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爛狗尾巴的續(xù)集
看了大時代兩年之后,才撿起這部世紀之戰(zhàn)來看,純是奔著鄭少秋和劉青云來的,堅持看下云也是為了這兩個精彩的演員,不是為了這瞎比編的爛劇情。
這部電視劇真不應該叫世紀之戰(zhàn),應該改成神經(jīng)病大PK,鄭少秋神神叨叨,劉青云也超能力了,個個都神經(jīng)巴巴的,一摸個手就立即看到將來,擦他妹的天眼通也沒這么神奇吧?老子幾乎把它當成魔幻劇來看了!編劇瞎扯的功力絕壁跟寶蓮燈啥的有一拼,丁野就差腦門上沒長眼睛出來了!
白瞎了兩個演員了,瞎糟蹋人。
再說劇里的那一票女人,名字就算了,少梅少菊少軍,他媽的少氏三姐妹?
少梅少菊少軍妙妙希文張強,這尼瑪是要搞后宮劇嗎?一群女人在那里拖劇情,看到那一群娘們兒嘰嘰歪歪就快進,實在是看不下去,相比大時代的行云流水,這部世紀之戰(zhàn)簡直是稀泥湯子里和稀泥,沒完沒了地和稀泥!拖沓的要死哇!
而且所謂的商戰(zhàn),基本是一筆帶過語焉不詳,根本沒寫出來商戰(zhàn)的情節(jié),光他娘的神神叨叨能掐會算!商戰(zhàn)得極度小兒科,讓人想發(fā)笑??!那賽斯艾喲我去,還能編得再離譜點嗎?東方克星,立即想到蟑螂克星有木有!商戰(zhàn)光聽到幾十億幾十億瞎比嚷嚷,這就叫商戰(zhàn)?
輪到幾個娘們兒就無比細致啊,半集半集都是你喜歡我我不喜歡你你為什么不喜歡我我就是不喜歡你我知道你喜歡的是他可我還是喜歡你……來回來回地循環(huán),看得老子十分窩火。。。。
這編劇還絕壁是伊索寓言的超級腦殘粉,平均三分鐘一個故事,張口就是我給你講個故事!尼瑪我是來看劇集的,老子要看伊索寓言不會自己去看嗎?用得著你三分鐘講一個,四十來集,給我講幾十個段子!段子劇這是!
最煩的女人就是希文了,人物寫得不好,演員演得不好,連國語配音那嘰嘰哇哇的聲音更是讓人瞬間起雞皮疙瘩,一聽她那惡心人到死的聲,一看她那令人感覺活不長了的苦比臉,立即快進!惡狠狠地拖動快進條!虐死我算了!
正常點的劇集基本沒有了!
大時代看看第一部就行了,這世紀之戰(zhàn)真心狗屁不是,劇情要爛爆了!世紀神經(jīng)病大戰(zhàn)倒差不多。。。。
2 ) 精讀世紀之戰(zhàn)——丁野(轉(zhuǎn))
韋家輝竭盡所能設計出了一個空前絕后的人物,把罪孽、瘋狂、無知、神經(jīng)病、超能力、通佛、直到舍己救人集于一人之身,他簡直是勾勒了一幅畢加索式的人物畫像,五官錯位得超乎常人的想象,畢加索的畫畢竟還只是涂抹在畫布上,而韋家輝卻要秋官把這個靠筆墨解釋都令常人的思維邏輯難以接受的角色演到人信,難!而這之前,秋官已有了一個丁蟹,丁野的渾噩哪怕只是略“偏”一點都會掉進丁蟹的陷阱,秋官更有百多個各色人物,丁野的徹悟哪怕只是略“正”一點都有可能與秋官以往的某個人物雷同,哪怕只是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或過或不到位,便會“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丁野便會帶上別人的影子,丁野也就不是丁野了,難!難!難!
