給了青春夢想一個交代。
Q2:為什么電影的主體紐約歷險部分被你說是幻想?
A2:我從這樣兩點考慮問題
1.首尾呼應角度。注意看開頭中學時候他們寫的歌詞是“我想去紐約”;結(jié)尾時候創(chuàng)作的歌曲卻是“我從來沒有去過紐約”,明明是在紐約狠狠鬧騰了一番,為什么卻說從沒去過呢?解釋:他們真的沒去過,而且人家明白告訴你了,他們就是人近中年時最后一次遐想。
2.逆向思維角度。紐約幾處劇情有太過明顯的紕漏,破綻賣成這樣讓人不由覺得是在暗示腦洞劇情(當然你也可以認為導演太2和我腦洞太大同時發(fā)生)僅舉例如下:
Eg1, 女主角和肖失聯(lián)多年,在選秀現(xiàn)場是如何“只是因為在人群之中看了你一眼”就迅速重新接頭的?
Eg2, 女主的老公既然是能靠一己之力捧紅她的黑幫頭目,把她拉下馬自然也是不在劃下,一個沒有任何其他背景的Asian chick會有神馬公眾影響?教父里面的黑吃黑也不用你計劃那么半天吶?!何況是你對象,找人在家偽造現(xiàn)場造個意外不是分分鐘的事兒嗎?你平時的保護費都是跟小學生收的嗎?
Eg3, 王肖二人在選秀現(xiàn)場第二輪發(fā)生了槍擊事件,為何NYPD沒有任何后續(xù)調(diào)查?不是還開槍了嗎?為啥節(jié)目組就那么淡定的進入下輪錄制了。。。殺手二人組又一次大鬧決賽現(xiàn)場?!你們居然還是不聞不問?媽蛋,名偵探柯南里的日本警察也比你們有用啊?
Eg4,倆人逃離槍擊現(xiàn)場時碰到了同樣群困潦倒的騙子,可是連五萬塊都要砸鍋賣鐵的他們是怎么能有錢把韓國殺手偶吧保釋出來的?
Q3:如何用中學現(xiàn)代文閱讀分析的水平來解釋老男孩的紐約經(jīng)歷?
A3:紐約故事里的人物代表著這么三個意象(瞬間自覺高大上^-^)
拋棄了肖和實力黑幫出國的女主:象征了個人夢想和個人理性反思的雜糅。想想曾經(jīng)的女神在重逢會面中跟男主說的話吧,“他們都是有背景的”---自己當歌星的路沒有背景行不通;“你還是在吃方便面”---年輕時可以啃著方便面背著夢想前行,可人到中年卻沒有改觀。而女主的變化前半更強調(diào)反思,后半步則隨著筷子兄弟的努力而更強調(diào)重拾夢想。這可以解釋為何第一次選秀女主選擇不通過,而后面又選擇推薦。
黑幫頭子:象征著現(xiàn)實,然而這種所謂的現(xiàn)實,又不盡然代表了生活的全部,而只是世俗關(guān)于獲取成功的一種高度抽象的方法論。服從現(xiàn)實的安排可以給你當下最需要的,但相應你可能必須放棄自己的棱角。頭子要殺女主,本質(zhì)是因為她曾經(jīng)直率的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頭子最后對女主說想成功上位必須要有犧牲。他說的沒有錯,這也是為什么女主到最后也沒想要離開他,因為求仁得仁,她僅僅是在不斷服從現(xiàn)實的過程中有點不舒服而已。服從現(xiàn)實,但又不將曾經(jīng)自我的完全抹殺否定;這是老男孩在反思夢想后的愿望。夢想可以被放棄,但不可以被鄙夷。肖最后離開女主,深情擁抱說:“以后那位要是對你不好,我抽他”也是這個意思。
韓國殺手:象征了筷子兄弟心中的理想自我,果決冷靜,站在行業(yè)之巔大殺四方。然而,他們關(guān)于理想自我的強烈渴望沒有被現(xiàn)實(黑幫)所承認(一出場就被囚禁,聯(lián)系頭子也不認賬)。盡管后面看似狠狠回擊了黑幫,他們還是最終對這種自我認知進行了否定(送別),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這種認知本質(zhì)上是由對家人的責任和愧疚轉(zhuǎn)化而成(照片上他的家人居然也是王家里的胖老婆。當然體型苗條了一點)王送給他的玩具熊,似乎暗示著他這次短暫離家出走的結(jié)局:接著給孩子買玩具,重新回歸生活。
.
