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總體尚可
總體還算不錯,原著中主人公就應(yīng)該是夏雪宜,而不是袁承志,因為袁承志沒有太多的個性,不是很招人喜歡。而電視劇又不得不重點拍袁承志,這樣就顯得劇情比較平淡,沒有什么大的波瀾。
雖然夏雪宜喜歡的是溫儀,對于紅藥沒有真正的感情,但是紅藥可真是癡情而瘋狂,這種變態(tài)的感情讓人心痛。
第二主人公是袁崇煥,雖然眾說紛紜,但是愚忠是肯定的,想阻止明朝覆滅的努力也是枉然的。作為封建愚忠思想的受害者,他和岳飛區(qū)別不大,李巖和他命運類似。 這種人完全混淆了家國的關(guān)系,覺得為了國就要犧牲家,唉。李巖后來有必要自殺嗎?他和紅娘子都還年輕,還有孩子,都不考慮了,說死就死。如果其努力可以影響大形勢還好,當(dāng)時的形勢明顯已經(jīng)難以抗拒,退而自保才是明智之舉。
電視劇的主要著眼點是袁承志的感情,一大堆姑娘對他一見鐘情,不過好在他倒沒有像張無忌那樣花心。其中,青青的關(guān)系最簡單,上來就靠她媽媽的自殺和臨終囑托牢牢鎖住了袁承志的心。雖然小心眼愛吃醋,不過性格直爽而且有智謀,實在是袁承志的良配。袁承志如果沒有青青,其生活必然失去了很多色彩和樂趣。對于黃圣依的娛樂圈傳聞不是很感冒,但是在本劇中的表現(xiàn)還是值得肯定的,我喜歡。
阿九的關(guān)系則是從一開始就注定了無法走在一起,和殺父仇人的孩子天天在一起,對于一般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絕對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本劇中,演員的表現(xiàn)一般,不是很吸引人。
何鐵手,這個嫵媚的狐貍精,太有蠱惑能力了,如果不是因為她太毒,肯定能招惹一大堆的追求者吧。敢作敢當(dāng)?shù)呐?,美貌與智慧并存,這個我也喜歡,哈哈
2 ) 美人如玉劍如虹
看完老爺子的原著后就立即看了這部電視劇。之前特意網(wǎng)上搜了下,聽到眾網(wǎng)友都推薦說央視版的改動比較小,所以選擇了這版碧血劍。
承認(rèn)大胡子是很有誠意來做這部劇的,或許是碧血劍本來在金老的著作里就名氣一般,所以電視劇熱火效果肯定比不上笑傲之類的。
有一點很吸引我的就是我注意到除了主角袁承志,包括一些配角如羅立如,李巖這些人物都是蓄留起了真發(fā)做長發(fā),而不是像一般古裝劇一樣用頭套。這一點真的是很多電視劇無法做到的。
下面說說該劇與原著不符合的一些地方。不是吐槽,純粹只是標(biāo)明一些內(nèi)容。
1.袁承志小時候的章節(jié)基本省略了,尤其是陪伴承志長大的啞巴、穆人清的仆人這個角色或許因為需要手語之類的原因被抹掉了,但是我一直蠻喜歡啞巴這個角色。感覺他對承志就像一位父親,像哈利波特里照顧哈利的巨人海格。
2。歸辛樹夫婦是有三名弟子,劇中只出現(xiàn)了梅劍和與孫仲君。孫仲君在原著里是被穆人清削掉了一根手指,并不是三根。
3.在小樹林承志與歸辛樹比武切磋的時候,歸辛樹從內(nèi)力已經(jīng)知道了對方的確是自己師弟,所以手下留情并不傷承志。電視劇里將歸辛樹那一集寫得稍微不留情面一些了。
4.至于阿九和玉真子的身份揭露都過早了,少了一些神秘性~
5.溫儀在原著中是被溫家五老發(fā)毒針打死的,并不是自盡而亡。
6.原著里最后同承志一同前往海外島嶼的除了青青和鐵手,還有程青竹,洪勝海,沙天廣等人
7.原著里阿九雖然出了家,但是木桑道人有收她為徒弟
8.最后齊聚華山的時候同鐵手一開始交手的還有二師兄黃真的大弟子馮難敵的兩位兒子
9.承志同惠王自始至終都沒有交集
10.原著里焦宛兒對承志的感情并未流露多少
11.青青是最后被何紅藥逮住后才把她娘的骨灰?guī)A山埋葬了的。、12.承志親眼看到了多爾袞刺殺皇太極。
13.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原著中的何鐵手屢次沒對袁承志一行人下狠手的原因是她自己喜歡上了女扮男裝的青青!
