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_俄罗斯无码特级毛片_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_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日本黄页网站免费大全_中文乱码人妻系列一区二区_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色欲_99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

  • 當前位置:首頁 喜劇片 鬼馬雙星粵語

    鬼馬雙星粵語

    評分:
    0.0很差

    分類:喜劇片香港1974

    主演:許冠文  許冠杰  許冠英  呂有慧  喬宏  羅蘭  丁佩  許紹雄  ?

    導演:許冠文?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猜你喜歡

    • 正片

      梅迪亞度假婚禮團

    • 正片

      僵尸高校4:吸血鬼黎明

    • HD國語

      西游之諸神之戰(zhàn)

    • HD中字

      孕期指南

    • HD中字

      凹凸雙雄

    • HD

      靚女差館粵語

    • HD

      飛龍再生粵語

    • HD

      方世玉粵語

     劇照

    鬼馬雙星粵語 劇照 NO.1鬼馬雙星粵語 劇照 NO.2鬼馬雙星粵語 劇照 NO.3鬼馬雙星粵語 劇照 NO.4鬼馬雙星粵語 劇照 NO.5鬼馬雙星粵語 劇照 NO.6鬼馬雙星粵語 劇照 NO.16鬼馬雙星粵語 劇照 NO.17鬼馬雙星粵語 劇照 NO.18鬼馬雙星粵語 劇照 NO.19鬼馬雙星粵語 劇照 NO.20

    劇情介紹

      這是香港70年代的典型武打搞笑片。老千鄧國文(許冠文 飾)經(jīng)常出入于監(jiān)獄,獄中無聊時,他經(jīng)常會表演一些自己的千術(shù)以資同倉的犯人解悶。犯人劉俊杰(許冠杰 飾)對國文的千術(shù)十分佩服,希望出獄后能和他一起合作掙大錢。國文并沒有答應(yīng),因為老千一般都獨來獨往。  兩人出獄后,俊杰組織了一幫老千和國文對賭,國文通過一早買通在場的舞女佩佩將他們擊敗??〗芨优宸模俅翁岢鰞扇撕献?。國文抵不住他的死纏爛打,終于應(yīng)承了。兩人計劃向城中惡霸大哥全下手,為了籌集賭資,他們還參加了電視臺的有獎游戲,國文憑借聰明的頭腦順利的贏下了獎金。和大哥全對賭的日子到了。

     長篇影評

     1 ) 懷舊是一種美德——閑話20世紀70年代香港鬼馬喜劇

    據(jù)說,現(xiàn)代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更新?lián)Q代迅速,以至都來不及給出人類的適應(yīng)時間。也正因如此,“喜新厭舊”才成了這個時代的主流,反之,需要投入感情的“懷舊”卻變?yōu)槿藗兏裢庹湎У拿赖隆?br>
      近十年來,港產(chǎn)電影頗多懷舊題材,對此我們或許可以視作香港電影人撫今追昔的一次集體情感投射。比如《精裝難兄難弟》向60年代的粵語片和電影人致敬;《花樣年華》還原60年代活在香港的上海人的審美觀與生活情趣;《一碌蔗》懷念70年代香港青年的成長歷程。賀歲喜劇《鬼馬狂想曲》則大肆向70年代廣受歡迎的鬼馬喜劇借橋,瘋狂戲仿拼湊許冠文的經(jīng)典喜劇,懷舊和致敬意味顯而易見之余,自然還會勾起許多人對于70年代香港鬼馬喜劇的追憶。

      香港自有電影以來,喜劇一直是主流,但說到真正的創(chuàng)作意識以及影響規(guī)模,還是近30年間的事。因為三四十年代正值中國憂患時期,喜劇不能充分發(fā)展。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電影百花齊放,朱石麟的社會生活喜?。ā墩`佳期》等)固然以認真嚴謹?shù)膭?chuàng)作贏得口碑,不過當時最為泛濫的卻是“七日鮮”的粵語喜劇。此類制作多是流水作業(yè),劇情只有幾個類型模式,演員只得新馬師曾、梁醒波、高佬泉幾個熟臉,盡管不乏觀眾捧場,但終究由于長久的粗制濫造,至60年代末期陷入困境。

      1972年,重投邵氏懷抱的大導演李翰祥拍出國語片《大軍閥》,大搞北方民間諧趣文化,風月笑片自此風行一時。1973年,楚原執(zhí)導的《七十二家房客》雖然改編自展現(xiàn)舊上海小市民百態(tài)的戰(zhàn)前話劇,卻巧妙反映香港時弊,張揚逆境求生的今昔同理,嬉笑怒罵,妙趣橫生。影片上映后廣受歡迎,票房收入遠勝李小龍的《龍爭虎斗》,名列當年度票房冠軍,更成功令茍延殘喘的粵語片起死回生,堪稱經(jīng)典喜劇。1974年,因主演《大軍閥》聲名鵲起的許冠文自編自導《鬼馬雙星》,獲得空前成功,并引領(lǐng)了香港本土鬼馬喜劇的新潮流。至1981年,許冠文共編導了《天才與白癡》、《半斤八兩》、《賣身契》、《摩登保鏢》等五部作品,全部奪得當年度票房冠軍,其中《鬼馬雙星》、《半斤八兩》和《摩登保鏢》還先后創(chuàng)下三次香港開埠以來最賣座電影紀錄,同時打入日本、加拿大等國電影市場,若論風頭之勁,當年無人能及。

      在香港喜劇電影史上,許冠文及其作品處于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較之以往的港產(chǎn)笑片,許冠文的電影繼承了重橋段、輕結(jié)構(gòu)的傳統(tǒng),好像取材于香港九龍一件真實盜劫案的《摩登保鏢》,雖然在保安與匪徒的追逐斗智加入諸多緊張刺激的滑稽笑料,但整體架構(gòu)仍是以許多獨立成章的笑料堆砌而成。再者,許冠文更加注重突出個人表演的作用,除了精心刻畫人物的詼諧性格和懵笑行為之外,還極具諷刺自省意味。比如《半斤八兩》中,許冠文扮演的私家偵探對待下屬刻薄成性,又自以為是,但經(jīng)歷一番教訓后總算還能自我檢討。

      情節(jié)既貼近現(xiàn)實,又新奇有趣;注重錘煉對白笑料,刻意經(jīng)營人物處境的喜劇效果;加強個人的“無厘頭”表演,荒唐夸張中帶出冷靜的人文思考(尤以《天才與白癡》和《賣身契》為甚);上述這些可謂許冠文喜劇創(chuàng)作的主要特色,同時也是許氏笑片贏得大量忠實觀眾的重要原因。