Q4:這個片兒算魔幻現(xiàn)實主義嗎?
A4:什么主義不懂。不過,反正我不認為這是心靈雞湯類的說教作品,雖然他確實引用了類似“只要你有夢想,全世界都會為你開路”這樣濫俗的語錄,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主人公在前后對照中的變化,人家不也說了光靠努力不行嘛?!兩人一無所獲回到屋頂?shù)默F(xiàn)實顯然已經(jīng)傳達了足夠明確的立場。
其次,有人說,這個片不接地氣消極沉悶,最多只是拒絕成長的Loser情緒的釋放。我想既然情緒釋放這點沒有問題,那他就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感在里面。具體是什么類型的情緒也就不重要了。對于夢想和成長的話題,影片也沒有自以為是的給出答案,而只是說 “就當自己剛畢業(yè)吧”。哎,那你也就當它是個解決方案吧!
最后吧,我想說,自己的高中時代雞湯心得橫行一時,這兩年微博微信又興起了全民吐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不變的只有書店里的成功學、養(yǎng)生學外加大中小學教輔。我曾心潮澎湃地喝著文藝雞湯,也曾樂此不疲地轉(zhuǎn)發(fā)各種“負能量”段子,可它們除了堆砌逼格以外,什么作用也沒有。比起各種見仁見智的抽象觀點,一個靈活包容的觀念要靠譜太多了——
啊,那么這又臭又長的東西可以到此為止了。
4 ) 作為俗人,我為笑聲買單
由于影院爆滿,坐第一排看電影還真是頭回體驗。
國產(chǎn)電影常規(guī)是喜劇讓人看了想捂臉痛哭,恐怖片又讓人止不住爆笑,但這部喜劇卻令我從頭笑到尾,這種感覺真的是久違了。
這么部一鍋亂燉賤到底的電影基于本人庸俗的內(nèi)心和低到可憐的笑點,實在難以理解逼格太高的豆瓣er的大量差評,或許期待不同罷,我從中看到了太容易自我陶醉又淺薄浮躁急功近利的國人形象,恰恰又與某些“文青”多么相似。
那句“我這輩子是不是就這么完了”又勾起多少對未來有期待的人的恐慌,“就當我們才畢業(yè)吧”實在不是一個很好的答案,因國內(nèi)特有教育而導致大多人都過著難以掌控的人生,那些不斷向現(xiàn)實所作的妥協(xié)碾碎了多少夢想。近年來關(guān)于夢想的微電影越來越多,可是真正能給一個突破困局的答案的卻沒有,所以依然有諸多的不得志,太多無法抓牢的事物,這種徘徊與恐慌即便年逾不惑,恐怕也依然是令人困惑的,體制狠狠的壓制,自我深深的壓抑,于是顯得越發(fā)可憐,面上永遠是那副拘謹?shù)纳袂椋翢o抗爭的勇氣,莽莽撞撞一路行來,當年憧憬的神情已然模糊,斗志也已自縊于往日充滿霧霾的時光里。
雖然總覺得電影很山寨貌似借用諸多大片鏡頭,但它搞笑啊,武打動作太過浮夸,感覺來自于聲效,但它節(jié)奏明快而且搞笑啊。愉悅的心情是很難買到的。總之,贊了。
5 ) 低逼格影評
豆瓣這個寶地對老男孩的評價不高,也不算很低,平均分得到了6分。(此片獲得70860人評價,除了豆瓣,我不太知道哪還有這類樣本比較多的觀影投票。)我個人覺得,如果排除各位評論員的逼格因素,那些對老男孩猛龍過江給了1-2星的朋友,可能主要是因為年齡因素。
