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還算不錯
看完片子有段時間了,一直沒有找到時間來寫影評?,F(xiàn)在寫起來需要回憶一下。這部片子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有很多潸然淚下的情節(jié)。但是不能免俗的還是一家子全是醫(yī)生醫(yī)院做的,和醫(yī)生自己生病。不過如果免俗了,就不是我們所熟悉的TVB了。
這部片子最熱點的應(yīng)該是劍魚戀,劇情描述的比較自然。最開始的魚仔大膽和主動還有那場烏龍的表白,一直到后來的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再到最后的求婚,非常喜歡馬明在里面的深情款款。除了主角這一對之外,其他的那幾對感覺還是處理得有點倉促了。反而比較喜歡看莊醫(yī)生那對,我覺得他們倆也是很真實的那種感覺。而且喜歡這種不是一面倒的壞人,莊醫(yī)生對著他老婆也相當Man。只是沈卓盈給我感覺一點也不像心臟病,這個是其次,他們這對我也喜歡。中間的幾場手術(shù),我還曾經(jīng)擔心莊醫(yī)生會故意使壞,讓一件頭背黑鍋之類的,后來發(fā)現(xiàn)其實莊醫(yī)生人品也還不錯。黃智賢還年輕輕的時候,對他無好感,演壞人居多?,F(xiàn)在成熟了,果然更有味道一點,而且男配獲獎之后,也開始有點小起色,不再一味的演壞到底的壞人了。
除了這些情情愛愛之外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羅蘭演的那個奶奶和一康的去世了。
相信一康的死牽動很多人的心,這部片子我沒有被劇透,所以不知道會這樣。后來知道他會死,卻不知道是這樣死。當一康第二次手術(shù)時,馬明緊張的表情演的相當好。我以為血止住了就是救活了,可是當莊醫(yī)生翻開一康的眼皮,那個音樂響起。還是瞳孔放大,莊醫(yī)生可能太遲了。雖然在別的片子里知道過有腦死亡這一說,可是這樣子在手術(shù)室呈現(xiàn)出來,感覺很傷心,比單純失血過多之類更讓人難以接受。
這部片子里,一下子出現(xiàn)很多的新面孔,而且這些新面孔的戲份還不少呢。比比較驚喜的是他們這些的演技沒有太多那種新人的跳脫感。其中以一康演的最好一點吧,很陽光。
另外這部片子里意外收獲的是,喜歡了袁偉豪。其實一直知道他,在我還有興趣看香港先生的時候。題外話:他的奪冠是我回看的,一開始他不是領(lǐng)先的,是最后不知道算不算爆冷的奪冠。不過說實話,當年那個同一舞臺上那個一路領(lǐng)先,自行滿滿自認為自己會奪冠的那人,我真是相當不待見。相對來說我還真滿滿意他獲冠軍的。后來在舞動奇跡里看到,沒有太大感想。演戲慢慢也有看到他出現(xiàn),多數(shù)都是些我記不起的角色。但這次的角色我很喜歡,發(fā)揮的很好。相對比第一屆港男高鈞賢演的穩(wěn)健多了。甚至我覺得他比黃長興演的好。黃長興的其他很多配角都會記得,但是沒有讓我特別喜歡的。
美雪這個角色的不討喜也是很多人都評論過的。一開始她恨魚仔,然后恨她爸,然后為了一件頭使壞招,不過后來都算悔過。她的個性就是太好勝。
當然作為同類題材,免不了和妙手相比。其實感覺是不同的,但是On Call還是值得一看的。
2 ) 薄荷口味的巧克力
在第24集時,一健對子妤說:“結(jié)婚誓詞,如果只是循例念出來是沒有意義的必須實踐出來,年輕漂亮健康,當然愛,但當對方年紀漸大,又老又又皺紋,病痛越來越多,甚至眼看對方老死,難道就不愛嗎?既然將來不會離棄對方,現(xiàn)在也應(yīng)該一樣,如果對方有病就不愛他,就不是真正的愛,沒有人知道生命的長短,即使我們是醫(yī)生,也不能保證自己長命百歲,所以結(jié)婚誓言沒說要保證白頭偕老,卻要保證無論健康疾病都要在一起?!?br> 在我這年齡,參加過許多同學(xué)、朋友、親戚等的婚禮,在婚禮現(xiàn)場上,聽到誓言,劃過耳朵,只當是婚禮程序中的一部分,更多注意的是新人們的甜蜜。難道結(jié)婚不就是希望將來到老都是在一起嗎?他怎么能說,不保證白頭偕老。原來忽略了病痛的存在。疾病就像過關(guān)卡,兩人齊心協(xié)力抗戰(zhàn)是巧克力,如果勝利了,當然歡喜,失敗了,只能是記得曾經(jīng)美好。病雖痛,但它的涼意足以在甜蜜中只是調(diào)味。
