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他們是這個世界的底線,希望至少是美麗而真實的
有幸在8月7日參加點映。當下感動不已,回來做了一番搜索,去了解背后的故事。觀影后心頭汩汩熱血,在搜索之后冷卻下來,突然陷入到兩難里。動物們本身足夠可愛,但電影工業(yè)拼接式的說故事方式,能不能被認可,令人感到很為難。去看了第二遍,還是覺得應該來說兩句。
坐在影院里,看恢宏畫卷徐徐鋪展開來,壯闊斑斕的自然,霧嵐天光,山脊河川,大美不言。作為近紀錄片的《我們誕生在中國》,就如同預告片里預告的那樣,用它史詩般的美麗,徐徐道來,在春夏秋冬四季輪轉的時間里,雪豹,川金絲猴,熊貓的三個故事。
我想,應該沒有人能夠抗拒開篇雪豹的畫面。凜凜的風,漂亮而威風的大貓,在山石之巔,遠遠地逡巡,盤桓,休憩。那條在巖石縫隙間穿梭時確保身體平衡的毛茸茸大尾巴,與身體等長,靜止時慵懶地來回掃拂。它的瞳孔并非是貓一樣的針型豎瞳,反而是圓圓的,這令她顯得有些溫和的呆萌。我和友人小聲地開玩笑,這大概就是正派主角的臉吧。
故事也確實是這樣展開的。獨居動物的雪豹媽媽,撫養(yǎng)兩頭幼年的小雪豹,嚴苛的生存條件,矯健靈敏的獵物,虎視眈眈的入侵者。孤獨,強大,美麗,脆弱,守護,非常的正面。
當看著雪豹從巖壁縫隙間款款而來,青藏高原海拔四五千米的雪線,生存環(huán)境之嚴酷,隨著她優(yōu)雅而蘊藏力量的步伐,風刀霜劍一般襲來。身為食物鏈頂端的生物,雪豹是在自己領地上至高的獵食者。但她卻從不因此被優(yōu)待?;蛟S換一個角度說,正因為她身處食物鏈頂端,需要面對的是比食物鏈上任一環(huán)節(jié)的生物更嚴苛的生存條件。
從觀者的角度來說,記錄者只需要誠實地紀錄下來,生活的本身已經足夠驚心動魄。但從電影制作者的角度來看,或許多一些波瀾,最好“是一只成年的雄性雪豹,談一場戀愛”(來自陸川的訪談),會令這部電影的元素更豐富,更照顧到各層面受眾的趣味吧。而到最后,得知雪豹媽媽的故事,其實是由多只雪豹的鏡頭素材拼接起來,我的心情卻再也不能像第一次看的時候被打動。
我們當然很清楚,要在銀幕上呈現真實的故事,需要比現有的350個小時的電影素材數倍的畫面和材料,以及不止數倍的堅守,觀測,追蹤和拍攝。在我看來,事先寫好的故事大綱,再將素材填充進去,是類似于投機取巧的作弊。但或許這部并不定位為紀錄片的故事片,在創(chuàng)作者眼中,是像創(chuàng)作《獅子王》這個故事一樣,由骨至血,一點點豐滿起來,不同之處只在于,一個用的是鏡頭,一個用的是畫筆。
我問自己,為什么不能接受這樣的創(chuàng)作方式呢?最后猶豫了一周,得出的結論是,因為當動物們通過鏡頭的方式被呈現時,被期待所看見的故事,就應該是真實的。或許會平庸一些,但必須是真實的。
況且,真實,就真的等于平庸嗎?