這部片子面向的人群特征很明顯,年齡大概在30-40歲,經(jīng)濟狀況略好于兩位主人公,受教育程度在本科或以下。這三個維度上沒有被囊括進來的觀眾,可能不是這部電影的目標觀眾。我不太清楚,一部不是給你看的片子,你為什么要熱烈抨擊。就好像鄰桌點了炒土豆絲,旁邊吃螃蟹的你為什么感到憤怒。當然,如果你覺得付了螃蟹的錢,吃了土豆絲,確實可以罵罵人,但下次先好好看看菜單。
相比后兩種比較常見的“攀比”維度——收入和教育程度,在此片的評論中,年齡成了一種明目張膽的歧視:“老男孩成了老loser”。有一條得到820回復的評論,雖然原文內(nèi)容比較散,但內(nèi)容可以大致總結(jié)為:老loser兼老直男,你們沒資格代表我們的青春。我想,這里不同人對青春的代表權(quán)產(chǎn)生了異議。老,直男,老直男,必須清理出場,把世界留給美好的花一般的少年,而夢想,是只有這般美好的少年才配談的。
像智齒一樣,舊的牙齒沒有脫落,新的牙齒已經(jīng)長出。一代人對一代人的整體奪權(quán)是這樣安靜又暴力地進行著?!皦粝搿边@種“聊以自慰”的權(quán)力,也是必須奪走的。而筷子兄弟的兩個作品,主旨之一可能“批判”的就是對年齡的設定和歧視。他們講的故事都有對超越現(xiàn)實生活的渴望,而這種“不現(xiàn)實”的渴望,在中國的80后一代身上是常見的。相反,像很多騷客談到的那樣,90后一代的身上已經(jīng)不見了那種理想主義特征,一切都來得特別現(xiàn)實,特別正確。
此片中,年齡因素是如何影響觀影感受的呢?可能對一個情節(jié)的理解是很好的檢驗參數(shù),就是王小帥離家。他想要抱孩子,丈母娘不讓抱,王小帥還沒出門,老丈人放了鞭炮。這種情節(jié)我是搖著頭笑的,可能跟我是老直男有關(guān)。
很多稱此片low逼的評論源于對導演表達手段的鄙夷,比如對“小蘋果”。啊,那是多么粗俗,多么不堪入目。但如果你理解肖大寶喝酒吐膽汁,理解王小帥倒插門,你就理解為什么筷子兄弟寫了用了“小蘋果”。花般少年追求的夢想中,當然不可能含有這些“污穢之物”。這也就是少年幻想的“夢想”,和老男孩們生活的“夢想”的一點差別。
打分的話,我給4分。因為我沒有覺得導演的表達手法有問題,我逼格很low。但考慮到不同代際之間的“斗爭”問題,我還是給5分,拉高一下分數(shù)。
6 ) 你已經(jīng)去過紐約
背負著期末各科小掛的壓力迷迷糊糊地訪問了前前任的首頁,負能量這種東西果然從不單行。在學妹的寢室睡到昏天地暗,起來被拖去電影院,沒精打采地買了華臣今天最后一場《老男孩:猛龍過江》。
對筷子兄弟的印象還是高二時鄧男神物理課上看的《老男孩》,當時的我看到最后哭得一桌紙巾后來還回去偷偷看了好幾遍。那首歌可真好聽,“任歲月風干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那時的我矯情脆弱又極易感動,高中也正好是需要雞湯的年齡,夢想二字嵌在一無所知的大學名字里,咬咬牙再做一套文綜。
而再被刷屏又是《小蘋果》火起來的時候。六月初在北京太古里外的大屏幕上看過一次,辛酸笑笑,你要紅而我要生活,只是你再寫不出那樣好聽的歌來。
對于生活在底層的人而言,談夢想是件奢侈甚至荒謬的事情。其實對誰都一樣,如果夢想和現(xiàn)實差太遠——不過如果離得近的話,也就不叫夢想而叫目標了吧?
