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_俄罗斯无码特级毛片_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_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日本黄页网站免费大全_中文乱码人妻系列一区二区_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色欲_99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

  • 當前位置:首頁 劇情片 克爾

    克爾

    評分:
    0.0很差

    分類:劇情片其它2021

    主演:Erdem Senocak  Jale Arikan  Riza Akin  Gafur Uzuner  Ali Se?kiner Alici  Melih Duzenli  Sinan Bengier  Muttalip Müjdeci  Melik Sara?oglu  Tansu Bi?er  Hakki Kurtulus  ?

    導演:塔伊豐·皮爾西里莫格?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猜你喜歡

    • HD

      尋找羅麥

    • HD

      藍色太陽宮

    • 更新HD

      律政皇庭粵語

    • HD中字

      陸地空谷

    • HD中字

      夏伊洛

    • HD中字

      我的影子在奔跑

    • HD中字

      強尼凱克

    • HD

      拯救夏伊洛

     劇照

    克爾 劇照 NO.1克爾 劇照 NO.2克爾 劇照 NO.3克爾 劇照 NO.4克爾 劇照 NO.5克爾 劇照 NO.6克爾 劇照 NO.16克爾 劇照 NO.17克爾 劇照 NO.18克爾 劇照 NO.19克爾 劇照 NO.20

    劇情介紹

      CAN witnesses a murder in a small town.The police don't allow him to leave after his testimony.On the other hand,a quarantine is declared due to rabid dogs.The whole town turns into purgatory with no exit is almost at the edge of insanity.

     長篇影評

     1 ) 嚴肅影評#36:諾蘭的時間拼圖 – 9/10

    “我總是著迷于時間,著迷于時間的主觀性?!?– 克里斯托弗?諾蘭

    《敦刻爾克》

    在觀看《敦刻爾克》前,不同的觀眾對于這部暑假重頭戲大概會有著不同的印象與期待。普通觀眾可能會因為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而對這次的IMAX體驗感到迫不及待;影迷們則可能會因為這將是繼昆汀?塔倫蒂諾的《八惡人》后又一次大范圍70MM膠片放映而感到興奮;至于諾蘭的忠實粉絲們,大概會說每次諾蘭作品的公映都是一場電影界最值得期盼的盛宴吧?

    對我來說,在觀看《敦刻爾克》前對它的最深印象,既不是那些安裝在直升機上拍攝本片時使用的巨大IMAX鏡頭——畢竟諾蘭在制作《星際穿越》時使用了更讓人瞠目結(jié)舌的裝備;也不是諾蘭反數(shù)碼攝影大潮而執(zhí)著于用膠片拍攝的這個噱頭——因為在同輩導演中保羅?托馬斯?安德森和昆汀?塔倫蒂諾都已經(jīng)在他之前使用了這個被遺忘的格式為廣大影迷們帶來精彩作品;更不是諾蘭這個名字——因為雖然我對他的幾乎所有作品都充滿喜愛甚至尊敬,卻極少被他給我講述的這些故事所感動。即便是三年前在大部分人看來感人至深的《星際穿越》,在故事上依然有著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觀影前我對《敦刻爾克》的最深印象,竟然是它的預告片?;蛘吒唧w地說,竟然是預告片里那不斷滴答作響的秒表音效。

    秒表的倒計時,似乎很適合《敦刻爾克》這個故事分秒必爭的核心概念。但除此之外,我卻不得不因此而回想起諾蘭對于時間這個概念的執(zhí)著,以及他對時間這個概念的理解:

    “我總是著迷于時間,著迷于時間的主觀性。”


    諾蘭鏡頭中的時間概念

    諾蘭對于時間的這種著迷從他最開始的作品中就有所展現(xiàn)。

    他在處女作《跟隨》中使用縱橫交錯的時間線轉(zhuǎn)移以迷惑觀眾,最終以這些迷惑累積推向電影觸目驚心的高潮。他以時間困惑觀眾,但同時又給予了觀眾們足夠的引導。他使用視覺上的暗示不斷給觀眾們線索——無論是主角的頭發(fā)長短,抑或是臉部傷疤的存在與否,都讓細心的觀眾,以及重復觀看電影的觀眾更容易明白電影所處的時間點。

    而這種視覺暗示在他的名作《記憶碎片》中則變得更加的肆無忌憚、明目張膽。黑白與彩色畫面的交錯從電影伊始就給觀眾們最直觀的時間線上的暗示,從而使得更為復雜的故事反而更容易在觀眾們思考后得以理解(不同人可能對這一點持不同的意見,但我一直覺得《記憶碎片》實際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理解)。諾蘭通過精巧的剪輯而操控著時間,操控著主角的命運——彩色以前進,黑白以后退,正如主角的記憶碎片一般殘缺卻又連貫。

    到了《失眠癥》,這部似乎是他最被低估的作品,不如前兩作大膽的敘事結(jié)構(gòu)大概是這部電影不被影迷們待見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吧。但時間的流逝卻依然是這部作品中一個重要的元素。日不落的設定更是讓觀眾們?yōu)橹鹘歉械奖卟灰?。本已被回憶所困擾的他因為日照而被困在過去與當下之中。這讓我們不禁為主角感到神傷——無法感受日落和黑夜,他又該如何翻開新的篇章,進入新的一天呢。

    在《致命魔術》中,日志手稿成為了諾蘭交叉敘事玩弄時間的重要線索,記錄著兩位主角的心路歷程;而在《盜夢空間》中,這種線索則由日志變?yōu)閴簦瑫r間變得扭曲,幾小時就可以變?yōu)閹字埽坏搅恕缎请H穿越》,這種時間的扭曲因為相對論的存在更加變本加厲,短短的一小時冒險歷程便可以轉(zhuǎn)化為漫長的十年等待。至于他的傳世佳作黑暗騎士三部曲,這三部在敘事結(jié)構(gòu)上最為直接的電影,依然可以被理解為所有的故事均都是因為那件困擾主角一生的開篇事件而發(fā)生的。

    在諾蘭的電影世界中,總有那么一些瞬間是超越時間的。而正因為這些瞬間,我們的主角可能會不得不倒帶記憶,可能會與摯友產(chǎn)生矛盾,可能會超越時空回到過去,可能會進入他自己的潛意識迷宮中,可能會以恐懼的名義試圖拯救自己深愛的城市。

    時間在諾蘭作品中有著那么無可比擬的力量以及重要意義,這恰恰也是諾蘭對時間著迷的原因。而到了新作《敦刻爾克》,在預告片中提醒著觀眾們分秒必爭的時間,更是成為了電影最重要的主題。

    恐懼中被困于敦刻爾克等待撤離的士兵們

    《敦刻爾克》講述的是二戰(zhàn)期間英法聯(lián)軍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離。這也是諾蘭第一次涉足基于史實而非虛構(gòu)的題材。在沒有了記憶雜亂、失眠癥、超級英雄、盜夢以及黑洞等等這些極具體的超現(xiàn)實概念后,這次諾蘭面對實實在在的戰(zhàn)爭題材,又會選擇怎么樣為我們講述這個故事,又會通過什么把我們吸進他的電影世界中呢?

    為了讓觀眾更能身臨其境地感受敦刻爾克大撤離的緊迫性,諾蘭再次以非常諾蘭的方式把故事分成陸、海、空三個不同的角度進行講述。這種鮮明的故事結(jié)構(gòu)對于熟悉諾蘭作品的觀眾而言應該并不陌生。但看似工整的表達方式對于其他電影人而言可能并非容易做到的事情,對諾蘭而言卻顯得稍欠新意。如果僅僅是從三個不同角度工整地來講述這個歷史故事,可能《敦刻爾克》也只能是一部合格的大制作戰(zhàn)爭電影吧。

    但諾蘭再次運用了時間這個概念。而依然是這個貫穿他所有作品的概念,使得《敦刻爾克》變得那么的與眾不同。

    陸、海、空三個角度,電影使用著不一樣的時間跨度把故事呈現(xiàn)在了觀眾們面前——陸地沙灘上是一周,海上的民船是一天,而空中的戰(zhàn)斗機內(nèi)則為一小時。除此之外,這三個不同的角度更是以環(huán)狀出現(xiàn)在觀眾們面前,不斷重復。這種設置不僅讓觀眾們能夠從各個角度去體會這個觸目驚心的歷史事件,更重要的是漸進地給觀眾們帶來步步緊逼的窒息節(jié)奏。細心的觀眾應該會發(fā)現(xiàn),預告片中秒表的滴答聲在電影中絕大部分時間里依然存在,但更重要也更細微的則是在每一個敘事角度中滴答作響的音效節(jié)奏卻不盡相同,陸、海、空由慢變快,周而復始,推進著緊張氛圍的同時更讓我們一步步陷入故事其中。

    除了讀秒的音效外,諾蘭的御用配樂師漢斯?季默同時也貫穿電影使用著弦樂營造出非旋律性的快速節(jié)奏,再次加深觀眾們?nèi)缱槡值母杏X。在電影的大部分時間里,旋律性配樂的缺失顯得是那么的明顯,這使得當僅有的幾次旋律出現(xiàn)時觀眾們更容易被配樂帶動情緒,更容易為勝利而喜悅,更容易為幸存而感動。

    電影的畫面及構(gòu)圖可謂無懈可擊

    在《敦刻爾克》里稀疏出現(xiàn)的除了旋律性配樂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元素。

