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缺少真正的力量
無論怎么看都缺少真正的力量 無論是黑暗勢力 還是正義一方 無論是虛張聲勢的暴力 還是人物內(nèi)心的覺醒 差
2 ) 先看這個,再看【守法公民】
據(jù)說后者就是男版【勇敢的復仇者】和【七宗罪】 的結合,
也是講動用私刑的問題。
3 ) 《復仇的女人》:美式硬派復仇天使
這個勇敢的《復仇的女人》,把悲劇和絕望的情緒置于其次,把暴力和驚悚推上前臺。又一個典型的美式硬派復仇天使,只不過這次多了幾分真實少了幾分造作。無法避免的一個事實是,復仇女人缺失了情,無奈的變成了一個符號化的人物?!兄九嗄?br>
復仇,這個動詞抑或是形容詞,后面只要沾上女人這兩個字,就立馬變得陰柔和嫵媚起來。電影里從來不缺乏復仇女人,最近的有來自韓國的金子小姐,有強悍無比的美國新娘,甚至在《密陽》里的柔弱寡婦也以自己的方式對宗教進行了報復。這些女人無一例外的擁有一個陰暗的不忍回憶的過去,然后心性大變,于是產(chǎn)生了以暴治暴的念頭,從而被人們冠上了復仇天使的稱號。金子的復仇之路布滿了血腥,美國新娘則直接習武練刀血漿飛舞變態(tài)異常,而寡婦的復仇卻讓人深思。
又一個勇敢的《復仇的女人》在一場突發(fā)的暴力事件中誕生了,她是一個電臺DJ,有一個男友,一個公寓和一條狗,生活在紐約并且熱愛這個城市的每一個街道,這個女人是一個幸福的小女人。一場意外的暴力襲擊事件,摧毀了這個女人所有的一切,包括摯愛的男友和狗,包括未來的生活。男友死亡,女人幸免活下來,卻再也回不到曾經(jīng)的生活狀態(tài)。從曾經(jīng)對紐約的愛轉變成恨,對人群的惶恐和對周遭所有事物的懷疑,在這個女人心中,世界一瞬間充滿了黑暗的犯罪和可怕的暴力,危險在紐約的每一個街道每一個角落潛伏著。于是,女人發(fā)現(xiàn)警察和法律并不是阻止一切犯罪和罪惡最有利的工具,她以自己的方式,以一把在黑市里買到二手槍,開始了復仇之旅。
這樣一個復仇女人,比起同樣來自美國的新娘,更多了幾分真實的力量。她不是漫畫故事里那種一瞬間便被賦予了力量的女英雄,也不是像超人、蜘蛛俠和蝙蝠俠那樣的救世主。“義務警員”這樣的稱號被加在她的身上,顯得有幾分造作。她的復仇之路起源于對男友死亡的無法接受,第一次殺人則純粹屬于正當防衛(wèi)。深度的人群恐懼癥和不安全感,是女人想要有一把槍自衛(wèi)的理由。慢慢地,這個女人碰見了越來越多的犯罪和罪惡,于是她抬起了槍,以自我的判斷和價值體系作為標準,毫無惻隱之心的殺死每一個企圖犯罪或已經(jīng)在犯罪的人。“以暴治暴”成為這個女人報復的中心理念,所以,她是一個完全不想作英雄,卻成為了人們眼中英雄的勇敢女人,她的勇敢在于她抬起了槍殺死了壞人,而那些壞人的死在人們眼中是理所當然的。
于是乎,影片開始把這一問題逐步放大展現(xiàn)出來,且立馬擺在每一個觀眾的眼前。這個女人的所作所為是否符合正義是否符合道德標準,在法律和道德面前,人之為人的主觀性和判斷性,是否能成為奪走一條生命的正當理由。女人的所作所為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時下非?;馃岬娜毡韭嫛端劳龉P記》,女人和死亡筆記的作用是一樣的,只不過女人多了報復這一層,都以自我的價值判斷殺人,當然殺的確實是壞人,但是法律的存在就同時受到了輕蔑。在大部分不了解真相和事實的大眾眼中,女人成為了一個變態(tài)的連環(huán)殺手或是一個義務警員。
影片把大部分時間給了這個復仇女人的暴力史,她每次的報復行動和殺死的每一個壞人,而則把她的內(nèi)心淡化了,只通過了了幾次的女人工作時以DJ的身份帶出的心理獨白,觀眾得以直接地了解這個女人的內(nèi)心。所以,本來作為影片主角的女人被導演想要灌輸給觀眾的道德法律和人性的判斷給代替了,動作、暴力和驚悚成為主要的內(nèi)容。很顯然的是,影片其實已經(jīng)給出了一個自己的立場,無論從一直偵察連環(huán)槍擊案的偵探的態(tài)度,女人的那個黑人鄰居幫其隱瞞“殺人事實”,還是從最終女人“逍遙法外”的結局來看,在影片虛構的社會中,大眾普遍都認為女人的做法是正確的。這個充滿爭議的復仇女人,在美國民眾心中,成為了真正的“以暴治暴”的英雄。