肖大寶在洗浴中心的舞臺上唱著三俗歌曲陪客吹瓶到吐,王小帥倒插門在逼仄的四合院里忍氣吞聲被家里的狗叼去盤子里的肉,夸張了的卑微其實遠了看都差不多。別人說起你的夢想時不自覺加快了語速的輕蔑倒也尋常,心酸的是再被問及夢想,你連將它說出來時都要字斟句酌。
早上剛剛結(jié)束大二的最后一場考試,差強人意,乏善可陳。前幾天看了哈工的學弟斗志滿滿的大一總結(jié),難得羞赧自己活得妥協(xié),但細想來每一天卻都是過得拼盡全力的。
沒讀漢語言但依然在堅持寫作,沒考上好大學但依然沒放棄學習。在組織里努力工作不懈不怠,熬過夜起過早——它們都是布衣,攀不上夢想二字的親反倒是那些曾經(jīng)信誓旦旦的承諾一個個被實踐所雞擊破,愛過了夢想里的人才發(fā)現(xiàn)深情如此反而喘不過氣來不如相敬如賓,試過了言之鑿鑿的生活才發(fā)覺,和厚重支票堆起來的優(yōu)渥相比,寧可在陌生街頭看一場電影,無所謂是不是有人陪。
這樣想想看,沒有王小帥在紐約街頭說的那么悲涼,“成長就是意識到夢想不過是一場場幻象”,反而是自己一個個戳破了那些本應該是幻象的夢想,把最真實的生活留了下來。
我覺得這樣挺好。
馬璐去紐約前說肖大寶給不了她想要的生活。她引經(jīng)據(jù)典道:“前進的人都不能回頭看,否則會變成石頭?!?br>肖大寶最后驚為天人借助同卵偶爸白虎二人組逆轉(zhuǎn)團滅全場后,站在盛裝死里逃生的愛人面前說:“我變了五年的石頭,現(xiàn)在我醒過來了。”
不過他們依然沒有在一起。這個結(jié)局被觀影三女人奉為“最好的結(jié)局” ,不過我倒在回味那句話。
前兩天微博盛傳的關(guān)于“不能回頭的游戲”,看到結(jié)局時我還是稍稍愣了一下。它說的真對,一狠心沖了鋒要再回去,還不如就地犧牲變成石頭。就像最令人欲罷不能的——不是社會學謝謝——永遠是那些死掉然后要重新開始的游戲,一次次失足后的玩家仿佛吸了大煙般耗盡時間也要重頭再建,好像從來沒有學過微觀經(jīng)濟學里沉沒成本的概念。
因為人,大多都有“我都做了這么多,再不撐一撐多不劃算”的念頭。
發(fā)現(xiàn)走錯了路,折返原地重新開始沒錯,搭橋過河重新定位慢慢挪回正道也沒錯,只是我更偏愛后者。
除去一切懶惰和不能被寫進教科書的非理性因素,只是我不喜歡走重復的路,再看一遍重復的風景。
肖大寶酷炫至極地承諾馬璐會依舊給她唱歌,然后紳士至極地禮貌擁抱甚至連預言無數(shù)次的強吻都沒實現(xiàn),回國后打回原形繼續(xù)變成街頭啤酒花生配毛豆的邋遢男子。
說他柳下惠說他欲擒故縱都太不腰疼。情欲這東西就像木心先生的散文集名一樣,紛紛揚揚,根本不是能被理性控制的東西。
我體驗過,所以知道不可抑制血液升溫燒熟皮膚割碎大腦又毫無疼痛的感覺其實很美好,也感謝愛過的那些人至少曾經(jīng)給予我機會去體驗血液和靈魂開出花來的感覺。
但等到真正放下的時候,你就會明白所謂發(fā)乎情止于禮的最終原因,其實是已經(jīng)不愛了。
敬重你,感激你,謝謝你出現(xiàn)在每個四季,無論花壇里盛開的是玫瑰還是玉蘭,無論你出現(xiàn)在熱戀時吻我的呼吸還是分手后驚醒的深夜,無論你受盡委屈還是凱旋歸來。已經(jīng)不重要,已經(jīng)過去了。
遺憾、感恩、致敬,它們都是太鄭重無情的情感,不適合愛情。
所以當舊戀人真誠地奉上它們時,最好還是同樣鄭重地握手擁抱,然后說一句謝謝。
當年表演未遂、一首歌永遠缺歌詞的禮堂,早已廢墟塵埃。肖大寶回來的時候帶了把琴,已經(jīng)決定給它同樣的命運。
但王小帥拎著個怎么看怎么滑稽的相機出現(xiàn)在最后一幕里。他說,這首詞寫了大半輩子,終于他媽的寫完了。
他說我從來沒去過紐約啊,他點頭說是。他選了重頭開始,那么彎路再精彩又有什么用。
可是我看到人生一幕幕飛快重現(xiàn),我屏住呼吸好像也看到了自己歪歪扭扭走向海洋,掙扎著哪怕溺死,也要再多看一眼絢爛到近乎魔鬼的珊瑚。