      作為70年代香港鬼馬喜劇的曾經(jīng)擁躉,著名導演韋家輝拍攝的賀歲片《鬼馬狂想曲》幾乎可以視作是許冠文喜劇的拼湊翻拍版。因為該片的情節(jié)、人物、對白大多以《半斤八兩》為藍本,比如巷內(nèi)和影院的兩次打劫,吳鎮(zhèn)宇、劉青云、古天樂、陳小春分別模仿石堅及許氏三兄弟的角色演繹和臺詞語氣,都足以令熟悉《半斤八兩》的觀眾會心一笑。

      除此之外,《鬼馬狂想曲》開篇“古董店捉賊”一場戲仿的是《摩登保鏢》中“金縷玉衣”那段;鐘麗緹、劉青云在家中回答電視節(jié)目提問則抄自《鬼馬雙星》;至于扮失憶的鐘麗緹,似乎又可從《天才與白癡》中找到源頭。而更值得一提的是,《鬼馬狂想曲》不僅大肆向許冠文名作借橋,并且還模仿了其他70年代香港鬼馬喜劇的造型。好像鐘麗緹和張柏芝的角色形象就分別來自《七擒七縱七色狼》中的狄娜和《林亞珍》中的蕭芳芳。

      融合艷情與喜劇元素的《七擒七縱七色狼》(1970)是昔日粵語片時代的流行類型,狄娜的性感模樣,七個男人欲火難耐的大出洋相,使得該片的群戲塑造相當精彩。相比之下,《林亞珍》系列則是蕭芳芳的獨角戲,影片的所有笑料皆圍繞行事懵懂、不知深淺的“林亞珍”而來。而說起當時《林亞珍》之所以叫好叫座,除了影片本身喜劇色彩強烈外,還在于先前的同名電視劇集大受歡迎,蕭芳芳塑造的“林亞珍”形象太過深入人心所致。其實,又豈止蕭芳芳的“林亞珍”?70年代的喜劇電影大多由電視節(jié)目衍生而來,即便是經(jīng)典喜劇組合許冠文、許冠杰,觀眾也是先從這兩兄弟主持的《雙星報喜》節(jié)目中開始熟悉他們的搞笑表演。至于吳耀漢、許冠英、伊雷、喬宏等喜劇演員的形象同樣是在這一時期的電視節(jié)目中樹立起來的。

      談到如今名揚四海的槍戰(zhàn)片導演吳宇森,大概已經(jīng)很少有人記起他還是70年代香港最重要的喜劇片導演之一。吳宇森曾經(jīng)參與許冠文經(jīng)典喜劇《鬼馬雙星》、《半斤八兩》的制作,頗為受益,在執(zhí)導的幾部功夫片遭遇票房慘敗后,開始嘗試喜劇類型,先后與諧星吳耀漢、許冠英、喬宏、石天、麥嘉合作了《發(fā)錢寒》、《大煞星與小妹頭》、《錢作怪》、《滑稽時代》等賣座喜劇,也曾執(zhí)導過蕭芳芳主演的《八彩林亞珍》。較之同時期的鬼馬喜劇,吳宇森笑片的特點是頗為洋化,不僅吸收了不少西方喜劇的模式橋段,而且注意發(fā)揮演員的肢體語言,雖然有時難免夸張離奇,但總體倒也熱鬧有趣?;蛟S正因如此,吳宇森導演的喜劇在70年代一度有相當不俗的票房號召力。

      當年參與許冠文作品拍攝的電影人之中,除了吳宇森后來以執(zhí)導鬼馬喜劇受到片商信賴外,曾擔任《半斤八兩》動作指導的洪金寶亦受到啟發(fā)(比如那場大?!跋隳c雙節(jié)棍”的經(jīng)典搞笑橋段)。1976和1977年,他自導自演的功夫片《三德和尚與舂米六》、《肥龍過江》,武打動作富于詼諧雜耍性,又輔以大量地道的香港逗笑口語,令看膩了所謂“鐵血陽剛”功夫片的觀眾耳目一新,自然大受歡迎。不久,成龍也憑借《醉拳》成名,與師兄洪金寶共同開創(chuàng)功夫喜劇類型,對香港影壇的創(chuàng)作格局產(chǎn)生深遠影響。不過,日后功夫喜劇大行其道,成熟發(fā)展,乃至享譽國際,如此種種,卻已非本文所能容納了。

      或許,現(xiàn)在的觀眾會更加懷念70年代的鬼馬喜?。盒愿聃r明的滑稽角色,忠奸立判的詼諧斗智;情節(jié)雖簡單,構(gòu)思卻精心;吳耀漢、許冠英等演員天生的幽默喜感,許冠杰為許氏喜劇創(chuàng)作的充滿市井諧趣的主題曲(《半斤八兩》、《天才白癡夢》等)……對于這些昔日的經(jīng)典鬼馬喜劇,如果拋去懷舊因素,我們依然能看得快活過癮,反而如今泛濫成災(zāi)的廉價喜劇令人味同嚼蠟,不忍卒觀。兩相對照,不知從事喜劇創(chuàng)作的香江電影人作何感想?

     2 ) 早期

    香港早期的這種喜劇片還是很好看的。
    許氏三兄弟是那陣的喜劇之王。
    早上看了一點,急著上班沒看完。
    那種不緊不慢的喜劇效果 是 現(xiàn)在的喜劇比不了的。
    現(xiàn)在看來的許多搞笑套路其實早就被老前輩們玩遍了。

    后來的 五福星也是這種效果。比起現(xiàn)在的一個明星的單打獨斗
    把各種不同的人融合在一起,并產(chǎn)生出一種喜劇的效果,這更顯出當時導演的功力。

     3 ) 摘錄

    因“邵氏”拒絕許冠文獨立制片、分賬發(fā)行的要求,“冷面笑匠”轉(zhuǎn)投鄒文懷?!凹魏獭背饝?yīng)與之平分利潤,還協(xié)助許冠文、許冠杰建立許氏兄弟電影公司,拍攝純粵語對白的《鬼馬雙星》。結(jié)果《鬼》票房達到625萬港元,打破李小龍生前所有影片的票房紀錄,許冠文從中分得的利潤與在“邵氏”時2000美元一部的片酬相比是天壤之別?!凹魏獭背晒α糇≡S冠文,之后許氏兄弟電影四度登頂年度票房榜,變成“嘉禾”與“邵氏”逐鹿香江影壇的雄厚資本。多年后邵逸夫回首,認為自己一生只看錯了兩個人,一是李小龍,二是許冠文。假使當年“邵氏”不曾放棄這兩個人,那香港電影的歷史一定不是現(xiàn)在的樣子……
    遭臺灣禁映,原因是片中出現(xiàn)大量關(guān)于賭博及騙術(shù)的橋段。(魏君子《香港電影史記》)