到底有多難,也許真的只有天知地知,韋家輝知,秋官知。無怪在成都影迷見面會上在被問及為什么找秋官和劉云青來演《世紀之戰(zhàn)》時,韋家輝毫不避諱地說:“不找他們兩個,就不知找誰了嘛,如果他們兩個不演的話,這個戲就排不成了?!痹陧f家輝的心目中,只有秋官能讀懂丁野的靈魂,也只有秋官的卓絕演技才演繹得出這個由大惡走向大善的靈魂。
劇里有這樣兩個段:丁野在廁所遇到方新俠、方新俠站在沒摔死的丁野病床前,方新俠的眼睛里只有理直氣壯的仇恨,而丁野的目光卻復雜多了,在他接觸方新俠目光的一剎那,眼里先是閃過一絲“膽怯和恐懼”,他躲開方新俠的目光,先大喊大叫地為自己打足氣、壯足膽,才在眼睛里顯出仇恨,才敢和方新俠的眼睛對視,秋官就用這么一個精確入微的眼神,便剝露出丁野靈魂深處還有的一絲歉疚,讓人一下就明白了這是丁野的靈魂,不是那個“錯都錯得理直氣壯”的丁蟹的靈魂,只消這么一個眼神,秋官就讓丁野避開了丁蟹的陷阱;當丁野以為自己死了,剩的不過是個游魂,在張醫(yī)生面前毫不做作,給醫(yī)生煮面,讓張醫(yī)生“趁熱吃”、而他“要做個最聽話的病人”,秋官就用這么一點點的“孩子般的單純”,便展示出了丁野靈魂深處還有的一小片凈土,讓人一下就明白了正是這一絲歉疚、一小片凈土使丁野那個無知渾噩的靈魂中還留著一扇向善向佛向靈臺澄清的窗戶,只需這么一點點“孩子氣”,秋官就讓丁野有了從十惡不赦走向立地成佛的基石;當丁野在亂哄哄的市場找到方新俠的一瞬,嘴角竟浮現(xiàn)一絲不經(jīng)意的淡得令人察覺不到的笑意,此時的丁野要報仇卻又深陷在不知自己這幾十年是對是錯,若是錯又錯在哪的困惑之中,秋官就用這么一個似有似無的笑,或者說是似笑非笑的木然便把丁野那個在報仇、歉疚、困惑的泥潭中煎熬掙扎的靈魂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有的演員只能以“米”、“厘米”為單位來表現(xiàn)角色的形,秋官卻是以“毫米”和“微米”的精度來雕鑿角色的魂,怎能不入木三分。
丁野的靈魂歷盡磨難,在河邊頓然開悟,丁野把他心中所見全部畫出來后,走出來吃飯,聽良真講述,在這場戲里,秋官讓擺脫了心魔的丁野帶著一種“攝人”的氣勢,讓丁野的眼神能讀心、能看透前因后果,能預見結(jié)局,一看丁野的那雙眼睛讓人的靈魂都感到振顫,那雙眼睛象是能看到每個人的前生來世,讓每個人的靈魂在那雙眼睛里都變得赤條條,無遮無攔,不要說戲里的良真被那氣勢震懾得竟不知所措地問“你到底是什么人?”她甚至在懷疑丁野是人還是佛,就連老太看到這的時候,都感到了那氣勢的強大“氣場”,竟然有“壓得慌”的感覺。老太當時就想,演繹超能力就如此震懾,若讓秋官演繹佛,老太怕真是再難分清秋官是佛,還是佛是秋官了。韋家輝設計丁野的超能力就是要達到讓人對丁野有一種亦人亦佛的感覺,讓別人信他是佛,他自己則能在“扮佛”、“扮高人”中求得靈魂的解脫,這種設計——演出一種超能力,演到人信——簡直是強“人”所難,而秋官卻作到了,試問,除了秋官,還有誰的眼睛能產(chǎn)生這樣的震懾力!
