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神樂坂少年成長記
前陣子看完日式西餐廳的家族故事,這兩天又開始看日式料亭小廚師的成長故事。比起面向工薪階層的馬卡尼羅西餐廳,這家叫做“坂下”的料亭只對有身份的人士開放。盡管如此,在這個背后牽扯政治大人物的由三代女人執(zhí)掌的料亭里發(fā)生的不是勾心斗角利欲熏心的故事。相反,這個故事洗盡鉛華,關(guān)于親情的背叛和救贖,更關(guān)于在時代車輪無情碾壓下傳統(tǒng)發(fā)出的微弱悲鳴,由一個丟進人堆里就找不著的普通年輕人在旁娓娓道來。
一平,一個23歲的廚師,7年前從小漁村來到東京的神樂坂,開始了成為一名優(yōu)秀日料廚師的磨練。不過這部劇關(guān)于他專業(yè)上的磨練說的很少,更多的是圍繞著他尋找父親和尋找愛情展開的。他曾經(jīng)對自己的身世困惑迷茫,因為懷疑自己心愛的女孩是同父異母的妹妹而選擇斬斷聯(lián)系,對不告訴他真相的母親狠心地發(fā)出“再也不見面”的通牒。就算是這樣一個平日里溫馴到?jīng)]脾氣的年輕人,也會有屬于自己的執(zhí)拗叛逆,這就是成長路上每個人必經(jīng)的階段。在經(jīng)歷了一個個冥思苦想不得要領(lǐng)的不眠夜,經(jīng)歷了深夜石板街上凄清的含淚獨行,當他終于度過了青春的迷惘期獲得成長時,這個記錄著他每一步成長歷程的幽雅古樸的神樂坂,卻不可避免地消失在時代的塵埃中。
這是一個看著叫人心頭暖暖卻又忍不住心酸落淚的故事。比起那些宣揚人間大愛的高風亮節(jié)多拉瑪,比起那些糾纏到天涯海角的戀愛多拉瑪,比起那些塑造小人物成名成腕傳奇經(jīng)歷的夢幻多拉瑪,我果然更愛看講述一個普普通通的少年成長歷程的樸素多拉瑪。因為當我花了比看一部電影多幾倍的時間去看一部多拉瑪?shù)臅r候,心里總是抱著看完了之后可以從中得到點什么的憧憬。真要叫我總結(jié)從這部多拉瑪里獲得了什么啟發(fā),說不出來。但是它給我的共鳴和感動,會比別的多拉瑪停留在我心里更久的時間。
很喜歡一平以“敬啟,父親大人”為開頭的自言自語,就像我不時會以"hidesama"作為一篇日志的開頭。一直到劇終,一平都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就像我從頭到尾也沒見過hidesama一樣??墒且黄降母赣H是誰并不重要,這個幻想中的父親是他的最佳傾訴對象,見證了他的心路。最喜歡他那句,“拝啓,父上様,たいへんだ!”帶著孩子像爸爸尋求庇護的撒嬌口吻,就像我在很灰暗的時候會在心里叫,“hide様,助けて!”雖然沒有任何人會回應(yīng)這句話,卻莫名其妙地獲得了克服困難的勇氣,就這樣神奇地被拯救了。
在那么多珠光寶氣先聲奪人的多拉瑪中,《敬啟,父親大人》猶如一柄古舊的木梳,不起眼地靜悄悄地躺在化妝盒里??墒钱斈隳闷鹚?,用它梳理自己的三千煩惱絲,會發(fā)現(xiàn)它是如此稱手,那些打結(jié)分叉干枯如亂麻的煩惱絲仿佛毫不費力地梳通了。這時你端詳鏡中的自己,會明白一頭柔順發(fā)光的秀發(fā)勝過在頭上別花枝亂顫的珠釵。你會恍然大悟,這柄神奇的木梳一定是出自名家之手,乃是化妝盒里最昂貴的物事。《敬啟,父親大人》便是出自編劇倉本聰之手的神奇之物,讓我在觀看的時候禁不住滿懷感恩之情。
2 ) 輕描淡寫的沉重
在我心里這部片子應(yīng)該是日劇分類里至今最值得玩味的一部吧。。怎么說。。其實講的應(yīng)該是個嚴肅而沉重的事情,神樂坂被拆的大背景,各種人物的人生,一平在誰是父親的問題里各種人生糾結(jié)。。雖然是醬紫的內(nèi)容,但是在那些新舊觀念的碰撞、生活中的隱忍和微甜里,非但沒有掉進矯揉造作的大坑,反而讓我們看見了劇情所要表現(xiàn)的人情味的美與涼,實屬難得。。