但,我一搜百度,問一方有病能離婚嗎?其中有位律師這樣回答:“一方生病不是不能離婚,法院判離的標準是雙方感情是否確以破裂?!蹦菚r,對方就會以沒有感情,沒有愛選擇離開。這時候是重口味的薄荷,吃不出巧克力味了。
婚禮后的生活當然是希望蜜里調(diào)油,如果真有疾病,也希望是有點薄荷口味的巧克力,而不是沒有巧克力,清涼味卻流淚不止。
3 ) 只是當時已惘然
on call 36小時的醫(yī)療戲精彩,感情戲也不遜色。
看到魚仔愛一鍵的方式,真的令我很“震驚”。在魚仔尷尬表白后,一鍵拒絕了。但是魚仔知道了一鍵拒絕的原因——因照顧家人和工作、怕沒時間陪她,并沒有繼續(xù)“進攻”。她體諒一鍵的顧慮,給他時間和空間去考慮。魚仔只是每天寫一封信,記錄一些感受,讓一鍵多了解她,打開他的心房,卸下他的顧慮。
魚仔的成熟,讓我看到了當年自己的不成熟。
當年喜歡一個男生4年,最后放棄。我把責任推到他身上,我受不了這種無窮無盡的希望與失望輪回,是他不好,他傷害了我。
直到現(xiàn)在才知道,這些理由是多么的幼稚。你何嘗不明白他的顧慮,只是你沒有魚仔那么成熟,給他時間和空間,用心去打開他的心房,你只是把很多事情天真地當做理所當然。
愛情是個timing的問題,但是很遺憾,我們在那個timing不成熟,于是終究只能曇花一現(xiàn),沒法開花結(jié)果。
不成熟留下的遺憾,總是令人惋惜的,那感覺大概就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Maybe that's just life. 走過不成熟,我們才會成熟起來,學(xué)會成熟地愛,成熟地生活。
而那個timing的人,也會有屬于那個timing的記憶,即使不完美,也有愉快的時刻。不是嗎?
4 ) on call 36小時 on call 的tvb
央視在放《感動生命》醫(yī)療大戲,瞥見里面有我喜歡的演員霍建華,再瞥一眼女主,實在看不下去。默默的到房間看正在追的on call 36小時。第一感覺很像實習(xí)醫(yī)生格蕾,再感覺就是今年tvb的片子都很有美劇風(fēng)格,天與地也是,on call也是。特別是看到十五集,這種感覺尤為明顯。本集一開始就是魚仔自白式訴說,讓我想起天與地中的葉梓恩,然后你心里就會有一種淡淡的或者是溫暖或者是憂傷的感覺。
每個人對生命都有不同的期望,有些是為自己,有些是為滿足別人,但從來沒有人能保證,這些期望何時可以達成,如果期望真的無法達成的話,那是否還應(yīng)該堅持下去呢?
期望能夠達成的時候的確很興奮,即使只是一個非常細小的期望,當它能夠落實的時候,人生馬上就像重燃希望,不過期望有時其實很虛無縹緲,但卻是我們的精神支柱,就像空氣,我們的身體需要靠空氣才能生存,而我們的心需要有期望,才有力氣好好生活。
每個人都想自己的期望能夠達成,但世事往往不能盡如人意,有時候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反而沒期望就不會有不必要的痛苦;也許期望會帶來痛苦,但正是因為有期望,就算有多痛苦我們都可以熬過去,所以即使多么害怕失望,多么怕痛,也不能失去期望;劇作家莎士比亞曾經(jīng)寫過,期望是唯一能夠醫(yī)治苦難的藥物,我更加覺得當你悲傷的時候,期望就像一首能夠安撫傷痛的音樂。能夠達成期望當然是開心的事,但有時候我們的期望會違背了其他人的愿望,難免要作出取舍,放棄哪一個期望都要付出代價,但是除了你自己,沒有人會告訴你應(yīng)該如何抉擇,有些期望可能不關(guān)你的事,你會不懂為何有些人愿意犧牲性命,也要追求一些不會有結(jié)果的期望,但若用心感受,你便會學(xué)會,每個期望或輕或重都是值得尊敬的,可是無論期望帶給你安慰、快樂還是傷心,能夠期望與被期望都是幸福的事,因為我們還生存著,就算有多少個期望落空,我們也可以有新的期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今年看的tvb很往年很不同,以前在乎滿眼帥哥美女,再后來看看tvb一向來虎頭蛇尾的劇情,很少有像這樣,結(jié)合畫面大段的獨白。這是最喜歡on call的地方,再我看來,情節(jié)還沒有完全發(fā)揮出來,期待后面的劇情。