你一定去過紐約,即使我們現(xiàn)在都辛酸地掙扎在柴米油鹽七姑八姨的小城街頭,你和他們都不一樣。
于是他們攀上屋頂,一人口琴一人吉他,趕在馬上要沉沒的夕陽里唱了這么一首歌。
“樓道里昏暗燈光亮起
四周彌漫著發(fā)霉的空氣
突然有個念頭出現(xiàn)在腦海
如果現(xiàn)在我就離開
我是不是該離開永遠不回來”
“我從來沒去過紐約
從沒有到過夏威夷
從未穿著牛仔衣淋著舊金山的雨
我從來沒去過紐約
我要感受著自由的空氣
我想要掙脫束縛釋放我自己”
我坐在全場都屏住呼吸的黑暗里 ,安安靜靜地聽完了這首歌。
我心里想,你們終于回來了。
(其實真心算不上影評,大多是自說自話。各位見諒。)
芊
2014.7.12
7 ) 小時候 到底是哪來的自信相信自己長大后會閃閃發(fā)光呢
和宿舍小伙伴一起看完老男孩猛龍過江,心情很似惆悵那么酷炫的闖紐約 揍黑幫 英雄救美以及實現(xiàn)夢想不過是黃粱一夢 是白日里大膽又可悲可鄙的意淫,在最后聽著他倆共同唱起的《我沒去過紐約》倒是心里突然釋然了 對啊 我沒去過紐約 沒到過夏威夷 沒有穿著牛仔服淋著舊金山的雨 又怎樣 我的未來仍在夢中閃爍著光,我仍在用力的意淫著夢想實現(xiàn)的場景過著每個當下。
盡管這樣,這樣的用力安慰自己 我仍像被擊中似的坐在散場后的影院很久 我很怕他們會變成我未來的模樣 畢竟“我們小時候都會相信未來的自己會閃閃發(fā)光吧”
電影最后我就像王大寶一樣不停地問慌慌張張 :怎么辦怎么辦啊我是不是這一輩子就這樣了 可惜肖利的答案讓我有些失望 但 誰又能回答這樣操蛋的問題呢
最后吐點槽~
額 難道只有我一個人覺得女主像舒淇和黃圣依的綜合體 真不知道她是真不會演還是為了配合電影風格故意把臺詞像念臺詞一樣念粗來啊
覺得片中的幾場“床戲”略牽強吶
8 ) 《老男孩猛龍過江》:一顆被撐爆的小蘋果
《少林足球》里的醬爆聽到星爺?shù)母杪暫笳f,他“心中的一團火,就要爆了”,于是就跟星爺一起跳了段廣場舞;而在被打造成廣場舞“洗腦神曲”的《小蘋果》狂轟濫炸過后,再看《老男孩猛龍過江》,頓時也有一種“爆”的感覺。
為什么會爆?顯然是被撐爆的,第一次執(zhí)導大電影的年輕導演幾乎把他能想到的所有東西一股腦全塞了進去,各種搞笑歡樂段子齊飛,諸多戲仿經(jīng)典橋段亂舞,拳頭枕頭勵志夢想選秀節(jié)目跨國騙子朝鮮殺手北京人在紐約……還有一首一首的插曲——最具知名度的當然就是那首病毒式營銷無所不用其極的《小蘋果》。可惜《老男孩猛龍過江》不是《小蘋果》的MV(事實上這首歌在影片中也沒有起到關(guān)鍵性的作用,無論敘事和抒情都沒有),而過多且不能自洽的創(chuàng)作訴求又讓影片顯得有些斷裂、雜亂,按說敘事主干一目了然,可在表達時不能完全抓住重點,使得整部影片鬧騰有余,整合不足。
當然以上要求對一個處女作導演來說難免有些苛責,而在影院里《老男孩猛龍過江》的觀影效果也不錯,相信這部電影也會取得不錯的票房成績。這部電影就是當年那部微電影《老男孩》的擴充版,當年是參加國內(nèi)選秀,現(xiàn)在是跑到美國去選秀,關(guān)于夢想的情懷一以貫之。不過《老男孩》的懷舊感傷和夢想磨滅的唏噓打動了千萬網(wǎng)民,《老男孩猛龍過江》的情懷卻有些模糊不清,人物參加選秀的動機也十分可疑,為了夢想?為了愛情?還是就為了“一年掙500萬”的金錢誘惑?如果說男一號肖大寶還有音樂夢想和前任糾結(jié)的背景,男二號王小帥似乎在道德上頗多污點——為了逃離倒插門的家庭和肥胖的妻子,他處心積慮的跑到美國(盡管在劇情上太不合理),拉著肖大寶參加選秀,還睡了美國女制作人搞潛規(guī)則,這樣的王小帥哪里還是《老男孩》里盡管生活艱辛依然懷揣夢想的可愛形象?更要命的是,“筷子兄弟”作為一個組合,這樣一來也就連帶著男一號的認同感也被大大削弱了。