就雪豹一族為例。因為身邊不乏從事野生動物保護事業(yè)的朋友,所以對野生動物的生存境況多少有些了解。大概許多人都不太了解,盡管雪豹是生于中國長于中國的物種,但野生雪豹保護第一人,是名叫喬治·夏勒的一位美國動物學家。1971年,也是夏勒老爺子的長期追蹤觀測,才拍到了有史以來第一張雪豹的照片。今年他83歲了,又重回玉樹高原,再次跟隨雪豹的步伐,展開觀測。同樣也是他,是自1939年以來第一位考察野外大熊貓,藏羚羊的西方人。
追隨著夏老爺子的科考報告,我才算是真正比較科學地學習了野外動物保護的知識。
因此,在看雪豹的故事時,我腦海中一直想到的,是因全球變暖上移的雪線,導致雪豹注定被壓縮的生存空間,食物緊缺之下必然帶來的同類相爭,這些都是息息相關的。人類縱情地揮霍,是以這樣漂亮的生物種群不斷退讓直至無路可退作為代價。
很多時候,我們會忘記這一切。因為我們,早已經在社會自然分工里,形成了最龐大最具有話事權的獨立族群。依賴著智商和社交行為,我們和叢林里的生物的關系,就如同平行空間一般被割裂。野生動物不存活于我們的日常概念里,如此的陌生,鞭長莫及。
但你再看回他們的每一個畫面,無需解說,無需詮釋,動物憑著本能依舊用宇宙和自然賦予他們的步調,摸索著時間河流的波紋,自我調整。若沒有人為的干預,他們會按照歷史賦予他們的任務,感應著氣壓,氣候,進化成自然需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他們是神給人類的啟示,課題,以及答案。
曾在果殼上讀過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如果連熊貓都不能拯救,我們將一無所有》。閱讀前的第一觀感是,標題黨。但看完之后,心悅誠服。
“演化生物學家斯蒂芬·古爾德說,熊貓的身上展現了“過往歷史對不完美現實的奇異掌控”。它的身上帶著太多過去的食肉特征,它的全部生活方式都是對這些特征的妥協。但是,它活下來了,而它同時代的許多動物卻沒有;它雖沒有食草的腸道和菌群,但它贏得了時間。它是一個矛盾的奇跡。如果再給它幾百萬年時間,它也許也能獲得食草動物那樣的完整消化系統(tǒng);再給幾百萬年,它也許能誕生一個全新的龐大類群;再給幾千萬年,其中甚至可能出現智慧生命。的確,每一步的概率都很低;但是生命演化到今天三十八億年,哪一步不是這樣走過來的呢?如果我們回到六千五百萬年前,誰能預料到那些在恐龍陰影下逃竄的小小動物將成為今天的我們呢?”
這是從這篇文章里摘出來的原話。言簡意賅地說,熊貓經歷了如此漫長而難以想象的演變,成為了食肉目里唯一的素食主義者。但熊貓的瀕危不是因為大自然放棄了它,是因為人類的干涉。如果適應能力這么強,也已經憑著強大適應力生存了幾萬年的物種,到今天我們都保護不了,那人類還能擁有什么呢。
同樣,那位作者,寫過另一篇文章,叫做《芝加哥的海浪與牡蠣》??床灰姷某毕c海洋,被自然用春秋筆法,寫在了千里之外的牡蠣身體里。潮漲潮落,一呼一吸,牡蠣的身體機能里,自有一片海。牡蠣帶來了海。
很多人都說,這是科學的浪漫。對啊,這就是科學的浪漫,自然的浪漫,也是這個我們一直試圖摸索卻從來還是不得而知真相的世界固有的美麗。
而動物們,野生動物們的意義也正在于此。他們存在,才能提醒我們,在傲慢的人類之外,這個世界是如此的寬廣,不可思議。
老爺子的訪談里,有一段對于保護雪豹的意義。
“我們需要引起人們對雪豹的關注;雪豹既是一種美麗的大貓,又是它所在的群山和環(huán)境的象征。如果你保護了雪豹,也保護了它的獵物——比如喜馬拉雅麝和巖羊,與此同時也就意味著你保護了整片森林。就算有人住在這片區(qū)域也沒關系,他們只要意識到了這些生物,行為也就會改變。如果你開展一個保護兔子的項目,沒人會注意你的;但是雪豹的話就會有。人們認為雪豹很美麗,有來自內心的感情牽掛,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只有人們真心對它有感覺的時候,科學才能派上用場?!?br>
所以,感謝他們如此的可愛,感謝雪豹的優(yōu)雅和脆弱,感謝熊貓的憨厚與可愛,感謝金絲猴的淘氣和活潑。他們的萌,他們的美麗,能夠引起所有人對動物的共情,然后人們或許因此會回過頭反思自己,收斂自己不必要的貪婪,謙和一些。至少我自己是這樣的。
在2014年年底,我曾經到雅安的熊貓保護基地做志愿者。山里天氣很冷,志愿者住宿樓挺簡陋的,依稀記得第一天回到房間脫下鞋子,滿腳是血卻毫無知覺,是被凍裂的。但那一周時間里,我一直感覺特別幸福,哪怕只是做著最簡單的工作,給熊貓的房子打掃衛(wèi)生,挑選食用竹子,切熊貓蛋糕,給他們喂食,給他們鏟鏟屎。
我承認這中間確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沉浸在做一名滾滾鏟屎官的虛榮光環(huán)里。但一些近距離觀察到的畫面,卻是真實地令我更喜愛這種生物。例如,熊貓媽媽懷抱著剛生出毛發(fā)的熊貓寶寶時,是多么的愛不釋手。中間有一個小瞬間,她放下了寶寶到一邊進食。盡管我們偷偷摸摸地盡量減低自己的存在感,熊貓寶寶還是敏感地察覺到了外人的存在,嗷嗷地又微弱又生氣地叫了起來。熊貓媽媽立刻放下竹子,到欄桿外轉了一圈,保育員哥哥說她這是在示威。然后她回到寶寶身邊,一把撈起抱在懷里,還抓起竹子試圖隱藏起她的寶寶。寶寶立刻乖乖地安靜下來,像是突然再也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威脅到它,因為它就在媽媽的懷里。