非常欣賞森山良子為片尾唱的那首歌。。與片尾的照片剪輯相配起來,感覺仿佛是漫步在神樂坂的午后陽光中,安靜地看著一平手插口袋與你擦肩而過,紅蘋果一個個從古舊的石階上滾落,當了藝妓的大小姐經(jīng)過你身旁向你行禮,雪乃在店里談笑,夢子老板娘仍然。。。。。。。。。。
關(guān)于演員部分。。
在這部劇里第一次接觸到了高島禮子。??赡苁茄┠诉@個帶點神秘味道的角色吧。。高橋克實在里面的表現(xiàn)也不錯。。。
NINO的劇里其實最喜歡的也就是這部的。。說他是世界的二宮也好說他是演技派也好。。只有在這部劇里,我感覺到了他作為一個演技派演員的極大魅力,沒有三部曲里面的秀演技,也沒有以前一些劇里的特定設(shè)置,在蒼本聰?shù)膭”鞠拢运摹白匀弧毕裎覀兊稣f著那個關(guān)于神樂坂和那里的人們的故事。
3 ) 就是現(xiàn)在
終究只是不溫不火的作品,平常的瑣屑小事。傳統(tǒng)的東西就在這日新月異的時代里茍延殘喘,這樣一群小市民,就在神樂坂里忙碌著,與世隔絕。
沒有驚天動地的情節(jié),一切的沖突都只是旁人的閑言碎語。這些沖突終究不是作者的重點。大家還是這樣簡單地活著,簡單地忙碌著。就這樣,在或舒緩或急促的音樂中,平常的瑣屑也充滿著法國情調(diào)。
終究只是一群小人物,沒有太大的理想,就這樣安著命。坂下的小姐想得也只是當藝妓或嫁人,"要念大學嗎?"一平這么問著,老板娘只是說著這是花街女人該走的路。
一開始,老板娘和雪乃讓一平當間諜,原以為會有什么大的沖突??梢磺芯瓦@么自然的來了,好像這是理所當然的,大家只是輕微反抗著。
他們只想好好守護自己喜歡的舊東西,終究,他們的念舊也無法阻擋時代的進程。
當一切塵埃落定,對面的古建筑被拆毀了,這也是坂下的命運吧~真正的分開還未到來,作者就在這一刻讓故事戛然而止了。還未面臨真正的生離死別,離別的話也顯得那么的溫情。兩個分開三十天又二十小時的人又見面了,相視而笑,為再見而開心,準備開始幸福的一個月。一個月后,蘋果少女就要去巴黎了,坂下也要被拆了,可結(jié)局卻如此溫暖。又是坂下的一天,在快節(jié)奏的法國小調(diào)中,坂下又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可是,至少這個月,三個月底前,我每天都能和直美見面。四月以后的事我不會去想,眼下的神樂坂依舊還是神樂坂。”一天,又這樣忙碌著。
就如同一平所說,讓一切停留在它最美的時刻吧~
又何必擔心明天的到來,至少,今天是簡單而又幸福的。
4 ) 真實的生活
沒有所謂結(jié)局的故事,是真的生活。就像神樂坂街道上一粒粒的石子一樣,這故事的敘述和流淌就是那樣的快樂自然。
喜歡二宮和也,是因為他才看的這部日劇。如同看每一部他所演的劇集一樣,最初的目的和最終收獲的東西完全不同。在這個過程中,忘記了是因為演員而來看的,最后留在心里的是整個故事和每一個生動的人物。
看到這部劇里的二宮和也,不禁想起了日本派里的他。雖然時隔很久,但卻是那么的相似。
說起來,故事的最終沒有什么“大結(jié)局”,沒有“新開始”。劇中的生活就像現(xiàn)實一樣延續(xù)著,喜怒哀樂繼續(xù)滾動著。
5 ) 二宮和也:永遠的十七歲
這樣一個人,無論是笑、是哭、是皺眉、是生氣,都如同一名十七歲的少年。
這個人,就是二宮和也。
第一次見到他,是在《硫磺島來信》,演了一個整天想著回家的小戰(zhàn)士,拿著柄鐵鏟邊挖著地道邊抱怨著,他原本是一個面包店的老板,因為戰(zhàn)爭被迫當兵。在本雜志里看過這樣的句子:“風格冷硬的老牛仔向來不喜歡過多雕琢的念詞,包括表演,而二宮和也板著臉的苦相則是他最好的素材?!边@個老牛仔自然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這兩個人的組合聽起來就覺得有趣。