    比如觀眾們熟悉的面孔可以說是屈指可數(shù),只有奧斯卡影帝馬克?里朗斯和諾蘭的??蜏?哈迪是影迷們能輕易認出來的。其他無論是在陸地上等待救援的士兵,還是救援船上英雄般的平民百姓,飾演者都只是毫無名氣的演員。諾蘭執(zhí)意如此的原因,除了是為了強調(diào)這個故事是關于被困的這四十萬士兵而不是某個英雄以外,還因為希望盡量還原了史實,畢竟當時參軍的大多數(shù)都只是第一次上戰(zhàn)場的年輕小伙。無情的戰(zhàn)爭不會認出他們其中的某一張?zhí)厥饽樧V,因為它是殘酷的,因為不是哪一個英雄改變了整場戰(zhàn)事的走向。但當我們收縮視點關注僅有的兩位大牌演員所飾演的角色時,卻又更容易因為反差而留意到他們各自身上人性的光輝而被感動,正如我們會被電影末端長時間高分貝的配樂后突然靜謐的飛機滑翔畫面深深打動一般。。

    又比如寥寥無幾的對白。對于1小時46分鐘的電影長度而言,一般電影的劇本長度大概會在100頁左右,但《敦刻爾克》的劇本卻只有76頁,這里面很大的原因就是稀少的對白。這雖然降低了電影塑造角色的能力,卻讓觀眾們更容易關注以畫面表達的這個故事。而使用70mm膠片拍攝的畫面,無論是靜止畫面的構(gòu)圖,還是偏黃的色調(diào),都可以說是完美無瑕的。

    當然還有血腥畫面以及敵軍的全面缺失,這使得《敦刻爾克》與《拯救大兵瑞恩》和《血戰(zhàn)鋼鋸嶺》這種注重戰(zhàn)斗畫面的戰(zhàn)爭電影風格完全相反。但沒有了濺血的鏡頭,卻讓《敦刻爾克》在戰(zhàn)爭片中變得更加獨特,同時把它的關注點轉(zhuǎn)移到了如何把事件的緊迫感傳遞給觀眾上。也正因如此,與其說本片是戰(zhàn)爭片,不如說它是一部驚悚片更為準確吧。這種被隔離看不到希望的驚悚,這種只需要敵軍戰(zhàn)斗機在上空盤旋而不需要敵人出現(xiàn)在畫面中就會感覺到的的驚悚,讓《敦刻爾克》在同類型電影中獨樹一幟。

    自我放縱的諾蘭,沒什么不好的

    當然,要撇開諾蘭來評價《敦刻爾克》是不可能的,畢竟正是他對時間這個概念的著迷與執(zhí)著塑造了這一部故事結(jié)構(gòu)看似公正,實則卻不缺乏實驗性態(tài)度的電影作品。在超級英雄片和續(xù)集橫掃票房的今日,能夠有能力和野心在大制作上選擇使用實驗性元素的電影人,除了諾蘭大概是很難找到另一個的了吧。這一方面說明了諾蘭作為一個品牌的力量——即使是有著天方夜譚般的要求,制作室們依然肯排著隊投資,甚至給他開出了2000萬美元加20%票房總收入的薪酬,這大概是電影圈里的唯一一人了吧(對上一次出現(xiàn)這種情況還是2005年彼得?杰克遜拍攝《金剛》的時候)。另一方面,這卻又證明了他作為電影人肆意追求自己夢想的赤誠之心——回歸追求時間這個主題的他,給我們帶來了這么一出復雜卻又各個敘事角度輕盈地交織在一起、聰明卻又不會過分自知地聰明的電影。也正因為這樣,《敦刻爾克》使我對諾蘭產(chǎn)生了前所未有的敬意。在他的腦里,作為觀眾的我們是聰明的,因此他尊重我們,他不需要像其他電影人一般使用庸俗的敘事手法給我們作解釋。你可以說他對巧妙故事結(jié)構(gòu)的追求以及對時間的操縱是一種自我放縱的執(zhí)著與重復,但從技術上看,《敦刻爾克》確實是一部無懈可擊的大場面作品。

    我總是認為,諾蘭是我們這個世代的斯皮爾伯格——他的大制作總是那么的引人注目,卻又總是能夠在這些大制作中滲透著他自己獨特的聲音,以及他自我放縱的執(zhí)著。

    而《敦刻爾克》,則是執(zhí)著的他為我們帶來的又一副時間拼圖。

    P.S. 70mm膠片要比70mm IMAX感覺好...

     2 ) 一周,一天,一小時

    港口:一周 海上:一天 空中: 一小時 在新電影《敦刻爾克》中,諾蘭在影片開始就以字幕的形式清晰的向大家表明,我又要開始我最愛的多時間多空間交錯花式非線性演繹了。第一條線是敦刻爾克港口待撤退的士兵,第二條線是響應號召開著自家游艇帶著倆小孩趕來敦刻爾克營救的英國老大爺,第三條線是阻擊德國空襲的英國空軍。比起以往諾蘭電影多空間多時間交錯的講述方式,這一次同樣的手法卻沒有留絲毫懸念,所以我不是很贊同把戰(zhàn)爭片拍成《盜夢空間》的說法,也許在敘述方式上很諾蘭,但效果完全不同,這一次層層穿插帶來的更多的是清晰明了,三條故事線的互相疊加也使得這場只有一個多小時的大片厚度飽滿。 拍《敦刻爾克》的想法來自于諾蘭和妻子以及朋友一同駕駛游船度過海峽到達敦刻爾克,這一次旅行中他看了一本有關“發(fā)電機行動”的書。對我們而言,提到敦刻爾克,即使不知道是什么也知道后面鐵定帶著“大撤退”三個字,更何況對于一個英國人。我想渡過海峽的經(jīng)歷和渡海時所看的書影響諾蘭選擇了“發(fā)電機行動”這個視角。也就是說拋開敦刻爾克大撤退最奪眼球的為什么希特勒下令?;疬@個大噱頭,拋棄了更能制造撲朔迷離氣氛的強力迷幻劑:英法德三國政客在這個罕見歷史大事件背后所做的政治博弈。諾蘭所做的不是把所有人都知道的故事按他的方式重新講述一遍,而是更為實驗性的讓觀眾自己在這個歷史事件中走一遭,親身體驗當時發(fā)生了什么。對于這種讓歷史學家吵的不可開交的二戰(zhàn)大懸案發(fā)生這么多年以后看清各方棋子再去深挖誰做了什么多多少少有些馬后炮,導演不想帶著觀眾去這種渾水里游一通,更多的是給我們體驗當下,德軍包圍,無路可退,活著回家那種緊迫感絕望感以及期待感。 電影的開頭是幾個英國士兵在破敗的街道上撿到德軍灑的傳單,傳單上清晰表明四十萬英法聯(lián)軍已經(jīng)被德軍圍逼在法國北部的狹小地帶,只剩下敦刻爾克的小港可做海上退路。接著這幾個士兵就遭到德軍襲擊,一路逃竄跑向正在緊急撤兵的碼頭。作為一個大家耳熟能詳?shù)臍v史故事來說,這樣的開頭無疑是短小精悍直截了當?shù)阶屓梭@訝。隨便一個人講敦刻爾克這個故事開頭大多是“二戰(zhàn)開始不久,德國大舉進攻法國……”或者“德國炮火迅猛再把英法四十萬大軍困死在一個小港口眼看就能重寫歷史的節(jié)點上希特勒下達?;鹆睢薄]有采用這種層層鋪墊將故事以及人物烘托的更為飽滿的方式開場,我認為一方面和選題有關,自始至終導演想講的都只是“發(fā)電機行動”而不是整個敦刻爾克事件,再者這不是一部典型的好萊塢個人英雄主義題材電影,主角的臺詞大概不超過十句,三條線穿插在一起甚至讓人意識不到這部電影還有主角,所以并不需要一個冗長的講述來烘托人物。也許我們一開始對于戰(zhàn)爭片想象是觀眾坐好,等待導演一點一點帶你進入年代進入故事進入人物進入氛圍,但這次,導演一來什么都沒說就安置了一枚炸彈,并用三根引線從三個方向同時點燃,讓觀眾自己感受。 有一點同大多數(shù)戰(zhàn)爭片不同的是全篇幾乎沒有出現(xiàn)敵人的身影,除過片末英國飛行員燒毀飛機被德軍俘虜?shù)臅r候可以看到幾個模糊的德軍身影以外全片沒有德軍出現(xiàn)。諾蘭把調(diào)動全片緊張氣氛的關鍵因素,敵軍放在了銀幕之外,安插在了觀眾自己心里。我們隨時能感受到敵人在這里,在那里,在水下,在沙丘后,在天上。這也許是《敦刻爾克》最厲害的地方,無處不在無路可逃一次又一次伴著完美的音效帶動腎上腺素飆升。 電影的結(jié)尾和開頭一樣清爽直接,撤退成功,士兵回家。雖然不是一部個人英雄主義電影卻可以理解為一部集體英雄主義電影,影片中出現(xiàn)過兩次歡呼,一次是英國老百姓響應號召開著游艇漁船到達敦刻爾克受到士兵們的歡呼,這無疑是整個電影的高潮也是這個題材最撼動人心的部分。第二次歡呼是疲憊的士兵回到國土,受到國人熱烈的歡迎,士兵自己有些不知所措,說我們只是逃了回來,但對于國人來說,原本計劃接三萬士兵回國最終接回來三十萬本身而言即使是一場失敗的勝利,也是偉大的勝利,所以說這不是一個典型的戰(zhàn)爭片,沒有槍對槍炮對炮的熱血感,而是失敗之中的大獲全勝。片尾英國小哥從報紙上看來的捷訊是丘吉爾的演講,這段演講有原聲保留下來。真實的史料本身放在故事的最后大概更為催淚,但就好像一開頭導演不打算用希特勒做噱頭來賺眼球一樣,結(jié)尾導演也不打算用丘吉爾來賺眼淚。這段演講只是按英國小哥視角看到報紙上報道的事件結(jié)果,沒有煽動,沒有鼓吹,只有三十萬一起撤退回祖國的同伴。這一點是整部電影我最喜歡的部分,影片中沒有出現(xiàn)丘吉爾,希特勒,戈林等等圍繞這個事件眾人皆知的幾個歷史大人物,而是完完全全拋開這些站在戰(zhàn)爭幕布之后奪眼球的指揮作戰(zhàn)的人,專心于那些冒著炮火站在最前線的小人物。把敵人藏在觀眾的心里,把塑造歷史的大人物藏在歷史里,只是盡導演之責用聲音和畫面好好講故事,可以說《敦刻爾克》是一部達到了我期待值的電影。 最后附上片尾出現(xiàn)在報紙上的丘吉爾的演講,因為覺得寫的太好了…… “Even though large tracts of Europe and many old and famous states have fallen or may fall into the grip of the Gestapo and all the odious apparatus of Nazi rule, we shall not flag or fail. 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 we shall fight in France, we shall fight on the seas and oceans, we shall fight with growing confidence and growing strength in the air, we shall defend our island, whatever the cost may be, 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 we shall fight on the landing grounds, we shall fight in the fields and in the streets, we shall fight in the hills;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二刷之后又對這部電影的一些地方有了新的看法所以想要補充一點新的東西。 關于時間運用 看第一遍時只是覺得諾蘭把一個完整的故事分攤在三條時間線上穿梭著進行,在時間運用上諾蘭無疑是一位游刃有余的大師,但在看第二遍時配合著音樂聲中加入的鐘表滴答聲突然覺得與其把電影中的三條時間僅僅看做是偶爾交叉的三條線,不如說導演的野心是把整個故事擺在一個表盤上進行,這個表盤由三個同心圓構(gòu)成,三個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的圓圈所代表的時針分針秒針則分別是電影中的一周一天一小時。

