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青春不再 夢想依舊飛翔
開篇沉悶迂腐的氣息真的嚇到我了 這就是人老了的狀態(tài) 難以自理 毫無生氣 每一天的心態(tài)都是等待 等待死亡 有時候真的覺得人變老很可怕 再也不復當年的年輕力壯 看著流哈喇子大小便失禁的自己該多痛苦……更有沒良心的兒女寒著你的心 像他們說的 誰會真的心疼你 人老了 只能自己疼自己了……喜歡這幫老頭子帥氣十足的打群架的感覺 喜歡他們的老當益壯的霸氣 喜歡老周堅強不屈的性格 為了夢想 可以打起12萬分的精神 人這一輩 活的還不就是個精氣神還不就是個夢想 勞苦一輩子 真的該為自己打算打算 看看一直向往的山川河流 走走一直想去的海岸 與奔馬一起馳騁 和年輕小伙子們玩玩車叫叫板 多好 這樣的萬年才叫頤養(yǎng)天年 這樣的生活才叫無憾 我想 我老了的時候 也一定要保持這樣一顆年輕有夢想的心 要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活出我的精彩和瀟灑 不要渾渾噩噩的度日如年 我要飛 我要自己找樂子 還有就是我一定不會讓爸爸媽媽過的不開心……
2 ) 當死亡無可逆轉(zhuǎn) 我們何不努力反體制
《飛越老人院》講述的是老人院里的一群老人,在生命終結(jié)之前,為完成各自最后的心愿,共同踏上了尋找生命意義的旅程。劇情立體飽滿,人物情感細膩真摯,不少觀眾為之落淚。
現(xiàn)實題材,一直是第六代導演張揚的聚焦點,他偏執(zhí)于寫實形態(tài)、關注草根人群。2007年的《落葉歸根》、1999年的《洗澡》,都是張揚對老年群體投以的注目。這次的《飛越老人院》,他更加沉下心來把一個身邊的故事給講好了。
電影里鋪織的人情世事都叫人唏噓。住在老人院里的老人往往都是被子女放棄的,凄涼的晚景、看著身邊的人一個一個死去,他們也逐漸消退了生的希望。唯有老周樂觀開朗,為了令大家不再渾渾噩噩地等死,他組織大家排練節(jié)目,喚醒大家生活的勇氣,組織大家一起去天津參加比賽。
在集體排練中,老人們相互熟悉、漸入佳境。最后,他們設計逃離老人院,駕車馳騁一路飛向天津。老人們的心門再一次打開,生命的意義也逐漸開放……
老一輩的演技叫人震撼,劇本對倫理的探討可謂入木,反體制意味初顯。在某個清冷的早上,老周死于癌癥,他的死亡是一種無可逆轉(zhuǎn)的結(jié)果,但是他在垂死時所做的抗爭,卻振奮了所有人的精神,為他們留下了思想和希望。
3 ) 給那些痛哭過和寫差評的人看
2018.3.2:
??
2016年12月12日的補充:
經(jīng)常看見我的豆瓣提醒上不時出現(xiàn)一個關于這篇影評的“有用”,我越發(fā)地覺得不舒服了;一篇4年前的東西,夾雜了很多私人情感,而今已經(jīng)很難讀下去自己寫的字了,恰如下面的朋友說,難看死了??墒钱吘雇卟豢芍G,不管是什么,既然當時留下了。就留著吧,至于擊中了我們的痛點、淚點、或是某種不可言說的點,全憑讀者取笑好了。
說點其它的。
2016年7月,我開始旅行。 7月26日,我到達西寧,參加西寧first青年電影節(jié)。觀影結(jié)束后的互動中,我爭取到一張頒獎盛典的門票。
7月27日,我參加first頒獎盛典,張揚導演也來了,我第一次和張揚導演同處一室,雖然是巨大的青海大劇院。
7月28日,first電影節(jié)青海湖露天放映活動,我是真的真的看到了張揚導演。
雖然我并沒有勇敢地去走上前跟張揚導演交流。
但是。
我們后來一起吃了烤全羊!