    1972至74年股市狂潮由大升而至大瀉,大戶得益而小市民皆受害,警隊高官葛柏(Peter Godber)貪污潛逃暴露了警察上下腐敗引致治安紛亂,《鬼馬雙星》在鬧劇中滲透著強烈的反建制、反權(quán)貴氣息,對當權(quán)者包括政府、警察、皇家賽馬會、黑社會大阿哥的大肆嘲諷以宣洩民怨,影片大賣座(票房625萬多元)未始無因……
    《鬼馬雙星》有些橋段仿效美國片《老千計狀元才》(The Sting, 1973),並由嘉禾新導演吳宇森協(xié)助拍攝……
    許冠文:《鬼馬雙星》是我第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票房當然最重要,以賭為題材是經(jīng)過計算的決定。我唸社會學,社會學講究統(tǒng)計,我眼見身邊的朋友,十個有八個,不是打麻將就是過澳門(賭錢)。那時香港社會的分層是三角形,草根最大在下面,我看到「賭」明顯是最受歡迎的題材,於是我用賭作為電影的背景,集中了大部分賭的笑話、情節(jié)。我在《鬼馬雙星》中把賭徒的劣行全部表演出來,我覺得那樣才算「草根」,才能好看。因為當時我根本就是草根,我想的東西一定「草根」了。我構(gòu)思《鬼馬雙星》時很簡單,因為兩個男主角是固定的,男人跟男人之間也沒有多少「板斧」(法門),多是友情、師徒,所以我設(shè)計了兩個互相欺騙的賭徒,被人追殺,後來又成為好朋友。現(xiàn)在回想,我其實沒有受過相關(guān)訓練,如何從「斬件」式笑話到企圖拍一部電影,在不懂之中瞎闖出一部電影來,也算頗好笑、頗好看。起初是瞎闖,碰巧成功,大家覺得好笑和好玩就可以;但到了後期,當成是終身事業(yè)地努力時,我對電影劇本的追求,就並非那麼簡單。(吳君玉《風起潮湧──七十年代香港電影》)

     4 ) 許氏三杰,名不虛傳

    第一次看許氏三兄弟的片子~老港范兒十足,號稱當年香港人有一半進到電影院觀看這部講述發(fā)財夢的電影,創(chuàng)造了六百萬票房的開埠以來的賣座記錄,生斃掉李小龍等一批大片~

    許冠杰表演孩很青澀,但是歌已然唱的灰常好了

    另,這部片子演員名單里有洪金寶,但是在正片里并沒有出現(xiàn),后來看DVD刪節(jié)片段才知道,在許冠杰和許冠文的妹妹在沙灘的那場戲里,正片是妹妹去換衣服,許冠杰和3個人打麻將,出千被逮到,結(jié)果被打破頭送進醫(yī)院;刪節(jié)片段里,是許冠杰和妹妹遭到洪金寶和另一個小混混調(diào)戲,許冠杰做英雄救美,憑空三次幻想自己是武林高手,……最終被洪金寶臭揍一頓,打破了頭,送進醫(yī)院~

     5 ) 許冠文 : 市井生活的笑面人

    在香港上世紀的電影史上,許冠文是一個標志性的影人,他在創(chuàng)作電影的過程中,塑造了一個又一個自命不凡的小人物,上演了一出又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鬧劇,個中透露的社會訊息易讓人產(chǎn)生共鳴。

    許冠文飾演的鄧國文,從一開場給觀眾的印象便是一名古惑的監(jiān)獄賭徒,后來妄想通過黑吃黑發(fā)達卻失敗的劉俊杰(許冠杰飾)亦進了監(jiān)獄,并且和鄧國文同一間。在他們相處的一小段時間中,文對杰態(tài)度的先后變化,見風使舵、自私自利的時人共性被揭露得一絲不掛。

    出獄后,文和杰走上了合作賭博的道路。從文妻和妹頭對文出獄的態(tài)度易知,文入獄多次,他們早已習以為常。其實以文和杰的精明,通過賭博出千的方式發(fā)達又有何難,可惜偏偏事與愿違。除了賭博之外,一個荒誕的答題節(jié)目「有上冇落」也是他們發(fā)財致富的途徑,只不過知識面廣的杰因為頭部受傷而錯失機遇。

    影片來到高潮部分,文和杰想出了跑狗場穩(wěn)贏的竅門,本來三十幾萬袋袋平安,卻被流浪者告密。最后,文在賭場上出千并自爆,入獄避開了跑狗場大boss的追殺。這也解釋了為何鄧國文會屢次入獄并能笑面相迎——監(jiān)獄是他逃避的最佳地點。

    整部影片在歡笑中推動發(fā)展,也向人們展現(xiàn)了一幅底層人民的百態(tài)圖,他們并非含金匙而生,仍自命不凡,相信奇跡的出現(xiàn);他們敢于在冒險中求富貴,盡管屢遇挫折。許冠文電影的魅力,也許就在于這些自命不凡的普通人,他們可能被困于殘酷的現(xiàn)實,永遠都沒有好結(jié)果,但他們依然笑對人生。

    仔細回想,鄧國文難以發(fā)達也有一定的個人因素,他固然聰明,卻把聰明用在歪門邪道上;他愛找小姐,把錢毀在女人手上;他有些少冷漠自私,最終被流浪者報復告密。發(fā)達何其難,唯有老老實實努力,有些人天生就是勞碌者的命運,這些不能改變,但面對生活的態(tài)度可以改變,為何不笑一笑,憧憬奇跡的發(fā)生呢?

