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向編劇宋先生致敬!
這部劇的除秋芝外的很多配角其實演的也很傳神、很到位。
不過其實我個人還是要對這部劇的編劇深深的鞠一躬,雖然劇情和文案設計還算不上完美無缺無可挑剔,但,能以這樣尊重傳統(tǒng)尊重國學的態(tài)度去做一部娛樂劇,能把她弄的如此古香古色詩情畫意,能把中國民俗江湖文化如此真實再現(xiàn),真的足以讓18年后的大陸古裝劇們汗顏?。?!
如同上面的很多朋友談到的一樣,每當看到當前古裝劇情節(jié)和對白粗鄙不堪,總會不自覺的神往《戲說》《新白》那些國學造詣深厚的編劇和幕后工作者,想象他們是以怎樣虔誠的態(tài)度來制作影視作品!看著當前大陸古裝劇那些淺薄的臺詞和對白,還有那只有帶著避雷針才敢看的劇情,總是提心吊膽,害怕哪句對白不小心把自己雷倒!
根深蒂固 是文化的差距 是內(nèi)涵的差距,但愿以張某人為首的央視劇在糟蹋了古裝劇這么多年之后,能適當回歸傳統(tǒng)回歸文化!
2 ) 縱在劫難逃,也甘之如飴——程淮秀
他在大街上焦急地叫“淮秀”、“淮秀”,聲聲泣血,最終佳人杳蹤,他只得蕭瑟而回。
她在城樓上聽他聲聲呼喚,看他的焦急、他的落寞及他蕭瑟的背影,忍著心痛,冷靜地止住了腳步卻沒有止住淚水漣漣。
他回了紫禁城,在雕梁畫棟的屋子里繼續(xù)做皇帝;她回了江南,在腥風血雨的江湖繼續(xù)做鹽幫的幫主。從此,即便不是“蕭郎變路人”也是“更恨蓬山一萬重”。也罷,對于他們來說,也許真的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四爺看程淮秀最初是竹林的英姿颯爽,再是夜下救人的俠肝義膽,再是小狼溝截官船的巾幗義氣,再是名園夜下的嬌羞伶俐,再是鹽幫大堂中的恢弘氣度,再是旱湖的溫柔嬌羞,最后是她得苦,她的真,她得冷靜,她的情與她的體貼。
我們看淮秀又何嘗不是如此,她得美麗層層在我們眼中展開,不知什么時候,我們也同四爺一起愛上了她,不能自拔。我實在想不出還有哪一位女子可以如她一般的惹人愛,讓人敬,叫人憐。愛是愛她身上無一處不在的美,敬是敬她巾幗不讓須眉的義氣豪爽與大器智慧,憐是憐她太過虧待自己,如果她能自私一點,多好。如果,一定要找一位女子與她相媲美,應該是金庸筆下的翠羽黃衫吧。一樣的美麗,一樣的大器,一樣的冷靜,一樣的隱忍與不懂憐惜自己。
她出身江湖草莽,大器不扭捏,發(fā)誓身許鹽幫,縱四爺這樣的人物,她也總以一句“有緣自會相會”推搪再三。但最終他還是留在了她心里,也許是在名園他挑開她面巾的時候,也許是在小狼溝他出手相助的時候,也許是在鹽幫大堂他稱她為淮秀的時候,她已經(jīng)情難自禁了。
相約旱湖,她力持冷靜,無酒而宴,他卻與她談酒,他以為她不懂,她卻侃侃而談。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是粗人,淺酌品酒侃侃而談卻是雅,那一刻,四爺是迷惑的吧,見識了她得英姿、義氣、恢弘大氣,想不她還有此等的雅趣。他說,我喜歡你難道你不喜歡我嗎?她回答,我不是你游戲的對象。那一刻說給他也說給自己,感情不是游戲啊,但最終情難自禁。只能說旱湖一夜,情路上淮秀已是在劫難逃。
她想逃,也逃了,可最終未能逃過。白云古剎他還是找來了,她對他說“旱湖一夜,萬劫不復”,她勸彼此瀟灑,效仿佛祖“不三宿桑下”,勸他的同時也勸自己。然而他還是留下龍鳳呈祥的玉佩,那是他送的定情之物,也是他的決心。因為他想過他們的結局,曹大人說:“進,淮秀進宮;退,相忘于江湖”他只說相忘于江湖,不好。她也想過他們的結局,于是想到了四爺入鹽幫。那時,他們心底的愿望都是想相守一生的吧!
淮秀美、雅、英氣、大器、義氣、冷靜、溫柔,淮秀還潑辣。這是草莽堆里滾過后必不可少的“野”性,她面對李進的責難說:“我和你睡過了嗎?我許了你了嗎?”繼而又說“在旱湖我們做了什么,你只要問得出,我絕對答得出!”那潑辣的架勢,饒是草莽堆里混出來的男子漢李進也只能敗的落荒而逃。不知道四爺見識了這場面該作何感想?顯然只有呆愣的份了,李進越獄,官府到鹽幫要人,四爺先去擋了,沒能擋住,混戰(zhàn)一觸即發(fā)的關口,淮秀來了,那一番話說的又潑又辣,又江湖又場面。四爺當時那眼神分明再說“原來這樣也行啊!”秋官的演技沒得說!