~~~~~~~~~~~~~分割線~~~~~~~~~~~~~~
看到那么多人給差評,我實在忍不住了。這么好的片子
今天凌晨看完的,從看到院長給老人的兒子算賬那段開始,眼淚就決堤了。我一個被人經(jīng)常以東北爺們定義的大小伙子。二十多年來,從我記事起,在這異鄉(xiāng)的夜里,第一次痛快地哭。
我從上大一那年,就開始了在外地的生活。離家太遠,坐火車要一天一夜。只有寒暑假能回家。放暑假還經(jīng)常張羅著要實習,不回家了。仿佛早厭倦了被父母看管的日子,在一起就是嘮叨,煩人。喜歡一個人在外面,想干什么干什么,追求自己的“理想”——只是有的時候,它是理想,很多時候,它只是我放縱的欲望而已。一年真正在家和父母朝夕相處的,恐怕也只有過年那么幾天。即使在家,一有時間,也要馬上找朋友出去玩,參加各種各樣的聚會,盡管有的時候只是應付。院長那筆帳一算,一個中年人,和父母剩下來在一起的時間都不到二十天,太可怕了。我還年輕,但是我和父母剩下的時間又能有多少呢?我還想去遠方旅行,我還想到外地工作……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想夫子說這話時必是情之所至。
我們總是說,我們要出去打拼,要出去奮斗,好孝敬我們的父母。父母都讓我們給孝敬沒了,還孝敬你麻痹的父母??!一幫傻逼?。ㄎ矣旨恿耍?
我的爺爺今年82歲了。從2006年我們一大家人住的小院被扒遷,爺爺奶奶在外面租房住以后,爺爺?shù)纳眢w就越來越不行。我過年時看他的時候,還好。很安靜,因為他已經(jīng)基本說不出話了。走路也不行,要靠我們扶著。上廁所都是我老叔或是我奶奶幫忙脫褲子。經(jīng)常流哈喇子,胸前塞一塊大餐巾。我爺爺現(xiàn)在變得感情十分脆弱,每次一看見我,他就流眼淚,偶爾不常見的親戚來看他,他也是止不住地哭。我叔我大爺都說我爺爺這是老了,腦袋不好使了,老年癡呆。我不相信,我能認出我爺爺看我的眼神,他總是死死地瞪著我,一直都是這樣,我總是不知道我爺爺看我的時候我該怎么辦,我知道他能認出我是誰。只是最近幾次我去看他,我爺爺已經(jīng)沒那么大反應了,過年的時候家里人都聚在奶奶家過年,爺爺看見了很平靜。只有我奶奶一個勁地招我爺爺?shù)臅r候,不停地問,“看這是誰來了!看你大孫子來看你了!你看多好啊!”爺爺?shù)难蹨I又會奪眶而出。后來我們都說讓老人情緒總這么激動不好,我們也就不招惹爺爺了。奶奶喂爺爺吃飯的時候,爺爺會很乖地張嘴。只有偶爾喂爺爺實在不想的東西的時候,他有時還會對奶奶擠眉瞪眼地罵一句,“什么雞巴玩意!”就像爺爺以前住在院子里的時候。
住在院子的時候,爺爺身體還很硬朗。是個倔氣十足的老頭兒。他喜歡白天黑夜都叉著大門,我放學回家的時候,他會守在大門洞里給我開門。傍晚天色變暗的時候,他就會早早把門上鎖,我媽和我嬸經(jīng)常說他,可他從不聽。最早的時候爺爺每天三頓小酒,吃飯的時候,他只負責擺桌子和擦桌子,別的他從來都不管。我奶不讓我爺喝酒或是讓我爺吃水果的時候,我爺都會破口大罵,“什么雞巴玩意!敗家娘們!”。我爺最大的愛好是看電視,一般看到最后他都會罵一句“瞎扯雞巴蛋!”然后把電視關掉。他只有在看抗日題材的電視和逗我玩的時候會笑,比如問我會唱什么歌,然后讓我唱一個。不管我唱不唱,他都會笑。
只是他現(xiàn)在罵“什么雞巴玩意”的時候嘴里已經(jīng)含糊不清,只能依稀聽見他說到“什么雞!”。然后從他的語調(diào)里辨認出來。更多的時候,他作出罵那句話的時候瞪著眼睛嚇人的樣子,卻一個字也罵不出來了。
有一次我接我爺出院,走到醫(yī)院一樓走廊的時候,我爺拉褲子了。我和我老叔把他扶進廁所里給他收拾。我把我爺?shù)难澴用撓聛?,然后把著他,我老叔給他擦屁股。我實在擦不了,要是給我爺擦屁股我肯定吐了。我相信張揚導演一定是在老人院體驗過的,從開頭的一個鏡頭就看得出來,老人的狀態(tài)就是那樣臟兮兮的。然而他卻無法記錄下老人院的味道,有人尿褲子了,有人拉褲子了,有人尿了褲子拉了褲子還不知道。這就是老人的生活狀態(tài)。你們亂寫影評的這幫傻逼,連電影真實的地方都不了解,憑什么說人家矯揉?傻逼?。恿耍?