那個瞬間,任誰,都不得不動容。
所以,我不苛責電影制作的方式,畢竟客觀條件是有限的。我仍然感激,電影把動物們的可愛和脆弱都展現在世界面前。但是,除此之外,我更希望,下一次,請務必一定要有下一次,就讓我們,看看真實的動物們,好嗎。
以下附上文中提及的幾篇文章鏈接,希望對雪豹和野生動物有興趣的人有一點點幫助。倘若多一個人看,也算是,我曾為了野生動物們,做過一點點的小事情。
1. 《【果殼網專訪】喬治·夏勒:若我是老虎,請別拿槍指著我》
作者:Ent
鏈接:
http://www.guokr.com/article/441005/來源:果殼
2. 《如果連熊貓都不能拯救,我們將一無所有》
作者:Ent
鏈接:
http://www.guokr.com/article/441603/來源:果殼
3. 海洋和牡蠣
這是從Ent的微博上看來的,ID:Ent_evo 。
2 ) 暑期檔的一股清流
好看!【暑期檔的一股清流】但是排片和宣傳都很少,如果你喜歡《鳥的遷徙》《帝企鵝日記》這類記錄片,這部由迪士尼自然出品的片子絕對值回票價。劇情導演是陸川,但是拍攝和現場導演都是英國的團隊。畫面精美,簡單的劇情,生命輪回的震撼,配樂讓人感動。主角集齊了功夫熊貓里的,熊貓,雪豹,金絲猴,藏羚羊,丹頂鶴,尤其是丹頂鶴,中國賦予仙鶴的象征意義,在影片中雖然是配角,但是起到了承接“生命輪回”這一劇情的作用。不喜歡紀錄片的別看了。配音是周迅,雖然不是很差,但是應該有更好的,但是為了票房,還是周迅吧?!俱鲇霸u】
3 ) 萬物有靈且美
在我六七歲的時候,父親從遠房親戚家里帶回來一只黑狗,通體黑色,十分可愛。第二天,它突然消失了,我們著急尋找,一無所獲。最后才知道,原來它是自己跑回遠房親戚家里了。
那可是有十幾里地那么遠,那也是我第一次對狗狗有了敬佩之意,很奇怪吧,人會被一只黑狗給征服了。
從那之后,我就和小黑成了好朋友,我把最好吃的東西留給他,他也常常伴隨我左右,送我去上學,要是半路碰到惡犬,他還會幫我打上一架。而到了我放學,還沒到家門口,他就老遠老遠搖著尾巴過來迎接我了。
小時候家里還養(yǎng)過牛,所以我曾親眼看過小牛脫胎而出的場景,顫顫巍巍,牛媽媽在旁邊舔舐小牛,這場景很神奇。
所以,談起我的童年,我覺得我要比很多現在的孩子幸運的多。
小時候捉知了,我看到過真正的金蟬脫殼,蟬蛹小心翼翼從軟殼里出來,顏色逐漸由透明變?yōu)橥w黑色,然后撲扇翅膀嗖呼一聲飛走。
英國一位動物醫(yī)生吉米·哈利寫過很多很多他和動物之間的小文章。他寫過一本書叫《萬物有靈且美》,在那里所有的動物都是朋友一般的存在。
自然總是充滿無窮魅力,總會給人們以驚喜,讓你感嘆造物主的神奇與偉大。
大自然的瑰麗景象下,丹頂鶴緩緩走來,展翅高飛天空,從來都是神秘的她們被中國人賦予更多的意向——一只展翅飛翔的丹頂鶴代表著一個逝去的靈魂。于是,在翩翩起舞的美麗風景下更多了厚重的含義。
然后鏡頭一轉,神奇的雪豹走入觀眾的視野,這里講述的是關于母愛與堅持。是雪豹達娃和她兩個孩子之間的催淚故事。于是我們看到了,達娃面對突然入侵者時候的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等等。
熊貓丫丫與女兒美美之間其實談的也是母愛,關于呵護與成長,關于愛和放手,而當美美獨立生活,丫丫有新的孩子降臨,我們更是看到了生命的延續(xù)與傳承。
這片子有著神奇的邏輯聯系,愛的維系從一而終,金絲猴淘淘講的其實也是成長,但更多的是家庭,關于和解與包容。
當然還有藏羚羊的故事。
在我看來,《我們誕生于中國》嚴格來說并不是紀錄片,至少不是100%的紀錄片。較為準確的定義應該是由動物演員出演的故事片,因為除了故事腳本之外,因為里面其實有不少的虛構場面。
這其實也是兩難困境,為了電影的好看,必須講好故事,所以這部電影看起來趣味十足,并不枯燥,甚至還恰到好處的設置懸念與沖突,引導觀眾進入自然的神秘之中。而這真的要感謝創(chuàng)作者在當中做出的貢獻,為我們帶來了這么一部既(風景)好看又(故事)好看的電影。
總之,在炎炎夏日欣賞這么一部片子真的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情,你會被電影中的自然折服,被發(fā)生在動物身上的故事所感動。
小朋友見識到自然之美,成年人感受靈性之美。年齡層次不分,各個都能有美好的收獲。
4 ) 我保證!98%的人都沒看懂《我們誕生在中國》
由周迅配音,迪士尼制作的《我們誕生在中國》 已經上映快一周,豆瓣8.2分。
在這樣一個爛片橫飛的八月,這樣一部清新脫俗的動物專題片的確可以給我們換換口味。
關于這部動物世界大電影拍的多么多么好我懶的說了,想看正經的影評人士請出門左拐。
而我今天想說的,其實98%的人都沒看懂這部電影。
我覺得這部披著動物專題片名義的電影其實暗喻的是當下社會的家庭倫理道德!