縱是這樣的女人也有吃虧的時候,索拉旺窺覬淮秀的美貌不可能是一時興起的,只是以前沒那個膽色罷了。可見淮秀在江湖的威儀,直至四爺來了,旱湖一夜,李進醋意大發(fā),酒后瘋話,謠言漫天,許是這樣的謠言讓索拉旺動了心思吧,原來那女人不如自己想的那般啊,也是個風流的角色。所以淮秀吃了悶虧,也是第一次在四爺面前流淚,這就是淮秀:她強,她也要強,但她也會在自己愛的男人面前示弱。她對他說:“沒有你我也一樣要打要殺,有了你卻總想要向你討個主意,總覺得這樣才踏實!”何其的不簡單??!做為一個要強的女子,我知道這樣的示弱是何其的難,所以更加能欣賞淮秀這樣的弱,也可見淮秀對四爺?shù)膼壑小?br>四爺入鹽幫對淮秀說:“你給了我體面”,那不是體面,是淮秀的愛。四爺始終想著帶淮秀進宮的,李進橫尸漕幫米店,淮秀要帶他回來,四爺吩咐賈六、寶珠什么也不必管只管護衛(wèi)淮秀,那是把淮秀當做主子看待了。但最終四爺是要失望的,那樣不拘一格的淮秀,怎會不明白四爺和皇上的差距,所以她向他要體面,他給了。他知道給的不是體面而是對淮秀的愛與尊重?;葱闶莻€值得愛并值得尊重的女人,她不是后宮三千佳麗各有千秋的美,而是獨一無二。
他說她好生冷靜,她說自己心如浪翻。她哭了,這是她第二次對著他哭,她是個有血有肉的女人啊,面對如此別離,情何以堪。她不想送他,最終還是去送了,還送了個繡著“鹽”字的荷包和定情的那塊龍鳳玉佩。那是她的決心,不能留在鹽幫的四爺,不管是什么身份,皇帝也罷,草莽也罷,都不是她得那杯茶。
就那么走了,理智上知道從此該相忘于江湖了,可情難自禁啊,彼此還有無盡的想念,憑著這想念淮秀飛奔而去了,那飛的速度和飛起來的心情可見心之焦急。千辛萬苦見著了,他說她來了他不是高興,而是感激,這一句感激道盡了帝王的相思之苦。然而激情過后,回歸平靜,最終是要有所了斷的?;葱闶呛纹涞睦潇o聰慧,她明明知道宮殿里的他和江湖中的他的差別,知道這宮殿與她的格格不入,但她還是憑借著對他的想念來了,不是存有一絲希望,而是讓自己更快死心??催^了也就能死心了,對自己有個交代了。情到深處?。∷臓攨s不如是想,他想她既然來了又何必走了??v在花叢中打滾的皇帝也難以理解淮秀這以進為退的決絕,那是讓自己心甘情愿的決絕。即使不來這一趟,她也知道來了會是這樣的結局,所以她只是托江沱暫時照顧鹽幫。那為什么還要來?這是明知要死也要死一回的甘之如飴?。?br>淮秀之于四爺,他用一句話來形容“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彭山一萬重”,那時他大概已明白淮秀為什么來又為什么去了吧,所以才會如此蕭瑟。四爺之于淮秀,也要用一句話來形容的話,我只能說是“縱是在劫難逃,也甘之如飴!”因為她說,旱湖一夜,萬劫不復,但她不后悔。
3 ) 乾隆的皇后們
小時候看《戲說乾隆》,四爺對沈芳說,我的兩個老婆,一個跳河了,一個出家為尼了。當時頗不能理解,何以皇帝的老婆如此命苦。后來明白了,皇帝的老婆命苦并不奇怪,但乾隆的前兩位皇后,也并沒有跳河和當尼姑,不過是一個死在了船上,另一個死得頗為不甘。
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是乾隆的原配妻子,新婚時期的她和乾隆感情算是不錯,雍正六年到雍正九年的三年間,就生了二女一子三個孩子,到了乾隆十一年,又生了一個兒子,可惜她的四個兒女,有三個都早早夭折,只有大女兒固倫和敬公主活到了六十多歲。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孝純賢皇后隨駕東巡,三月十一日即死于回鑾途中的德州舟次,享年三十七歲。這個皇后是怎么死的,據(jù)說是因為皇帝和皇后的親嫂子,傅恒的老婆傅夫人有一腿,皇后一直生氣,加上兩個兒子皇二子永璉和皇七子永琮先后夭折,出巡期間拖著病體還要照顧皇太后,身體吃不消,最后在船上郁郁而終?;屎笏懒?,乾隆悲痛不已,不但皇后的葬禮空前隆重,更是要求全國的文武官員摘除冠上紅纓,齊集公所,哭臨三日,百日內(nèi)不準剃頭,持服穿孝的二十七天內(nèi),停止音樂嫁娶;一般軍民,摘冠纓七日,在此期間,亦不嫁娶,不作樂。皇后死后,乾隆一度暴躁不已,倒霉的皇長子永璜因為毫無悲哀之意,而被盛怒的乾隆斥為不孝,連同其師傅、諳達等一同都受罰,也因此永遠失去了繼承皇位的資格。一直到乾隆十七年,孝賢純皇后奉安,乾隆還親自作了《述悲賦》,據(jù)說此文催人淚下,本人未曾拜讀此賦,乾隆一向喜歡舞文弄墨,甚至是史上最高產(chǎn)的詩人,然而流傳于世的少之又少。人都死了,作什么破賦有啥子用。
乾隆和傅夫人的風流事還有后續(xù),傅夫人的兒子??蛋?,有人說其實就是乾隆的種,所以后來??蛋膊拍敲词芮〉闹赜煤蛯檺?,死后還被封郡王配享太廟。??蛋残值芩娜耍挥兴粋€人沒有尚公主做額駙,也被人用來證明他其實是乾隆的兒子的證據(jù)。
繼皇后烏喇那拉氏,也就是《還珠格格》里出現(xiàn)的那位皇后,之所以她沒有謚號,是因為她最終是以皇貴妃的喪葬儀式下葬。乾隆還是親王的時候,烏喇那拉氏為側福晉,乾隆二年,封嫻妃。乾隆十年,進嫻貴妃。孝賢純皇后逝世后,進皇貴妃,主持后宮。乾隆十五年,立為皇后,乾隆三十年,“從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發(fā),上益不懌,令后先還京師?!迸蛹舭l(fā),是大逆不道的事情,皇帝從此對她失去了一切耐心,第二年,也就是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四,這個可憐的女人就死了。為什么好好的,烏喇那拉氏要剪頭發(fā)呢?有人說,自從她做了皇后,皇帝對她一直不咸不淡,對她的兒子也沒有像對孝純賢皇后的兩個兒子那樣,先后被秘密封為儲君。南下的路上,乾隆又對地方官員送來的美女來者不拒,不但南下的路上,繞過孝賢純皇后死的地方,還為孝賢純皇后賦詩一首“濟南四度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春三月昔分偏劇,十七年過恨未平?!睘趵抢闲睦順O度不平衡,于是就剪了頭發(fā),把自己也逼上了絕路??蓱z她一共有兩子一女,只有一個兒子永璂活到了25歲,而這個可憐的皇十二子,一出生就被封為貝勒,直到死后也沒有再追封,地位,還不如那個不知是不是野兒子的??蛋病?br>