我有一次問一個女孩,我說你愛你爸爸嗎?她平時很文靜,不過還是很不滿,說“廢話!”我很堅持又問了一遍,她說當然愛啊!我又問“那你爸爸的夢想是什么?”她想了半天居然說“父母現(xiàn)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子女都好好的吧”。那一瞬間我真的有點無語,簡直他媽就是不把父母當人啊,爹媽上輩子欠你了嗎為了孩子連夢想都沒有了,爹媽是你的奴隸嗎?
我們來問問自己,你知道父母的夢想是什么嗎?
我們一天天地喊著夢想夢想,把夢想看得比什么都重。那你關注過你最愛的人的夢想嗎?你又憑什么說你愛自己的父母?我們的愛不過是一種自私的愛,把父母當做自己一份寶貴的財產(chǎn)而已,把他們留著,讓你有爹有媽,讓你有人關心,讓你變成孝子。爹媽沒用了,不知道你還要不要爹媽了。你個傻逼
后來我給那個女孩講了艾美麗幫爸爸實現(xiàn)環(huán)游世界夢想的故事,她說她知道了。再后來我就不知道了。
你在全國大賽上唱老男孩的夢想不夸張,你搭車去柏林的夢想不夸張,你拿一把手槍干掉二百個匪徒不夸張。一群老人開公交車參加選秀就夸張了,老人看一看海就夸張了?因為他們老了是吧,因為老了就不中用了是吧,老了就該老老實實等死少添亂是吧。
只要一個人的夢想被稱為夢想,就永遠都不夸張,不管是80歲還是100歲。
說到這個地步,我就不從技術(shù)角度評論這部影片了。拍得很棒,無論是整體的結(jié)構(gòu),還是細節(jié)的把握,甚至是靜態(tài)描寫的鏡頭和色調(diào)都沒什么挑剔的。前面人物和場景本身都很真實,畫面籠罩著夢想的美感。后面的部分,夢想的美麗讓人感動。
還有人喜歡那電影比來比去的,《桃姐》我看過,我評五星。《無人駕駛》我也看過,三星都不到,還有傻逼連《大魔術(shù)師》《飛越瘋?cè)嗽骸范寄脕肀??!讹w越老人院》就是《飛越老人院》,跟那些電影有一毛錢關系,完全沒有可比性。同樣的題材不代表人家的表現(xiàn)方式就是最好的,導演以前的水平也不代表下一部電影的質(zhì)量。沒事找茬的人閑的吧。
還有人亂定義的,又說是喜劇片,又說是公路片。定義成“故事片”就足夠了好嗎,評價它好壞的標準就是故事講得好不好。有些人肯定是抱著“我來看看這部公路片拍得好不好”的心態(tài)看電影的吧,傻逼。
今天激動了,肯定有人不爽了吧。先回家看看父母再回來罵。
~~~~~~~~~~~~~~~~~~~~~~~~~~~·
對了,還有那些成天寫影評,情感麻木,靠意淫作品換關注的“牛人”們,web3.0要是來了你們?nèi)松蟾啪蜎]意義了吧。幾億網(wǎng)民能滿足你的虛榮心哪?啊?我趕緊去注冊小號捧你們的臭腳。
還有那些捧臭腳的,你們就捧吧。。。
4 ) “有一天,我們也會變老的”
有一天,父親問兒子:你看,這電線桿上是什么呀?
兒子說,是麻雀。
過了一會,父親又問:這電線上到底是什么呀?
兒子抬頭看了下,說,不是告訴你是麻雀嗎?
于是,父親又問:你看這滿天滿天的,都是什么呀?
兒子把手中的報紙一仍,大聲斥責到:你是不是腦子有病呀,都告訴你幾遍了那是麻雀!