當影片結束,女人順利逃走,又一次回到暴力襲擊事件發(fā)生的那個隧道口,整部影片留給我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女人殺人的場面,和她那張慘白的充滿仇恨的臉。一個悲劇卻沒有一份悲劇的力量,充滿著的是現(xiàn)實主義式的發(fā)人深省的各種關于人性的疑問,發(fā)生悲劇的人被淡化,悲劇造成的結果和事件被放大,這是《復仇的女人》帶給我最直觀的感受。
從來沒有人會懷疑朱迪·福斯特的演技,這個被稱作“美國電影業(yè)的一個標志”的女演員,把《復仇的女人》演繹的異常堅強,這一角色讓人們又一次看到了朱迪的精湛演技。影片實際上純粹是一部明星電影而不是導演電影,朱迪的光環(huán)是影片票房的保證同時也是影片質(zhì)量的保證。但是,放下朱迪的明星效應來看。影片導演對于人物內(nèi)心和情感的塑造和刻畫卻是很失敗的,明顯的想以點蓋面,以細節(jié)來刻畫人物心理狀態(tài),卻做的很生硬和粗糙,暴力和緊張的故事情節(jié)成為影片真正的主角和好看的部分。當然,這樣的故事,一會是那種走情感路線的文藝腔調(diào),另一種就是此片走的典型的好萊塢商業(yè)娛樂電影的套路。喜歡哪一種,則完全看觀眾的個人喜歡。
文/有志女青年 轉載情注明
4 ) 無聲的憤怒。
看到一半的時候和老公說起這部電影,說這部電影想拍現(xiàn)實真實的社會存在,但是我擔心這部電影要怎么收尾。打趣地說起,復仇電影最后是為了圖個酣暢淋漓的an eye for an eye,但是太理想化;很多批判現(xiàn)實電影最后是一黑到底,看完讓人沉默好幾天。我說,我很喜歡這個熱愛生活的女主角,她有愛人,有朋友,有熱愛的工作,還有只狗,她還會幫鄰居扶門,一切都很完美。只是那天晚上和未婚夫去公園遛狗,被命運砸中,砸倒在地。最后會怎么樣呢,如果一黑到底,我會難過很久;如果太理想化,又感覺枉費了電影前半段的真實。
當時老公說很真實但又不理想化的電影也有啊,例如The Next Three Days,然后我們還開聊了很久。最后鼓起勇氣把電影的后半段看完,幸好,幸好是這樣的收尾。
前半部的真實在每個細節(jié)都值得推敲還不會推出個大bug來,至少以我這種普通觀眾的認知水平來說。
1. 必須是一黑一白的搭配,不然就變成了白人孤膽英雄的頌歌。黑人警察叔叔的執(zhí)著和白人女主的火花才能讓人想到超越種族的人性、道德和正義。
2. 第一次開槍在便利店,這一場時間不長,但也是個完整的故事了,或者說是一個完整的,會有很多同類的案件。貧窮的白人賣回來了越南新娘,這種購買關系讓本身在貧窮區(qū)成長的道德觀念不完善但是物權觀念十分強烈的丈夫認為:這個女人是我買回來的,所以她生產(chǎn)出的(或者掙回來的)一切財物、人都是我的。所以才會因為妻子不讓自己見女兒而憤怒地持槍質(zhì)問,才會不把對方當人(因為是貨物)地一槍崩掉,還打開便利店的收銀機拿錢,嘴里嘟噥著:這些錢也是我的。
同樣,美國夢遍地的美國,越南新娘可以得到工作,可以掙錢,可以慢慢萌發(fā)出自我意識,能決定我要獨立我要離開這個男人,還要把女兒帶走??墒?,美國夢并沒有保護她完全脫離對方的認知。
3. 再次開槍,是在地鐵上,即使是敢于開口制止不良行為的黑人父親也避免不了在兒子面前被同膚色的兩位黑人青年奚落捉弄,只能倉惶地逃離地鐵。這位父親想維護的是一位白人學生,可是連自己的自尊都維護不了。暴力、作惡、侵凌,包括但不只因為種族膚色。