后來看了2003年的日劇《Stand Up》,一群滿腦子性幻想的17歲少年的故事,二宮和也實在算是本色演出,我實在看不出有哪一處是刻意的,在山下智久等另外3個男生用盡夸張之能事來渲染戲劇效果的時候,他只需一個微笑就能制造出非凡的效果,一個專屬十七歲的甜甜笑容。
最近,看了《敬啟,父親大人》。在土豆上看了一個開頭就被感染了一身溫暖氣氛,是鏡頭描寫的坂樂神的黎明前夕,路燈、野貓、落葉、石板路,一個少年用平和、溫柔的聲音輕輕訴說。然后,一集集看下來,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就像一杯度數(shù)不高的米酒,香醇、清淡、回味良久。編劇是著名的腳本家倉本聰,73歲高齡,我驚異日本有這么老的編劇還在繼續(xù)著創(chuàng)作,同時可以大手筆地制作一部這樣看起來毫無“噱頭”的電視劇??晌艺娴挠X得太難得了,這樣的電視劇就像一部清雅的小說,沒有激烈的爭斗、沒有血腥的愛情、甚至沒有一個壞人,但依然激蕩人心,或許這正是年輕編劇無法達到的境界,同樣這是一個只有歷經(jīng)世事變遷、有著深深體會的老者才能完成的作品。
舊與新,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老年人與年輕人,是整部劇不斷呈現(xiàn)出的矛盾,也是我們時刻需要面對的解決的選擇的。作品不斷用“敬啟,父親大人……”這樣的句式開頭,引出一段主人公的內(nèi)心獨白,也就是二宮和也飾演的一平,他用不同的語調(diào)訴說著心中的感受給那個未曾知曉姓名的爸爸。雖然還是那張17歲少年的臉龐,但明顯長大了成熟了,有了擔當?shù)挠職?,但害羞和微笑仍然那樣像個孩子。
有人說,二宮和也是Johnny's家族中最會演戲的。雖然沒有華麗的外表,甚至總微微駝背,就是這樣一個乍看起來并不起眼的小伙子,用他會說話的眼睛和溫暖感性的聲音把一個個可愛的人物變得充實完滿。
二宮和也,我希望他可以永遠停在十七歲。
6 ) 所以我就說廚師是個好職業(yè)啊
迄今為止,最讓我心動的日劇中的男人,一個是松山健一在奇跡愛情物語里面的農(nóng)民小子,還有一個就是父親大人里面的小廚師,我想像健一那樣無憂無慮的悠閑生活,卻想要二宮一樣的廚師男友哇。
每天工作場合都很單純,琢磨廚藝,心無雜念,遠離誘惑,回家了還能為太太做菜,廚師這個職業(yè)真是太安全太居家了。
說回二宮,幾年前看的這部片,后來又重溫了幾次,總覺得很溫暖,怎么看都不倦,看著看著,二宮在劇里靜靜散發(fā)的光芒,漸漸的就蓋住所有其他人,都是溫暖的人,和松山健一的耀眼不同,二宮帶著淡淡的陽光,青之炎的他雖然是陰郁的,卻也是帶著溫度,是青色的火,讓人不由自主想靠近。在父親大人里面,這種特質(zhì)徹底的亮起來,一顰一笑,都那么自然真切,為了約會,新買了羽絨服,穿起來居然好像就在飄了,那么簡單的快樂,那種飄飄然幼稚的姿態(tài),也只有他來演繹才能讓人信服不覺做作,看得不由自主的笑起來,想起自己小時候。剛開始笑,后來卻感動的想哭了,根本不想了解現(xiàn)實生活中這小子是什么樣子,就讓我在電影電視劇里認識他吧,讓他演出一個個美好的夢,古舊的街道上,匆匆跑過,穿行在廚房里,輕快的步伐,精巧耐看的臉,他的青春細水長流,好像無窮無盡,什么時候才會老呢?二宮和也這個妖怪。
7 ) 花了一年零一個失眠的晚上終于看完了
完全變成日本游回憶錄了,果咩=。=
以及吐槽的話,我就想說四個字,黑。木。明。紗。(和她的白羽絨服)
1、 人情王國