父親從懷里掏出一本日記。
說:二十多年前,我抱著你,也是坐在這里,你問我,那是什么呀?我說,是麻雀。你又問我,那是什么呀?我說,那是麻雀,會飛的小麻雀。你一連問了我?guī)资?,你越問,我越是高興。
兒子哭了。
如果你看入殮師會哭,如果你看泰坦尼克會哭,如果你看到別人的故事不管是顛沛流離還是情定今生,請帶上你的父母去看這部電影吧。因為有一天,父母也會變老的。
如果你看別人的故事都會哭,也請帶上五十年后的自己去看這部電影。因為有一天,我們也會變老的。
哭成毛線了T﹏T
推薦一首歌,古巨基,愛的太遲。
5 ) 樸素的真
今天下午,影院很清凈,和北包場看這個電影。
檢票的時候,檢票員告訴我說,這片子很感人,很寫實,雖然只看了最后一點兒,很想從頭看一遍,買票沒錯,一定值得看的。
很少聽到檢票員這樣說。
看完了也有一樣的觀感。這樣的電影,應該很適合十元百姓場、敬老院專場、送電影下鄉(xiāng)等活動播放。
我是說,真好。有這樣平和心的電影,如今真不多了。
電影的基本構(gòu)架,應該就是日本的那個描繪一個情境的節(jié)目,臺灣的那個老年摩托騎行廣告,幾個心靈雞湯的段子,和若干公路片的影子,也許還有殺手不太冷、飛越瘋?cè)嗽海ㄟ@個沒大有)。臺詞有的過于小品化。不過這都不是問題。如今很少有這樣的國產(chǎn)電影,在故事的結(jié)尾回到樸素的感動。
在老人回光返照的最后一次冒險里,有的人回到童年,有的人回到救贖,有的人回到完整,有的人回到佛光滿面。
老人們演得真好啊,可能他們都沒有演。演老是最難的,也是最容易的。
也許什么人都能在里面觀照到自己的老年吧。也許能看到自己的以后,也許還看不到。平和的眼界,非強力所能打開。
去年說過,《龍門飛甲》盡管諸多不足,但武俠味夠足;《金陵十三釵》盡管制作昂貴,可惜人味缺失。
而這個電影充滿溫情的老人味。
最難得的是樸素的真。真難得,好難得。
6 ) 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
在電影院看完了期待已久的張楊新片《飛越老人院》后,擦擦濕潤的眼眶,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給遠方年邁的爺爺奶奶打個電話。電話鈴一響,聽出孫子的聲音后,電話那頭開心、燦爛的笑聲讓我心酸:對老人來說,需要的只是那么一點點關愛。
繼上一部作品《無人駕駛》關注都市男女情與欲的糾結(jié)關系之后,張楊在這部新片里直指中國社會目前可以說是最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由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老無所養(yǎng)、老無所依的問題,體現(xiàn)了導演出道以來一以貫之的敏銳視角和人文情懷。影片自始至終貫穿于一股溫情的力量,與《殺生》和《黃金大劫案》相比,文藝氣質(zhì)更為濃烈;而在這種文藝氣質(zhì)的背后,是對快要走到盡頭的生命的本能憐憫以及對老人們揮之不去的孤獨感的深切同情。影片的具體情節(jié)我就不一一細說了,談談自己印象最為深刻的幾個地方:
1. 恰逢節(jié)假日,小朋友和企業(yè)家們來探望關山老人院的老人們。導演特意給了小朋友滿嘴的口紅和企業(yè)家送出的鮮紅色的鈔票兩個明顯的特寫,暗示出這種所謂的關愛只是一種社會化的例行公事,是社會體制的一部分;老人們真正需要的,不是這種每逢節(jié)假日作秀和運動式的探望,而是長久的陪伴和關愛。
2. 當老葛兒子來給老葛退回20萬塊錢時,說了一句“這20多年你欠我們多少債”。此時,精神不太正常的老高立刻爆發(fā),朝老葛兒子扔去瓶子,并大聲喊道:“只有你們欠我的債,哪有我們欠你的債”。這句臺詞無非是表明,中國父母,至少老高這一代人,養(yǎng)兒育女的目的之一仍然是傳統(tǒng)的“養(yǎng)兒防老”,因此父子之間并不簡單是一種生命的延續(xù)關系,而是父輩對子輩有著養(yǎng)育之恩,這種恩情債要靠子女對年老的父親贍養(yǎng)來還清。短短一句話,中國傳統(tǒng)宗法制的倫理思想盡顯。
3. 與美國那部著名的《飛越瘋?cè)嗽骸废啾龋@部電影對老人院的飛越表面上看起來同樣是對社會體制的反抗,但實際上,“瘋?cè)嗽骸币黄瑥娬{(diào)的是個人的自由、獨立意志大于一切,而這部電影里的反抗最終的結(jié)果,卻仍然回到了傳統(tǒng)的社會運行秩序和社會倫理,因為老人們之所以要飛越,不是為了空洞的個人自由,只是為了能再見遠在日本的女兒一面,盡享天倫之樂。“瘋?cè)嗽骸崩?,幸福是建立在個體自由之上的;而“老人院”里,幸福則是寄望在他人身上。由此也可見中西方社會倫理和歷史變遷不同帶來的價值觀差異。