從出獄助方新俠直到以死點醒賽斯,戲不多,卻令人品味不盡:從下車在大廈臺階上一站,到大叫“寶貝兒子”、到告訴兒子“趁其病取其命”、到休市時暗笑、到引兒子用算盤、直到和兒子打秋千,丁野的一舉一動都滲透著秋官對丁野出神入化地把握:在這個瞎著眼睛都打敗了塞斯的丁野的臉上,你讀到的不是睿智,只是莫測的神秘;不是明察洞悉,只是高深的先知;他的舉止談不上氣度風范,只是一種氣勢;他對塞斯談不上寬容,只是“放他一馬”;他在交易大廳談不上指揮若定,倒更象是魔道之戰(zhàn)。秋官令丁野的舉止使你無法用和文化教養(yǎng)沾到一點邊的詞來描述,而這正是韋家輝設計的丁野:一個沒有教育背景的奇人。除了“出神入化”真不知道還有什么詞足以描述秋官對丁野的把握和演繹。
從出獄到以死點醒賽斯,丁野臉上始終掛著笑,奇怪的是盡管已經(jīng)創(chuàng)造了數(shù)不清的詞來描述各種各樣的笑,卻沒有一個詞可以描述丁野的笑:帶著一絲得道高人的神秘、帶著一點不羈的野性,帶著一點對自己過往的嘲弄,也帶著一份對自己歸宿的淡定,在中文笑的詞匯里應該又多了一個詞——“丁野的笑”。秋官把丁野帶到自己的心里,又用自己的心演出了一個帶著獨一無二的笑容、有著獨一無二的舉止的獨一無二的丁野。這個集罪孽、瘋狂、無知、神經(jīng)病、超能力、通佛、直到舍己救人于一身的丁野就象張無忌、楚留香、乾隆、丁蟹……一樣,已經(jīng)成為他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經(jīng)典形象。秋官演丁野,簡直是一揮而就,彈指間就使韋家輝夢想成真,他也又一次超越了自己。
令人遺憾的是,在《世紀之戰(zhàn)》原本中,韋家輝的心太大了,想盡演世間萬象,設計了太多的角色,各個又有太多戲份,結(jié)果丁野的震撼力減弱了;而在壓縮版中,沒剪掉多少枝節(jié),反而把丁野神神佛佛、發(fā)神經(jīng)的段落剪接掉了,其實,丁野的“悟”絕大部分不是靠書本,而是在神經(jīng)病狀態(tài)中、在神神佛佛狀態(tài)中完成的,對丁野來講,那是一種靈魂的磨難和拷問,秋官為那樣一種高難度的演繹付出了極大的心血,使那個病態(tài)的靈魂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成為可能。如果換成另一種剪接,砍去所有枝節(jié),丁野帶來的震撼會更大。
丁野兩次說“沒有”,同樣兩個字,這之間有什么不同?丁野第一次告訴兒子沒有神沒有佛:他原想只要扮“高人”扮“佛”做善事、后半輩子就能讓心靈得到安慰和解脫,但是,天理循環(huán)因果報應,讓他“連孫子也沒有了”,巨大的痛苦終于讓他放下了那種扮“高人”扮“佛”的心理上的自欺,為自己的罪孽承擔起責任,在兒子面前,終于敢第一次正視自己是“神棍”是“垃圾”。丁野第一次告訴兒子沒有神沒有佛,只是表明他放下了、打破了心理上的自欺,既然承認那不過是“自欺”與“欺人”,對兒子惟能說“沒有”兩字。應該說第一次說這兩個字是一種“破”,但是如果只有“破”,丁野還不能從大惡走向大善,丁野要寫完人生傳奇還要在心里立起另一種信念。丁野第二次告訴兒子沒有神沒有佛:此時的丁野已經(jīng)領(lǐng)悟了“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如來”的境界,他已經(jīng)把過往完全放下,按照佛家的“戒、定、慧”之說,從“禪定”中獲得了“般若”智慧,丁野不僅能“看到”即將發(fā)生的事,也可以學佛祖用自己的肉喂鷹。丁野第二次告訴兒子沒有神沒有佛,表明他已經(jīng)立起了一個信念,相信只要向善,所謂“佛”,人人可為,連塞斯也可放下屠刀。正是相信佛不過是人心中的善念,既然“丁野可佛,人人皆可佛”,自然要再對兒子說一次“沒有”兩字??恐@個立起的信念,丁野終于從大惡走向大善,寫完了自己的人生傳奇。