現(xiàn)在回想起來,其實去日本之前充滿了畏懼和遲疑,盡管常常用對書本上描述的癡迷、對偶像的狂熱以及影像中的人情味來自我安慰,每次看到霓虹燈流轉(zhuǎn)和人群川流不息的街頭,就覺得自己像個史前人類,大概是無法和那個未來島上的人們有什么對等的交流的。
到了福岡以后,又以為人情味什么的不過因為它是個小城市罷了。一整棟高樓的公寓里的世界,搬到了六本松以后獨門獨戶相鄰的世界,即使那里有等在門口濃妝蘿莉妹和每天一個人吃飯讓人好奇的小正太,有naito桑一家和她妹妹和她鄰居的種種未知的過往,真正每天一起坐在食堂吃飯或者一層的客廳里聊天時,才發(fā)現(xiàn)故事的背后也是喜怒哀樂,尼轟的家長里短與春夏秋冬,和我家的我周遭的相比,或許稍顯夸張,有些看日系推理小說的意味,卻真真沒有什么不同。
而說到大城市,此前對東京最深刻的印象,來自于某次留學宣講會。日本教授指著PPT上五顏六色交織著的折線,稍有些自豪地告訴我們那是一個地底幾乎已經(jīng)被挖空的城市。我不太清楚自豪的來源,只是記住了那個城市就像小時候看的變形金剛一樣,五臟六腑,全都是高速運轉(zhuǎn)的齒輪和想象中的,如同血液般流動而不會停止的人流。
真正待在東京的時間不過兩三天而已,每天貪婪又不知疲憊地穿梭在地鐵,JR線和私鐵之間,想要把那些熟悉的地名或者偶像經(jīng)過的痕跡全部摸索一遍。原宿、澀谷、新宿、秋葉原,路癡的我還能記得起來下地鐵站在眼前展開的每一個情景,卻真的無法說出池袋和澀谷,又或者是表參道有什么不同。結(jié)果最長的回憶便留在了相比起來有些沒落的,淺草區(qū)的小旅館里,小旅館里愛笑的、腦袋里裝了地圖的姐姐,還有商店街邊老板很豪放的小吃店,師傅因為我們少點一碗拉面而有些不爽的拉面店,始終沒進去過的燒烤店。也因此除了坐在銀座的大街上吃飯團以外,好歹有了一半一半鮮活的記憶。
等到都差不多走過一遍,隱隱約約能指出來這一小片是代官山,或者那一方向大概是汐留吧。每個地方都像淺草一樣,有如同我們一樣旅游觀光的外國游客,也有每天準時開店的老板或者騎車打工的姐姐。在巨型機器人一樣龐大的城市,每個人微乎其微,也絕對不是不可缺少的。但這種悲涼的心情卻被一個區(qū),一條街甚至是一個店里的人情所治愈。在那個王國里,盡管不用言明,不用約定成章,卻會因為每一個人的呼吸而牽動著彼此的喜怒,每個人都能擺脫事不關(guān)己的冷漠或者多管閑事的羞怯,勇敢地參與他人的生活。
一平和很多同齡的日本男生一樣,優(yōu)しい,卻不夠強い。在被老板娘拜托卻偷錢不成后,在抱著描寫自己媽媽的小說卻實在無能為力看不下去后所露出的為難而迷惘的表情,昭示著他也不過是個15歲從鄉(xiāng)下來到東京,有著7年工齡的幫廚小師傅。但一平卻把神樂坂的每一件大事,當做自己能改變的事;把自己每一次的抉擇,考慮成與其他人命運都息息相關(guān)的未來。其實就算龍次桑離開了坂下,新坂下不也要在高層建筑的一樓重新開業(yè)么,又何況只是那個勾著背烤著蝦的一平呢。他還是傻傻地會因為自己沒什么惡意惡果的行為失眠,會在接不接受新公寓上猶豫再三。
這樣也好不是么,如果沒有神樂坂這個人情建造起來的王國,一輩子也不知道父上是誰的一平的世界里,有的可能只是從前的外公外婆,現(xiàn)在的雪乃醬,和以后的妻子兒女,這樣的人生放在東京那種看起來冷冰冰的、光怪陸離的地方會更顯悲涼和微不足道。不過誰知道呢,除了神樂坂這樣一個王國,還會有淺草王國,青山王國或者六本木王國吧,還會有二丁目三丁目這樣的公國吧。公民更新?lián)Q代之間,人情作為立國之本,卻代代相傳,成為了最古老、最寶貴的遺產(chǎn)。
2、 最美麗的東方女人