比較明顯的變化大概就是這么多,也有我記得不清楚的地方?jīng)]有寫出來。
接下來說說亮點。
竇智孔把承志這個角色演繹得很好,而且把原著中承志的一些正直形象表露得更完善,最后遠走海外的原因也有表達出來。
鐵手是個惹人愛的角色,笑顏盈盈的形象也很符合。
孫菲菲的阿九很讓人憐惜,最后她遠走大漠那里真的看得人催淚。
安劍清大胡子將他完善了劇情,是個有情有義為君主盡忠的臣子,也值得欽佩。
最讓人感慨的是崇禎,作為一個明粉,我對這個皇帝是各種感慨與喜愛。唯一遺憾的是金老為了突出袁崇煥冤情而在書中將崇禎貶低了很多。在我的認(rèn)識里,崇禎是一個勵精圖治勤勉的皇帝,為了挽救風(fēng)雨中飄搖的大明帝國做出最后的努力。可惜他無法扭轉(zhuǎn)那樣的局面。所以劇中從崇禎賜死皇后嬪妃,劍殺親人的畫面開始,我就在流眼淚。這些都是活生生的歷史再現(xiàn)。這個以身殉國的皇帝,這個為了不愧對祖宗基業(yè)而拼命的皇帝,他也做過錯事,但是他真的算是個稱職的皇帝。
其他演員角色也選的不錯,武打場面還有取景也是可圈可點
總的來說這部劇真的不錯
3 ) 為什么非要讓幾個女人都喜歡男主?
《碧血劍》是我看的第一本金庸武俠小說,看書時就堅定地站袁青cp。雖然青青有時候吃醋吃得莫名其妙讓人覺得有點煩,袁承志相貌平平(真的很平平,不是古天樂)還有點黑,但這倆人組cp倒是很搭,一個機靈任性愛折騰,一個耿直仁厚武力強,而且袁大哥很寵青弟啊,反正很戳我。
新修版的實在太狗血,袁承志中途喜歡上了阿九,對青青更多的是親人般的責(zé)任感,而且阿九最后也沒和袁承志在一起。這種劇情duck不必,三個人都很委屈,何苦呢,簡簡單單的雙向戀愛難道就不香嗎?
舊版書里的青青是有點“作”,但這個人物是立得住的,畢竟從小生活“寄人籬下”,私生女的身份很尷尬,平時沒少受人欺負,在感情上很沒有安全感。這種性格和有點天然呆的袁承志倒是很搭哈哈哈哈。
阿九雖然不“作”,但原著的戲份很少,性格“四平八穩(wěn)”的,還不如何鐵手出色,何況她是崇禎的女兒。愛上殺父仇人的女兒,這種戲碼放在袁承志身上真的合適嗎,忘了袁崇煥死的有多慘了嗎。
劇里的阿九戲份增多了不少,人設(shè)上也不太一樣,是個追求自由喜歡江湖的個性公主,讓她獨自美麗不好嗎。
袁承志到后期簡直像渣男,三心兩意,這里和青青公然談戀愛,那里和阿九曖昧不清。焦宛兒還要乘虛而入,何鐵手也喜歡他,這是搞什么,低配版的張無忌嗎?
舊版書里,何鐵手稀里糊涂地喜歡上女扮男裝的夏公子,幸虧溫儀生的是女兒,不然何鐵手很可能和她姑姑一樣,栽在姓夏的人手里。不管怎樣都比她愛上袁承志,愛而不得退而求其次,做人家徒弟強。讓這個五毒教教主獨自美麗不好嗎?