最后一集我流淚了。因為丁野死了。他由一個偏激近于瘋狂,個性可怕的人走入我們的視線,他認為他很善,但全世界不理解他的善對他百般的打擊。于是他瘋狂、他咆哮。最后在山蒼野茫的原野找回了本性。沒想到這個有如暴虐之君的股魔最后在獄中自毀雙目卻由此而靈臺澄清。方新俠找他岀獄共戰(zhàn)塞斯至塞斯破產(chǎn)之后他給方新俠留下一封信要他:“惜取眼前人”。之后飄然無蹤。我原以為他是跳岀三界之外,可是他沒有,他說他身上的冤孽太重。塞斯破產(chǎn)之后在他的步槍中裝進了子彈他想與他的兒女及所有工作人員同歸與盡,可是他突然發(fā)現(xiàn)他的沙發(fā)里有一個人靜靜地坐著,這人卻是仇人丁野。丁野的神情很安定,他一言道破了塞斯的心思。塞斯狂跳如雷向丁野開了槍。連中七槍的丁野至死都念著一句話:“不要一念之差”。塞斯的手軟了子彈往門上亂飛,丁野淡淡一笑:“你做到了”。隨著也便永遠去了。他以死點醒了塞斯迷失的本性,也結(jié)束了他瘋狂,哀怨、仇恨、又大徹大悟的人生。
人說“畫令人驚,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焙卯嬋绱耍玫谋硌菀嗍侨绱?。秋官的表演就是一種令人思的表演,他會帶著你隨著他對丁野的刻畫去想:為什么在丁野自首后,當有人向他開槍時,開始他也是一陣害怕和躲避,而后再挺身而出?為什么對兒子講自己是“神棍”是“垃圾”時,并不咬牙切齒?為什么第一次講“沒有”上時語氣平緩不激,第二次講“沒有”時卻堅決果斷。他讓你慢慢去理解他心中的丁野。有時想想丁野,也覺糊涂:為什么韋家輝一定要搞出這么個人物來,非要經(jīng)過大惡才能走向大善嗎?非得這種病態(tài)的人才能有如此徹悟嗎?或者說,他并沒有什么普遍意義,他只是“一個”人物,或者說,以往的作品寫了太多的常態(tài)的人物,而這個世界誰多少沒有些病態(tài)呢?
3 ) 《世紀之戰(zhàn)》——荒誕之續(xù)筆
《大時代》這部港劇在我感覺是目前我看過最好的港劇,而《世紀之戰(zhàn)》則是《大時代》內(nèi)容上的續(xù)集,由于版權(quán)在TVB,劇中原人物也改了名字,首先先介紹本劇人物在《大時代》中的對應人物:
丁野(鄭少秋飾)—丁蟹(鄭少秋飾)
方新俠(劉青云飾)—方展博(劉青云飾)
阮少梅(徐靜蕾飾)—阮梅(周慧敏飾)
程希文(陳煒飾)—龍紀文(郭藹明飾)
秦滔天(黃智賢飾)—陳滔滔(林保怡飾)
方森(演員不詳)—方進新(劉松仁飾)。
開頭又把上一部的股戰(zhàn)拍了一遍,但丁野與上一部丁蟹卻不一樣了。上一部中丁蟹輸了后,對兒子說出“士可殺不可辱”,拉著自己的兒子跳樓,而這一部卻是三個兒子逼他跳樓,然后老大帶著老二和老三跳樓。而且可以看出丁野是有些怕死的,和第一部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方新俠贏了四野后,回到家發(fā)現(xiàn)守財奴在家里暈過去了,立即打算帶她去醫(yī)院。半路上守財奴醒了,讓他停車,二人下車后守財奴交代了方新俠一些事,之后死在方新俠懷中。方新俠非常痛苦,決定去守財奴家鄉(xiāng)去看看,并向程希文發(fā)誓不會再愛上其他女人。