4. 影片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人們逃出老人院,行走在去天津的路上時,路邊出現(xiàn)的大片向日葵、奔騰的駿馬和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在這樣一部嚴肅題材的電影里,出現(xiàn)這樣的場景,既是對老人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贊譽,也是張楊導演一直以來的浪漫主義情懷的最好表現(xiàn)。
5. 在老人們開始表演節(jié)目時,響起的音樂是動畫片《西游記》里的插曲。用這樣的音樂作為背景伴奏,一來可能是暗示老人們生命快要走到盡頭,即將有可能駕鶴西游;另一方面,西游記里的西方是天堂,是極樂世界,這也代表了導演對這些可愛的老人們的良好祝愿。
6. 老周在影片中的搭檔朱太太喪失了記憶,把老周當成自己的老伴,然而到了后來,兩人似乎有假戲真做的意思在里面。在老人院里面的同伴們談論時,有一位老人贊嘆道:“朱太太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把不該記得的都忘記了,把不該忘記的全記在心里”,這句話或許是老人們晚年生活的最高境界,因為如果老太太不失憶的話,或許她還沉浸在晚年喪偶的痛楚里,而無法跟老周享受晚年的快樂。
7. 老周的生命最終在海邊走到了盡頭。他走的那一刻,天邊升起了太陽,然而那太陽看起來,卻跟夕陽一般,這或許象征了生命的周而復始,個體的生命只是人類生命和歷史延續(xù)長河中的滄海一粟,無須悲觀,也無須傷感。
最后,我想用《禮記》里的一段話作為這篇觀后感的結(jié)尾:“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以此向本片導演張楊致敬,向在好萊塢吸金商業(yè)大片、嚴酷的電影審查制度和把電影視為娛樂品、消遣品而非藝術(shù)品的絕大多數(shù)中國觀眾的三重壓力面前,堅守藝術(shù)底線和人文情懷的中國導演們致敬。只要你們不倒下,中國電影一定能夠擁有美好的明天!
7 ) 趕在日落之前
《飛越老人院》,很早之前同事推薦的誠意制作,拖了很久才看。
片頭蒙太奇的老人特寫,看了讓人心頭一緊,雖說自己離那個年紀還遠,但不無同理之心。想起曾經(jīng)看過的一個同樣主題的電影《遺愿清單》,常?;孟耄约耗昀蠒r該是這樣死去才對,而不是窩在老人院里看著僅有的一片天妄想(雖然我現(xiàn)在過著的日子也不過是看著一片天暢想而已)。
一個朋友的爸媽,幾年前我認識時就已經(jīng)是70多歲的年紀,卻是健健康康的背包客,依然每年大部分時間行走在路上。這兩年,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開始懂得享受和放松,而不是把自己的生活拴在子女身上。
人生不過幾十年,屬于自己的那點時間并不多。年輕時努力工作,為了養(yǎng)家糊口,年老了,萬一碰上個不孝兒女,還要在養(yǎng)老院孤老終生。想想如果有一天自己活到7、80歲不能動彈,變成人家的負擔,還真是讓人絕望的等死狀態(tài)。
作為一個后天該怎么過都看不到的人來說,擔心幾十年后的事情實在有點可笑,所以現(xiàn)在能做的,該是多拿出些時間陪陪爸爸媽媽,回報他們才是如今努力工作后該干的正經(jīng)事。
回頭來說說電影本身,戲劇化的情節(jié)和表達,有人說太過于刻意,不過我倒覺得刻意也好,因為少了刻意的雕琢,怕也難以成其為電影了,電影本來就是造夢機,有絢麗的色調(diào),出彩的幾個老戲骨足夠了,當然不敢去想要求好萊塢一樣要求國產(chǎn)電影,跟那些亂七八糟的所謂國產(chǎn)大片比起來,算是不錯的一個多少小時了。
老人們的演技叫人嘆為觀止,不愧是有生活的人。劇本沒有刻意煽情,把社會現(xiàn)實問題提到臺面上來講,需要莫大勇氣。
看完點映場之后最大的感覺是可惜,可惜了導演的情懷和勇氣,可惜了一批老輩兒的演員,可惜了那么美的景色。都被導演的浪費了。
浪費了好題材,真讓人難過。學不會克制感情,臺詞寫得太白,第六代自始至終學不會內(nèi)心張力的流暢表達,多流俗于人物表面,情節(jié)發(fā)展與剪輯沒有走心,導致一種尷尬的脫節(jié)。與桃姐相較,孰高孰低觀眾一看便知。感情鋪太滿,最后懶散的特寫升格徹底擊碎了我的耐心。張楊,你能上點心不?第六代的原地踏步。
人物塑造多,但有些老人性格特點不突出,明顯醬油,但總體還不錯
一群老年人的遺愿清單,最美夕陽紅
國產(chǎn)類型片,雖有抄襲嫌疑,但還是鼓勵下。關注老齡化,接地氣!