4. 又開槍,是為了一位雛妓。被救下來的雛妓在重傷時說了一句:這里還是美國嗎。美國夢把她們帶過來,可她們從一個火坑掉進了另一個火坑。人不改變,環(huán)境的改變也不能拯救一切??墒撬慌髡攘?,她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堅持。女主被黑人警察懷疑而被帶著去見這個唯一活著的證人是,女主含著淚說‘你說出真相吧,說出一切吧’,可是她說她什么也沒看到,她拿過了女主的十字架項鏈。
5.華人能賣一切有人想買的東西,包括槍。這是stereotype嗎,刻板印象?在電影里看來,倒是全無違和感呢..女主當時對著白人店主說,我可能沒辦法活過24小時,卻依舊被冷漠地拒絕:‘填表,考持槍證’。這時,為她提供槍支的華人,讓人怎么樣都恨不起來。
為什么會恨不起來,為什么會覺得女主的殺人是順理成章呢,為什么會覺得幫助女主治療、洗掉血跡的黑人鄰居像天使一樣,為什么會覺得黑人警察最后幫助女主作偽證是正確的呢?估計作為觀眾,我的三觀跟著一步步扭曲了...
無聲的憤怒最后讓女主成為了the brave one.
因為,在愛人逝去而自己重傷剛醒來后,只有冷冰冰的警察,沒有理解、同情和心理治療。被逼著認犯人,眼前只有那些急著破案的警察,女主說‘為什么我不覺得你們是好人呢’。
因為,朋友沒辦法幫助自己。那么痛,痛到無法出門,害怕到無法回到現(xiàn)實世界,覺得沒有辦法保護自己,沒有辦法信任這個自己曾經(jīng)熱愛的世界。我如此愛這個世界,為什么會被報以這樣的痛。
因為,政府和警察都沒辦法保護自己。去警察局查問案件進度,只有官方的對答,編號和等待。沒辦法生氣,因為他們太忙了,因為事情太多了,因為同類的案件太多了,這是維護大多數(shù)人利益的制度、管理和法則。但是個人呢?
因為,連工作都沒辦法給自己活下去的動力了。被賣了要接現(xiàn)場電話,快被逼瘋,要出賣自己的隱私。女主邊吸煙邊對黑人鄰居說,我不在乎,我想死。黑人鄰居說,人有很多種死的方法,但是你要找到一個活下去的方法。
黑人鄰居出現(xiàn)的場次不多,但是每次都能留下一兩句金句。她和女主說了一個故事,在她的家鄉(xiāng),孩子被逼著殺自己的父母,只為了證明他們可以。人會死的,但是死的原因卻賦予了這條生命不同的意義。殺也一樣。
女主不信任公共制度了,不信任警察了,才會選擇報私仇,寧愿做偽證也要報私仇。但是,無聲的憤怒,感同深受的觀眾卻理解了她。甚至在電影中因為對錯觀念而飄搖的黑人警察最后也認同了她的選擇。罪犯的女友也心情復雜地幫助了她。黑人警察曾經(jīng)是鐵面無私的,但是他也因為無法保護想保護的證人,想繩之于法卻逍遙法外的罪犯而痛苦不堪,甚至連自己身為律師的妻子也不再為正義而努力,轉接商業(yè)案件之類可以帶來財富的案件。找到知音的他,在幫助女主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對現(xiàn)實社會有多無奈,對片中女主做法就有多認同。在無法信任的世界了,成為勇敢的人,是多無奈。如果能被社會保護,能被制度保護,又何用自己來抗爭。這個理想化的結局,幸好不用一黑到底,但是也很無奈。
p.s. 黑巷中的少女 Judy Forster 很類似的反抗。
配樂好贊
5 ) 熟悉的陌生人
閉上眼前,他說,我們?yōu)槭裁床滑F(xiàn)在就去注冊結婚。睜開眼后,他的葬禮已經(jīng)舉行。睡夢中那幫你褪去內(nèi)衣的溫柔的手,不過是冰冷的手術鉗而已。
拒絕
拉上窗簾、不接電話、害怕門把手,把自己封鎖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內(nèi),以為就能拒絕發(fā)生的一切。那個人是你世界的全部,所以他消失了,那整個世界就都變得陌生,拉開門看到的還會不會是以前的街道,或者是萬劫不復的阿鼻地獄。
恐懼
突然超過你的行人,身后緊隨的腳步。失去了環(huán)繞在腰際的手,就像是被赤裸裸暴露在空氣中,四面八方都有可能突然出現(xiàn)危險,而無論你倒向何方都不會再有支撐你站立的墻。