它用血淋淋的例子告訴我們
如何處理兩性關系和教育子女!
不要覺得我胡說八道,咱們一點一點來分析。
影片記錄了四種最具中國特色的重點保護動物:雪豹、熊貓、金絲猴、藏羚羊一年四季的動物行為,哦,對了,還有丹頂鶴,可它只是一個打醬油的。
請注意,這里的雪豹不是電視劇,熊貓不是香煙,金絲猴不是奶糖,而是貨真價實的動物進行的實景拍攝,我們一個一個來看。
1
雪豹
影片記錄了一只名叫達娃的成年母雪豹是一位堅強的單親媽媽,一邊艱難地拉扯著兩個娃,一邊辛苦地打獵……
孤兒寡母處世艱難,好在自己家領地水土豐茂,牛羊肥碩。
然而好日子沒過上兩個月,就有一雪山惡霸要強搶民女。
可憐的達娃只能在深秋,帶著兩個未成年的孩子,流浪山林。
冬天來了,身處于陌生的新環(huán)境中,達娃捕捉不到羊,但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餓肚子,她勇敢的向牛群中的小牛發(fā)起了進攻。
母愛再偉大也不敵野牛的犄角,她不幸被成年的牛群圍攻受了重傷,不久便去世了。
只留下兩只柔弱的小雪豹,面對這個殘酷寒冷的世界。
這一段看似是在講述一只雪豹的動物行為,其實是在告訴人們:
單親媽媽獨自撫養(yǎng)孩子的不易!
導演用雪豹獨立,捕食能力強的本性,加上一個“母”的性別視角,暗喻了成年的獨立女強人!
母雪豹帶著兩個孩子遭受著其他雪豹的攻擊,就是在暗諷當下社會女性獨立撫養(yǎng)孩子,卻免不了遭受同類人的口水和非議,最終淹沒在孩子的壓力和眾人的不解中。
這是導演為獨立女性的有力發(fā)聲,沒有一個牢靠的背景,卻承受著更大的社會壓力的女性是多么的無助!
請關愛你身邊的女強人,她們其實并沒有你看到的那么堅強。
2
金絲猴
影片記錄了一只小金絲猴淘淘在妹妹誕生以后開始失寵。
正值叛逆期感受不到家族關愛的淘淘,決定離家出走,投奔了一個丐幫猴群。
丐幫看似自由瀟灑,可感情根本經不起任何考驗。動不動就互相傷害,在遭遇戰(zhàn)斗的時候會四散奔逃,看到吃的都不要命,盡管這樣,可小金絲猴還是一直熬到了冬天。
到了冬天,天寒地凍,淘淘尋思這大雪天凍的逼呵的,也沒人給我一個愛的抱抱,最終決定要回到親人身邊。
<圖片5>
可因為曾經的叛逆,家族拒絕接受它,形單影只的淘淘孤單無助的被冷落在皚皚白雪之下。
好在突然有一天妹妹遭遇了危險,淘淘挺身而出,最終因為這次保護妹妹的行為將功補過,重新回到了父母的身邊。
<圖片6>
導演又在借金絲猴之筆,呼吁著當今社會家庭:生了二胎以后,請給老大一點關愛!
隨著二胎政策制定的放開,老大在家里的地位日益下降,端茶倒水,捶肩捏背,洗個尿布成了家常便飯。
導演抓住了金絲猴群居的行為特點來指代一個家庭,通過生一個小妹妹這件事來看一個老大的思想變化。
也通過淘淘找到丐幫的事在警告家長們,如果對老大疏于管理,很容易就和社會上一群壞孩子成為好朋友!
<圖片7>
雖然小猴最終被家族接受,可老大并沒有感受到曾經的溫暖。
這活生生的就是有了二胎以后,老大的悲慘遭遇!