     6 ) 許冠文與香港喜劇電影

    提起香港喜劇,90后影迷第一反應(yīng)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黃金時期的香港喜劇,想到周星馳、劉鎮(zhèn)偉、王晶炮制的一系列瘋狂搞笑的,完全稱的上“盡皆癲狂、盡是過火”的“無厘頭”喜劇。一部電影一個段子加一個段子,各種不同場景不同類型的笑料都能夾雜進去。這種極富感染力的喜劇作品成了香港最重要的電影類型片之一。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沒有此種類型氣質(zhì)的喜劇,而在如今的香港也沒有如此風格的喜劇電影。然而電影作為一門大眾藝術(shù),尤其是商業(yè)至上香港喜劇電影,并非是靠藝術(shù)家靈感的偶得,而是靠整個電影工業(yè)的電影語言技藝的積累和發(fā)展。香港黃金時期輝煌的各種類型片都是歷史過程中一步一步積攢下來的。正如吳宇森的英雄片與張徹的武俠片,成龍的現(xiàn)代動作片與民初武俠片。其中香港喜劇的傳承無意是最具代表性的,各種橋段與人物都是被一群群電影人不斷創(chuàng)造,不斷積累,不斷翻新。而開香港黃金時期喜劇各種人物和橋段之先河的要追溯到一位離90年代喜劇稍稍遠一些的人物——許冠文。
             一、歷史
         
         在許冠文之前,香港喜劇電影的面貌完全不同于大家熟悉的模樣。當時的喜劇主要有三中類型。第一種是較為人熟知的李翰祥的講國語的,以舊中國為背景段子喜劇。這些喜劇往往都是歷史上各種笑話的混搭,如許冠文主演的《大軍閥》,將民國時期種種有關(guān)軍閥頭子流傳于世的各種段子和歷史上經(jīng)典的笑話結(jié)合起來,加上些李翰祥特有的風月趣味就是叫好叫座的電影。其他諸如各種風月電影,大都大同小異,將床上笑話,市井中的坑蒙拐騙中的段子一段一段的講出來,一段三四本左右,跟說書人一樣,講三四段就是一部電影。為了避免這種故事間的不連貫,往往將三四個故事放在一個同樣的母題之下。這種方式即使在許冠文之后還被李翰祥繼續(xù)使用,不過故事也搬到了現(xiàn)代,其中代表是《騙財騙色》。第二種是較為陌生的,香港歌舞青春片中的喜劇題材。王晶的父親,王天林1960年拍的《野玫瑰之戀》為其中代表。此類電影往往是輕喜劇,為了映襯歌舞的熱鬧歡樂氣氛,創(chuàng)造了諸多喜劇的效果。第三種是家庭倫理喜劇。此種喜劇類型往往是邵氏之前的死對頭電懋公司出品。電懋公司老板陸運濤是典型的本土精英,區(qū)別于邵氏早期強烈地外來氣質(zhì),他始終相信電影應(yīng)該是教化民眾之物,并非僅僅是娛樂產(chǎn)業(yè)。因此始終關(guān)注描述香港中產(chǎn)市民生活的電影。這些電影往往模仿好萊塢黃金時期的喜劇,多是室內(nèi)劇,講述的是辦公室或者家庭之間的故事。如同好萊塢經(jīng)典《生活多美好》一樣,此種題材中雖帶有喜劇色彩的橋段,但還是較為嚴肅的電影。同是王天林指導的《南北和》、《南北一家親》、《南北喜相逢》都是其中代表。這三種類型中,第二種和第三種,主題較為嚴肅,完全區(qū)別于香港黃金時期癲狂搞笑的風格。第一種雖然有荒誕的元素存在,但往往主題陳舊,背景和香港脫節(jié),因此也于日后香港喜劇區(qū)別較大。值得一提的是,1973年楚原編劇的《七十二家租客》打破票房紀錄,這部區(qū)別于以往的這三種喜劇類型,演員講粵語,內(nèi)容扎根香港本土,雖然仍有第三種類型的痕跡,但已經(jīng)預(yù)示著新的時期的來臨。
         1972年,許冠文主演的李翰祥的喜劇《大軍閥》大賣,許冠文也從小熒屏諧星成功躋身大銀幕的一線喜劇演員。然而香港中文大學畢業(yè)的許冠文并不滿足在別人的框架下發(fā)揮自己。1973年想做導演的許冠文拿著自己創(chuàng)作的《鬼馬雙星》的本子找邵逸夫商談合作拍攝,利潤均分。在邵逸夫以“劇本太差”為由拒絕之后,許冠文找到了從邵氏出走剛成立嘉禾的鄒文懷。鄒文懷本是邵氏的得力干將,因為功高震主,漸不容于邵氏,于是70年末正式出走,自立門戶嘉禾。最初的幾部創(chuàng)業(yè)作均不成功,嘉禾壓力陡增。直到1971年,要求分賬的李小龍被邵逸夫拒絕之后,找鄒文華商談。鄒文懷不僅答應(yīng)合作分賬,而且開創(chuàng)了區(qū)別于邵氏大制片廠制度的“獨立制片人拍攝制度”,為李小龍成立衛(wèi)星公司。此種既尊重創(chuàng)作人有能發(fā)揮商業(yè)上的靈活地制度,從此成為香港電影制作的主流。李小龍電影大賣,盤活了岌岌可危的嘉禾,然而73年李小龍暴斃,嘉禾又陷入困境,此時許冠文的來投,鄒文懷大力支持。協(xié)助創(chuàng)建了許氏兄弟電影公司。1974年,純粵語對白的喜劇片《鬼馬雙星》上映,票房625萬港元,打破了李小龍之前所有的票房紀錄,之后凡是許冠文出手的《天才與白癡》(1975)、《半斤八兩》(1976)、《賣身契》(1978)、《摩登保鏢》(1981),均獲得了當年的票房冠軍。許冠文的喜劇統(tǒng)治了整個近十年的香港影壇。現(xiàn)在看來這五部作品,已經(jīng)頗具90年代黃金時期香港喜劇電影風格的雛形了?!豆眈R雙星》的故事還是有很大的李翰祥喜劇的痕跡,如主題和笑料來源于賭和片,故事也呈現(xiàn)出片段式,由一個母題貫穿。這種痕跡在這五部作品中均不同程度的存在,但區(qū)別于李氏以一個抽象的母題為線索貫穿的作品,許冠文的電影,線索往往就是他和兩個弟弟許冠杰和許冠英這三個人物。但是自《鬼馬雙星》開始,許冠文講粵語,融入粵語流行文化(許冠杰的主題曲),故事背景設(shè)置在香港本土,人物均是香港底層小市民,經(jīng)歷的事情都是香港生活中最常見的各種事情,最為重要的是,各種憑借語言、動作、場景設(shè)置制作出來的橋段逐漸夸張化,越來越鬼馬,越來越無厘頭,這種風格被80年代的各路群豪集成不斷發(fā)揚光大。
          1980年,黃百鳴(開心鬼)、麥嘉(光頭佬)、石天(龍四)三人成立“新藝城”公司,自此統(tǒng)治了近乎整個80年代。新藝城成功的秘密在于其集體創(chuàng)作的方式,先由麥嘉決定開拍什么題材,然后和黃百鳴、石天、徐克、施南生、曾志偉和泰迪羅賓七個人一起討論故事,這種方式也成為“度橋”,即將各種創(chuàng)意,各種橋段用故事穿起來。和七人之力,新藝城推出了數(shù)個賣座系類。由和許冠文分家之后的許冠杰和麥嘉主演的《最佳拍檔》系列,將港式喜劇、動作片的橋段融入007的故事里面,一拍拍了七部,前幾部均票房大賣,小成本的《開心鬼》系列喜劇,以小博大,票房不俗。為了和新藝城的《最佳拍檔》對臺,嘉禾合計出來了“五福星系列”,陣容強大,制作精良。兩個系列打了近十年的擂臺。84年成立的德寶出品,由高志森炮制的“富貴逼人”系列,84年永盛出品,王晶創(chuàng)作的“精裝追女仔”系列也都取得不俗的票房??v觀此時的香港喜劇,真稱得上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當時香港電影業(yè)正在飛速發(fā)展,各類類型片不斷成熟,臺灣市場,東南亞市場,甚至歐美市場均十分賣埠。為了拍出更吸引觀眾的作品,各種類型電影不斷更加類型化,吳宇森開創(chuàng)的“英雄片”熱潮,成龍、洪金寶的動作喜劇,無不都越發(fā)極致,而喜劇電影更是更加癲狂妄為,為了刺激笑點不斷提高的觀眾,橋段越發(fā)密集,姿態(tài)更低,更惡俗的橋段不斷刷新下限,各種語言的笑話,動作場景,故事碰撞的不斷夸張,大家相互斗法似的,都為喜劇這堆火拼命加柴,整個八十年代的喜劇高潮一波接著一波,把整個喜劇的夸張、瘋狂、無厘頭水平不斷拉高,直到90年代,周星馳作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弄潮兒出現(xiàn),走向了香港無厘頭喜劇的巔峰。
          