孝儀純皇后,魏佳氏,這位皇后,就是《還珠格格》里出現(xiàn)的令妃,她在世的時候并沒有做過皇后,只因為她的兒子做了皇帝,所以死了好多年之后,才被追封為皇后。這位魏佳氏乾隆十年入宮,封為魏貴人,同年十一月十七冊封為令嬪,十四年四月初五冊封為令妃,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八冊封為令貴妃,三十年六月十一冊封為皇貴妃,晉升的速度并不算快,然而,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生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二十二年生皇十四子永璐,二十三年十二月初七生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二十五年十月初六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慶帝,二十七年生皇十六子,三十一年生皇十七子慶僖親王永璘,十年間,生育了六個子女,足見她有多么得寵。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令懿皇貴妃逝世,享年四十九歲。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颙琰為皇太子,同時追封其母令懿皇貴妃為皇后。
孝儀純皇后比乾隆小16歲,她的小兒子慶僖郡王永璘,也是乾隆最小的兒子,比他更小的,只有那個備受寵愛的十公主固倫和孝公主了。乾隆65歲那年生了這位小女兒,對自己的生育能力極為得意,于是特別寵愛她,《清史稿公主表》中記載:"主,高宗少女,素所鐘愛,未嫁賜金機轎。嘉慶四年,和珅死了,現(xiàn)在的恭王府,也就是當年的和府被一分為二,一半給了嫁給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固倫和孝公主,即是的十公主;另一半就給了嘉慶的弟弟慶僖親王永璘。據(jù)說慶僖親王小時候曾經(jīng)戲言,自己沒什么大志向,將來能得到和珅家的大花園就滿足了。于是和珅倒臺之后,嘉慶就把和珅的另一半園子給了他。這是另一個故事,不多贅述了。
4 ) 來生再續(xù)緣,與你共纏綿。
1,趙雅芝確實漂亮,然而演技真的捉急尷尬,表達情緒反復就那么幾個表情。當然還是能吊打當代小花們的水平的。
2,鄭少秋真的挺帥,身段好。無時無刻不在撩,風流多情而不下流。
3,可惜的是,這倆人此時都已經(jīng)有了一定年紀,細看還是顯老的。
4,蠢萌的賈六,蠢萌的寶柱,蠢萌的春喜,都好可愛。
5,喜歡這種組隊模式:一個能T能暴力DPS能撩妹的隊長-乾?。籇PS-寶柱、賈六;治療-曹大人、春喜。五個人,是君臣,是主仆,也是朋友,是親人。是真心實意,發(fā)自內(nèi)心的相互尊重與相互愛護。
6,為什么我會覺得程淮秀仿佛是利用了四爺→_→來搞定漕幫和那個反派官兒,讓暗生變動的鹽幫再次穩(wěn)固下來。不過無論如何,程淮秀不選皇帝選事業(yè),還是非常值得表揚的。
7,一直覺得恕妃挺蠢,想不開,太固執(zhí),乾隆對她有太多無奈。但是后來看,這姑娘有自己的原則和身份造成的不得已。一邊是族人之仇,一邊又是自己愛上了這個并不屬于自己一個人的丈夫。
8,沈芳太艱難。她的復仇大計本就是非常渺茫。更可惜是遇到了乾隆。這個人,因為文字獄,殺了自己的爹,害死自己的娘,讓自己家破人亡吃了無數(shù)苦頭。然而,最后,他們邂逅,相戀。他救了她,那今后,更讓她如何繼續(xù)保持著報仇的追求?
9,第三部金無箴故事里的乾隆,大部分時間都是更年期狀態(tài)。
10,來生再續(xù)緣。一直印象里這個歌是個女聲唱的。直到去年還是前年,忽然發(fā)現(xiàn)原版是王杰。配。
11,以前的編劇是真文人,真編劇。有自己的思想,有仔細考究,即便在這么個赤果果的戲說劇里,還是很有野心地放進去了很多東西,對現(xiàn)實的折射,對歷史和人性的思索等等。角色一個個也都立體飽滿,智商基本上都在線,不需要強行讓哪個角色沒智商來推動劇情之類。難怪這個劇能成為經(jīng)典。反觀現(xiàn)在?寫作門檻低,真心并非好事。
12,三個單元女主都讓一個人演,而且人設并未提到長相一模一樣……當年秋芝CP真的很紅吧?不過總有種乾隆陷入趙雅芝副本循環(huán)的既視感。第一回合,被甩;第二回合,分手;第三回合,分手,不過有名無實還生了孩子,算扳平否?
13,欽主子戲太多啊戲太多。發(fā)現(xiàn)編劇總愛用這樣的比對。第一回合,與程淮秀交往時,有個小魚兒作比較。程淮秀的理智,對比小魚兒的天真。第二回合,恕妃與沈芳,也是相似的,只是沈芳可以選擇遠離乾隆,而恕妃得呆在紫禁城中。第三回合,金無箴究竟是不是有心機還不好說,但欽妃絕對是內(nèi)心戲多不可思議。有時候你改變自己去刻意討好一個人,未必有效。發(fā)自內(nèi)心或自然而然的,才是默契,才是相互吸引的。
14,編劇最后幾集是腦子發(fā)洪水了?集體OOC啊。乾隆喜怒無常了;寶柱賈六戲份快沒了;狂夸那個所謂九爺簡直是硬捧;春喜竟然那么多愁善感淚雨漣漣了?
15,感覺金無箴確實有心機的。然而被欽妃一番打壓,提前認清現(xiàn)實。另外深覺乾隆對金無箴的感情更多是出于對藝術家的欣賞以及過度無聊后發(fā)現(xiàn)新鮮事物的喜好。
5 ) 相忘于江湖
《戲說乾隆——江南除霸》
小的時候,看不懂程淮秀這樣的女子,是因為閱歷和心智都不夠。而現(xiàn)在,長大之后的我,用一個成年人的心態(tài),再回過頭去看這個故事,才能體會到個中的深意。像程淮秀這樣的女子,絕不是隨隨便便用“不簡單、不容易”幾個字就能夠概括的。她是世間罕有的女子,她剛強堅毅,豪氣干云,這樣的女子,在古代和現(xiàn)代,都是不容易被人理解的。四爺能夠理解淮秀,不僅來自一位君王對子民的體恤,更來自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的憐惜。四爺曾戲言淮秀是他的紅顏知己,其實殊不知,他才是她真正的知己,這世間,確實缺少能夠懂得淮秀的人,尤其是一位這樣優(yōu)秀的男子。所以,淮秀最后恣意的眼淚,其實遠遠不僅是一個女子對情人的不舍,還有即將失去一位人生知己的難過,“人生最難得一知己”,尤其是像她這樣的女人,這般倔強,這般不俗,這般出眾,又有幾人能懂?