    三個時間圈分別以故事為圓心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轉(zhuǎn)動,跑的最快的秒針最早與分針交匯,所以三架戰(zhàn)斗機從游艇上空掠過,船長Dawson光靠聽就知道飛來的是什么。隨后分針也與時針也有了交匯,游艇船長Dawson救起坐在沉船上的陸軍Cillian Murphy,陸軍說是魚雷擊沉了船,這也是為什么過了幾幕代表一周的那圈轉(zhuǎn)的最慢的時間軸才講魚雷擊中運兵的船。三根指針按照自己的速度時有穿插,最終三根指針重合,三個故事環(huán)終止轉(zhuǎn)動。而整個配樂中表針走動的滴答聲貫穿全程也完美配合了這種表盤式的敘述方式。第二遍看下來不得不感嘆這種精準的時間運用簡直比畫面表現(xiàn)出的克制還要克制,導演大概強迫癥晚期了吧,如果說前幾部電影諾蘭能夠完美的運用時間的話,這一次他則真正做到了把時間可視化,時間是像空氣一樣存在與周遭卻又最不容易被塑造成型的東西,諾蘭幾乎每一部電影都在和時間較真兒,但這次他干脆讓整部電影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表盤呈現(xiàn)在屏幕上,估計以后不干導演的話諾蘭會去造表吧…… 關于配樂 影片塞得滿滿的音樂不論對于只看了一遍還是刷了好幾遍的人來說都是影片不得不談的一個方面,這一點當然有人喜歡也有人討厭,這里想說的并不是配樂的合理性或者配樂有多好多不好,而是影片結(jié)束前的一個留白,就是Tommy上了火車,對面的人想跟他說話,他卻只是縮在座位上睡著了,這幾秒是完全沒有一點音樂的,或者說完全靜音,整個影院的人到這里理論上應該松口氣才對,但在這幾秒的安靜里連周圍觀眾的喘氣聲音都聽不到。我個人非常喜歡這個停頓,這讓我想到繪畫的留白或者法餐精致的擺盤。對于每一幀都塞滿音樂的影片配樂來說突然留出一個缺口應該是一件做不好會顯得唐突的事,好在這一處時間算的非常精準,三個時間點交匯完畢,表盤停了下來,滴答聲停止,大樂章謝幕,不再有緊張的時間壓迫感,一覺醒來噩夢已然過去。所以我并不認為這部影片音樂滿到溢出來,給觀眾在激烈情節(jié)處足夠的試聽震撼卻又在該停住的地方毫不猶豫地當即停住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

    (本文已被改編為電臺節(jié)目,歡迎到網(wǎng)易云音樂“冰糖電影”收聽。)

     3 ) 細節(jié)劇透?。。∫徊奖聘窀叩闹餍呻娪?/h4>
    小伙伴們,細節(jié)劇透來了!?。。?br>
    這個Dunkirk劇情其實蠻簡單直接的,懂歷史的童鞋肯定知道,1940年5月底到6月初,法國和英國的聯(lián)軍(其中也有比利時和荷蘭的部隊)被德國納粹打的一叫一個慘,好幾十萬人被包圍在法國Dunkirk這個小地方。英國于是搞了一個發(fā)電機行動,動用大量民用船只,把大部隊撤到英國本土去,保存實力以后跟德國死磕。用一個多星期的時間,成功撤離了三十多萬人,振奮人心。這部電影就是講這個事,一部逼格很高的主旋律電影。。。

    好了,廢話太多了,咱們講劇情吧。。。。

    i. The Mole (a week)

    這一條線講是海灘上撤退港口發(fā)生的故事,時間長度一星期。

    影片開始,一隊英國士兵無精打采的在街頭溜達,天空中不斷地飄著納粹的宣傳單,口渴的去喝水,無聊的開別人家窗戶去撿個煙頭,我們的主要人物Tommy (這片我個人認為沒有主角,所以不好說這是男主)一個有頭腦的年輕士兵,撿了幾張納粹宣傳單脫了褲子準備拉屎,說時遲那時快,德軍的炮火一下子打了過來,Tommy提上褲子就趕緊跑,其余人團滅領了便當。(這拉個屎容易嗎?。。?!屎估計硬給憋回去了,好難受)

    Tommy來到海灘,看到了成千上萬排隊等待撤離的士兵,脫了褲子拉完屎,他看到了在一邊埋死尸的法國士兵Gibson。這個Gibson想要冒充英國士兵提前登船撤離。(這里有點開放性,他埋的那個英國士兵究竟是他殺的呢,還是戰(zhàn)死的呢?不知道,人性?。┻@兩個年輕小伙有點基情,Tommy看出來這哥們可能英語不行,也沒廢話,過去默默地幫他一塊把人埋了。

    撤離有規(guī)定,傷員先撤,這兩小哥挺聰明的,抬上一個傷病號就趕緊冒著被轟炸的危險往醫(yī)療船上跑,不過還是被人趕了下來,于是,他倆悄悄地藏在碼頭甲板下面,想趁機跳上醫(yī)療船。這還沒來得及呢,德國轟炸機一個俯沖,醫(yī)療船沉了。。這倆小伙夠仗義,在混亂中救了另外一個年輕的士兵Alex(這哥們?nèi)瞬辉趺吹氐溃?br>
    這三個人呢,在夜晚成功地登上了另外一艘軍艦,準備撤離。Tommy和Alex進到船艙里面啃著面包,英語聊著天,聰明小伙Tommy吃完面包拉著Alex蹲在艙門口,覺得那里會安全一點。Gibson怕暴露自己的法國人身份,默默地在甲板上喝著風望著岸上的燈火(這里挺凄涼的,打起仗來,真的活命最重要)。點背不能抱怨黨,這時候德國的潛艇發(fā)射一枚魚雷打了過來,船艙瞬間進水,聽不到哀嚎,大家全部被淹,就在Tommy和Alex快要淹死的一剎那間,Gibson打開了艙門,他倆逃了出來。三個人被救援的小船又拖回了海灘(內(nèi)心是奔潰的,想要逃命咋就這么難呢)。

    隔天,他們和一隊英國士兵登上了一艘被遺棄的民用船,想要借著漲潮,離開海灘。然而,德國的戰(zhàn)斗機把小船打成了篩子,海水開始從彈孔里噴涌進來。Alex不地道的一面顯露出來,他說Gibson這哥們從頭到尾就沒說過話,肯定是德國間諜,讓他出去,這樣船能不沉。好基友Tommy替Gibson說好話,這時大家也都知道這哥們原來是法國人。爭執(zhí)中,船慢慢下沉,最后大家不得不逃出來,Gibson卻被鎖鏈纏住,在水里溺死了。。。(這里還挺壓抑的。。。就是那種感覺他能活下來,但是還是死了)。

    ii. The Sea (a day)

    這一條線講的是從英國出發(fā)的Dawson 老爺和他兒子Peter 還有Peter的基友George開著民用船去Dunkirk救人的事。時間長度是一天。

    英國海軍為了救人,開始大規(guī)模的征用民用船只,Dawson老爺義正言辭,愛國之心爆棚,不等著征用,自己就出海了。途中,他們在海中救了一個有點神經(jīng)不大正常的上尉,戰(zhàn)后創(chuàng)傷,整個人都是懵逼的,被救了沒有感謝也沒有激動,就想一門心思趕緊回家。在得知Dawson老爺他們其實是去Dunkirk救人以后,精神就崩了,說你們不要去送死,趕緊回去啊,救下我不就行了。Dawson老爺當然不甩,于是發(fā)生爭執(zhí),在扭打中,可憐的基友George被誤傷磕到了頭,眼睛看不見了 (可憐的小喬治,跟Peter講本來還想當回英雄來著上個報紙啥的,這下掛了。。。)精神不正常的上尉看到闖了禍,也就老實了,不鬧了。他們一行人繼續(xù)前進,正好遇到空戰(zhàn),一架英國戰(zhàn)機在擊落德機后也墜落海中,就在飛行員Collins馬上就要被水淹死時,Dawson老爺駕著船趕到,救了他。其實Dawson老爺?shù)拇髢鹤右彩秋w行員,而且剛剛犧牲不久。Dawson老爺駕著船繼續(xù)朝Dunkirk開去,準備救更多的人。。。

    iii. The Air (an hour)