<圖片8>
(老大自掛東南枝)
所以每一個家長請記住啊——不能有了小寶寶就不顧大寶寶的感受啊。請一定記得要給老大一點溫暖與關愛。
<圖片9>
3
熊貓
影片記錄了一只成名母熊貓獨自撫養(yǎng)著熊貓幼崽美美,隨著美美的長大,對外面新鮮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
這時候一只會爬樹的小熊貓成功引起了她的注意,美美覺得哎呦我去?這個熊貓能上樹?實在是太酷了!從此效仿起了他的男神小熊貓。
可是因為美美太小了,成年大熊貓覺得它還不具備爬樹的能力,每次美美向上攀爬,大熊貓都會將它從樹上拽下來。
美美心想:你撒開我,不要阻擋我追男神的腳步啊。
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化,最終美美長大了,選擇離開了母親身邊,獨自爬樹而走,宣布了自己的獨立生活。
而大熊貓又孕育了一個新的生命,又開始撫養(yǎng)新的熊貓幼崽。
<圖片10>
導演從一個熊貓的視角在告訴每一位母親:請勿在孩子三觀還未完全建立成熟的時候讓他盲目追星!
幼崽代指著年少的孩子,因為充滿著對外面世界的好奇,看到了新鮮事物而盲目效仿!
小熊貓爬樹的瀟灑身影不正是當下娛樂圈的明星偶像么!家長不盯緊孩子,一不留神孩子就會變成腦殘粉!
所以每一個家長請記?。航o孩子最好的東西不在于教育,而是關愛,前期幫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才會讓孩子后期走的更長遠。
<圖片11>
4
藏羚羊
影片記錄了雌性藏羚羊在交配后成群的遷徙而去,留下雄性藏羚羊在自己的地盤獨守空房。
雄性藏羚羊要等到雌性藏羚羊產子,并且孩子具有了奔跑,捕食等獨自面對困難的能力后,才會一起回到他的身邊。
隨著時間的推移,藏羚羊的幼崽們漸漸長大,歸心似箭的母羊群帶著孩子們踏上了漫漫回家路。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
雄性藏羚羊與她們再相見時,因為時隔太久,早已忘了曾經另一半的氣味,不知道哪個才是自己的配偶!
而此時雄性藏羚羊又會展開新的求偶行為來建立自己的新家庭。
<圖片12>
這分明是導演借著藏羚羊的視角在說不要相信什么天長地久的承諾!要遠離渣男??!
我為了孩子的茁壯成長背井離鄉(xiāng),把孩子撫養(yǎng)成人后回來你說你TM忘了我了?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卻給別的女人大秀魅力求交配?
導演這是在告誡每一名女性,選對象的時候一定要擦亮雙眼!不要被一時的承諾沖昏頭腦,可能他就是一個滿嘴跑火車的渣男!
曾經說好一起到白頭,你卻偷偷焗了油。對于不負責任的男人請拒絕!
<圖片13>
▼
導演通過中國四種原生態(tài)動物反映出了中國社會問題的四大現狀。
要我說《我們誕生在中國》的評分遠遠不該只有8.2分,它背后反映出來的深刻寓意才是電影的中心。導演用活生生的動物行為學客觀的向我們陳述了當今社會下的殘酷現實與深刻道理,這樣的專題教育片才能引發(fā)我們對于人性的思考!
感謝導演用79分鐘的時間給我上了一課,這些道理我受用終身!
就寫到這,你們湊合著看吧!
因為我實在是編不下去了!
5 ) 跟預告片對比,稍感失望。
怎么說好呢。
就感覺又是預告片比正片要精彩。<圖片1>在這一期試映活動申請做試片員的前半個小時,我剛好看到了這一部電影的預告片,預告片給我的感覺是融合了趣味與靈氣的一部紀錄片。但我看的那個預告片版本配的是簡介性旁白,而正片全程伴隨的是敘事性旁白,即片子一邊放、周迅一邊講故事。
而故事的主線其實還是比較飽滿的,通過大自然四季更替以及四種動物的代代傳承這兩個維度的交叉闡述,呈現的是自然生命輪回交替的一個主旨,故事本身不存在大問題。
所以看完之后我就在回頭想,其實旁白的劇本和展現方式是不是出了點問題呢?