說這部劇荒誕,確實有好多出人意料的情節(jié),如:程希文和秦滔天成為一對;秦滔天是賽斯養(yǎng)子,為了養(yǎng)父的所謂的“理念”,與方新俠化友為敵……最讓人驚訝的是方新俠竟然是丁野的兒子。原本以為這部五蟹變四野,丁野少一個兒子,沒想到那一個變成方新俠了。兩部加起來大概60多集丁野(丁蟹)和方新俠(方展博)互相仇對,最后揭出方新俠是丁野和方新俠媽媽偷情生出來的。(真替方家感到不值,本來只剩一個兒子,這個兒子竟然還是別人的,方家真的是絕后了)
這部續(xù)集中丁野是與丁蟹變化最大的一個。在上部中(丁蟹),是一個比較瘋癲的人,什么道理基本上都明白,自己的錯事也被說的好似很有道理的樣子。在這一部中,開始丁野性格也差不多,但“瘋癲”的沒有第一部那么很了,有一定程度上的收斂。而且前面幾集在丁野身上又有些玄幻,有一絲鬼片的感覺。歷經(jīng)多次災禍,自己卻死不了,后來竟然還有了預知未來的超能力。
丁野認為他和方新俠之間有什么事沒有解決,而之所以自己死不了,就是老天為了讓他去解決。之后與方新俠進行了一次激烈的打斗,就當自己要殺了方新俠的時候,又看到了菩薩的雕塑,思索片刻,有所感悟,立刻背著方新俠去醫(yī)院,意識到自己之前的錯事。
到了后面,隨著劇情發(fā)展,開始對丁野進行美化。他擁有預知未來的超能力,因此在一些人心中成了救世主。方新俠把公司輸給秦滔天之后,他也不斷暗里幫助方新俠。丁野信佛,結(jié)尾丁野和方新俠共同戰(zhàn)勝賽斯后,為了感化賽斯,被賽斯開數(shù)槍打死,當然也感化了賽斯。(其實這里也是為了在最后在加深對丁野的美化,一個如此惡的無神論者憑他一條命就被感化?)
方新俠在這部劇中走到哪里都是一群女的圍著,而且還都不惜一切代價幫他,魅力真大。不過方新俠一直放不下去世的妻子,又碰巧遇到和自己妻子非常像的少菊(徐靜蕾飾)。后來打算幫她所在的芙蓉鎮(zhèn)重新分配股權(quán),不巧又有賽斯插入,而且在香港那邊也出現(xiàn)了問題,兩地只能保一地,他選擇了香港。
而方新俠的感情線主要變成了與張強(郭藹明飾)的感情。兩人也算是非常有緣分,從小到大不斷碰面,而且方新俠小時候還與張強牽手逛街看電影,只是后來一些原因忘記了這段感情。但張強卻一直認為能夠和方新俠在一起,丁野也說:“過程是痛苦的,結(jié)局一定會美好”,但方新俠認為誰也無法代替守財奴在他心中的地位。丁野死后,方新俠與程希文又進行一些對話,程希文勸方新俠放下,被方新俠反問能不能放下秦滔天。最后方新俠放下了守財奴,決定找張強,找到之后又由于自己只會珍惜失去的東西,張強也忍痛離開,二人沒能在一起。
以上是個人對該劇劇情的一些敘述,其實該劇對人物也有一定程度的神化。在股場的斗爭有些神劇之感。不管怎么說也是給了《大時代》一個結(jié)局,但我認為這個結(jié)局有沒有也都無所謂,有點爛尾的感覺。
4 ) 怪力亂神韋家輝
最近陸陸續(xù)續(xù)把《大時代》的續(xù)集《世紀之戰(zhàn)》看完了。這部亞視的舊作,監(jiān)制韋家輝、主要編劇游乃海、男主角為劉青云,幾乎就是銀河出品。接續(xù)《大時代》的人物設定,以97年亞洲金融風暴為背景原型,在現(xiàn)下這個經(jīng)濟形勢下看此片到也別有一些意義。
整部電視劇借鄭少秋演的丁野一角,訴諸許多佛教哲學的思想,如因果、業(yè)障、三世、因緣注定等宿命論。這一向是韋家輝喜歡在劇本中討論的問題。但這部40集的電視劇,則更像是銀河出品《大只佬》的前生。
《世紀之戰(zhàn)》中的人物,主要角色性格背景的設定,強化了各自執(zhí)念的因,引發(fā)了強烈的沖突性。而一念之差的果,也導致了個人不同的結(jié)局。如同《大只佬》中劉德華的禪悟之路,《世紀之戰(zhàn)》中的丁野,由一個血債累累的狂躁者,逐漸轉(zhuǎn)變?yōu)橐粋€冀望救人于危,慈悲渡人的得道者,最終更以己身救贖敵人的行為得到道德境界的提升和所謂的善終,其間以善渡惡、何為對錯的開悟過程,實則是這部電視劇的思想主線。