    這一條線是講三個飛行員出航保護救援的故事,第二線中的Collins就是其中一個飛行員,時間長度為一個小時。

    飛行員Collins和Farrier還有另外一個醬油哥一起出行任務,打擊德國空軍。上了醬油哥被德機擊落,Collins和Farrier配合默契把敵機擊落,但是Farrier的飛機被零星的子彈擊中,油表盤壞了,他用粉筆記下來了剩余的油量和返航的時間。兩架飛機繼續(xù)飛行執(zhí)行任務,之后的戰(zhàn)斗中,Collins擊中敵機,但是自己的飛機也被擊中,降落在海中,被Dawson老爺救起。這時Farrier發(fā)現(xiàn)了德國的轟炸機,他要么追擊要么返航,追擊的話就是自殺,因為油肯定不夠,但是不追擊的話,轟炸機會炸沉更多的船,炸死更多人。Farrier思想斗爭了一下,毅然決然的朝轟炸機飛了過去。。。。。

    以下是三線和一?。。。。?br>
    Tommy和Alex從破船里逃出來,漂在海面上,這時旁邊的軍艦正好被德軍轟炸機擊中,慢慢沉入海中,油泄露在海面上。德軍轟炸機被Farrier所擊中,墜入海中,頓時火燒一片。Dawson老爺?shù)男〈瑥倪h處靠近了過來,救起了很多水中的士兵,包括Tommy和Alex。被救的士兵告訴Peter,他的好基友因為頭部受傷過重,死了。。。在救了很多人以后,Dawson老爺?shù)拇蜔o數(shù)民用船只一起返航了。Farrier駕著沒有油的飛機劃過海灘,拼勁最后的力氣擊中另外的德機,海灘上的英國將士備受鼓舞。Farrier最后降落在德軍控制的海灘上,點火燒毀了戰(zhàn)機,之后被德軍抓獲。

    Tommy和Alex獲救之后回到英國,被民眾們熱情接待,送啤酒啊,送報紙啊,被視為英雄,兩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Peter為了完成好基友的心愿,去了報社,第二天, George上了報紙,成為了當?shù)氐挠⑿邸?br>
    最后,在火車上,Tommy讀著報紙上丘吉爾的敦克爾頓演講給Alex 聽,影片結(jié)束了。


    劇情講完了,咱們就聊聊這部電影逼格怎么高。。。。一句話概括,諾蘭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三條線交叉錯綜,一小時47分鐘的電影,毫無尿點,節(jié)奏緊湊,看似碎片化的故事情節(jié),被鏡頭連接在一起,變得連貫。。。加上Hans 的配樂和大屏幕,直接高潮。全片雖然是主旋律,但是毫不做作,除了最后飛行員Tom Hardy強行耍帥以外,給人的感覺就是真實。。就是緊張。。壓抑而又有釋放。。我這個腦殘粉只能跪舔了。。

    本影評純屬瞎扯,如有雷同,純屬緣分。

     4 ) 四十萬個噩夢、諾蘭與小津安二郎

    打小喜歡看戰(zhàn)爭片,曾經(jīng)有十二歲老老實實看完三個小時的《漫長的一天》,但是這次看諾蘭的《敦刻爾克》確實是不一樣的感受。從前根據(jù)歷史重大事件改編的戰(zhàn)爭片,多是選擇勝利的戰(zhàn)役,主要是圍繞著戰(zhàn)略戰(zhàn)術本身講故事,但是《敦刻爾克》取材的卻是盟軍的一次大撤退行動。而且故事其實也十分的簡單,沒什么戰(zhàn)術戰(zhàn)略可分析,沒什么大英雄將領,就是一邊在想方設法的逃生,另一邊想方設法的消滅,非常簡單的故事。即使是分了海陸空三條線,也依然很簡單。

    整部電影里,我當然最愛的是我湯老師,但是如果從故事講述來說,我最愛的還是陸軍的一個小小士兵這條線。這個看上去不到二十歲的小伙子,代表著當時在沙灘上的很多年輕人,渴望生存,渴望回家,想盡了一切的辦法。

    看電影的時候,我想起了曾經(jīng)讀過龍應臺講她父親的一段故事,一九三七年,日本動員二十五萬人,中國動員七十五萬人,打了三個月后,中國已經(jīng)有將近二十萬的年輕將士陣亡,龍應臺的父親是守衛(wèi)雨花臺的憲兵。

    “退到一(音)江門,城門竟然是關的,宋希濂的部隊在城墻上架起機關槍,不讓我們出城,因為混亂到這個地步,守城門的部隊竟然沒得到通知書說要撤退!我拼死爬過一江門,逃到長江邊,沒有船可以乘,日軍的炮聲已經(jīng)很近,結(jié)果幾萬人堵在河灘上。在幾乎要絕望的時候,我心生一計,就和幾個離散的士兵扛起兩根大木頭,放在水里,然后用手做槳,慢慢的劃到對岸去”

    這個十八歲的少年整整在長江上劃了一天半,渾身是血的爬上岸,在他的身后的南京城,緊接著就發(fā)生了南京大屠殺。

    看了這么多戰(zhàn)爭片,戰(zhàn)爭對于那些曾深陷戰(zhàn)爭之中的人來說,到底是什么?這個問題其實我一直沒有答案。直到看了《敦刻爾克》,諾蘭所表達的,和我心中所想的,才真正的清晰起來。

    戰(zhàn)爭是什么?戰(zhàn)爭是一場噩夢。

    他是小小士兵湯米的噩夢,他看到海灘上四十萬人,噩夢就開始了,家就在眼前,敵人就在身后,他想活下去,于是想盡一切的辦法,反反復復的折騰,但是他一次又一次的回到沙灘上,回到他的噩夢里,這噩夢沒完沒了,一遍一遍的輪回,仿佛永遠不會停止。

    我不知道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感受,有時候我們感覺自己身處噩夢之中,一切都顯得那么不真實,你覺得一切都是一場夢吧,事情不會變的更糟糕了吧,不會就這樣完蛋了吧,也許睡一覺就醒了,一切都會好了,可是你醒來之后,發(fā)現(xiàn)你他媽的還在這個噩夢里??膳碌拇蠛?,天空的轟炸機,身后圍攻的敵人,你隨時可能死,可是還沒死,你只能在恐懼中等待,沒完沒了沒完沒了沒完沒了沒完沒了……我覺得這才是戰(zhàn)爭給人最真實的感受,

    海灘上四十萬人,做著四十萬個同樣的噩夢,戰(zhàn)爭就是全人類的噩夢。它一旦開始,你就不知道要怎么結(jié)束它。一旦掉進這個噩夢中,你就不知道出口在哪里,要怎樣醒來。這樣無休止的噩夢,才是人間煉獄,而死不是,死是結(jié)束,也是解脫。

    我想這也是諾蘭在這部電影中,從始至終都使用背景音樂的用心良苦,他想讓每個觀眾不僅僅是聽一個故事而已,而是真正感受當時每個人那種深陷無休止的噩夢之中的感覺。這感覺恐怕也只能用音樂來做媒介。

    去年春天的某個時刻,我因為身體狀況,陷入了一場個人生活的噩夢之中,那時候每次覺得心緒不寧,就翻出一部小津安二郎的電影來看,看著看著,情緒就慢慢穩(wěn)定下來。

    在秋刀魚的滋味里,父親和女兒為了女兒的婚事發(fā)愁,在街上遇到了從前的老部下,老部下拉著他去喝酒,這時候電影才交代,原來父親在二戰(zhàn)期間,曾參加過日本海軍。兩個老人坐在一起敘舊,老板娘就放了一首戰(zhàn)時的音樂,這時候父親只是由衷的說了一句話,他說,“就這樣戰(zhàn)敗了也很好啊?!?/p>

    深陷于噩夢中的人,不管是死也好還是活也好,失敗也好,勝利也好。大概只求從噩夢中醒來就好吧。父親說這句話的時候,臉上帶著深深的疲倦,受夠了啊,真的就是受夠了。就是小津安二郎的電影撫慰人心之處,這樣樸素的家庭就很好,哪怕家里人有些現(xiàn)實和市儈也很好,哪怕平凡的生活已經(jīng)很好,當你身處噩夢之中,覺得黑暗無邊無際之時,哪怕是這樣平凡的生活,都是一種奢侈。有的人即便能夠活過戰(zhàn)爭,也被卡在了噩夢之中,比如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做閃回,意思是你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一些瞬間會不斷在你腦海里回放,有的人可能會終身不治。永遠也擺脫不了那可怕的夢魘。

    龍應臺說,小時候,她的爸爸給孩子們講往事,孩子們總是不耐煩聽,做功課的做功課,看漫畫的看漫畫,通常沒人搭腔,只有她敷衍的從鼻子里“哼”一聲。而父親則尷尬的自言自語說“死的人,好多好多啊”

    然后父親沉靜好一會兒,看實在沒有人理他,自己也覺得沒趣了,就拿起警帽上班去了。

    孩子們都不太喜歡聽這些普普通通的平凡小兵的故事吧,他們當然是肯定更愛看那些拯救世界,拯救國家的超級英雄。然而看完《敦刻爾克》后,我想,在我們這個曾經(jīng)歷過11年的噩夢的國家,如果我們這些后輩對戰(zhàn)爭的理解就只是一些假大空的東西,用那些假high的東西去告訴我們的孩子,這就是戰(zhàn)爭,而不能真正的理解那些死去的前輩,我們才真是愧對他們。

    在電影的最后,小兵湯米和他的伙伴終于坐上了回家的火車,一覺醒來,車窗外陽光燦爛,英格蘭的田野映入眼簾,在那一瞬間,不知道他們是否像古老東方那個叫莊生的人,一瞬間恍惚,不知道自己是回了家,還是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做了個回家的夢。

    諾蘭是仁慈的,他最后還是讓人充滿了希望。那希望就是,回家。小津也是仁慈的,他給戰(zhàn)后疲憊不堪的人們打造了一個家。

    愿世界和平,人類永無戰(zhàn)爭,永無噩夢。

     5 ) 所有的《敦刻爾克》花絮(still keep on updating...)