程淮秀是寂寞的,像所有統(tǒng)帥一樣,也許正因為如此,四爺作為一個更大的統(tǒng)帥,才能夠理解這份寂寞。程淮秀是孤獨的,她何嘗不想找一個堅實的肩膀依靠,也卸下自己心中的那份責任,像一個普通的女子一樣,宜室宜家,相夫教子。然而可惜的是,她是個江湖兒女,倔強的她比男子更加一諾千金,把誓言和義氣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一個勢力波及大江南北的幫派,身為老大,她是氣派的,然而,身為女流,她也是艱辛的。只有深明就里的人才會知道,其實她有多難。黑白兩道,她要應酬、打點、斡旋,幫里幫外,她要出頭、拼殺、支撐。成千上萬口男女老少,都要她帶領,要她養(yǎng)活。在蘇州名園,淮秀輕描淡寫的說著:“奔馳兩淮,草湖曠野,跑私鹽,走黑道。七百斤的一車鹽,我一天一夜,推著拉著,趕兩三百里路,算不了什么的?!甭犓龑⑦@么辛苦的過往說得如此輕松,不由得讓人心疼。
故事發(fā)生的時候,程淮秀應該已經(jīng)做了十年有余的幫主。很難去想象,當年一個十八九歲的妙齡少女,在父親亡故之后,帶領著這些江湖粗漢子,面對著漕幫的挑釁,應付著官府的壓榨,獨自支撐著場面,她是如何走過來的。十年間,她一定經(jīng)歷了太多太多,才磨礪出故事中那個剛烈又不失冷靜,變通又不改原則的鹽幫幫主。面對自家兄弟,她怒斥李進:“你睡過我嗎,我許了你嗎?”,話粗理不粗。面對鹽漕總督索拉旺,她義正言辭的拒絕,不只是為了她自己,更為了鹽幫幾代人的尊嚴,有誰能真正理解她?對于李進,這個幫里的二把手,她最得力的屬下,她得依仗,她得籠絡,但也得保持距離,她不是不知道李進明里暗里的追求,可是自己又不能真的下嫁給他,不然豈不是成了全江湖的笑柄。她知道,李進是個粗人,絕不能硬碰硬,所以,她很聰明,她借辰坤的口,傳達她的意思:“我們好,好在兄弟,不在男女”,這意思已經(jīng)相當明確了,她已經(jīng)做到了一個幫派大佬對手下最大限度的容忍。對于總督索拉旺,她不敢得罪,不敢怠慢,可是對方依然步步緊逼,直到最后的底線??梢韵胍?,十年來,索拉旺對淮秀動了多少歪心,而淮秀既要保全自己,又不能和官府翻臉,這對于一個女孩子而言,又是多么的不容易。
程淮秀年輕的時候,應該是對李進動過心的,他們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馬,“哪個少女不懷春”?只是,也許后來,淮秀明白,于公于私,這段感情最終都是不會有結果的,所以可能及時扼殺了自己的心思,讓這段朦朧的少女情懷,還沒開始,就已經(jīng)結束。她恨的是,李進不懂她,不理解她,直到四爺?shù)某霈F(xiàn)。
我實在不愿意相信,旱湖之約是一場早有預謀的“意外”,我寧愿相信,淮秀是出于對小狼溝義助的感激,是出于對滄浪亭失約的愧疚,而后發(fā)生的事情,也是她始料未及的。從之后淮秀的態(tài)度和舉動上,能夠看出,這一切不是裝出來的。她的一池心水,是真的被攪亂了。于是,她去古剎,去沉思,去清修,去懺悔。她說她不后悔,因為她敢于面對,她說她錯了,因為她清楚自己的責任。我不知道,她是否想過,將來有一天,要放下鹽幫,甚至退出江湖,覓一歸宿,也許這樣去揣度淮秀,就俗了。然而,旱湖這個簡單的約會,卻引來了她和李進十幾年關系的驟變。程淮秀應該沒有料到李進的反應竟然這么大,她或許高估了李進,以為他能和自己一樣,提的起放得下。
其實后來春喜分析程淮秀的那番話說得不無道理,像她這樣的女人,既要在刀口上討生活,又要在黑白兩道之間求生存,說她沒有一點城府是不現(xiàn)實的。在李進第一次深夜酒醉大鬧之后,程淮秀應該意識到了,李進已經(jīng)不能再依靠。誤會也好,實情也罷,引發(fā)他們之間矛盾沖突的導火索畢竟是四爺,于情于理,他都該付點責任,這看起來似乎無關乎風月,只關乎道義。所以,從那之后,淮秀頻頻找四爺,問身世背景,談鹽漕大勢。的確如春喜所說,這并不是程淮秀一開始就計劃好的,而是事情一步一步走成這樣子的。李進入獄之后,四爺邀淮秀出來散心,程淮秀的確道出了心里真實的想法,她不由自主的想要依仗四爺。她也是矛盾的,明知道這是不對的,可是自己又控制不了。因為四爺懂她,人品武功又那么出眾,淮秀已經(jīng)不能自已的愛上了他,心中有意無意的總想找他、問他。一點一點的,淮秀已經(jīng)漸漸的把四爺當作了自己人,當作了鹽幫的人。而四爺,他欣賞淮秀,所以他希望能做淮秀的知己,站在她的身后,默默的支持她??墒牵S著事情的發(fā)展,淮秀變得越來越離不開四爺,她邀他入幫,做“仁義大哥”,她甚至希望,四爺可以終老在鹽幫,在她的身邊,她多么希望,可以有這么一位和她并肩作戰(zhàn)的知己。