歌舞表演在一部故事片中須得跟劇情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而《老男孩猛龍過江》基本都處理成了戲中戲,唱歌跟講故事兩層皮。而影片首尾的調(diào)性也不統(tǒng)一,戲劇腔飄忽不定,甚至結(jié)尾也可以做出截然不同的解讀:“筷子兄弟”也許去過紐約,也許沒有。
喜劇電影當然可以夸張,但在天馬行空的亂哄哄表象下,必須有重點突出詳略得當?shù)臄⑹乱约昂喢鞯轿坏娜宋锼茉欤@樣才能把一大堆看似拼貼的影音素材剪輯成一部流暢、緊湊的電影。
列寧同志說過:“寧肯少些,但要好些”,對電影來說,這也是一句金科玉律。
(刊載于《新京報》2014年7月11日)
拍網(wǎng)絡劇的果然只是來自不同世界,這種東西早就拿不出手了吧,居然還能自high成那樣。
一定會買票去電影院看,如果很爛的話,就當給當年的老男孩微電影補票;如果好的話,就純賺了。
打給老男孩。又見高端裝B文藝范黑1星,你們搬遷到為了高端文藝而轉(zhuǎn)動的星球居住吧。地球不適合你們,普通人太多了這里。
豆瓣節(jié)操掉了……不是沒上映的評分不算數(shù)嗎?沒上映就快兩萬評分,30%的五星好評。以變形金剛4那么熱門,午夜場的時候也才一兩千評分
誰現(xiàn)在都想拍電影賺一筆。
山寨也要有個限度…情懷早都丟了,瞎折騰。
一個嘔吐的鏡頭導演重復了七八次,好惡心啊。
看的點映場,很不錯?!熬彤斘覀兘裉觳女厴I(yè)!”夢想永遠不會太遠!
全場笑點不斷?。∵€是很有意思的~哈哈~支持國產(chǎn)!支持筷子兄弟!
筷子兄弟就是有這樣一種才華:任何高尚純潔美好的情感事物都能被他們拍出萎縮不堪的感覺來。
新導演該犯的錯都犯了,但是氣勢還在。有這口氣就還有機會。
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怎么愛你都不嫌多,紅紅的小臉兒溫暖我的心窩,點亮我生命的火,火火火火火。最后你一定記得這個,也只記得這個。
比分手大師強。
比想象中要好很多,強調(diào)了很多電影避開的現(xiàn)實生活。
從海報到電影都像稀里嘩啦的嘔吐物,還是隔好幾夜的。粗紅俗綠,胡編亂造(即便有偷摘了一些老電影)。唾棄成功學又向往成功學,還不是要錢要名利,這樣的心態(tài),能有好歌好電影?!從頭到尾那些廉價的夢想臺詞翻來覆去的自己聽了真不害臊……但一大年紀了,大家都不容易,看在這個上,多吐一顆星吧
要拍這樣的電影就拜托咱別聊夢想了,好好一詞兒都是被你們給整得現(xiàn)在這么廉價
其實還湊合,看到最后,可能暗示了去美國只是夢一場,并未真實發(fā)生,當然這種片子深究這個也沒什么必要了。聽片中二人在女主人公面前唱《小蘋果》竟然掉了兩滴眼淚,聽結(jié)尾的那首《我想去紐約》則悵然若失。最近很喜歡去電影院看這種被所謂的影評人一致唾棄的國產(chǎn)喜劇片,有一部看一部……
比想象中好??曜有值芘牧诉@么多短片,到如今終于拍出了一部上得了大銀幕的作品。也別指望能再次引起強烈共鳴了,懷念完夢想,還要好好展望未來。片中幾首歌不錯,包括小蘋果,幾場動作戲拍得也精彩。 如果少一些嘔吐和情色等粗俗畫面,影片會顯得更純粹一些。 片尾:就當我們今天才畢業(yè)吧。
雖然不知道是不是爛片,但是至少曾經(jīng)肖央和王太利的短片帶給我笑聲,所以我一定去電影院支持一下,就算不好看,就當捐款給他們堅持一下自己的理想吧
老男孩,不是一部合格的搞笑片,不是一部狗血得愛情片,不是一部驚險得武打片,更不是一部補腦得勵志片………一對好機油用音樂夢想講述了一部關(guān)于理想,現(xiàn)實,家庭,愛情,事業(yè)的故事~整個故事其實就是老男孩的意淫,可這個故事也并沒有一個完美的結(jié)局,和現(xiàn)實一樣的殘酷…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