    1. 依照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慣例,他決定采用真的海軍驅(qū)逐艦而不是利用電腦三維動畫技術(CGI)來打造海戰(zhàn)的場景。他也把用硬紙板裁剪出的士兵和軍用車輛放置在鏡頭的遠背景中,以此來營造出大批軍隊的效果。在拍攝時,現(xiàn)場一度出現(xiàn)了62只船。

    2. 因為執(zhí)導《敦刻爾克》,導演諾蘭將會收到兩千萬美元的薪酬和百分之二十的票房收入,在2005年,導演彼得·杰克遜在執(zhí)導《金剛》時也獲得了同樣的報酬,現(xiàn)在看來,他們兩的酬勞在好萊塢圈內(nèi)也是最高的。

    3. 本部電影的劇本完全是由克里斯托弗·諾蘭自己一人完成的,這已經(jīng)是第三次由他自己獨立完成電影劇本了,前兩次分別是電影《追隨》(1998)和電影《盜夢空間》(2010)。下面還有其他關于劇本的事:《記憶碎片》(2000)是基于他弟弟喬納森·諾蘭寫的故事拍攝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2008),《致命魔術》(2014),《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2012)和《星際穿越》(2014)的劇本均是由他和他弟弟共同完成的。《蝙蝠俠:俠影之謎》(2002)的劇本也是由他和大衛(wèi)·S·高耶共同完成。諾蘭唯一沒有參與寫作的劇本是他執(zhí)導的電影《失眠癥》(2002)。

    4. 這是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又一次自電影《失眠癥》(2002)以來帶上了邁克爾·凱恩。(我于8月1號改了,好多豆友都提醒我了,老爺子參演了,只是沒有露面。)

    邁克爾·凱恩

    注:我也是才發(fā)現(xiàn)沒有老爺子參演的?。。。】傄詾槔蠣斪邮侵Z蘭電影的標配啊。

    5. 對于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來說,這是第一部根據(jù)真實歷史事件拍攝的電影。他電影有的是基于原創(chuàng)劇本拍的,有的是翻拍別人的,有的是基于小說或者是故事改編的,還有的是根據(jù)漫畫改編。

    6. 為了重現(xiàn)33萬三千名盟軍撤退時的驚人大場面,拍攝時用到了1500名臨時演員,一輛吊車和一架噴火式戰(zhàn)斗機。

    7. 本部電影是演員基利安·墨菲和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的第五次合作。

    8. 從第一手的資料中,導演諾蘭得知了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撤退的這些士兵是多么的年輕和缺乏經(jīng)驗啊,所以他決定讓一些年輕的和不出名的演員來出演沙灘上的戲份。

    9. 這是電影攝影師霍伊特·范·霍特瑪第二次與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合作。第一次合作是《星際穿越》 (2014)。

    10. 厄克(Urk)是荷蘭弗萊福蘭省的一個小漁鎮(zhèn),劇組成員們也曾在這里為艾瑟爾湖上的拍攝做準備。

    11. 片名“敦刻爾克”被劃分成了三段顏色,天藍色,深藍色和橘色,指代著到電影中的天空,大海,陸地,三種空間相連的畫面。

    其中一張海報

    注:原文說的就是橘色(orange),我也不懂為啥,哈哈,明明就是白色嘛,哈哈。后來豆友“挺”告訴我這是因為戰(zhàn)火,然后滿臉血跡,落日霞光帶來的橘色!

    12. 這是Christopher Nolan第六次與作曲家漢斯·季默合作。他們合作過的電影有《蝙蝠俠前傳》三部曲,《盜夢空間》(2010)和《星際穿越》(2014)。漢斯·季默也因為《盜夢空間》(2010)和 《星際穿越》(2014)獲得過兩次奧斯卡獎的提名。

    13. 在談到敦刻爾克戰(zhàn)役重要性的方面時,克里斯托弗·諾蘭說道:“敦刻爾克大撤退在二戰(zhàn)史上是個極其重要的轉(zhuǎn)折點。如果大撤退失敗了,英國就不得不臣服于德國,整個世界也將淪陷,或者說世界將會走向不同的命運:毫無疑問,德國將會占領歐洲,美國也不愿意去參戰(zhàn)了。敦刻爾克大撤退不僅是二戰(zhàn)的轉(zhuǎn)折點,也是世界歷史的轉(zhuǎn)折點,這是具有決定性的時刻。大撤退的成功使得丘吉爾給民眾注入了精神勝利的理念,使得他能鼓勵他的軍隊,讓他們具有抵抗精神,盡管這次大撤退看起來像是一場投降。在軍事層面上看,我們失敗了,但是從整個人類的層面上看,這就是一場重大的勝利?!?/p>

    14. 電影劇本有76頁。

    15. 電影的有些部分是在荷蘭的艾瑟爾湖上拍攝的。

    這湖泊真漂亮??!

    16. 這是湯姆·哈迪和克里斯托弗·諾蘭在《盜夢空間》(2010)和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2012)后的第三次合作。

    17. 本部電影本可以在更早的時間開拍的,據(jù)說這個想法的種子在他學生時代就已種下,但是他特別害怕在大片制作上的經(jīng)驗欠缺會損害到他對于本片的拍攝熱情,所以在他拍完了《蝙蝠俠前傳》三部曲,《盜夢空間》 (2010) 和《星際穿越》 (2014)之后,在這些電影中,他的技巧磨礪得越來越嫻熟,他覺得okay,時機成熟了,就開始拍本部影片了。

    18. 跟民間普遍認為的觀點相反的是,阿道夫·希特勒從來就沒有在盟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之前下達過停止德軍進攻的命令。這個命令其實是由陸軍元帥格特·馮·倫德施泰特,A集團軍的司令官和第四軍的君特·馮·克魯格將軍一起下達的,他們是在應坦克部隊的司令官保羅·馮·克萊斯特將軍的請求下才下達的命令,因為當時克萊斯特將軍的坦克部隊已經(jīng)損失了百分之五十的裝甲部隊,這就需要時間來重整隊伍。希特勒只是批準了他們的決定,并不是他直接下達的停止進攻的命令。

    注:對于這條,真的是非常有意思,關于德軍停止進攻的命令,歷史上的爭議也是相當多的。

    19. 克里斯托弗·諾蘭研究了不少無聲電影,想只通過細節(jié)就使得群戲的表演充滿懸念,因為這部電影里的對話實在是太少了。

    20. 克里斯托弗·諾蘭從像電影《貪婪》(1924),《黨同伐異》(1916)和《日出:兩個人的愛情之歌》(1927)這類型的無聲電影來為《敦刻爾克》的群戲來汲取靈感,諾蘭說:“我花了大量的時間來看這些無聲電影中的群戲表演,包括臨時演員們的行動和進展方式,空間是是如何被呈現(xiàn)的,以及怎么用攝影界來捕捉這些畫面,還有拍攝視角的運用?!敝Z蘭也研究了《死囚越獄》(1956), 《扒手》(1959), 《拯救大兵瑞恩》(1998), 和《恐懼的代價》(1953)等影片來試圖弄明白怎么通過細節(jié)來制造懸念。

    21. 這是自電影《致命魔術》(2006)以來的第一次克里斯托弗·諾蘭沒有收到傳奇電影公司的資金支持。

    22. 湯姆·哈迪和馬克·里朗斯分別因為荒野獵人 (2015)和《間諜之橋》(2015)被提名了2016年的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最后,里朗斯贏得了這個獎。

    馬克·里朗斯在《間諜之橋》的劇照

    23. 這部電影演員里有一名奧斯卡獎獲得者:馬克·里朗斯,還有兩位奧斯卡獎提名者:湯姆·哈迪和 肯尼思·布拉納 。

    24. 在電影的創(chuàng)作上,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盡力在每一方面都做到真實,他把IMAX攝影機安放在一架真的噴火式戰(zhàn)斗機的駕駛座艙和機翼的位置,讓攝影師和演員一同漂浮在水中進行拍攝。

    25. 這是克里斯托弗·諾蘭的第一部戰(zhàn)爭片。

    26. 本部電影有7分鐘的IMAX序幕在《星球大戰(zhàn)外傳:俠盜一號》(2016)之前放映。這是第三次諾蘭的電影序幕在電影正式上映前六個月就發(fā)布了。另外兩部電影是《蝙蝠俠:黑暗騎士》(2008)和《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2012),他們的IMAX序幕分別是在《我是傳奇》(2007)和《碟中諜4》(2011)電影之前放映。

    27. 兩只具有歷史意義的漁船被用來當做背景的裝飾。這兩只船叫做UK12和UK114,然而這里的UK并不代表著英國(United Kingdom),這里的UK是代表荷蘭港口厄克(Urk),這正是電影的拍攝地。

    28. 在拍攝中,大約用到了1000多名零時演員。

    29. 這是克里斯托弗·諾蘭執(zhí)導的第十部長片。如果把他的短片《蟻蛉》(1997)和紀錄短片《奎》(2015)算上,這是他的第15部電影。

    30. 這是諾蘭的第七部由華納兄弟公司發(fā)行的電影。

    31. 《敦刻爾克》(全片長107分鐘)是克里斯托弗·諾蘭自從《追隨》(1998)后最短的電影了。

    注:《追隨》片長70分鐘。

    32. 在電影中,漢斯·季默用的是諾蘭的懷表來制作時鐘滴滴答答的電影原聲。

    33. 當克里斯托弗·諾蘭被問到他為什么要讓哈里·斯泰爾斯來參演這部電影,他說道:“不夸張的說,我面試了上千個年輕人,還有不同的青年組合,最后哈利勝出了,就是這樣?!?/p>

    34. 這是諾蘭第一部執(zhí)導的傳記電影

    35. 哈里·斯泰爾斯在拍攝現(xiàn)場有一個私人保鏢,因為太多女粉絲跑去見他了。

    這圖片里從右往左數(shù)第2個就是他

    注: 哈里·斯泰爾斯男子組合One Direction的成員啊,沒想到去演這部大片了,哈哈,好喜歡他的歌啊。但是他這個關注度也太高了吧,保鏢隨身帶?。?!