5 ) 有楊怡和馬明談情就很好
人總會忽然迷戀上一樣?xùn)|西,就如上周我忽然迷戀上on call這部劇,甚至徹夜追看,直到無法再追,因為每天一集,我只能忍受兩天的等待,在這兩天的等待中我看了其他醫(yī)生劇。當周一開始出新一集時,我竟然沒了最初的心情。
隔了兩日再去看這部劇,發(fā)現(xiàn)它與普通的港劇實在沒什么不同,唯一對我的口味的是我對男女主角的喜歡。我承認楊怡實在不夠漂亮,起碼不夠艷麗,就算古裝溫婉動人,但也不是明艷照人??墒撬幸环N獨特的讓人無法忽略的氣場,還有她演起現(xiàn)代女性來也頭頭是道,我想更重要的是像我這等小民整日對著的女性也都是她這樣的,不是范冰冰那種一下要震懾住你的美,而是看長了總會發(fā)現(xiàn)一點美的人。
馬國明我也不覺得他帥,即使他五官標準,但組合在一起實在不能算帥小生,不夠俊美五官也不夠帥氣,但他也如楊怡一樣,有著普通人的帥氣,是的,他比起劉德華年輕時,比馮紹峰黃曉明這些人五官不夠好看,但是他比普羅大眾的平均水平又要高挺多,何況馬明的身材也不錯,笑著說話時那低低的聲音尤其溫柔打動人,最愛他微低頭笑著有點小委屈又有點關(guān)心地對劇里其他人說出:點嘛?真的很讓人喜歡。
于是我喜歡的男女主角可以湊到一起努力奮斗醫(yī)術(shù)的同時,談情說愛一下就是我追劇的動力。其他的就實在一般了,很多橋段都普普通通,我沒有一處是落淚的。反倒看豪斯醫(yī)生時,每集都有打動我的地方。不過不能苛求港劇與美劇一樣,畢竟受眾不同,如果港劇與美劇一樣了,那么它還有存在的必要么?
6 ) 22集劇評——因為愛
一康為了救老太太老先生而身受重傷。
一健安慰笑姐說,沒事的沒事的。
洗手的時候一直給自己打氣,弟弟沒事的,哥來救你了。
就如范智岳聽到魚仔的病的時候,只是靜默,問了一句是那種類型。
然后堅定地說,我一定會為你做手術(shù)。自己一個的時候卻黯然淚下
這些事實對他們來說,這樣太殘忍。因為作為醫(yī)生,他們最明白,那是多么嚴重。
看直播的時候,我室友問我,為什么一健要幫弟弟親自做手術(shù)?
可是如果不是親自做,是不是會更遺憾?對醫(yī)生來說,自己或是親人有病都是最痛苦的事。
一康做手術(shù)的時候,笑姐想起一康哄她開心,晶晶想起一康送她公仔,洋蔥想起與一康玩。
原來讓我們念念不忘的真的只是一些單純的小幸福。
一康最后用自己的心臟救了那個年輕的小伙子,一健一針一針幫他縫合傷口,然后說,弟弟,對不起。默默啜泣。
魚仔說得對,重生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其實要做出器官捐贈這個決定,對本人對家屬來說,都太難了。
這些年,我經(jīng)歷過親人急病猝然離世,經(jīng)歷過親人重病幸而康復(fù)。
有時候想起也會覺得怕,我差一點,差一點就失去他們……
差一點我就要抱憾終身。我告訴自己,要好好珍惜他們。
但有時候又會不懂關(guān)懷不懂愛護又會以為我們在一起時間還很多而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
可是Benjamin一句,不是每個人早上出門后都能確保自己晚上能安全到家的。
我竟然又落淚了。
我理解美雪,我們這一代女生,被教育不能輸給男生,不能示弱,要努力爭取。
但心理其實很脆弱,很需要鼓勵,也很需要認可。
不是想放棄,而且,不知道如何把這條路走下去。咬牙面對困難,你以為真的那么容易么?
小時候我很想做醫(yī)生或者是律師?,F(xiàn)在醫(yī)生看來是沒希望了,
通往理想,我一路上也很多挫折,我也想放棄?,F(xiàn)在也是一個關(guān)鍵的moment,
Benjamin的話很啟發(fā)。因為做錯,我們以后一定會做得更好,美雪,是嗎?