安全感
沒了圍墻保護的玫瑰,漸漸的自己長出了刺。不再有人于危險時把你擋在身后,你就要學會自己找到武器,舉在胸前。槍,也許永遠不會使用,但有它在握,我會感覺,你還在身邊守護著我。
第一次:顫抖
當他拿著槍搜尋著你,你只得朝他射擊,終于像你想像的那樣,你用自己的手保護自己??謶肿屇阕兂闪肆硪粋€人,她有你的手臂,你的腳,你的眼睛,她睡不著,靜不下來,替你繼續(xù)走路,繼續(xù)吃飯,繼續(xù)活著。
第二次:默然
殺人可以使心情平復,第二次手已經(jīng)不會抖了。如果我走出車廂,或者拿出手槍他們就會停止,但我不想,我要殺了他們,因為他們該死。
第三次:決絕
那個女孩應該回家了。我是不是真的變成了夜里的執(zhí)法者。以前的我會害怕得跑開的,但這次我鉆進了車廂,我覺得這是我的責任,我要鏟奸除惡。
第四次:主動
他說過那個人該死,所以我去找他,我要殺了他,因為他該死。
復仇
不需要警察,我要自己復仇,所以放了他們吧,交給我解決。習慣了殺戮,就不會假手他人。
結局
沒有真正的正義,正義掌握在握槍的手上。以前我為愛而活,現(xiàn)在我因恨而生。我已經(jīng)不可能再回去原來的我了,內(nèi)心的陌生人已經(jīng)占據(jù)我的全身。
6 ) 城市的夜行者《勇敢復仇人》
勇敢復仇人The Brave One
國別:美國
導演:尼爾喬登 Neil Jordan《冥王星的早餐》
編?。毫_德瑞克泰勒Roderick Taylor《狂風沙》 布魯斯艾泰勒Bruce A. Taylor《Hell Swarm》 辛西亞莫特Cynthia Mort《我愛羅珊》
演員:茱蒂佛斯特 Jodie Foster《臥底、空中危機》 泰倫斯豪爾 Terrence Howard《饒舌歌王》 尼奇凱特Nicky Katt《瘋人鋸院》 尼維安德魯斯Naveen Andrews《瘋人鋸院》
英文官方網(wǎng)站:TheBraveOne.com
中文官方網(wǎng)站:tw.warnerbros.com/thebraveone/
前提
波卡多這禮拜開學,原本以為抽不出時間看電影的我,還是在禮拜日抽空到電影院看這部電影,電影院還是冷清清,但是這部電影還是有三分之二滿場,茱蒂佛斯特還是有一定的票房號召力。
導演與卡斯
導演是生於1950年2月25的愛爾蘭籍導演尼爾喬登,86年執(zhí)導的《蒙娜麗莎》入圍坎城影展競賽片,92年執(zhí)導的《亂世浮生》拿下金球獎最佳影片以及奧斯卡最佳導演的題名,從此尼爾喬登晉升為全球知名大導演之一,而94年執(zhí)導的《夜訪吸血鬼》成功奠定他在商業(yè)電影的地位,爾後推出許多作品無一不在影壇掀起炫風,前作《冥王星早餐》介由男主角尋找生母、尋找自我的劇情,探討信仰、血源及認同等問題,更貼近身為愛爾蘭人的導演尼爾喬登內(nèi)心的世界。
演員部份,兩屆奧斯卡影后(88年的《控訴》及92年《沉默的羔羊》)的茱蒂佛斯特擔當主角,搭配年以《饒舌歌王》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泰倫斯豪爾、實力派演員尼基凱特,以及《LOST》檔案走紅的尼維安德魯斯共同參予這部電影的演出。
觀影心得(內(nèi)有觸及電影劇情,未觀看過電影請斟酌閱讀)
當初來看這部電影,其實我自己還蠻不安的,記得前年去電影院看《空中危機》悶到我在電影院裡面睡著,那年衝著那部是北美票房雙週冠軍,又沖著朱蒂佛斯特的名字,這也導致我《臥底》也沒有到電影院看觀賞,畢竟有時候到電影院看電影是找輕鬆的,太過沉悶的電影往往會與想法相左。
《勇敢復仇人》故事內(nèi)容是說女主角茱蒂佛斯特飾演的艾利絲班恩是一位電臺主播,有天跟醫(yī)生未婚夫大衛(wèi)(尼維安德魯斯飾)到公園溜狗,去遇到幾個流氓襲擊,那次意外艾利絲重傷住院,而他的未婚夫因為傷重不幸喪生,除了痛失愛人外,接踵而來的生活該如何去面對?!