                                                 二、風格
        大衛(wèi)波德維爾在《香港電影的秘密》一書中,探索了為什么香港電影如此吸引人的問題。在他看來,香港電影之所以如此吸引觀眾,是因為他們掌握了大眾藝術(shù)的技藝,這種技藝是電影作為一門藝術(shù)、一種語言的使用方法。如何運用電影語言讓類型化故事更有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這點在香港喜劇的發(fā)展中,這些眾多的創(chuàng)作者積累了無數(shù)智慧。無論世界上哪一國的喜劇片,都是最重要的電影類型之一。喜劇從在希臘誕生以后積累了各種固定的形式,這些形式被不斷翻新,轉(zhuǎn)化,成為各種橋段。這些橋段的運用,構(gòu)成了喜劇片的核心。而香港喜劇的各種橋段,幾乎都能夠在許冠文的喜劇中找到。

        (一)、各種夸張的丑角。
        丑角似乎是喜劇電影必備的配菜,從中國各種戲劇中的丑角,到周星馳電影中的標志性丑角,審丑得過程中,人們擺脫了美的壓迫,得到了一種釋放、一種慶幸。雖然在西方電影中,對丑角的展示總被認為是一種歧視,但風格更為開明的香港電影并不認為這有什么不妥,只要觀眾喜歡就行。許冠文的電影中,有一些標準化的配角,也有一些專門賣丑得角色,這種橋段也算是開風氣之先。

    《審丑:萬物美學》 斯蒂芬·貝利


    這位沒有查到姓名的女演員幾乎每部都有出演,演出的角色也都是極為搞笑的電視節(jié)目參與人,小偷等。


         《鬼馬雙星》中電視問答節(jié)目里面,兩個展示獎品的模特,好看的模特說的獎勵各種美好,鏡頭一轉(zhuǎn)出現(xiàn)丑得模特,說出一些廁紙之類的獎品,一下子出現(xiàn)了夸張的喜劇效果。
        (二)、默片中驚險刺激的場景設(shè)計
        波德維爾說,香港電影之所以成功,秘訣之一是因為香港電影掌握了許多默片時代成功的電影技巧。而默片時代最著名的喜劇創(chuàng)作人卓別林和基頓均是炮制驚險刺激的場景的高手。尤其是后者,其喜劇效果往往均是由巨大的道具與演員構(gòu)成十分精彩的互動場景。如《將軍號》、《福爾摩斯二世》等。許冠文的電影中往往也會出現(xiàn)這種喜劇色彩極為濃烈的場景。自他之后,香港喜劇在此方面不斷探索,成龍的動作喜劇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這也是他能被世界認同的重要原因,因為他采取了電影的語言,一種幾乎所有人都能懂的方式。

        《半斤八兩》開篇,許冠文飾演的偵探站在升降機下面渾人不覺,升降機即將壓到他時,他毫無意識的恰到好處的離開。

        《賣身契》中,許冠文和許冠英兩人在高樓外被繩子吊著的驚險一幕,這段戲十分復雜精巧,完全不需要臺詞,就有喜劇和驚險的兩種混雜的效果。

        《摩登保鏢》中用兩個搋子上墻一段,也是將追蹤戲變成復雜的場景,最后木棍被拔出,滾下去成了此橋段的高潮。

    《摩登保鏢》中的躲避戲。

    《雞同鴨講》中為了不讓衛(wèi)生稽查員看到老鼠,幾個人都采取各種方式。這兩段戲都十分像默片,極為夸張巧妙,日后的《刀馬旦》中,葉倩文閨房中躲避午馬的戲也采用了同樣的方式,獲得了波德維爾的贊揚。

    《雞同鴨講》中,許冠文扮的鴨和許冠英扮的雞在屋頂上追逐場景,既滑稽又驚險。
         (三)、夸張的造型
         許冠文經(jīng)常在電影中炮制夸張、怪異、日常中少見的造型。許冠英的石膏脖子成為其代表形象。而各種夸張的造型也是香港喜劇最慣用的橋段。

        《雞同鴨講》中吝嗇的許冠文為了省理發(fā)津貼給許冠英和自己設(shè)計的發(fā)型。《92黑玫瑰對黑玫瑰》中梁家輝的水泥頭也是同樣的精彩橋段。

    《雞同鴨講》中許冠文設(shè)計的山寨版形象鴨。

    《賣身契》中漫畫形象的反派。
    (四)、利用環(huán)境的雜耍般的打斗
         說起利用環(huán)境中的各種道具進行打斗,可能成龍的動作喜劇廣為人知。1976年的《半斤八兩》中許冠文在廚房一段打斗,應(yīng)該算是極早的使用這種橋段的香港喜劇了。

         這場戲也是一場追逐戲,在追逐中許冠文和被追的人紛紛在食堂拿起各種食材打斗,用香腸當雙節(jié)棍的畫面,也成為影史經(jīng)典。
    (五)、搞笑的動作與尷尬的氣氛。
         許冠文電影中經(jīng)常有自己一本正經(jīng)的做著夸張的動作,和周圍形成強烈地對比,從而產(chǎn)生極為尷尬的氛圍,這種尷尬產(chǎn)生了喜劇效果。