UME給的免費提前觀影,絕對是你不容錯過的一部電影。包含了非常多的元素:老人晚年問題、親子關系、友情、公路電影、生命理想。其中關于老人的生命狀態(tài)有很好的詮釋,而公路電影這一元素也非常出彩,這絕對不是電影,而是對你價值觀和行為的叩問
充滿人文關懷和浪漫主義的優(yōu)秀國產(chǎn)電影,有許多年沒有看一部電影看到淚奔,《TITANIC》也沒有!老葛深夜啜泣著洗床單;草原上講訴的父子故事;老人最后帶病堅持比賽和真情告白,沒有媚俗的煽情和大起大伏的交響樂背景,簡單的語言和畫面,統(tǒng)統(tǒng)戳中淚點。中途的公路畫面也是亮點。2012必看電影。
實在沒被感動,又生硬又突兀又刻意的情感,反正不夠自然就對了!
看過三部講老人院的電影,桃姐文藝,彩虹老人院歡樂,只有這部最接近生命本原。略顯煽情與說教,但許多情節(jié)設置也很活潑有趣。能有心來關注孤寡老人,這份情懷在內(nèi)地電影里總是好的。就像關山老人院門口大紅色的墻字:有一天我們也會變老的。PS:我的淚點竟是當草原上響起了動畫片《西游記》的主題曲。
公路上的那段,風景好美啊~!感覺公路部分應該再多些故事,從寧夏到天津,一路上應該會有很多預料不到的事發(fā)生的,片子里面的感覺,有點太“輕松”了。這個片子看得一整個廳的人都是一會兒笑一會兒哭的。我是在出字幕的那會兒眼淚流得最多。年輕一輩的都可以去影院看一看。打四星是包含感情分的。
誠意之作!感動!人物設置和景色都好。
saturday night
在以票房論成敗的今天,導演還能堅持關注社會問題、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拍片實屬難得,令人欽佩??纯雌械睦先?,思考未來的我們。每當看到有賈鳳森的鏡頭時心里又是安慰又是酸楚。
勉強及格,張揚可能是目前大陸導演里手法最好萊塢的一個了,從矛盾設置、敘事節(jié)奏、人物形象上全是好萊塢主流的做派,他的片子很順滑,也很成熟,當然也很俗
小成本 但是挺溫情的~~~
又是一部關懷老人暮年的片子。少了些凄涼的晚景,多了些溫暖的情懷。被兒女遺忘在老人院的老人們,用著自己的方式重拾生活的樂趣與勇氣。片子雜合了不少類型元素,喜劇、溫情、公路,老人集體出逃的部分尤為喜歡。結(jié)尾很戳淚點。
這是群老頑童 他們有過人生的大起大落 但是仍舊開心地活著 由于題材相似 與【桃姐】相比在所難免 這樣的美好養(yǎng)老院不是隨地都有的 讓人只會溫情哭哭 實際很少 給四顆星 畢竟我們是現(xiàn)實
0410@萬達內(nèi)部看片會
《飛越老人院》看得人心平氣和偶爾還一樂。張楊是個好人,這是他的電影一貫追求:善意溫情;何況這些和藹老人、戲骨,可能上銀幕的次數(shù)會一次次減少。用通俗老套的方式包裝太過理想化的故事,也許不被精英人群賞識,但是每天習慣于看通俗電視劇,早晚去參加廣場舞的大叔大嬸爺爺奶奶們一定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