    36. 這是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和電影配樂師漢斯·季默,剪輯師李·史密斯,攝影師霍伊特·范·霍特瑪,藝術指導南森·克羅利,選角導演約翰·帕帕席德拉,演員湯姆·哈迪和演員基里安·墨菲的再一次團聚。大多數(shù)的劇組成員是從《蝙蝠俠前傳》三部曲就開始和諾蘭合作的,而攝影師霍伊特·范·霍特瑪則是從《星際穿越》(2014)開始和諾蘭合作的。

    注:大家可以搜搜里面的人物,全都是業(yè)界的大神啊。

    37. 有四萬多的英軍士兵為了掩護大部隊的撤退而被俘虜,在這其中有一萬名士兵是蘇格蘭人。在電影中值得注意的是,一個英國人扮演了第51蘇格蘭高地師的一名士兵。

    注:關于蘇格蘭高地師是非常有意思的,他們是英國陸軍的一只步兵軍團,后來又被叫做“黑衛(wèi)士兵團”。

    在網(wǎng)友的回復中,我查了下資料,被俘虜?shù)乃娜f人應該是盟軍,而不單是英軍。

    38. 這是湯姆·哈迪第三次參演以二戰(zhàn)為題材改編的影視劇。第一次參演的是《兄弟連》(2001),在這部美劇中,他扮演了美國第101空降師的一名空降兵。

    39. 一架改裝過的雅克-52被用來出演一架噴火式戰(zhàn)斗機以便演員和真實的飛行員能夠互換座位來滿足拍攝的需要。

    40. 這將是湯姆·哈迪參演的第三部二戰(zhàn)題材影片,第一部是《科蒂茲堡大逃亡》(2005)。

    41. 這是諾蘭除了《致命游戲》以來的第一部時代劇(period film),距離《致命魔術》已有11年了。

    注:這里的period film 我翻譯的是歷史劇,后來網(wǎng)友告訴我是時代劇,good。

    42. 威爾·阿滕伯勒的爺爺理查德·阿滕伯勒參演過1958年的電影《敦刻爾克》。

    注:他爺爺理查德·阿滕伯勒也是很牛的啊,演員,導演,制片都做過的,大家記得他的作品的可能就是《侏羅紀公園》了。

    他爺爺理查德·阿滕伯勒,好帥啊

    孫子威爾·阿滕伯勒,恩,感覺爺爺帥一點,哈哈

    43. 這是 肯尼思·布拉納 參演的第三部二戰(zhàn)題材電影。前兩部電影是《陰謀》(2001) and 《行動目標希特勒》(2008) 。如果算上 《搖擺狂潮》 (1993) ,這就是他參演的第四部二戰(zhàn)題材電影。

    44. 電影大部分的拍攝都在厄克(Urk)的里面或者是周圍,厄克是荷蘭弗萊福蘭省的一個小漁鎮(zhèn)。厄克(Urk)的發(fā)音其實正與電影名字“敦刻爾克”(Dunkirk)發(fā)音的第二部分相同。

    45. 法國港口城市敦刻爾克市希望電影能夠在他們市拍攝一部份,因為他們市才是歷史上敦刻爾克大撤退的發(fā)生地啊。所以敦刻爾克市的市政廳組建了一個電影部門去宣傳和組織在本市的電影活動,結(jié)果就是他們從各種不同的電影項目中獲得了總共207天的拍攝時間。

    46. 電影時長1小時47分鐘,這是克里斯托弗·諾蘭自1998年的《追隨》后,他執(zhí)導過時間第二短的電影了。

    47. 本部電影是第一次克里斯托弗·諾蘭與肯尼思·布拉納的合作。

    肯尼思·布拉納

    2017.7.17更

    48. 克里斯托弗·諾蘭依然堅持膠片拍攝電影,而不選擇數(shù)字電影。為了實現(xiàn)最優(yōu)的影像質(zhì)量,諾蘭的電影拍攝結(jié)合了15/70毫米IMAX膠片以及超寬銀幕(Super Panavision)65毫米膠片?!抖乜虪柨恕穼蔀槔^《大師》(2012)和《八惡人》(2015)之后第三部在2010年到2020年中使用70毫米膠片拍攝并上映了的影片。

    49. 《敦刻爾克》將會成為自《大地雄心》(1992)之后擁有最大放映量的70毫米膠片格式的電影。《敦克爾克》的70毫米膠片電影將會登陸在125家可放映70毫米膠片的影院,這將會超過《八惡人》(昆汀·塔倫蒂諾用70毫米膠片拍攝的影片)的100家影院的放映記錄。

    注:《大地雄心》是由 朗·霍華德執(zhí)導,阿湯哥和妮可·基德曼 主演的影片。

    2017.8.1更(建軍節(jié)好有紀念意義,哈哈

    50. 根據(jù)演員肯尼思·布拉納說,差不多30位還健在的老兵(他們是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幸存下的軍人)參加了在倫敦舉行的《敦刻爾克》電影首映禮。當記者問到老兵們的觀影感受時,老兵們說:“這部片子啊,演的就跟我們那時經(jīng)歷的差不多啊,但是這里面的轟炸聲音可比我們那時侯經(jīng)歷的轟炸的聲音要大的多啊?!崩媳脑u論讓諾蘭會心一笑,哈哈。

    我感覺這群老兵好可愛啊?。。。?!

    就看看這位參加了首映禮的老兵吧

    這位老兵名叫詹姆斯·貝恩斯,來自于北倫敦。在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戰(zhàn)役中,他本來要登上一只船撤離的,但由于某種原因,他沒有登上這個只船,結(jié)果后來這只船被德軍的飛機炸沉了,可說是幸運之神眷顧了詹姆斯。后來他去了北非繼續(xù)服役,并參加了解放意大利的戰(zhàn)役。

    51. 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和他老婆艾瑪·托馬斯,還有他的一個朋友,他們一起坐船從英格蘭跨海到了敦刻爾克。他們是在感受在敦刻爾克大撤退時,那些平民們是如何渡海的。諾蘭說因為海面的情況,他們花了19個小時才到達目的地。

    左邊那位就是諾蘭的老婆艾瑪·托馬斯(我感覺艾瑪長得有點像席琳迪翁),他們身后的那架飛機就是噴火式戰(zhàn)斗機。

    52. 實際上,導演諾蘭是乘坐過電影中出現(xiàn)的那架噴火式戰(zhàn)斗機的,他是為了體會到戰(zhàn)斗機在空中翱翔的感覺。這樣的經(jīng)歷能夠幫助他拍攝電影,使得他能夠帶給觀眾一種真實空戰(zhàn)的感覺。

    53. 在拍攝一架噴火式戰(zhàn)斗機緊急迫降到英吉利海峽的情節(jié)時,一個IMAX攝影機被固定到這架飛機的駕駛員座艙上,此IMAX攝影機的任務就是拍攝杰克·勞登(在片中飾演柯林斯)是如何盡全力逃出機艙的過程。但是在拍攝過程中,這架飛機在水中的下沉速度遠比事先預測的快的多。后來,花了好長的時間才把這架飛機打撈上來,但是IMAX攝影機的外殼早已被水充滿了,這種情況不僅使得這個昂貴的IMAX攝影機被毀了,而且更珍貴的膠片也被毀了。在這種情況下,諾蘭使用了一種讓膠片保持濕潤的老式電影技術,然后通過船運把此膠片送到了洛杉磯市,在膠片干透之前,對膠片進行加工處理。正是在這種挽救措施之下,我們才有機會在電影中看到這段膠片中的畫面。

    注:我想請問下攝影機是說一個,還是一架???