        《賣身契》中兩段夸張動作與尷尬氛圍的戲份,上圖是許冠文十分想上節(jié)目,因此認真賣力的跳舞。下圖是許冠文誤入電視臺正在排演的節(jié)目,自己誤打誤撞進入演出。趙麗蓉當年的小品《如此包裝》和此段戲有異曲同工之妙。

         《雞同鴨講》中,為了免費打廣告而在新聞拍攝中,打起廣告牌的許冠文。
    (六)、 將日常的場景與夸張的故事結(jié)合

    《半斤八兩》中電影院搶劫一段戲堪稱經(jīng)典,石堅演的惡人頭子率眾在電影院打劫,電影院的觀眾先是以為好笑,槍聲響后被一排一排交出財物。

    《新半斤八兩》中異曲同工的自助餐式打劫,兩段戲都把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場景用在了打劫的故事中,既嚴肅又好笑。
    (七)、下半身笑話

        《雞同鴨講》中許冠文因為屬下總動屁股,于是編了個冷笑話,說屬下動屁股就是再吃口香糖。香港電影中從不缺乏用屎尿屁和下半身開玩笑,從不認為這有什么不妥的。
    (八)傳統(tǒng)橋段的形象化

    銀幕外的生活中積累了很多笑話,這些笑話經(jīng)常在生活中說,本身就是極好的電影橋段。《半斤八兩》中本來聽著電視節(jié)目做菜的許冠文,因為許冠杰和許冠英把節(jié)目調(diào)到健身操,許冠文開始給雞做健身操。

    《賣身契》中 許冠文身上沾滿了速干膠。

    《賣身契》中許冠英發(fā)明的體驗電視機,電視上放什么,體驗的人就體驗到什么,剛開始是言情,后來電視轉(zhuǎn)臺變成打人。這種經(jīng)常說的笑話完全被搬上了銀幕。
    (九)、扮女人
          扮女人絕對是喜劇中的常用橋段,達斯汀霍夫曼扮女人十分出名。周星馳也經(jīng)常在自己的電影中扮女人。許冠文在《賣身契》中扮女人,在《雞同鴨講》中更是扮了一個印度女人。
    (十)、賭博
         1974年的《鬼馬雙星》中,許冠文就是一名千術(shù)高手,通過賭博的驚險刺激創(chuàng)造懸念,制造笑點,許冠文也算是賭片始祖了。

    《新半斤八兩》中許冠杰和許冠英用透視眼鏡創(chuàng)造了數(shù)段搞笑情節(jié)。

                                                三、貢獻
         許冠文最為人公認的貢獻是開創(chuàng)了本土市井喜劇的先河。如上文所述,在許冠文之前,立足香港本土,講粵語,用粵語流行文化的電影極少。而許冠文一出,粵語電影勢頭一下子扭轉(zhuǎn)過來。正如同其弟弟許冠杰對香港音樂的貢獻一樣,以前香港流行音樂一直為歐美樂壇統(tǒng)治,最流行的歌都和歐美接軌,粵語歌被認為是市井的不入流的歌曲。許冠杰用粵語唱香港人自己的生活,讓粵語歌進去了大眾流行文化。在香港影壇,邵氏一家獨大之前,還存在國粵之爭,邵氏60、70年代一統(tǒng)江湖后,粵語片不斷勢微。許冠文讓粵語電影重新回歸主流,而自此以后粵語電影一直占據(jù)絕對的主流。
         許冠文不僅重新讓粵語片占據(jù)絕對主流,其對香港喜劇類型片的貢獻有目共睹。這點上,我并不認為許冠文僅僅只是開了中產(chǎn)階級文化市井喜劇的先河。許冠文雖然扮演的角色是小市民,生活也貼近香港底層民眾的生活,但許冠文表現(xiàn)得并非如好萊塢一樣的中產(chǎn)階級倫理喜劇,即區(qū)別于許氏之前香港喜劇的第三種。也區(qū)別于80年代中產(chǎn)喜劇代表“富貴逼人”系列。許冠文喜劇的內(nèi)容復雜,橋段多樣,幾乎后來香港喜劇電影中用到的所有橋段,都能在他七十年代的五部喜劇中找到。賭片、雜耍式的動作、驚險刺激的場景、夸張的肢體動作、販賣尷尬氣氛、講冷笑話、扮女人等等等等,這些橋段日后被不斷翻新,不斷重復使用。在敘事上,雖然許冠文還有李翰祥片段化的弱點,但隨著一部部作品的改善,許冠文將各種橋段用人物穿起來的功能不斷增強,這種故事弱化,橋段先行,最后度橋的方法日臻成熟,也成為香港喜劇不斷無厘頭化的重要原因,在這個意義上,許冠文并非市井喜劇的開創(chuàng)者,他是香港喜劇的開創(chuàng)者。
          許冠文是香港中文大學畢業(yè)的,當年也是有名的高材生。去電視臺做的節(jié)目《雙星報喜》極為成功,各種即興創(chuàng)作的笑話十分受歡迎,也算是國內(nèi)脫口秀的老祖宗了。其實同是喜劇導演的王晶也是港中文的高材生,因此才能寫出《鹿鼎記》中“反清復明只是一個口號而已,真正聰明的都當官去了”這樣的臺詞。而許冠文電影中很多不經(jīng)意地臺詞總能撓到香港人的心頭。