除了這亂七八糟的感情線,無處不在的鼓風(fēng)機和打光,不好好扎起來非要飄逸的頭發(fā),打架關(guān)鍵時刻必定會出現(xiàn)的慢動作,其他堪稱完美。
家國情義和江湖斗爭兩條線處理的很好,打戲也很好(去掉一些慢動作會更高),選角也好,總之這部劇在大胡子那堆金庸劇里是算拍得很好的,甚至可以算第一,尤其是對比TVB那版魔改的《碧血劍》。
4 ) 袁承志和青青才是命定的一對,阿九只不過是浮光掠影的陪襯
袁承志和青青才是命定的一對,阿九只不過是浮光掠影的陪襯。有人說阿九早點出現(xiàn)袁承志就會和阿九在一起。這是真的么?我覺得阿九就算早點出現(xiàn),袁承志和阿九之間也不可能有多深的發(fā)展。袁承志多次說過 青弟你真是我的知己,袁承志和青青之間的感情一點一滴的積累,平淡卻深厚。阿九懂得袁承志么?她根本不懂袁承志的經(jīng)歷、想法,也不想支持袁承志的理想。從她說只希望袁承志做一個逍遙自在的武林英雄就可以看出來。還有,她在宮里頭讓袁承志向崇禎謝恩并求為駙馬的的場面真是讓人掉眼鏡——這樣的雞同鴨講的兩個人沒有什么共同語言,連做比較好的朋友都費勁。阿九是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公主又向往江湖上的自由,讓很多緊緊扣在學(xué)校里讀書的女孩子產(chǎn)生了共鳴感,但是真的到了江湖上沒有皇帝老爹罩著、沒有青竹幫照顧的她是什么樣子的呢?虐待阿珂的那個九難師太早就告訴我們了。而袁承志和青青兩個人都是從小受盡坎坷,卻都依然善良彼此真誠相待,也沒有把自己受到的委屈和不公發(fā)泄到不相干的人身上。這都說明袁承志和青青本質(zhì)上是同路人、是能攜手一生的人,而阿九終究是陌路人。
5 ) 是非
一首《是非》勾起了我對《碧血劍》的回憶,那本我曾經(jīng)是多么喜愛的一本書。真的是很喜歡竇智孔演的袁承志。我一直都認(rèn)為承志和青青在一起是理所當(dāng)然的。我喜歡青青這個女孩,有些小心眼,愛耍小脾氣,然后承志哥哥就會來安慰她,對她說:難道你還不懂我的心嗎?我覺得這才是愛情。一輩子只愛著一個人,沒有所謂的是是非非,沒有分分合合。
在我的印象里,阿九始終是個第三者。即使她是公主,即使她更美貌,即使她很愛承志。有人說承志對青青只是責(zé)任,對阿九才是愛情;有人說承志對青青的感情更深,但也愛阿九;有人說,青青留在了承志的人,卻留不住他的心。對這些,我都不愿相信,因為我喜歡的承志是只喜歡青青的。
可還是為阿九難過,想起她在最美好的時間遇到了她愛的人,想起她為他畫的肖像,想起她的選擇,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氣。竇智孔說《是非》是寫給袁崇煥的,可當(dāng)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我看到的是阿九在灑滿夕陽的沙漠里,轉(zhuǎn)過臉,死去的愛情在她的身后拉得很長很長。這首歌如果說唱出了阿九的心聲,是很貼切。但就是因為從承志的口中唱出,才讓人糾結(jié)。