其實最想說的是,《Oncall 36小時》帶給我的已經(jīng)不是自習(xí)疲憊后的娛樂,更多的是啟發(fā)與感悟。這部戲出色點太多,真的需要細細品味。
這些讓我感動與落淚的情節(jié),其實,都是因為愛。
7 ) 因期望或哀或樂都是幸運,度人生或短或長都是禮物
醫(yī)生劇大抵是編劇最愛,不必灑出匪夷所思的狗血就能讓觀眾看到每日上演的生離死別。平淡生活的每刻,都會有一些人因一個診斷晴天霹靂,因一段醫(yī)治審視人生。從開頭到結(jié)尾,實習(xí)醫(yī)生成長之快,也因每次on call的36小時,看到常人36年都未曾見識的意外。
15集有關(guān)期望的臺詞被這么多人記住,是因為它的易代入嗎?為沒有結(jié)果的期望苦苦掙扎,為自己與親人期望的沖突輾轉(zhuǎn)反側(cè)。期望,是醫(yī)治苦難的良藥,還是帶來苦難的病根?如果小女孩從來沒有拉小提琴的夢想,如果奶奶對孫子不是那么期待,他們的憂思會少些嗎?又或許,失落和苦難,本身就不是一個壞詞,感觀通過對比而放大,快樂因為苦難的伴隨而被珍惜。只有像一康一樣曾坐在輪椅,你才會把50cm的視線高差視作幸福。
看到后面總有種埋怨劇情的沖動,一定要奶奶在看到證書之前閉眼,一定要一只玻璃瓶毀滅一康的人生,一定要魚仔與一健之間徒生糾結(jié),再往他們的生活中投入一顆隨時爆炸的炸彈,享受幸福的背后繃緊一根隨時與命運決斗的弦。然而這一切確實是可能發(fā)生在你我身上的事,悲劇總算可以提醒旁人:
真摯的念出誓言,在愛人【可能的】患病之前;
勇敢的追逐理想,在親人【可能的】逝去之前;
努力的不荒廢現(xiàn)在,在你【可能的】所剩不多的人生里。
8 ) 既然已經(jīng)選擇,開始接受吧
等到大結(jié)局鳥——算是大團圓了吧,魚仔得病沒有徹底好,總算換來一件頭無論健康疾病都不離不棄的誓言。比起當年《妙手仁心》jakie這樣的結(jié)局已經(jīng)很好了。
TVB的劇通常前面鋪墊得很好,最后收尾甚為倉促,尤其感情戲,晶晶同洋蔥的感情戲來得過于突然(雖然早在看片頭時就知道)。
TVB的戲向來是我的戀愛啟蒙,現(xiàn)在又學(xué)多了樣?xùn)|西。如果真的喜歡一個人不能因為被拒絕一次兩次就放棄,通過一些細節(jié)都可以獲得很大的加分。如果愛一個人,就算怎么忙,真的會變很細致地照顧伴侶。(想到一些同學(xué)一拍拖就煲湯給BF,我就凌亂了~)
不負責任地簡評一下:馬國明的演技總得來說有突破。美雪的扮演者真的很像賈靜雯的說。洋蔥的演技還不錯。晶晶的身材非常不適合穿長款杉。呂小益眨眼眨得幾搞笑。
——————————————————————————————
On Call 36 小時——久違了TVB的醫(yī)療劇。記得小學(xué)時候每晚必追《妙手仁心》,覺得醫(yī)生這個職業(yè)好有型,受人尊敬,紅酒、西餐、酒吧happy hour。我也曾經(jīng)萌生過想做醫(yī)生的想法。不過后來因為各種原因,怕累,怕責任,怕血,這個想法漸行漸遠。
推薦我看這部劇是我高中同學(xué),她因為這部劇迷戀起馬明。原來她當年選課選化學(xué)正是因為她想做醫(yī)生,不過后來也被父母勸說,沒做成醫(yī)生。(哎,當年我選化學(xué)完全是因為躲避物理的激烈競爭。我做事通常動機不純。)
看了第一集,知道醫(yī)生每一次當值就要連續(xù)36個小時。突然心中有種釋然,我之前熬過的夜,把我熬得死去活來啊,與之相比咩都算不上~(幸福完全要靠和比你差的人比較一下才能得出)
我對這部戲的感情戲沒有特別看重,也不怎么看好,就是TVB慣用伎倆而已吧~我更期待一群實習(xí)醫(yī)生的成長,誰讓我也是萬分苦逼的實習(xí)生呢。