女主角在遭受噩耗的同時,自己也是這場災難的受害者,原本令人以為安全的城市,如今卻黑暗的令她害怕,在這原本他熟習的城市不在令他熟習,他要怎麼面對這樣的改變,這如同改頭換面的城市臉孔,動物在面對恐懼的時候往往有兩種選擇,當面對危險就不顧一切的逃走、藏躲,藉此躲避一切慢慢的不敢去面對人群、街道,慢慢的被世人遺忘;艾莉絲不想變成一個被遺忘的人,他選擇勇敢面對,如同腎上腺素,人在面對無法面對的恐懼時所釋放的腎上腺素,頓時艾莉絲變成了另一個人,一個連自己都陌生的人,使用著他的雙手、呼吸著和她一樣的呼吸,但是陌生到自己都不認識的陌生人,在街道上懲罰該受逞罰的罪人,以不合乎法律的正義,完成自己的救贖。
電影片名取為《勇敢復仇人》,但是復仇只是這部電影的枝幹,電影的靈魂還是在於"勇敢"這兩個字上面,這部片主要是在說以女性的角度去探討復仇與正義,當司法沒有辦法給人公平的時候,是否需要另外一種激進的方式達到所謂的正義,全世界不斷有著法律保護惡人的事件時有所聞,即便司法體制完善的美國,還是有許多該受到制裁卻仍然逍遙法外的壞人,電影稍稍有觸及這個部份,而當這樣無法給人民保護的法律制度下,人民該怎麼去尋求心靈的平靜,女主角艾利絲班恩找到了對與錯中間的平衡點。
令人意外的結局
但是兇手遲早難逃法網(wǎng),在層出不窮的殺人事件發(fā)生後,女主角的警探朋友,也是他忠實聽眾的墨瑟(泰倫斯豪爾飾),開始勾勒出這暗夜復仇人的輪廓,慢慢發(fā)現(xiàn)與他有著特殊情愫的艾莉絲班恩,可能就是這幾件兇殺案的兇手,在幾乎慢慢蒐證的同時,墨瑟接獲艾莉絲告別的簡訊後匆匆趕往他復仇的終點站,也就是在公園襲擊他跟他未婚夫的那幾個小混混,在復仇的同時也受到小混混的奮力反擊,在千鈞一髮之際,墨瑟趕到現(xiàn)場,卻不同以往「大義滅親」的將女主角繩之以法,反而是幫助女主角復仇,這點到真的是出乎大家的意料之中,雖然有點唐突,但是卻也說明這世界是否也真的需要這樣的非法正義來維繫弱勢團體的正義,結尾令人訝異,也令人省思...。
最後
電影告一段落,女主角與他的狗回到當初分離她們的地方,女主角的內(nèi)心如同片尾那般平靜,是否在這些事件中得到救贖,其實片中墨瑟已經(jīng)給他最好的回答。
艾莉絲:你有殺人嗎?
墨瑟:有!
艾莉絲:你的手會害怕的發(fā)抖嗎?
墨瑟:不會,因為我知道我是代表正義...
原文出處:
http://www.wretch.cc/blog/pocato&article_id=12490200 7 ) 劇情 for myself
女主和男友被流氓攻擊,男友死亡,女主重傷后恢復,買槍開始為民除害,但遲遲無法查出流氓信息,聽她廣播的警官開始幫她,后發(fā)現(xiàn)她有殺人嫌疑,對她說出自己最想抓的罪犯,結果女主替他殺了罪犯,警官發(fā)現(xiàn)后恍然大悟,女主去找流氓報仇,在趕到的警官協(xié)助下殺死流氓,警官要其對自己開槍并嫁禍流氓,女主開槍后離開。故事不錯,結局不夠和諧。
剛開始覺得,哇好厲害,警察對付不了或者不想管的害我的人,我自己殺。后來慢慢覺得她殺人是武斷的,完全沒有給人家改過自新的機會,或者嚇唬嚇唬就行了,直接就殺了,殺了那么多人,她還沒多大事,雖然都是壞人,但莫名感覺這一點都不酷。價值觀從某方面說,是病態(tài)的。我不喜歡。個人意見。
?「There's plenty of ways to die. But you have to figure out a way to live. Now, that's hard.」「Now, if you're gonna use a gun, you make sure it's legal.」「There is no going back to that other person... that other place. This thing, this stranger... she is all you are now.」
人說律師都是騙子,是因為他們只負責辯護不分辨是非,法官負責分辨并審判,而唯有警察的職責是正義,但是法律永遠不是完善的,只懂得照章辦事的警察只能說稱職不能算正義。幸好結局沒有慣性思維中那樣ERICA走到了萬劫不復,可是這個陌生的自己恐怕會永遠伴隨著她了
恐懼使得你以一種陌生的方式繼續(xù)生存下去。也許原始的自我保護功能在起作用。最近連續(xù)幾部都是提倡以暴治暴了,末世景象看來在電影中先出現(xiàn)了
不用德羅尼出手,長大了的朱迪可以自己獨闖龍?zhí)读?..