聽著《是非》,想著阿九,我的心莫名的難過了。眼淚一滴滴的掉下來,直到忍不住放聲大哭。愛情,不需要轟轟烈烈,如果不幸的轟轟烈烈了,離去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6 ) 為什么《碧血劍》沒啥存在感
木有看過原著,以下所有評論均基于張紀(jì)中版電視劇。
路上隨便抓一小學(xué)男生問問,可能知道喬峰令狐沖韋小寶,但未必知道袁承志,更不會知道碧血劍三個字是代表了啥,這部書和對應(yīng)影視作品的存在感都很低。為啥,最終極的原因,是主角的存在感低,一個沒有故事感的主角,那他的故事也沒太多人知曉。
武俠小說,講究“愛恨情仇”四個字。先說恨和仇,袁承志再大的仇、再大的怨,都大不過他老爹的千古之恨;再說愛情,他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在幾個姑娘面前左右逢源,我其實都沒覺得他真的愛哪個,只是劇本那樣了,講究著愛吧。倒是五毒教那個丑婆娘(不好意思沒字幕所以沒記住名字),那才是愛得瘋癲、愛得癡狂,雖然是個討厭的角色但讓人恨不起來;又說武功,作為一個出新手村(下山)就是滿級的非成長性角色,與觀眾的互動感相對也低一些,畢竟我等小民就喜歡看屌絲逆襲的草根故事;最后是劇情,畢竟故事的大背景還是闖王建立大順,我回憶了一下,袁承志似乎沒有任何推進劇情的行為,完全是大形勢推著他在走,算是躺完了整個故事。如此主角,還不如配角們閃耀,那注定沒名氣了。
多說幾點,結(jié)合劇情與演員:
1. 不知道這版是不是處理溫青青有點兒問題,感覺是個討厭的角色,一邊像江湖兒女一樣不聽招呼,想咋滴就咋滴,一邊又像小家碧玉一樣吃飛醋,吃了這個吃那個,集各家惱人之處于一體,再加上黃圣依那閃亮得有點兒禿的大腦門,我是不喜歡。孫菲菲以前挺好的一個姑娘啊,整容之后看著很別扭,腦門大下巴小,也不舒服。
2. 我喜歡1焦宛兒2何鐵手3紅娘子(李巖的老婆)。焦宛兒賢良淑德,該堅強堅強,該溫柔溫柔,我最吃這一套了,必須拿下。何鐵手敢愛敢恨,瀟灑俏皮又不失性感(當(dāng)然這可能是演員的功勞),這種毒玫瑰就是男人的陷阱??!紅娘子那張寫著“國泰民安”的臉,我就暗暗決定婚后一定不能讓她受委屈。
最后九兒出家為九難,我恍然大悟,敢情這是《鹿鼎記》的前傳啊。不過就九難那功夫也能橫行江湖,難怪被稱作武俠末世了。
7 ) 四大悲
一悲崇禎自縊,阿九斷臂。
二悲李巖慘死,空懷一腔熱血。
三悲安劍清一箭穿心,各為其主而已,幾十年來夫妻反目,妻離子散,其何錯之有。
四悲夏雪宜太渣,為報仇將三寶據(jù)為己有,何嘗不是毀了紅藥一生。
至于袁承志,是金庸難得的“偉光正”形象,一路升級打怪,結(jié)合當(dāng)時崇禎、大順、后金的背景,看起來非常有意思。不過,四悲的配角更出彩。
金蛇郎君大贊,中年版的溫儀特別特別好看,袁承志何鐵手安小慧都讓人滿意,孫菲菲那時候臉還沒殘阿九很美,溫青青也還行。明亡那一段幾乎有了歷史劇的厚重感,最好的碧血劍,不應(yīng)該有任何爭議。TVB的碧血劍拍的都是什么鬼。
充滿無奈、充滿掙扎,武俠片不僅僅是打斗,和歷史潮流的融合讓格調(diào)提升了一級
我印象最深的其實是蕭淑慎的何鐵手,那一瞇眼睛,真是妖女勾人魂啊
竇智孔的袁承志演的不錯...