顯然我是很喜歡周迅的大煙嗓的,細想之下我就發(fā)現:我之所以覺得有點失望的地方,其實是由于旁白的敘事性劇本,以及旁白以角色代入形式去演繹小動物們的內心戲。
人之所以區(qū)別于動物,是因為感情的表達會比動物豐富許多;而動物之所以區(qū)別于人,是在于它們很多信息無法用口頭言語甚至肢體語言去傳遞,但它們依然能交流——這也是為什么動物看起來會比人類萌的原因之一。但這部紀錄片的劇本就顯得稍微有點畫蛇添足,周迅跟著劇本代入性地去渲染甚至了許多動物賣萌的角色,就會變得像是媽媽在給小孩子講故事一樣。
但說到這里,其實就發(fā)現這部片子讓我覺得有點失望,但這絕非說它不是一部佳作——顯然它特別特別適合帶小孩子去電影院看,真的特別適合,大概這也是迪士尼所希望去呈現的效果吧。
然而,我連女朋友都還沒,寫完這篇影評時剛好踏點到七夕,還是洗洗睡了吧。
6 ) 生命中的親子關系
“廣袤的中華大地,數不勝數的美麗生靈與人類共生,譜寫一曲曲壯美的生命之歌。”這是一部通過世界最好的野生動物攝影師們耗時三年跟蹤拍攝素材,再由陸川導演剪輯,一半故事片一半紀錄片,為觀眾拉開了宏大的生命景色。
看完這部片子,只有兩個字一直在我腦中出現,并讓我不斷去思索,那便是——生命。不知道在別人眼中,這部片子有哪一方面的意義,但于我而言,我總能發(fā)現其中各種不同動物們形態(tài)各異的親子關系,以及這些關系在生命中的意義。
1, 金絲猴:從出生時受到家族成員們的寵愛,到后來有了妹妹之后,寵愛瞬間無情地消失,在失望至極時流浪,卻遇到一大群命運相同的猴子,他們一起展現和釋放猴子本性——調皮,非??鞓罚墒钱斢泻镒佑龅揭u擊和無助之時,卻沒有任何一個“朋友”幫忙。我覺得這一段是真實而讓人反思的。到了冬天,嚴寒驟降,淘淘感覺到了暴風雪的威力,決定回到想念已久的家?;丶液笠婚_始大家并沒有接納他,后來淘淘沒有放棄,終于在一次危險中,憑著本能用勇敢營救了自己的妹妹,全家人開始和他慢慢重建了關系。從依賴到反叛,再到成熟,這不就是一個男人的成長經歷嗎?在成長中去思考親情的意義,在大自然中,生活的殘酷會逼迫你適應,逼迫你堅強、勇敢。
2, 大熊貓:雌大熊貓成年后會一直獨居,除非生寶寶, 有了寶寶后各種溺愛,甚至寶貝在想要試探爬樹、想要成長時,也被媽媽“拖下”,媽媽對孩子的不舍讓她產生溺愛,而孩子竟然最終爬上了樹頂,離開了媽媽。這讓人不解,按照我們平時的教育理念,溺愛之下會有成功的孩子嗎?看到這里,我也陷入了困惑。細想之后,你會發(fā)現,熊貓寶寶對于爬樹和長大的渴望是生命的本能,然后不斷擺脫媽媽呵護去追求自由,這樣的力量來自于生命本身,就像法布爾在《昆蟲記》所說:“滿天星星都看著我的時候,我覺得最美麗的不是星星,而是這個小小的蟋蟀的歌聲,一個小蟲子,拉著它的琴,在一個很小的土洞里,不是為了贏得觀眾,只是因為熱愛,這個蟋蟀和我們人一樣有它的生命,它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支歌曲。”多么美好的生命的詮釋,所以,首先遵從生命的本意,才可以讓才能和能量得到真正的釋放,自己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這樣的想法有多強烈,才是決定你是否成功的關鍵,而非任何外在的環(huán)境因素。
3, 雪豹: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他們之間應該有自己的語言,不然怎么會如此默契,如此聰明,最讓人感動的是,達娃最后為了寶寶能吃上食物,拼了自己最后的力量去獵食牦牛,可是失敗了,不久之后便離開了人世。母愛是偉大的,不論是雪豹媽媽還是牦牛媽媽,都能保護孩子,不顧一切,除此之外,我們還能說什么呢?