    54. 在一次采訪中,克里斯托弗·諾蘭把英國音樂家哈里·斯泰爾斯的出演比作了《黑暗騎士》中飾演小丑的希斯萊杰。(因為大家常常低估了斯泰爾斯。)

    55. 一直到1942年的新加坡陷落之前,敦刻爾克大撤退都被廣泛認為是英國軍事史上最大的失敗。

    注:原來1942年的新加坡陷落才是英國軍事史上最大的失敗。

    56. 邁克爾·凱恩老爺子在片中扮演一個無名的,而且看不見的,英國噴火式戰(zhàn)斗機飛行員。有趣的是,老爺子在1969年上映的電影《不列顛之戰(zhàn)》中也扮演過一名噴火式戰(zhàn)斗機飛行員。

    57.在倫敦的全球首映禮上,英國王室的哈里王子到首映禮上會見了敦刻爾克的老兵們和《敦刻爾克》的導演,演員們。

    二哈相見(哈里·斯泰爾斯和哈里王子)

    2017年8月6號更,終于下班,趕快把剩下的補上

    58. 馬克·里朗斯在片中扮演的角色名叫道森(Dawson),這個角色是基于一個名叫查爾斯·萊托勒的真實人物而創(chuàng)設的。萊托勒是泰坦尼克號輪船的(你沒有看錯,就是那個最后撞上冰山的泰坦尼克號)二副,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萊托勒(他那時候已經(jīng)66歲了)駕駛者他的流浪漢號游艇到敦刻爾克進行撤退行動。在大撤退中,萊托勒拒絕海軍們駕駛他的船,他說:“如果有人能駕駛它,那個人就是我?!?,他還帶上了他其中一個兒子一同參加行動;萊托勒也在二戰(zhàn)中失去了一個兒子(這是他最小的兒子),他的這位兒子名叫布萊恩,在1939年9月4號,他在駕駛威靈頓式重型轟炸機對德國的威廉港(德國北部港市)進行轟炸時,英勇犧牲。布萊恩在生前還教過他爸爸如何在空襲中躲避。萊托勒盡可能多救人,以至于有四個人不得不站在浴缸里面,一直到他的船都快載不下人了,負責登陸的軍官不敢相信小小的“流浪漢”號竟然裝下了55個人。

    馬克·里朗斯在片中扮演的角色名叫道森(Dawson)

    這位就是英勇的查爾斯·萊托勒

    59. 溫斯頓·丘吉爾在敦刻爾克大撤退開始的時候,才總共當了16天的首相。

    才上任16天哦

    60. 在電影快結(jié)束的時候,片中出現(xiàn)了一位盲人,這位盲人是由約翰·諾蘭(John Nolan)飾演的。約翰·諾蘭就是導演諾蘭的叔叔,他已經(jīng)在侄兒子的好幾部電影中都有過出鏡了。(這應該算作彩蛋了吧,哈哈哈。)

    諾蘭叔叔挺帥的啊?。?/div>

    61. 據(jù)諾蘭所說,他在觀看《拯救大兵瑞恩》時感受到的緊張焦急與他想賦予《敦刻爾克》的緊張焦急是不一樣的。

    62. 該片中使用到了威廉尖叫:出現(xiàn)在電影的前面部分,鏡頭是一只滿載士兵的船正在沉沒。

    簡單說下哈,什么叫威廉尖叫:就是一個叫威廉的人在尖叫,開玩笑,哈哈。還是看看定義吧。

    威廉尖叫: 威廉尖叫(英語:Wilhelm scream)是一個影視劇常用聲音效果,從1951年的電影《軍鼓》起被用于超過200部影片中。該聲效常用于角色被槍擊,從高處摔落,或被爆炸拋出時。 (這句話復制的,大家看看。)

    63. 這是湯姆·哈迪第三次在片中長時間地飾演佩戴面具(面罩)的角色。第一次是飾演《黑暗騎士的崛起》(2012)中的貝恩;第二次是出演《瘋狂的曼克斯:狂暴之路》(2015),在片中飾演曼克斯。

    “面具也不能掩飾我的帥!”


    啊,真的好期待這部片子啊?。。。?!所以快把上面的花絮翻完了。還有3個4個沒有翻譯,有空就加上。歡迎指正我哦。翻譯自IMDB。

    我完成的其他花絮:

    關于《莫娣》,你絕不知道的事!

    關于阿湯哥的《壯志凌云2》,你絕不知道的事!

    蓋里奇導演、威爾史密斯主演的迪士尼奇幻電影《阿拉丁》,幕后全面解析

    蓋里奇新片《阿拉丁》,海報中的美女是飾演茉莉公主的娜奧米

    扎克·埃夫隆、莉莉·柯林斯新片《極端邪惡》,你不知道的事

    (扎克·埃夫隆飾演變態(tài)連環(huán)殺手)

    時隔54年!瑪麗仙女回來了哦?。?!艾米麗·布朗特的新片《歡樂滿人間2》,那些你絕對不知道的幕后故事!

    艾米麗·布朗特的新片《歡樂滿人間2》

    關于Lady Gaga, 布萊德利庫伯新片《一個明星的誕生》,你不知道的事

    關于《阿爾法:狼伴歸途》,四個超級有趣的事實!狼的品種;本片有動物被kill;導演第一次無弟相伴;還有讓我想起了瑞克的川香醬!歐!2018.8.25

    《碟中諜6:全面瓦解》,你不知道的事!(阿湯哥真是拼了?。?!寶馬五系的出鏡......)

    《游俠索羅:星球大戰(zhàn)外傳》,你不知道的事

    《三塊廣告牌》的幕后以及致敬! 你知道科恩嫂的花頭巾是在向哪部片子致敬嗎?知道片中的小鹿是誰嗎?你知道彈吉他的伍迪·哈里森嗎?你知道......

    2018,湯姆·哈迪的 《毒液》,很多事情,你有所不知

    裴淳華和克里斯蒂安·貝爾的新片:關于《敵對分子》你不知道的事

    銀翼殺手,30年后歸來:《銀翼殺手2049》

    杰克·吉倫哈爾新片《堅強》幕后

    阿湯哥新片《美國制造》電影花絮

    夢工廠動畫《內(nèi)褲隊長》幕后

    《房間》女主布麗·拉爾森新片《玻璃城堡》電影花絮

    卡西·阿弗萊克、魯妮·瑪拉的新片《鬼魅浮生》幕后故事,花絮,還有很多,還算可以吧

    《蜘蛛俠:homecoming》花絮翻譯:里面關于霍蘭德的很多,有意思的還是關于巴基和美隊吧

    Baby driver (極盜車神)的所有花絮

    塞隆女王和一美敬業(yè)的《極寒之城》

    《死侍2》花絮:關于預告片和影片制作

     6 ) 我看《敦刻爾克》

    影片絕對是諾蘭的一次個人化表現(xiàn)!三條不同時間的戰(zhàn)爭主觀體驗,將反戰(zhàn)主題體現(xiàn)得非常獨特。

    《敦刻爾克》影片表現(xiàn)的是一次大敗仗,大潰退,這在過去的影壇中可是不多見的。無獨有偶,前不久去內(nèi)蒙集寧參觀了“集寧戰(zhàn)役紀念館”,驚訝地發(fā)現(xiàn)我們過去不知道或很少提及的一個解放軍的大敗仗:“第二次集寧戰(zhàn)役”??箲?zhàn)勝利后,46年1月我軍搶攻下集寧,為第一次集寧戰(zhàn)役;“46年9月起,我軍集中50個團十幾萬人攻大同,久戰(zhàn)不下;敵軍傅作義部轉(zhuǎn)攻集寧,解圍大同,戰(zhàn)斗非常慘烈。大同集寧戰(zhàn)役前后歷時1個半月,解放軍連續(xù)作戰(zhàn),殲滅敵軍1.2萬人,不可謂不英勇。但是由于指揮失誤,戰(zhàn)役失敗,大同未攻下,集寧又失守。這次戰(zhàn)役的失利,使解放軍重鎮(zhèn)張家口處于傅作義軍兩面夾擊的不利形勢,也導致了晉察冀軍區(qū)面臨的形勢急劇惡化,西北野戰(zhàn)軍在戰(zhàn)略上也極為被動,胡宗南趁機進攻延安,毛澤東和中共中央被迫撤出延安?!?當然,48年的第三次集寧戰(zhàn)役可是大勝仗,不僅收復了集寧還直接導致傅作義的起義及平津戰(zhàn)役的勝利。

    集寧的戰(zhàn)役展覽館用事實、圖片詳實地記錄了這三次戰(zhàn)役,使我們看后大為感慨,這段歷史真應該拍成電視劇啊,因為有大失敗才有后來的大勝利;而且無論勝敗,戰(zhàn)火中的戰(zhàn)士、指戰(zhàn)員的奉獻都是應該歌頌與銘記的。我們不能總是報喜不報憂,不能只回顧過去的勝利、成就,不反思過去的失敗與挫折。今天看到諾蘭的這部關于敦刻爾克大潰退的電影,實在是即滿足了我們的這一愿望,又高出期許。

    當然,導演在銀幕時間上的精彩探索與創(chuàng)造,更值得電影專業(yè)人士們深入學習和研究。

     7 ) 這是一部讓人看得非常疲憊的戰(zhàn)爭片

    《敦刻爾克》是一部讓人看了非常疲憊的戰(zhàn)爭片,這并不是因為劇情有多燒腦,而是在整個表達手法上讓人看得很累。若你抱著像看《兄弟連》和《拯救大兵瑞恩》的心態(tài)去看整部電影,那無疑你要失望了,作為一名諾蘭粉,我只想失望的說諾蘭這次真的玩脫了,我認為這部劇的硬傷有三:

    (一)諾蘭結(jié)構(gòu):非線性敘事是諾蘭電影的特點,也是影迷們津津樂道的地方,他往往采用多線敘事甚至時間倒錯的敘事方式來描繪一個故事。這種敘事方式倘若用來拍科幻片或懸疑片可能會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像《盜夢空間》,《星際穿越》 的成功恰恰好說明了這一點。可是用這種敘事方式嫁接在一部史詩戰(zhàn)爭片上,就容易讓人看得別扭。整部片的故事很簡單就是描繪在二戰(zhàn)時,英法聯(lián)軍在敦刻爾克撤退的故事,諾蘭采用了陸,海,空三個不同角度來拍攝,而這三線的時間分別為一周,一天和一小時。有些觀眾非常喜歡這種三線敘事的拍攝手法,但我卻很不喜歡這種用《盜夢空間》的形式來拍攝戰(zhàn)爭片。比方說當陸軍那一場戲正要進入高潮時,突然就切換到空軍那兒去了,而且整部影片切換的次數(shù)很頻繁且密集,容易讓人看得出戲。再加上里頭時間都是不同步的的,當你看到陸軍這兒是在晚上時,當切換到空軍時就變成早上了。當觀眾沒弄清楚前面那“一小時,一天,一周”的意思時,會看得一頭霧水,即便弄懂了也容易產(chǎn)生凌亂感??傮w來說,作為一名普通觀眾的我,更多的時候是要搞清楚諾蘭那種復雜和花俏的敘事結(jié)構(gòu)而無法陶醉在電影里的故事中。我并不反對諾蘭嘗試用這種形式來拍攝戰(zhàn)爭片,但也總得將故事講全了才用吧。