在皇宮大內(nèi),淮秀對皇上說:“你離開江南,回京的那天,我反復在想的,是找一條快船,去追你,去追你回來,我想留住四爺在江南,在鹽幫,跟我在一起?!边@才是一個女子內(nèi)心真實的寫照,這個時候,我才能夠相信,她是真的愛上四爺了??墒牵@個睿智的女子立刻又恢復了清醒,她很快意識到了自己的荒唐與放肆。她一直都謹守著“規(guī)矩”,從未如此出格任性,她一時有些迷失了。她明白,她和皇上是兩個世界的人,而江南,旱湖,鹽幫,才是屬于她的地方。她凄涼而失望的說著:“我看見的,我心里面的四爺,已經(jīng)沒有了。”其實,“四爺”本就是一個一半真實,一半虛幻的人物。真實的是,“四爺”就是個活生生的人,虛幻的是,誰清楚淮秀無數(shù)次獨自冥想,暗懷心事時,為“四爺”這個神秘的人物編織了多少故事,多少背景?她幻想著的“四爺”和她一樣,出身綠林,混跡江湖,義薄云天而又有情有義,這才是程淮秀心中真正的那個“四爺”。其實江南的四爺和京城的皇上是沒有多大分別的,只是,完全擊碎了淮秀心中的幻想。她難過的是,一個女子對愛情憧憬的破滅。理智如她,寧愿永遠抱著那個美麗的幻想,那段美好的回憶,也不愿活得沒有自我。
于是之后,淮秀說出了那段最經(jīng)典的臺詞:“皇上,你生于宮殿,長于宮殿,從宮殿出來,再回到宮殿里;而淮秀呢,生于草莽,長于草莽,從草莽出來,自然回草莽里去?!?這一段也是全劇中最為感人的一幕,它展現(xiàn)了巾幗幫主程淮秀內(nèi)心最為柔情,最為無奈的一面??磻T了她的字句鏗鏘,看慣了她的冷靜沉著,看慣了她的功夫拳腳,只有真正看懂她的人才會明白,她將多少女兒心事,掩埋在心底,無人傾訴。當她說出“我會想”這三個字的時候,才真正卸下了她一切剛強的偽裝,一切理智的面具。那一刻,靠在愛人的懷里,淚水奔涌,只為片刻溫存,下一刻就天南地北了,從此,“相忘于江湖”。
6 ) 小空間內(nèi)談情的大人物
最近裝修房子,買廁衛(wèi)用品的時候,突然思考,為什么一個人的家中,無論多么的豪華,廁所多么的奢靡,也還是會比臥室要小? 于是最近如廁的時候,這個問題也是屢屢縈繞心頭。慢慢,也就總結了一些關于廁所空間的普遍規(guī)律。無論是國際俱樂部的豪廁,還是駕?;囊袄锏拿?,總之會在坑周圍圈出一個小小的空間,這樣才能如的爽,如的盡興。譬如給我一個國家大劇院歌劇廳那樣大的空間,還帶環(huán)繞立體聲,定然如不爽,而且還會草草了事,以免在這諾大的空間中另生枝節(jié)。
突然感覺,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空間的。并非一味的大空間就好。有的事情,如同如廁, 似乎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就不宜放在大空間里進行。而有的事情,如同唱歌劇,要是放在茅廁大小的空間內(nèi),那也只能全不是那種味道了……
最近重新看了十萬次《戲說乾隆》等多部TVB老片,一下子被自己的“廁所空間”智慧醍醐灌頂了。其實電視劇的空間就電視那么大小,不像電影,可以成千上萬的人坐在一起留著哈喇子看上3小時,大多數(shù)電視劇都不適合眾人圍觀,頂多是三兩婦女圍坐一起,唧唧喳喳一下。畢竟電視劇是消遣,不像電影,已經(jīng)堂而皇之的走入藝術殿堂了。那些如狗一樣恨不得聞遍天下屎尿屁,吠遍一切不滿意的評論家們,大多不也是只把他們苛刻的目光投注在電影上嗎?電視劇,其實就是那么個狹隘的娛樂產(chǎn)品。反正我是不會渴望在345十寸的小盒子里看到什么震撼人心的大場面。
所以,只有TVB的電視劇才是常青的。因為它夠家常,夠狹隘,空間正合適。無論是戲說乾隆這樣能被央視拍成史詩大戲的大題材,還是金庸一系列,古龍一系列,以及陀槍師姐1234567,1234567號法庭等等,無論是怎樣的題材,怎樣的故事,怎樣的角色,TVB不變的就是那些演員,那些微縮景觀,那些真亦假假亦真的感情。
至于央視,拍個電視劇成本高不說吧,還沒血沒肉,充滿了毫無意義的打打殺殺。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國產(chǎn)電視劇開始特別重視特技效果,無論是高水準的還是低水準的,出招之后一定得順著風向有閃光,被擊中的一方噴血的時候還一定要慢動作, 放個屁也得用干冰做個效果,生怕觀眾不知道屁力強勁,必須讓觀眾看看那屁里的屎花兒不可。對于央視這種精雕細琢的拍攝手法,我十分地感動并選擇堅決不看。