此外,海鷗藏羚羊每年一次神秘的遷徙,讓人敬畏和感嘆;先和的每一次啟程都會帶走一個結束了生命的靈魂……各種各樣的動物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出生、成長、快樂、悲傷、衰老、死去。而這一切的意義就存在于這一生命旅程中,再無其它。
7 ) 《我們誕生在中國》:功夫熊貓動物生存紀實
<圖片1>
世界最好的野生動物攝影師們耗時三年跟蹤拍攝素材,并經由陸川之手剪輯,最終呈現了一部迪士尼合家歡版的可可西里。
也許正是因為陸川這部驚艷亮相的關于偷獵者與野生動物保護的拍出了紀錄片質感的故事片,他才會被邀請擔任迪士尼自然紀錄片三部曲之最終章的《我們誕生在中國》的導演吧。觀影完畢后導演陸川與制作人Roy Conli竟然出來與大家見面,也還開了一個小小的座談會,此次觀影還真是驚喜連連。
影片素材記錄了五個動物:功夫熊貓1中大反派太郎雪豹,蓋世五俠靈猴川金絲猴,蓋世五俠仙鶴丹頂鶴,功夫熊貓2中羊仙姑藏羚羊,以及功夫熊貓當之無愧的主角阿寶大熊貓。其實影片中還出現了銀河護衛(wèi)隊的火箭浣熊小熊貓以及高原上的牦牛與狼,還有專門捕獵幼猴的蒼鷹。
這部自然紀錄片嚴格來說仍是一部類似于紀錄片的故事片。本片雖然拍攝了大量紀錄片素材,但在剪輯成片時使用了電影蒙太奇手法,也就是說有一些橋段是導演為了配合影片主題故意剪輯出來而并不一定是現實中的真實狀況。舉一個小小的例子,影片中關于熊貓姑娘美美有一個橋段,她想要完成爬樹的成人禮卻一次次失敗,這時樹上有一只小熊貓始終關注著她。據導演透露,其實現實中這并不是同時發(fā)生的事情,他們只是把熊貓爬樹和小熊貓在樹上兩個時空間毫不相關的場景剪輯到了一塊,形成了似乎小熊貓在注視美美的成長一樣。還有丹頂鶴,他們的素材基本上都被剪掉,更多是充當一種背景,作為生命輪回的承載,串聯起其他動物的故事。最終在蒙太奇手法之下,仙鶴們仿佛飛越了每一個家庭的所在地,帶走了每一個逝去的靈魂。
那么這樣一個類似紀錄片的故事片劇本是如何決定的呢?通常影片是先有一個劇情腳本,然后不斷深入挖掘,形成最終劇本。而本片,則是在拍攝了大量記錄野生動物的素材后,導演和編劇們根據素材中記錄的真實的動物故事來挖掘出潛在的故事。據導演陸川說,他本來只是想拍攝另一部可可西里,希望突出大自然殘酷的一面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的現狀,但隨著創(chuàng)作過程中孩子的出生導致自己心境改變以及要符合迪士尼風格,最終形成了成片中以家和父母之愛為主題。
雪豹母親達娃為了兩個寶寶極力維護自己領地安全卻無奈終被強敵驅逐,并于一次牦牛捕獵中不幸遇難。這個故事的結局就如筆者前面所說是完全用電影手段去呈現。據制作人透露,其實那個雪豹家庭在現實中幸福自由的活了下去,但影片通過蒙太奇手法卻呈現出雪豹母親含恨而終的下場,不免讓人嘆惋自然的無情與適者生存。那些牦牛本是牧民蓄養(yǎng),但野生動物攝影師不能打破干涉自然的鐵律去阻止母豹捕食,也不能因為同情雪豹的遭遇而引導她的捕食行為。
金絲猴男孩離家出走最終浪子回頭的故事為我們詮釋了家的重要性。不管在外經歷了何種磨難,無論和家人都關系怎樣惡劣,最終仍敵不過血濃于水的情感。落葉歸根大概是這個故事想說的,但也包含了叛逆少年的成長。蒼鷹捕食幼崽是一種自然行為,攝影師們即使親眼目睹慘狀于心不忍,卻還是不能越過禁區(qū)。
藏羚羊的故事略顯逗逼,靠氣息來識別配偶子女的設定往往會造成極大誤差。特別是每一次雌性藏羚羊生產大遷徙歸來,總是有公羊認不出自己的配偶,索性再找一個。要不要這么任性啊喂!
筆者最喜歡的其實是熊貓母女的故事,一個向往自由與成長的少女無時無刻不想完成爬上樹頂的成人禮,卻每次爬到中途就摔落下來,最后灰頭土臉的回到母親懷抱。而母親總是過度寵愛子女的,既渴望孩子茁壯成長,又不想孩子最終離去,這種矛盾的心情想必是每一個孩子都能從父母身上察覺到,也是每一個人成為父母后都能體會到的。不過這只叫美美的少女熊貓老是從山坡滾落的狼狽分分鐘讓筆者回想起功夫熊貓3里熊貓村的熊貓們,難怪他們說只有學會翻滾才是真正的熊貓呢。
整部影片大概只有雪豹母親的結局略顯哀傷,整體都是在輕快歡愉的合家歡氣氛中進行,很符合迪士尼的風格。而且野生動物天然而真實的萌點遠勝過電影里的人為制造?;旧嫌皬d中的觀眾們都能在動物們展現呆萌一面的時候會心而笑。就連為影片擔任解說的迅公子也連連發(fā)出俏皮的聲音,只是中文解說詞濃重的翻譯味道,不免讓筆者想要一睹英文臺詞的原貌。