我好像從來沒有瘋狂迷戀過一個藍眼睛黃頭發(fā)的人。類似于想要成為這樣她的想法,或者是因為無法遇到這樣的他而焦躁的情感,都是對著東方人而產(chǎn)生的。東方和西方,盡管人們還在努力地把兩條歷史的曲線規(guī)整成平行的直線,到目光短淺的我這里,卻大而化之變成了同類與非同類的區(qū)別。
雪乃和老板娘夢是我見過的最美麗的東方女人,如果我是男人,不管是十代二十代三十代四十代還是五十代,都愿意和這個四十多歲的阿姨或者那個七十幾歲的奶奶在一起。雪乃醬和夢醬幾乎都時時刻刻在微笑,笑起來都是眼睛咪咪眼角向上翹;雪乃醬和夢醬穿著和服小碎步向前跑的時候好像都把歲月留下的痕跡小心翼翼收藏在了腰帶里;雪乃醬和夢醬都能用最不失禮的方式讓男客人盡興而歸;雪乃醬和夢醬的一輩子都放在了對一個男人的等待上,不論那個男人是一周后回來還是二十年后回來;雪乃醬和夢醬都守護著各自的家庭,各自的人情,各自的王國。優(yōu)しい也好,つよい也好,還有可愛嬌俏調(diào)皮,這些形容詞交互著,忽然就成了腦海里對“東方”和“女人”所有的想象和憧憬。
所以這一段從性別認知開始就已經(jīng)迷惘不堪的人生修行,我還有勇氣繼續(xù)么(._.)。
3、 神樂坂的一世
或許還稱不上匠人,但如果可以選擇,是選擇一平那樣從15歲開始到65歲甚至更晚結(jié)束的廚房生涯,還是經(jīng)歷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工作,這種規(guī)整且看似精彩多變的人生?
也不止這一個砝碼的不平衡。雖然不全數(shù)如此,但學歷、環(huán)境和心境的不同,所思考的與煩惱的畢竟也是不同的。就比如一平在煩惱時夫和大小姐是不是真的在談戀愛的同時,你我他或者正在司考這一個GRE單詞怎么才能更快記住,或者人生要怎么規(guī)劃才是更有意義的。
應(yīng)該向哪一邊傾斜呢。有得必有失說起來盡管容易,真正對比起來,因為人生缺乏更多的情感體驗而感到的可惜與懊悔,卻因為時間的黑洞而不斷加速擴大。而相同的,對比起一平自己獨特的所得,就算慢慢感到變成負擔,也一定不是沒有的。
幸好還有年齡這個人為的東西存在,自我感知自我約束自我調(diào)整,比如這個階段更想成為一平一些,下個階段復習復習,還是能讀懂情色小說作家在沒成為情色小說之前寫的神樂坂愛情故事吧。
8 ) 今天的神樂坂仍舊是神樂坂
從出生起就一直待在神樂坂的老板娘,到遙遠的海邊養(yǎng)老了
送她走的那一天,坂下對面的建築被起重機拆除,那是絕對不能讓老板娘聽見的聲音
對一平說男人轉(zhuǎn)行需要很大的覺悟的龍師傅,在板下關(guān)門之前告老還鄉(xiāng)了
辭職的那一天,他把左撇子專用刀送給一平,上面刻了一平的名字,他說選擇你自己覺得好用的持刀方式,前途也由你自己決定吧
一平終於還是跟直美見了面,然後在4月份直美要到法國之前兩人天天見面
板下的最後一個月,生意很忙碌,因為戀舊的客人聽聞店鋪要關(guān)門而接種而至
這讓我想起二宮在雜誌連載裡說的,「雖然常有人會說街道改變了讓人寂寞這樣的話,那麼,你又記得多少這個街道的事情呢?我會這樣想。明明沒有好好記住馬路、建築物還有風景的人竟然會覺得寂寞,這樣子……」
真正寂寞的人,其實是不忍心見到神樂坂慢慢消失而不得不在板下關(guān)門之前離開的老板娘和龍師傅吧
劇未,一平說不會考慮4月以後的事情,今天的神樂坂仍舊是神樂坂
整部劇就以這樣一個巧妙的方式結(jié)束,或許這就是編劇想透過作品傳達的想法
時代變遷,一切都變得物是人非的那一天終究會來臨,但今天的古老街巷仍舊是讓那些人感到安心舒適的古老街巷
看了最后兩集后我將四星改成了五星太愛編劇爺爺了~~~
完全戳中淚點和萌點TTATT 高橋老爺子太有愛啦!!! 那家咖啡館和那位愛搶鏡的老板都好萌>< 橫山裕的時夫也意外地口耐阿~~~~ 近些年看過的最喜歡劇前五?。?!