說白了,我覺得我看電視的狀態(tài)代表了很多無聊女性的狀態(tài),就是一種帶入角色。我喜歡看《戲說乾隆》,無非就是想跟乾隆搞一腿。對于大多數(shù)女性來說,電視劇的作用也就是這樣。所以,國產(chǎn)電視劇里那些個雷火電光,對于我來說,除了鬧心就是鬧心。金庸的小說,說白了就是一幫大俠們體面一點的男盜女娼。所以說,拍成什么樣的大場面,和那樣以情感為核心的故事都是不搭配的。倒是不如TVB來得方便,演員不怎么變,場景不怎么變,什么都沒有變,觀眾自然也不會變。
看戲說乾隆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其實我還是喜歡看電視劇,偶爾看看電影比較合適。畢竟在狹隘的環(huán)境里呆慣了,總是不習慣走到那些隆重而莊嚴的場面中去,受不了什么霸王別姬,更承不住什么梅艷芳。大人物的故事,不拍都是傳奇;他的空間就是那么的大,可能大的連電影都裝不進去。所以,言情這種通俗的娛樂形式還是交給小成本的電視劇好,至于央視那些大排場沒感情的電視劇,還是全部都獻給建國60周年好了,他們的空間比較合適。
最后強調一下,秋官很帥,90后們是無法理解了。
腦殘博文
http://hmilypty.blogbus.com/logs/32257021.html 7 ) 相忘于天涯
《戲說乾隆—西滇風云》
我不得不承認,在戲說乾隆這部戲的女主角里面低估了沈芳,以至于這么多年來都沒有正式的重溫過這個單元。和程淮秀從小在草莽中歷練不同,沈芳是一個兼具了小女兒性情和大女主性格的形象,她只能算得上是一個半路出家的江湖兒女,一個被迫闖蕩江湖的孤女。
沈芳的性格倔強而剛烈,從小就有反抗精神,圣旨到了她都敢高喊“不服”,在那個女子三從四德的時代,這樣的女孩子有多么的難得。家庭的熏陶和文化的修養(yǎng)也讓她對男權主義有了自己的見解,她認為三從四德就是統(tǒng)治者愚弄百姓的工具,她更向往民風自由甚至是男女平等的社會,這個格局就上升的有點高了。她曾提到過她親眼見到父母的鶼鰈情深,由她對男女地位的觀點可以看出,她的父母必定是舉案齊眉的,可以想見沈父是一位多么尊重女性的開明父親,也允許女兒可以通讀古今典籍而無所顧慮。片中那段最經(jīng)典的對白,是四爺問沈芳的婚姻觀,沈芳性格中的桀驁不馴在這里展現(xiàn)到了極致,她說“做官的不嫁,皇帝不嫁,商人不嫁,讀書的也不嫁”,原因種種。四爺搖頭苦笑,不知道世間是否有能駕馭她這樣奇女子的男人。
但是沈芳的性格有斷層,有割裂,因為她的人生是由兩段完全不同的境遇組成的,前一段是書香世家的閨秀,學的是詩書禮義,她的見識她的眼界她的人生觀也是在這個時候形成的,雖是女子卻性格桀驁。后一段則是顛沛流離,苦大仇深,嘗盡了人間百苦,這一段更加深了她性格的剛烈,甚至有點偏激了。然而對她影響最深的是父親因文字獄冤死,她沒有逆來順受,也沒有怨恨命運的不公,而是直指最高統(tǒng)治者的昏庸,她聰明而又清醒。
但是換個角度,她倔強剛烈的內(nèi)心卻也是柔弱的,從小被父母家人寵在手心上,沒吃過半點苦,一夜之間家破人亡,她從云端跌入泥土,剛強的性格縱然支撐她走過了那些至暗時光,可她仍然想到過死,為父報仇成了她心里唯一的念想,這也應該是她能活下來唯一的精神支柱。
片中有一個橋段非常打動我,沈芳在聽到熱河行宮里那個孩子口中說出的“連累”二字時,猛然醒悟,報仇成了她的執(zhí)念,自己的命在所不惜,可是和她有關的人呢,于他有恩的人呢,她好像從未想過。于是當晚,借著酒勁,她終于一訴衷腸,下定了決心雖要報仇,也絕不能連累恩人。這讓我忽然悲從中來,她到底還是一個人,即使擺脫了曾經(jīng)的苦難,也再回不到從前,就算是殺了乾隆,父母也不能再生??墒巧蚍嫉拇_聰明,她在這番領悟之后,放棄了“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魯莽想法,而是轉而決定去邊陲尋找那些志同道合的反清勢力?!皵橙说臄橙司褪桥笥选保芩裁凑瘟?,利益糾葛,只要和她的目標一致,就是她的朋友。
沈芳的年齡在劇中有一處揣度,可以大致推測,她遭逢家變的時候約莫十五六歲,小小年紀流放邊疆,之后被軍中小官夫婦收養(yǎng),她的功夫應該是養(yǎng)父傳授無疑了,這也需要幾年時間。在熱河蒙古包,又提到她這樣每年往來熱河小住也有個幾年了,可以推斷,從家變后到故事發(fā)生時,應該已經(jīng)有十多年了,所以劇中沈芳的年齡應該在二十七八歲左右,在清朝絕對算得上是熟女了。這也就不難解釋,她和四爺萍水相逢感情發(fā)展之快了。另外一點,經(jīng)歷過家變經(jīng)過過發(fā)配流放,也讓她的人生觀發(fā)生了一定改變,畢竟生死一線都經(jīng)歷過了,還有什么看不開呢,況且青春易逝,她最美好的年華都在苦難中消磨了,如今難得能遇到一個入得法眼的男人,怎能不會心動呢?