    《賣身契》中嚴肅而又搞笑的對白

    《摩登保鏢》中戳中香港人淚點的臺詞
         從許冠杰的“光榮隱退匯群星”上的發(fā)言來看許冠文一直都十分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毫不忌諱的說自己愛名愛利。這點如果從電影人物的心態(tài)分析的話,許冠文的電影又與日后的香港喜劇極為不同。許冠文塑造的人物雖然也是小人物,有時候也很倒霉,多數(shù)情況下還十分的有小聰明。但是許冠文本身還是精英氣質(zhì)濃重的人,他雖然演著小人物,但心里應(yīng)該并不認可小人物的喜怒哀樂,他用一種知識分子式的,和小人物保持一定距離的方式,俯視著觀察小人物,因此可能更能提煉出小人物的辛酸,表演出小人物的可笑之處。這是他成功的地方,但是也恰恰因為這種精英的氣質(zhì),當80年代群豪并起,各路人馬都無節(jié)操無下限的展示小人物,表達小人物,這種和小人物的距離感的優(yōu)勢,慢慢被小人物的自居者所打敗。直到后來,本身就是小人物并且樂于用小人物姿態(tài)去看世界,從諷刺式的搞笑變成自嘲式的搞笑的周星馳的出現(xiàn),香港無厘頭喜劇到了他的完全體。許冠文也在《豪門夜宴》中和周星馳完成了交接。
         許冠文的喜劇,除了他自己的編導演的魅力之外,兩個杰出的弟弟也是吸引人的重要原因。許冠杰作為香港粵語流行樂的開創(chuàng)者,本身即是香港文化中ICON式的人物。他為早期的五部電影創(chuàng)作的主題曲為電影大賣立下汗馬功勞,而他的個人魅力更是無人可替。
    《新半斤八兩》中這段打劫戲,許冠杰說強盜頭子唱歌難聽,強盜頭子不服,說你上來唱,你唱的好嗎?許冠杰毫不客氣的說了這段話,這個橋段帶來的喜劇效果絕對是無人可替的。
    許冠英倒霉蛋的長相也成為永遠難忘的經(jīng)典,三兄弟分手后,他因為和林正英。錢小豪的合作,又稱為香港茅山道士僵尸片的符號。其實他本身也是多才多藝,歌也唱得很好。
                                               四、余論
          談許冠文和香港喜劇電影,現(xiàn)在好像已經(jīng)成了一個比較過時的話題。畢竟即使是黃金時代的香港喜劇,觀眾也越來越少。而以前那種由一群職業(yè)的創(chuàng)作者創(chuàng)造笑料的日子也一去不復返了。以前笑絕對是稀缺資源,春晚上的一個小品能把大家逗半年,周星馳的一部電影成為無數(shù)人無數(shù)時間的談資。但現(xiàn)在段子手遍地,各種段子層出不窮,喜劇從小部分人的創(chuàng)作珍寶,變成了淹沒在無限段子中的蒼白無力的垃圾。前兩天看了寧財神回顧《武林外傳》的文章,他也感觸到,《武林外傳》是他的創(chuàng)作,以后網(wǎng)絡(luò)時代全面到來,網(wǎng)絡(luò)喜劇都是請一堆對段子手來寫。這種方式一定程度上還是香港喜劇的延伸,但是即使這樣,在這個被信息慣壞的年代,我們還是缺乏真正的喜劇。而不管時光怎么轉(zhuǎn)變,如同李小龍的功夫片,周星馳的喜劇,許冠杰的歌一樣,許冠文的喜劇還是會在一定范圍內(nèi),成為小眾不斷緬懷的對象,因為他們在形式上創(chuàng)造了經(jīng)典,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這些形式永遠都能激起人們心中的好奇,讓我們感受到某種永恒的東西。

     7 ) 做老千梗好揾過皇帝

    這似乎是一個缺少快樂的時代,只有氣急敗壞的小丑,沒有談笑風生的幽默家。人們急吼吼地尋找廉價的快樂,恨不能把小丑揉爛撕碎當做了發(fā)泄,裝慣了正經(jīng)的家伙們把周星馳扭送后現(xiàn)代,而小沈陽和郭德綱們則在一次次的口水戰(zhàn)中,各自感嘆著江湖險惡。網(wǎng)絡(luò)上盡是曾哥鐵漢子和喊你回家吃飯的無意識抽風,網(wǎng)友們痛苦而偏執(zhí)地尋找著芙蓉和下一個芙蓉,只有侮辱、調(diào)侃和暴力合力之下,才能榨取到一點點的快樂,然后再次無可挽回地陷入糾結(jié),終于憋成了無數(shù)裝逼犯,在豆瓣里徘徊不去,憤恨地感到人生居然這么的無滋無味。

    香港有一位叫做許冠文的喜劇家,和大多數(shù)的喜劇表演者一樣,都在自己的時代里成為最被熱愛的家伙,然后被迅速忘掉,看港片長大的孩子們都熱愛周星馳,于許又有什么感情呢?喜劇家們大概都有一種殘酷的幻想,好像自己是一塊兒口香糖,才嚼著有令人欣喜的可口甜味,然后一陣麻木的僵持,然后砸吧著想把他吐掉,一了百了,再不回頭。

    熱愛港片的人會給許冠文刷上許多層亮眼的涂料,希圖把他推銷出去,喜劇大師,周星馳前最棒的搞笑高手,或者拿他的票房出來說事兒,當年是如何的呼風喚雨,去影院的路上除了去看李小龍的梁朝偉周星馳們,還有那么多熱愛著許氏兄弟的人坐下來,嗑著瓜子看那嬉笑怒罵。

    《鬼馬雙星》是許冠文自己的公司許氏兄弟的第一個片,自己做導演,自己做編劇,演出的也是自家兄弟,許冠杰和許冠英有一場對打,圍著木樁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轉(zhuǎn)出了許氏兄弟齊心合力的團結(jié)勁兒來,打鬧歸打鬧,一聲大哥還是得叫。

    故事是賭術(shù)老千,玩小聰明的許冠文和得錢得妞扮小生的許冠杰,許冠英還是一臉霉相跑他的龍?zhí)住U绽窃S冠文慢悠悠地擺著壞腔調(diào),與情人偷歡被老婆撞破,穿著內(nèi)褲翻窗而逃,仍然會忙中偷閑,整蠱下那偷情的四眼肥仔,丟個包袱給你。

    許氏的喜劇有什么呢,他不鬧,不癲,不張牙舞爪也不屁屎尿,他有什么呢。

    許冠杰輸光了錢,落寞地走過香港的夜市大排檔,看到破舊的電話亭,蘸著口水給大哥打電話,身后擺攤賣貨的各有忙活兒,包括那齙牙的丑姑,你看到什么了呢,那是彼時香港人的街道風情,香港人的家室布置,香港人賭馬賭狗擲篩子的找樂子。

    那喜劇令人快樂,因為他接了地氣兒,盡是糾纏的雞毛蒜皮,矯情起來,管那叫做生活吧,還有比生活更令人快樂的喜劇么?

    八卦插播
    鄧麗君:阿英啊,你最近憔悴了許多
    許冠英:是啊,命苦啊,算命的說我35歲之前都是捱苦
    鄧麗君:那么是說35歲以后就享福了吧
    許冠英:那也不是,35歲以后就習慣了,所以也不覺得多苦

    許冠杰詞曲唱:《鬼馬雙星》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Q2MTU2MjA=.html

     短評

    非常好的時代 非常好的演員 非常好的音樂

    5分鐘前
    • 新治
    • 推薦

    許氏市民喜劇的開山之作,出現(xiàn)在70年代中期。彼時香港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資本市場開始繁榮,人們瘋狂的追逐財富幾乎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許冠文正是看到了這點,以兩個無所事事的老千來影射香港千千萬萬的普通市民階層,老千通過旁門左道獲得巨額財富更是迎合了彼時香港市民不切實際的發(fā)財夢。 影片的教化意義則在于通過最后財富的得而復失來告誡人們要腳踏實地的去工作賺錢,三星半。

    9分鐘前
    • 德州沒有巴黎
    • 推薦

    許氏兄弟的電影總是令人懷念的,他們合作的作品就那麼五六部,但每一部都頗有特色。結(jié)局在當年首屈一指的澳門葡京賭場和酒店拍攝,好有七十年代的 pop Art 視覺感。另,年輕的呂有慧好漂亮!