引用二狗“這是一部看過之后能安心睡去的戲?!?/p>
情節(jié)有點松
橫山裕這娃太可愛了。
靜水流深的溫柔,徐緩深情的敘述,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神樂坂,所有日常鮮活的生命煥發(fā)出靜美;與幻想中的父親通話,獨白寫得深情感人,每次「敬啟,父親大人」一出感慨無限,二宮和也非常適合此角;其母與老板娘最佳配角,將無敵的寂寞歲月埋在心洞。
養(yǎng)兒一定要樣兒狗這樣的兒子。決定了。
微微駝背的小師傅
清新的小品式日劇...二宮家的和也君和高島阿姨的母子戲部分超贊...
《溫柔時刻2.0》。獨白和配樂用的太好,平緩、深邃得不像21世紀的產(chǎn)物,但又精準地把獨屬于21世紀的滄桑變化傳遞出來——這幾乎是我看過最好的講老街強拆的劇,對有類似經(jīng)歷的人而言頻頻戳心...就算不喜歡拿來做輔料各種槽點的男女主愛情戲,也能在主料部分被倉本聰展現(xiàn)日常的功力折服,細膩動人。
除了 黑木。。
不可不提的演技派戰(zhàn)士
其實我們都很明白有些事物都會隨時間而消失,可是當那一刻真正到來,心仍會隱隱作痛。原想把你描述成“如滿載負離子的秋日清風般撫慰人心的劇”,可是當老板娘那樣客氣的對律子說“你是哪位”的時候,滿滿的憂傷便再也無法忍住。石板街,廚房,木屐,神社,貓咪,蘋果,老板娘,雪乃,一平,好懷念啊。
一平君很可愛阿,干凈,純潔,平淡,雋永,憂傷得有一種平靜的痛。一平的自白加了很多分
很細膩很真切
最后也沒能知道爸爸是誰呀 唉nino跟meisa在法國餐廳那里nino的品酒真是忒搞笑了XD大神跟崔智友 還有草剪剛那段笑瘋了哈哈哈
最喜歡的日劇 沒有之一
慢停了六集,還是沒堅持下來……
劇的一開始的音樂與清晨沐浴陽光中的街景就讓我愛上此劇,NINO又不負眾望帶來一部好劇。
劇集播出13年后,八千草薫和梅宮辰夫都已仙逝,一平他們經(jīng)常去采購食材的筑地市場也搬遷到了豐洲,神樂坂四處林立的高層公寓,還殘留著多少曾經(jīng)如“坂下”一樣的料亭和古老店鋪呢?走在彎曲的小徑巷弄之中,是否還能偶遇各種貓悠閑信步呢?時代的巨輪碾壓而過,只有“改變”這件事本身從未改變,相信倉本聰是從內(nèi)心反感如今這個一切都過于便利浮華的時代的,盡管調(diào)侃著藝伎和政治家作家的“緋聞”,但觀眾依然可以從以一平為代表的坂下眾人身上窺見誠懇堅韌敬業(yè)的職人精神,有很多被現(xiàn)代人拋棄的東西,該慶幸(也許)還有某些地方的某些人在執(zhí)著地堅守,即使?jié)u漸式微,即使不知何時終將消失,甚至迎來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