心動歸心動,但她是清醒的,她一直視報仇為活著的唯一使命,于是在和四爺多次聊到男女感情的話題時,她總是顯得那么超然灑脫,桀驁不拘,或許這有她從小形成的價值觀的影響,也可能因她歷盡苦難之后,看待感情不過是滄海一粟??墒?,還不完全是這樣。四爺在怒江和沈芳談情緣,可是卻談的極其雅致,在四爺探詢沈芳對情緣的看法時,她提到了“羅漢不三宿桑下”這個典故,其實是怕自己陷得太深,她從小目睹父母的舉案齊眉,相濡以沫,以至最后的生死相隨,她渴望這樣的感情,可又害怕這樣的感情,換句話說吧,她害怕自己真的愛上四爺而無法自拔。同時,她知道自己為了報仇是不惜性命的,可是一旦有了牽掛便不能孤注一擲,如果兩人一同赴死,豈不是白白連累了無辜。
關于她的復仇,從一開始她就心心念念,甚至有點劍走偏鋒,她一出場,就多次出現(xiàn)沈芳對父親服毒當日情景和自己被發(fā)配時的回憶,竟然有三四次之多??墒莿≈心兀瑹o論是恩人、親人、情人、路人,沒有一個支持她贊成她的,從頭到尾都想幫她化解,全劇也可以說是沈芳放下仇恨的心路歷程。
在云南,四爺?shù)弥蚍忌硎乐?,一方面暗中阻撓她接觸當?shù)氐姆辞鍎萘?,另一方面,試圖喚起她被仇恨盔甲圍裹著的內(nèi)心中最柔軟的一絲感情,那便是她對父母愛情的見證和期許。四爺試圖讓這份僅存的柔軟變成燎原之火,一點點吞噬她冰冷的仇恨。所以這里,四爺已經(jīng)不是單純和沈芳在做小兒女談情了,而是推己及人,從古至今,從皇帝到百姓,世人皆有愛與被愛的權力,而其中的“朝朝暮暮情”也都是一樣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謂用愛來化解仇恨,四爺他愛沈芳,同時也憐惜她,所以四爺沒有放棄,鍥而不舍的努力。沈芳也愛四爺,可是這份愛有多深呢,能否深到可以讓她放下仇恨呢,四爺不確定,也不敢賭,所以直到最后一刻他也沒有告知身份,應該說是沒來得及,讓反派搶在了前頭。
這個時候就得說說老馬了,作為沈芳唯一的親人,老馬的話能有她父母一半的分量,盡管當時不聽,可是老馬代她父母說出了希望她有個歸宿,有家人有后代的想法時,沈芳的心里應該是唏噓的,她也不小了,也懂得這不過是世間所有為人父母者對子女最簡單的希冀——像個普通人一樣,好好活下去。老馬說的都是大實話,大白話,沒有什么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更沒有拿她過世的父母來壓她,而是一面視死如歸,一面又用世間最樸實的語言在開解她。沈芳無法反駁,也無力反駁。
最后結尾處,沈芳從反派處得知了四爺?shù)纳矸?,仇恨加上欺騙,讓她怒不可遏??墒钱斔吹剿臓敳活櫳纴砭人?,看到一處接一處的爆炸,她驚呆了,她想起了他們的情,而最后舞著劍奮力一揮,竟被老馬的一聲跪倒攔了下來,說明此時她內(nèi)心已經(jīng)沒有了仇恨,再也沒有力氣去恨了。眼淚恣意,有一點點埋怨自己的無用,但我想,更多的應是對命運的慨嘆,剛烈如她,也有在命運的捉弄面前低頭無力的時刻,四爺說出了她的心聲,“如果我真的是馬販子就好了”。扔下了手里的劍,也扔下了心里的恨,這已經(jīng)是她能夠做到的極致了,她也許設想過很多種和四爺?shù)慕Y局,但是絕沒有料到會是這樣的,在他們相遇之前,命運就已經(jīng)讓他們成為了永遠不可能在一起的人,再多的掙扎也是徒勞。所以沈芳決定遠走天涯,此生再也不見,而四爺呢,他懂得沈芳,所以沒有去追,甚至沒有再多的挽留,因為他知道,他們的相識能有這樣的結局,對沈芳來說已是很艱難了。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男女主角的分別竟然是這么的干脆利落,也透著灑脫,四爺縱有抱憾,可是他愿意成全沈芳,成全沈芳的不羈,放下了仇恨,再沒有什么能夠成為她的束縛了,從此天涯海角,她會是最自由的靈魂。
8 ) 情到濃時情轉薄——金無箴
金無箴是個什么樣的女人?這個問題在《宮闈驚變》前兩集她還未出場的時候我問過自己,在《宮闈驚變》結束的時候我也問過自己。
說她聰明,說她冷靜,說她才華橫溢,說她義氣,說她柔軟有心計,都不夠貼切。她是個入世又出世的女人。舉止談吐全是閨秀氣質,甚至被抓到土匪窩還是滿口斯文,這么看堪稱是當時文化教條的典范,這是無箴的入世;但這些表象下的她和土匪做朋友,拿貢品做刺繡參詳,在天牢里和皇帝談戀愛,可謂什么出格做什么,她說是事情逼到那里,情非得已,或許。但卻情非得已的那么坦然,讓我由衷的欣羨。這是無箴的出世。她骨子里清高、出世,但又肯屈就地用世俗來保護自己,所以她是個必定能讓自己幸福的女人。
我們認識金無箴是因為欽妃送乾隆爺?shù)囊患布?,一個連宮里的嬪妃都忍不住夸贊的女人。乾隆爺認識金無箴按道理說也從那件坎肩開始,但他全部的心思都在對另外一個女人的氣上了,根本沒從那繡品上留心思,所以做不得數(shù)。
乾隆爺認識金無箴是從天牢夜深開始,他問她答,每一句都叫他意外,他以為只是一個囚犯,沒想到是個頗有文化的囚犯;他以為只是一個秀娘,沒想到是個家世不俗的秀娘。有人說金無箴有賣弄學識之嫌,但當時是在天牢,一個連命都不保的囚犯還有賣弄學識的心思?那是太瞧得起金無箴的虛榮心了。
可以說,那一問一答,金無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的,因為不能錯。而唯一不錯的方法就是扮演一個符合統(tǒng)治者教化的形象,金無箴顯然是成功的,連做為當時最高統(tǒng)治者的皇帝都頻頻點頭稱許。人越是小心翼翼的時候武裝便越深,而金無箴的武裝便是傳統(tǒng)教義,也由此可見她的入世之深。問的痛快,答的流利,問到關鍵卻只得一句“不能說”,這句“不能”頗有技巧,不是頑抗的“不說”,而是想順從但卻有苦衷的“不能”,姿態(tài)很低,態(tài)度卻很明確。這是講話的智慧,也是無箴的坦率。這個女人雖入世并從善如流,但骨子里的出世與清高卻讓她不屑虛假,講就講真話,說就說實話,不該講不能講就不說,假的、虛的又何必!