    (二)薄弱的劇情:有人說《敦刻爾克》是一部可以與《拯救大兵瑞恩》之類的戰(zhàn)爭片比肩,并且可以載入影史經(jīng)典,我覺得這吹的有點過了。頂多是一部戰(zhàn)爭版的密室逃脫。諾蘭明顯像通過此片來描繪戰(zhàn)爭中的那種壓迫和緊張感,可惜單薄的劇情和人物刻畫很難讓人融入其中。極簡的對白和缺乏劇情的鋪墊,使得人物的刻畫有點蒼白,也讓三條線的故事內(nèi)容看起來貧乏,即便你看到有士兵被殺了你也很難產(chǎn)生悲憫感??傮w來說,里頭并沒有讓人印象深刻的畫面和引人深思的內(nèi)容,更沒有像斯皮爾伯格那樣表現(xiàn)出那種戰(zhàn)爭中的悲憫以及戰(zhàn)爭和人的關系。倒是那個民用老船主和他兒子的故事讓人看到了戰(zhàn)爭的無奈,但也就僅此而已。

    (三)疲勞的配樂轟炸:我覺得從《黑暗騎士崛起》中就可以看出其實諾蘭對于那種大場面的把控是非常弱的。而這個缺點在《敦刻爾克》中被放大了。如果觀眾抱著像看《血戰(zhàn)鋼鋸嶺》式的戰(zhàn)爭片,并追求那種畫面和視覺上的震撼來觀看此片那無疑是失望了。電影中的戰(zhàn)爭畫面拍得很整齊,很干凈,絲毫沒有那種戰(zhàn)爭中混亂,血腥和骯臟。而為了彌補這個尷尬,并營造出那種“緊張”和“震撼”只能靠寂寞叔的配樂了。寂寞叔一開始營造出的氣氛還不錯,可是這種無間斷,密集式,從頭到尾的配樂轟炸,并強行依靠配樂制造出的煽情和緊張感讓人聽得想吐。雖然里頭的槍聲和飛機引擎的音效非常出色,但也無法挽救整部戲的密集式配樂所帶來的疲憊感。

    以前從不讓人失望的諾蘭,這次可能要讓人失望了。

     短評

    多線敘事的優(yōu)缺點在這里都很明顯:成功撤退是史實,故事的懸念就不能用結(jié)局來制造了,三條線如何交匯才是重點;而在幾個故事中來回切換次數(shù)多了,吸引力到后來遠不如開頭,只能通過回到諾蘭最喜歡和擅長的——傳統(tǒng)的家庭觀念、孤膽英雄的奇跡等等來激發(fā)情感,所以戰(zhàn)爭背景比較模糊,當是冒險求生片吧

    6分鐘前
    • 米粒
    • 推薦

    我不管,反正諾蘭是我心目中的最佳導演,《敦刻爾克》是我心目中的2017年度最佳影片。

    7分鐘前
    • 朝暮雪
    • 力薦

    我預測,這將是2018年第9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攝影、最佳導演的片子。諾蘭大神功課做得足啊,學習了《黨同伐異》《日出》《大幻影》《死囚越獄》《扒手》《恐懼的代價》,所以拍出了《敦刻爾克》。因為視聽語言把握得好,所以故事講得好。hope與home,愿每個生命都能得到拯救。審視當下,珍惜和平。

    8分鐘前
    • 水木清華
    • 力薦

    不懂干嘛都說當懸疑片?根本就是一部很寫實的戰(zhàn)爭片。那些講拍出盜夢空間感覺的朋友,我合理懷疑你兩部電影都沒看過。

    13分鐘前
    • 滑滑的葡萄皮
    • 力薦

    用最貴的演員,露最少的臉?!吨Z蘭哈迪傳》

    18分鐘前
    • 高高高
    • 推薦

    你們逃走了三十萬,成就了一個非凡的行動;我們僅僅南京就歿了三十萬,在中國人的歷史面前,再大的IMAX屏幕和音響,都微不足道。

    23分鐘前
    • 白袍馬超
    • 還行

    無聊是真無聊,主旋律是真主旋律;但是這個牛逼至極的結(jié)構(gòu)足夠諾蘭及其粉絲吹上十年的,也夠電影學院學上十年的。仍然是在時間切分上面做文章,但是竟然還能玩出新花樣真是不得不服。就憑諾蘭對時間的理解足以牢牢霸住一個當代大師的位置。

    26分鐘前
    • 胤祥
    • 推薦

    英國人真喜歡排隊啊。。。

    27分鐘前
    • 胖犬
    • 還行

    四十萬人去哪了?

    31分鐘前
    • Peter Cat
    • 推薦

    之前還擔心電影只有107分鐘會不會太短,因為諾蘭之前的電影時間都很長可以把故事講的細致入微,不過這一次他把握的很足,在該有的時間點插入什么樣的故事,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時間雖短但該有的故事都講的很全面了,并且不會再有多余時間去講述別的事物,而且整體節(jié)奏還很快,一部成功的實驗影片。

    34分鐘前
    • 對你愛不完
    • 力薦

    Meh

    38分鐘前
    • 陀螺凡達可
    • 推薦

    三條故事線,不同時間長度,卻有意平行剪輯,造成假象。這一回沒太多敘事花樣,也沒什么視覺奇觀。主要還是還原恐怖氣氛,營造當時的絕望與緊張感。這里有英雄也有被嚇破膽的普通小兵,小兵代入感更強。音樂對影片情緒有強烈的推動,也讓結(jié)尾更加釋然。結(jié)尾滑翔真的很美。算諾蘭一次新的挑戰(zhàn)。

    43分鐘前
    • 桃桃林林
    • 推薦

    的確是尊重了史實,這也導致主線只是了無新意的流水賬,拯救觀感全靠一手諾蘭式“偽震撼”:用夸張極端的音效+BGM+運鏡堵塞觀眾的大腦,只留下眼睛和耳朵,強行把20分的劇力在感官上虛高到90分。同時本片在表達上又極度匱乏,對人與戰(zhàn)爭的思考幾乎完全沒有,可以說是外強中干到了極致。

    48分鐘前
    • Velox
    • 還行

    影片絕對是諾蘭的一次個人化表演!三條不同時間線的主觀戰(zhàn)場體驗,將反戰(zhàn)主題體現(xiàn)得非常獨特。贊!

    50分鐘前
    • 謝飛導演
    • 推薦

    太一般了,就不要吹什么史上最好的war movie,我還真的可能找不出什么比它更差的來,imdb上諾蘭粉都已經(jīng)失去理智,希望豆瓣的各位不要因為追捧一個導演而人云亦云。全片最可愛的還是湯老師,依然帶著面罩沒什么屁話,一如既往fuckable

    51分鐘前
    • Melodrame
    • 還行

    外網(wǎng)評價虛高得一塌糊涂………雖然喜歡湯甜的空戰(zhàn)戲份,但我看不得這么色調(diào)清新精致煽情的戰(zhàn)爭片,覺得特別假。也不喜歡結(jié)構(gòu)和節(jié)奏。諾吹勿擾,非粉非黑,不要覺得你喜歡的東西別人就一定得喜歡。還是建議去看,但不要信評分,用你自己的感受和判斷力。

    56分鐘前
    • Virgil
    • 還行

    一開場看到這么多卷毛藍眼英俊小哥哥心想大事不妙,又要來那套把美麗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了我不要啊嗚嗚嗚。結(jié)果諾蘭這個死顏控,根本沒舍得殺倆就全部送回家了,好吧算你干得漂亮。

    59分鐘前
    • 黃青蕉
    • 推薦

    一個《敦刻爾克》,生生拍出了《盜夢空間》的即視感。把盡人皆知結(jié)果的一個歷史事件拍的全程懸念迭出,讓觀眾屏住呼吸看完全場,恐怕也只有諾蘭了。。。

    1小時前
    • Hamlet
    • 力薦

    喜歡這個拋棄了繁復敘事、投身極簡主義的諾蘭。沒有背景沒有鋪墊,第一個鏡頭就將觀眾拖入戰(zhàn)場。一周、一天、一小時,三條故事線反復絞殺心靈,不用血腥暴力也能呈現(xiàn)戰(zhàn)爭帶來的壓迫感。IMAX+70mm=最佳觀影方式,轟得想喊救命...(推開眼花繚亂的小鮮肉為湯老濕打call!!)

    1小時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薦

    期待看戰(zhàn)爭敘事人性情懷的觀眾大概要失望了,影片重點更在重現(xiàn)撤退的慘痛與殘酷。三個視點,三條交織的時間線,有英雄主義但保持在了情理之中。最大優(yōu)點是主觀與客觀鏡頭的轉(zhuǎn)換剪輯,無論空戰(zhàn)還是逃生,都在轉(zhuǎn)換中營造出了精彩的緊張感。Hans Zimmer的配樂也功不可沒。

    1小時前
    • 艾小柯
    • 推薦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影

    電視劇

    動漫

    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