Jodie Foster的單人舞臺劇,看表演,對情節(jié)不可要求過高。
從《戰(zhàn)栗空間》到《空中危機》再到《勇敢的人》,朱迪福斯特確實適合扮演勇敢?guī)洑獾呐孕蜗螅愃频倪€有《異形》系列的西格妮韋弗。劇情上基本沒有漏洞,除了半遮半掩的說教意味的臺詞致使劇情略顯古板和拖沓外,其它都還好,說甩相同題材又同期上映的《非法制裁》幾條街也不為過。
可以理解一個失去愛人的女性那么迫切地想去手刃仇人,但是她(還包括那個警察)又太想去冒充一個超級英雄了。英雄和超級英雄的界限在于,一個人有所犧牲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已經(jīng)算得上是英雄;而超級英雄的本職工作就是不斷地去犧牲。
Jodie Foster,my lovely girl~~
3.5 朱迪·福斯特在表演上的強勢,總是容易讓人忽視電影的其他部分。本片說到底仍是靠倫理困境這個點搏出位,部分橋段堪比之《憑空而來》《小丑》。
這是劇情毫無新意的電影,女主角在為男友復仇的過程中陰差陽錯殺了很多該死的人渣,正義的警察因為現(xiàn)實的無力認同并成全了她。這個幾乎零血漿的罪案片,將更多篇幅放在了人物內(nèi)心的變化上,悲涼得有些詩情畫意了。讓人震顫的只有結尾那句話:我已經(jīng)回不到原來的我,內(nèi)心的陌生人已經(jīng)占據(jù)了我的全身
朱迪福斯特很適合演這種片。復仇就是要以暴制暴啊,結局也不錯,只希望事后調(diào)查的不是CSI就能蒙混過去了。
How many wrongs to make it right?
法律是用來維護正義的,可是太多太多的時候因為法律自身存在的漏洞并不能有效的遏制犯罪和維護正義。這時候問題出現(xiàn)了,我們需不需要逾越法律的人去維護這個社會應有的秩序呢,但是采取非法律手段去維護正義必定又會觸犯法律,這似乎陷入了一個死循環(huán)之中。。。本片的導演已經(jīng)給出了他心目中的答案了。
Tough lady Jodie(4/4).節(jié)奏略拖,片子很多細節(jié)只在2010s之前成立,比如沒有security check和camera的地鐵。不過仍不失為一部私fa制裁爽片。如果你支持同態(tài)revenge,如果你也曾對當代law所能溯及范圍的有限性感到絕望……那么,《勇敢的人》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Jodie的眼睛啊?。。。≡絹碓叫×丝上瑳]有特別深的亮點
尼爾喬丹在人物塑造上很有一套,以至于讓觀眾在認同人物行為以及心理的同時能夠原諒故事的無數(shù)漏洞,而出色的鏡頭感也對展現(xiàn)角色的內(nèi)心世界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影片最大的亮點就是導演拋棄了復仇的快意恩仇并且把槍支問題擺在了臺面之上,但因為想要思考的東西過于深入,到最后失去了娛樂性。
There is no going back to that other person that other place。This thing,this stranger she is all you are now。
搶救的一場戲拍的太出彩了。Sayid在Lost里多猛啊,到了這部片子任人蹂躪了。
看此片時腦子里一直浮現(xiàn)Jodie Foster前不久宣告出柜的情形,說實話,片子里她還真是彪悍……本片【提名】2008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當然今天獲知金球頒獎禮將取消,奧斯卡80大壽看來也是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