    13分鐘前
    • Ulysseus 2.0
    • 力薦

    很多上了年紀的對周星馳不感冒而對鬼馬幽默情有獨鐘果然是有原因的,然而從頭到尾只是個賭博故事,格局終究小了,但從另一個角度說,倒是很好地反映了燦市的小市民投機心理。

    17分鐘前
    • 申酌長懷
    • 還行

    還行,挺逗,小段子集合的產(chǎn)物。人生如賭博。羅蘭不演鬼婆,看來也可以演正常角色;許紹雄年輕的時候還是有頭發(fā)滴。監(jiān)獄里面嘮一嘮,出獄之后搞一搞。

    20分鐘前
    • 張翔森
    • 推薦

    許氏三兄弟名字雖或曾聽聞但真的不熟,若非這次BC百老匯“鬼馬狂想 笑滿香江”第九屆香港主題電影展,可能根本不會關(guān)注這部片子。今天15點多和MOMA場次同時觀看,看完覺得,還真是跟想的不一樣,不那么好笑。再看豆瓣上寫的介紹香港喜劇電影發(fā)展史的文章,多少理解/明白了些許氏喜劇風格和其承上啟下作用。家嚴說邵逸夫老爺子說得真對:什么爛劇本!是很難想象這是當年香港票房第一600多萬。一晃快30年過去。這次香港影展來北京的名片兒不多基本都許氏的也是這幾年最冷的一屆。今天這張票開票那天剛睡醒沒搞清狀況就趕緊買了,結(jié)果一半售出率都沒有。搶到明天《花田喜事》活動場后出了一周出不掉,和9號資料館《氣球》陳丹青謝飛活動場打包出今天才出掉!豆瓣簡介太大錯了什么武打啊只有挨打吧!舊日香港只在電影中了。愛奇藝APP投屏

    24分鐘前
    • 西瓜大俠女
    • 還行

    香港到底有多香,想下去就不容收,仿佛生長的周圍只有爛景,最美的都在別處——你睇鬼馬雙星幾鬼馬,雙星情歌亦夠濫情....怎麼你還在納悶社會現(xiàn)實哪能那麼嬉皮笑臉沒正形?拜托瞧瞧旁邊大哥誰不是使使勁在咧嘴呲牙....

    27分鐘前
    • Connie
    • 力薦

    老千題材開始盛行 黃霑大叔還引用過"洗澡"場景

    30分鐘前
    • 周興池
    • 力薦

    兩個老千真是有夠衰!

    31分鐘前
    • 超cute俠
    • 推薦

    8.0/10 分。2018.01.19,重看。1974 年,因主演《大軍閥》聲名鵲起的許冠文自編自導本片,獲得空前成功,并引領(lǐng)了香港本土鬼馬喜劇的新潮流。至1981年,許冠文共編導了《天才與白癡》《半斤八兩》《賣身契》《摩登保鏢》五部作品,全部奪得當年度票房冠軍。刪減片段5分鐘,許冠杰和劫匪洪金寶搏斗。

    33分鐘前
    • Lonely
    • 推薦

    溫馨歡快老喜劇。即便是里面開賭場的黑社會,也不是今日這種窮兇極惡形的,收爛帳的馬仔都還有情有義,出去滾的爛賭鬼被老婆上門抓奸還心慌意亂,逝去日子呀。

    36分鐘前
    • 無趣
    • 還行

    鬼馬喜劇時代是個真正的全民皆樂的時代,許冠文、英、杰三兄弟可謂是那個時代喜劇片的代言人,從笑料上來看,許冠文的鬼馬喜劇包袱可以歷久彌新,他們是真正的喜劇巔峰,也是香港喜劇電影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關(guān)鍵的轉(zhuǎn)折點,及時把握了但是香港民眾的所言所想。

    39分鐘前
    • 黑骨精
    • 推薦

    十足的教育片,寓教于樂

    44分鐘前
    • 申由己
    • 力薦

    很簡單的片子,雖說是當年票房冠軍,但笑點還真挺有距離感的。不過片子很多細節(jié)還是不錯的,例如呆呆的許冠杰,聲音很沙,演起爛賭徒也是一臉文弱相;而這也是許冠文喜劇天賦的初試水,雖然沒能掀起熱潮,但也算賭片的大前輩了,而這種模式更是成為了新一代喜劇的主流,開啟了港片娛樂多元化的黃金時代

    45分鐘前
    • 回憶與否之
    • 還行

    還是比較喜歡劉青云版的。

    46分鐘前
    • 姬氣貓
    • 還行

    小市民的喜與悲,結(jié)局不落窠臼。黃霑是真騷啊...

    49分鐘前
    • 托尼·王大拿
    • 還行

    雖然趕不上《半斤八兩》,仍然能笑破肚皮

    50分鐘前
    • 大灰狼
    • 推薦

    香港喜劇史上承上啟下的許冠文,依舊重橋段、輕結(jié)構(gòu)的傳統(tǒng),引領(lǐng)了香港本土鬼馬喜劇的新潮流。最搞笑的橋段是黃不文主持的“有上冇落”,三個一萬二萬三萬四萬一個五萬聽幾張牌?許冠英此片里的地位還比較邊緣。經(jīng)典片頭曲鬼馬雙星,許冠杰同名專輯揭開了香港當代流行樂壇的序幕。

    51分鐘前
    • 萊尼圓
    • 還行

    勤力就能發(fā)財么?你應(yīng)該去看看鄉(xiāng)村的牛。發(fā)財?shù)娜讼衲九家粯幼裁匆膊挥米?/p>

    52分鐘前
    • 飆馬鋼球
    • 還行

    看著許冠文當年的喜劇,再對比當下的國產(chǎn)喜劇,無論是香港產(chǎn)還是大陸產(chǎn)的,都讓人覺得尷尬,不說超越,就是連復制,都做不到,奈何還總有能對著哈哈大笑的人。

    53分鐘前
    • 洛倫茲不變換
    • 推薦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影

    電視劇

    動漫

    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