阿九、阿九,這大概是金庸小說里讓我執(zhí)念的女配了,不是青青不好,從小對阿九就有很深的情結(jié),無論是孫菲菲版或是佘詩曼版,在我心里都遠勝任何人飾演的溫青青。
比較忠實原著,而袁承志、溫青青卻比原著討人喜歡些??磿臅r候幾次因為袁承志看似恭敬,實則藐視對手的態(tài)度而棄卷。金庸的第二部書,打斗場面描寫得還不夠成熟,但是阿九、何鐵手的人物塑造得很好
金庸小說的新修版幾乎都是我的雷區(qū),港版愛阿九都比三角戀舒服;忽視鼓風(fēng)機和打光,張紀(jì)中難得一部讓我能看完的。相比驚鴻一面的念念不忘更愛生死與共的比肩而行,港版不站cp,這版倒有些替青青不服,還是舊版小說cp有愛點。唯一的虐點在洞穴之內(nèi),她道盡前塵,卻不過又一次證明他多愛自己的未婚妻。
改動是不少,布景很好看,畫面清麗,尤其是幾位女主的造型更顯人物特色。打斗精彩,不夠流暢。袁承志和張無忌太像,智商可以,情商不咋地,好多女子喜歡。夏青青和阿九的扮相很好,何鐵手太搶眼,郭金演的也不錯,很喜歡安小慧和焦宛兒。這部戲記錄了孫菲菲和蕭淑慎最美的時候,她們原來這么美??!
本身就不是很喜歡這樣的故事,也不喜歡三角戀。我從小看什么版本都更加鐘意夏青青,都說阿九可憐,可是青青不也很可憐,父母雙亡,無依無靠。
絕對被低估,比林家棟版好很多。在胡子的金庸劇中應(yīng)該僅次于《笑傲江湖》和《天龍八部》。
重看第三遍了,里面金蛇郎君的出場是所有武俠劇人物出場中最驚艷的。全片武打相當(dāng)精致,竇智孔的袁承志尤其自然,原本袁在書里有點做作,電視里把那份聰明演出來了,又落落大方通曉事故。這版碧血劍堪稱經(jīng)典。
比較貼近原著,武打動作設(shè)計的很好,演員演的也很到位。
碧血劍之所以改編多么出彩都不會火是有原因的:1.碧血劍和射雕三部曲不同,射雕三部曲無論是人物性格還是劇情設(shè)計,都把武俠世界和家國情懷融入的淋漓盡致。而碧血劍算得上尷尬,袁承志這個角色追星族而已,一會愛親父,一會追闖王,兩個明星都坍塌了不追星了移民了。2.男主定位尷尬,女角色們一個比一個尷尬,論靈性夏青青上不及黃蓉,論不食煙火阿九比不上小龍女,論霸道女總裁何鐵手不及趙敏,女性角色全部淪為陪襯和花瓶作用,所以改的再怎么努力火不了是必然的。3.有人說TVB不及張紀(jì)中,我覺得半斤八兩,張紀(jì)中金庸弊端:到處可見的打光,飄逸野人般的長發(fā),無處不在的吹風(fēng)機,這版阿九和袁的感情太莫名其妙了,到底怎么就愛上了?武俠小說就不要把老外放進來了吧?太出戲了。
其實還不錯啦 原著不出彩而已~
雖然劇情沒覺得多好,但是沖著那個結(jié)尾曲,我給了四星,另外看完這部劇徹底討厭黃圣依,菲菲好可憐。。。
看下去需要多大的忍性耐性和抗雷性……
拍得不錯,是金庸片中最經(jīng)典劇作
作為電視劇對原著改動很合適,對袁崇煥的再現(xiàn)、給阿九增加的劇情很出彩。最后一集把我看哭,竇智孔很適合武俠的說。我的高三測試完慰藉……
袁承志于青青,有情有義,兩人相濡以沫,情真意切。然總覺阿九與袁承志,一“情”字,一“義”字,亦非巧合,乃心之所向。他應(yīng)該是喜歡阿九的,但確實愛著青青的,不管這愛里幾分情,幾分義。重溫碧血劍,為了記憶中的袁承志和阿九??嗝陌⒕?,自知情薄,削發(fā)為尼,不免令人唏噓,我見猶憐。小舟從此
兩版都看過,TVB那版除了金蛇郎君一無是處,袁承志選擇青青完全無愛只是責(zé)任。而竇智孔這版袁青之間的感情刻畫的很好從恩情義氣到后面相濡以沫的愛情。在亂世中俠義安穩(wěn)沒了還有一份相知相許的愛情真的是最后一絲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