那怎樣才講呢?用刑才講?答案是“不妨一試”。大家都說這樣的金無箴有義氣,在我看來確是她原則使然。這女人太過冷清,義氣這種需要熱血沖冠的詞于她不合適,對她來說只是不能講的和不該講的原則而已,為了這樣的原則而“鼎鑊甘之如飴”。正是這句“鼎鑊甘之如飴”讓乾隆爺真正認識了金無箴,認識了她的美麗,她的堅持,她的倔強??匆娝路鹂匆娀葱?,看見沈芳。于是他黯然的走了,留下驚詫的她。
金無箴的美麗在這一幕已經(jīng)展現(xiàn)完畢,再往后不過是對她美麗的具體陳述,才華、容貌、行為舉止、飽讀詩書、刺繡、氣度、應變等等,無非是讓這個女人的美更具說服力而已。再然后就是選擇,因為金無箴一開始認識的就是皇上,所以這選擇也必然是一開始就要考量的。這就不得不說到欽妃,我曾經(jīng)說過她和金無箴是不能分開來看的。
金無箴美,欽妃難道就不不美嗎?金無箴聰明,能把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學到通透的欽妃能說不聰明嗎?金無箴有靈氣,欽妃就缺嗎?乾隆爺不明白大字不識的粗漢子怎么能和金無箴成知己,欽妃張口就道“識情”,和金無箴的答案不謀而合,能說這樣的女人沒有靈氣嗎?這邊廂剛說乾隆爺一天問三次案,那邊廂欽妃就回憶他也為她忙過的,就是再忙一天也要去看她三次;這邊廂乾隆爺剛發(fā)完脾氣說,金無箴不過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女流,怎么有能力搶貢品,不過是受牽連罷了,那邊廂欽妃就回憶說,那時候他總是想方設法為她開脫,即使是她的錯,他也認為是別人的錯;這邊廂乾隆爺剛跟無箴說完情話,那邊廂欽妃就回憶乾隆爺跟她說過的類似的話,而乾隆爺卻說那是真話,但是過去,現(xiàn)在聽了要起雞皮疙瘩的。就連做夢在大殿上跳舞,剛和無箴跳完,欽妃就出來說你說只和我一個人在這里跳舞的,這一切都是巧合嗎?當然不是,這是金無箴能相見的自己在宮里的未來。因為她出世,所以她比欽妃多了幾分透徹,因為透徹所以看到結局。
我不止一次想過,若沒有岑九,金無箴會不會留在宮里,以前不確定,現(xiàn)在看來答案卻是肯定的。不會。對金無箴來說岑九投案,救岑九只不過是離開皇宮的一個機會,如果沒有岑九她只是不會那么快離開皇宮而已。她喜歡皇帝,也喜歡皇帝喜歡她,可她不喜歡她是皇帝喜歡的之一,在還如膠似漆的時候他已經(jīng)在教她“不忌之德”了,說后宮三千佳麗是規(guī)矩。如果是規(guī)矩?祖上可有規(guī)矩說把一個囚犯納入后宮的?他喜歡她只喜歡到讓她不死,而另一個男人卻喜歡到為她死。所以在聽聞岑九投案后,她才能毫不猶豫地對春喜說她喜歡岑九,求她救他們吧?
不識字,粗魯,沒規(guī)矩的岑九為什么能讓金無箴引為知己?因為“識情”?或許。但我想更多的是因為骨子里的金無箴和岑九是一類人。沒把世俗看在眼里的那一類,活的坦誠率真的那一類。無需多講岑九的好,單從春喜離開他回宮時不舍的那一幕就可見他的魅力。這樣的岑九把金無箴愛到了骨子里,為了金無箴有個塵埃落定的結局,他投案了。金無箴動容,乾隆爺動容。在愛情上沒有皇帝和土匪的較量,只有男人和男人的較量。面對岑九的對金無箴的愛,乾隆爺顯然有些坐立難安。
選擇放人的乾隆爺雖不容易,但卻百利而無害,又可在天下人面前有面子,又可在喜歡的女人面前有面子,又可在情敵面前有面子,又可讓自己在自己面前有面子,又可確保岑九今后不會再亂來。而殺岑九能有什么好處呢?別的不說,搞不好太行山來個劫法場,可就真的京城不安了。由此也可見乾隆爺?shù)挠⒚?,縱是百利而無害,也必須他自己先過得了自己的關?。?br>金無箴跟岑九走了,幸福不幸福不是圍觀者可以定義的。對于做皇帝的那個男人,她或許還會想起,但也只是記得罷了。她與皇帝不能說不愛,只不過那愛是“情到濃時情轉薄”的凄涼,所以不如就在情濃時分別,雖有遺憾但刻骨銘心。
也許,只有金無箴這樣的女人才會選擇這樣的結局,入世,求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出世,莫要求永恒,在愛情的漩渦中急流勇退,留給彼此一份美好的思念。用華麗的世俗外衣裝飾自己出世的心,隱約于出世與入世之間,求一份最平凡的幸福。
PS:寫金無箴真不容易,用我庸俗的思維寫一個不庸俗的人是一項挑戰(zhàn)。以我疏漏的筆墨去寫一個才華橫溢的女人更是一項挑戰(zhàn)。在我眼里金無箴最大的不同就是出世又入世的那份超然的美??上б晕矣邢薜墓P墨形容的有些零零落落。也罷,寫她本就是一莊出力不討好的差事。
哈哈 經(jīng)典啊 不過印象中怎么感覺趙雅芝演了好多個角色 每個故事的女主角都是她呢。。。?
經(jīng)典之作
除了鄭少秋和趙雅芝,配角也讓人印象深刻,至今還刻那個春喜答應
曾經(jīng)很癡迷
山川載不動太多悲哀 歲月經(jīng)不起太長的等待
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鄭少秋風流倜儻、帥得一塌糊涂,趙雅芝溫婉中帶著韌勁、迷倒一眾人啊,而且故事新穎、讓人過目不忘!
當年的鄭少秋就去乾隆一樣風流倜儻
小時候的最愛
當年看戲說乾隆被鄭少秋迷得一集不落??!
當年看的如癡如醉!鄭少秋風流倜儻,趙雅芝溫婉美麗!還有,春喜和小六子應該是一對歡喜冤家!
很多年前超火的影片。點評這劇會暴露年齡。。最喜歡第二個故事,趙雅芝是俠女刺客的那個。
劇集與主題曲搭配,總能相輔相成,互相輝映;看到劇就能聯(lián)想到主題曲也能隨口哼出.答應是個好角色,讓人印象深刻.
老媽是秋官的粉絲,想當年她可是攥著遙控器不換臺就是因為這部劇集,當年的師奶惹不起。
兒童劇,記憶模糊焉
只看了部分
主角男的帥女的美~歌也好好聽!當年好喜歡
記得小時候最喜歡看這個了。
看過那么多人演乾隆,只有鄭少秋版的能當起“瀟灑”兩個字,而他也成為了當時我眼中香港最帥的男人~~
風流瀟灑的皇帝和英姿颯爽的佳人,古裝最帥最美天作之合。而不管三教九流,一開口都聽得舒服,有掌故有人情有生氣。
小時候最愛看的連續(xù)劇,最喜歡看乾隆調戲良家美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