這是一部完完全全由迪士尼擔任制作的電影,從片尾花絮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要拍攝這么多寶貴素材需要攝影師們在各種環(huán)境下奮戰(zhàn)多年,也許才能在一些幸運的時刻捕捉到珍貴的一幕。事實證明陸川還是最擅長這種故事性的紀錄電影,而迪士尼也通過這大量拍攝積累了更多難以獲取的影視素材,想必以后會有更多珍稀動物形象出現在日后的迪士尼電影中。
(史歌出品,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史歌
2016年8月6日亥時
萬物有靈且美:淘氣的金絲猴,呆萌的熊貓,敏捷的藏羚羊,神秘的雪豹,最后用中國傳統(tǒng)意向代表靈魂的丹頂鶴串起整個片子,真實美好。美到極致的攝影與風景,可愛的動物演員。周迅用她獨特的旁邊告訴觀眾,自然壯闊萬千,死亡不是終點,生命是個輪回。電影是好電影,故事也好,只是排片太少,可惜了。
雪豹部分最厲害,紅外相機拍到雪豹尚且很難,電影居然有這么多連續(xù)清晰的鏡頭,最多同時拍到了7只。大量素材理出了三個清晰的故事線,又不過分追求戲劇性。出電影院想去扎龍看丹頂鶴。
野生動物拍攝團隊的活兒好。只要拍下來,基本上就不會太差。陸川的工作不過就是把素材串成一個有點情節(jié)的故事。幾種動物有非常濃厚的政治象征:丹頂鶴象征傳統(tǒng)中國,大熊貓作為國寶自不必說,藏羚羊雪豹代言中國邊疆,金絲猴象征對環(huán)境保護多樣性的承諾。故事編排和配音還是低幼化針對孩子的。
3.7星。1.與其說是紀錄片其實不如說是劇情片。2.家長朋友與其帶小朋友去動物園都不如去看這部。3.為了小朋友著想,周迅旁邊貫穿全場。作為大人,我只想問“你累不累?”4.周迅的聲音適合走趙忠祥風格而不適合賣萌。5.為啥不找趙忠祥?6.幕后人員很辛苦。6.本片整體水準更像是精編版的《動物世界》。
這種題材值得推廣,老外提到中國都是惡劣天氣、不文明的民族、到處都是烏泱泱的人,根本沒人在乎我們有多流弊的自然風景。
雪豹,藏羚羊,大熊貓,金絲猴,丹頂鶴,這才是國人更應該炫耀的寶貝,這是看《瘋狂的動物城》《奇幻森林》不能帶給的怡情又怡心的真實感覺“生生不息,生命輪回”
一度落淚
太適合小盆友了。周迅配音真好
也不知道達娃最后是不是死掉了(美版結局說是死掉了,中國版那一段周迅沒有配詞),好難過哦,感覺電影可以改名為:《中國悲慘的單親媽媽們》。
用擬人的手法講述了四種動物的春夏秋冬又一春,符合迪士尼全家歡的訴求,拍的也是美美噠。但以紀錄片而言,多種動物拍的太散,不如老實講一種來的實在,雪豹拍的最好,大自然和生存就是這般殘酷。而丹頂鶴也只起到了“輪回”的客串身份。周迅的解說并不覺得生動,懷念趙忠祥老師。
很棒的中國動物類紀錄片,周迅的聲音完美契合這部電影,可惜當初排片少,知名度也低,看完之后有種不一樣的感動,這是陸川近兩年拍的最好的作品(我認為),希望自己能寫個長評
冬去春來,生命更替,這些美麗的動物都是中國獨有,覺得特別驕傲珍惜。每次看到中國的紀錄片都堅定了要走遍祖國大好河山的信念,感謝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這么一大片土地,包含各種自然奇觀,也感謝有這么一群可愛的人記錄下這些美妙。這部影片我覺得旁白用專業(yè)人士可能會更好,還有我鶴鏡頭太少了555。
想法挺新穎,也挺好看的,但我更愿意看無剪輯、無修飾、無旁白的純正實錄鏡頭。
覺得旁白太吵太聒噪了,人類給動物腦補附加上了太多內容。然后訪談陸川說旁白詞是他寫的。。嗯。。你還是去拍九層妖塔吧。。。。雖然沒覺得周迅有多好,但是總感覺她被你坑了。。
算得上七八月爛片之中的一股清流。支持這樣的片子多進影院。寧可看雪豹趴那一小時也比國產爛片強。
外國人聽得懂的中國故事從來不缺素材,缺的是會講的人
如果把周迅換了就完美了
3.5吧 空鏡很美 迅哥旁白很有趣 羨慕她未來是孩子 但是這個不算紀錄片吧 更多的是導演對動物行為的一種感情解讀“我們都是看周迅電影長大的 我們作為年輕導演都非常喜歡周迅老師2333”
不針對導演,不對比BBC。我只是不想看電影院里整天上映著垃圾情愛,低俗青春,不入流的警匪驚悚…中國很美,動物很純粹,不是超級英雄用彩蛋圈禁人,夜里十一點半看到結尾滾動的致謝卻沒有人想要趕快離開,心靈旅程。
特別棒的一部紀錄片熊貓,雪豹,金絲猴,丹頂鶴,四種誕生在中國的珍貴動物,配以人性化的內心活動和旁白,別有一番趣味本來覺得周迅的聲音不好聽,但配合影片來看,卻意外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