當醫(yī)生每天隨時都可能面對生死,病人生存機會稍縱即逝。金世榮撞車傷人,被撞者先入院,醫(yī)院只剩一間手術(shù)室了,一件頭堅持要評估兩個病人情況才決定幫誰。魚仔帶有偏見得認為要現(xiàn)就被撞得人,因為肇事司機死有余辜。最后成活率更高的司機死了。后來一件頭點醒她:醫(yī)生救人要一視同仁,不能帶有道德偏見,先救成活率更高的病人。這是個比較特別的視角:醫(yī)生的白袍就似戲子的戲服,穿上了就等于換了一個人,不再是普通感情用事的人。 就好像我們心里有多么惡心甲方,都要繼續(xù)給他們畫啊畫,改啊改~
15集里面實習(xí)醫(yī)生們在討論,很多人原來的志向并不是當醫(yī)生,是為了阿爸阿媽,為了醫(yī)生的高薪,有的人有能力讀所以就讀。連一件頭大概也是為了報答范智岳,為了補償細佬才報的醫(yī)科。大概從小立志做醫(yī)生的人只有魚仔、美雪少數(shù)人。
令我最有感觸地是洋蔥講的一番話:雖然我們想做醫(yī)生的原因各有不同,但系病人都只有一個期望——就系可以讓醫(yī)好個病。
選擇或者未必是我們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但是無論如何都已經(jīng)作出了選擇,我們必需為這個決定負責到底。有時候我們并沒有退縮的余地了,只好永往直前啦!
和醫(yī)生們長達6年的實習(xí)相比,未來即使3年要充當苦逼的廉價勞動力,我已經(jīng)夠幸福了!
開始戰(zhàn)斗吧?。。。。。。。。。。。。。。。。。。?!
PS 沒做成醫(yī)生,但是可以做做醫(yī)院建筑,也算2012完成一個心愿吧~~
喜歡醫(yī)生題材的電視劇,這部有更加具體的主要講的是腦外科發(fā)生的事,比較有人情味,而且香港的醫(yī)療制度和大陸又好多的區(qū)別啊。
這部片子蠻好看的,難道tvb最近拍的片子貌似都還說的過去
這根本就是GA的翻版嘛,楊怡和黃智雯的關(guān)系不就是大格蕾和小格蕾咩,那么馬明是McDreamy嗎?羅仲謙我覺得是翻版Alex。
這應(yīng)該是我看的第一部醫(yī)療劇,好喜歡男主。雖然覺得套路化,但是還是很感動。一直覺得tvb的職業(yè)劇比內(nèi)地做的好,喜歡女二性格雖然很固執(zhí)但是很貼切現(xiàn)實。
說起這套劇 還真的是在haydon最后那段日子的美好回憶呢 2012 5-6月 Haydon
非常好看的一部電視劇,甩法三兩條長安街?。。?/p>
和妙手沒法比。不過亮點就是馬明終于上位了,這劇絕對要拜倒他的醫(yī)生袍下啊。最近楊怡的圣母角色看太多有點膩了。
不錯啊~外行覺得看上去挺高級的。。。郭政鴻好搞笑!
覺得這片帶有小感動。
覺得一件頭的演技變好了,在看《真相》時已有進步。
除了TVB的醫(yī)院片場很小家子氣外,其他都還好
太好看了。楊怡那些信件的話都好引人深思。馬國明帥!
除了楊怡的鼻子太搶鏡以外,其它都還過得去。
馬國明太呆萌了?。?!
因為我喜歡馬明和楊怡啊~
比較著看靳東白百合,TVB和國產(chǎn)劇的差異,在于人文意義的傳達,對于基本道義的思慮與堅持,而非粗暴的展現(xiàn)主角們或?qū)蝈e的價值觀。
馬國明靚仔到啊~
我只覺得 Grey's Anatomy 的氣息 撲面而來
我想說結(jié)局的那5個實習(xí)醫(yī)生真是亮了我的眼。
煮鵝獻唱的OST<連續(xù)劇>太絕了,特別是off vocal版本每次響起都能跟著劇情發(fā)展而跌宕起伏,優(yōu)秀!職業(yè)劇是TVB看家本領(lǐng)了,有足夠嚴謹?shù)膶I(yè)性前提下又充滿生活的煙火氣,這可能就是無線臺一直所堅持的“家長里短的人情味”吧。整體8.5分,除了美雪這個人物設(shè)定有點討人嫌以外,其余的故事內(nèi)容很有代入感,足夠賺人熱淚。其次馬明和楊怡的哭戲也算教科書級別的了,更別說一眾老戲骨綠葉的精湛演技了。還是那句大實話,只要能給到這批演員藝人一個好劇本大概率都能出一部精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