丁野周邊的符號式人物,也各有精神上的癥結(jié)和業(yè)力。同時處于股災的大環(huán)境中,更隱喻了整個社會在金錢失衡的狀態(tài)下,眾生的心理疾患。跳樓自殺、暴動、搶打的惡行,展現(xiàn)的都是經(jīng)濟淪陷下,價值體系混亂、理智喪失的恐慌所引發(fā)的更大危機。這種群眾心理的瘋狂和盲目性,是比可計算的數(shù)字損益更為可怕的滲透。退看目前的經(jīng)濟危機,雖有各隱患顯現(xiàn)的上升趨勢,但仍在控制范圍內(nèi),則幸之;可或許也將視為最壞的時期還未來臨。
《大只佬》可說是部宣揚佛理的說教電影。信佛的杜導在這部影片中立意的埋伏且深。當然這也歸功于編劇韋家輝和游乃海。而在這部電影三年前的《世紀之戰(zhàn)》,二位編劇早已將雛型演練了一遍。又因電視劇更為貼近真實生活,會有更強的反差感。作為監(jiān)制的韋家輝掌有絕對主權(quán)(香港電視劇的監(jiān)制相當于電影的導演,有最大的話語權(quán)),也在電視劇中添加了他一貫愛用的異能、預知力等超意識行為來加強宿命論和因果報應的論據(jù)。
作為電視劇,《世紀之戰(zhàn)》的內(nèi)涵未免深沉了些。不過好的主題不一定能成就一部好片。這部電視劇在制作手法上很是老套,情節(jié)拖沓,細瑣的處理上也落洞百出,幾個女配角的演技更是不敢恭維。讓我堅持看完的最大原因,是劉青云和郭靄明。
劉青云一向是有爛片無爛角,這個角色和《大時代》中的展博雖為同一個人物,卻更有發(fā)揮的余地。這個演員越看越耐看。他和郭靄明因為《大時代》相識成為情侶,到續(xù)集《世紀之戰(zhàn)》時已經(jīng)是夫妻檔出演。除了電影《目露兇光》外,貌似是唯一一部二人婚后一同出鏡的作品。很喜歡看他們二的對手戲,總比和其他演員配戲時多了一份默契,演情侶的橋段輕松自然卻總有回味。這組黑白配果然很有夫妻相,怎么都覺得他們就是應該在一起的,不管戲內(nèi)還是戲外。想起去年劉青云獲得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時,臺下喜極而泣的郭靄明和劉青云相擁相賀的一幕,有種此生注定,相濡以沫的幸福感印現(xiàn)。夫妻如斯,真讓人多少有些羨慕。
劇尾一語:“一個人只是珍惜失去的東西,那他失去的會更多”。 也算是放下執(zhí)念的另種勸解吧?;钤诨貞浝?,不如帶著回憶往前走。
5 ) 不明白
2000年上映的怎么說的是2003年的事?給大姐看到了大量時時刻刻嗎步行街圣克魯斯我來說就是室內(nèi)設計師款手機那祝你新年折扣開始這么牛逼夏季最開始看這三年你在你家啊啦啦啦哈哈哈哈哈嗯那是快手快腳睡覺睡覺睡覺睡覺宿舍還是上班相比之下看到你上班吧哈哈啦啦看嗎哥哥給我空間不是你三男子在你身邊
6 ) 修仙重溫 17.6.1
今天晚上偶然看到大時代這劇,搜了下居然還有續(xù)集,于是快進著看了一下。
哈哈哈其實還是有感觸的,劇情實在太扯淡的就不說啦,尤其大決戰(zhàn)那塊兒,這我現(xiàn)在17年看實在是搞不懂啊。為毛要弄一出計算器VS算盤的戲碼= =
感觸比較深的就是一部劇里面插進去這么多佛學思想,其實我還是眼前一亮的。不管用的有多生硬,拍的有多玄幻,有些佛學思想還是值得去思考一下。
若有幸看到我這篇,說明我們前世也有緣哦哈哈哈~
7 ) 編劇妙筆,緣木求魚,終得善果
如果本片是《大時代》的續(xù)集,幾大出意外的劇情,如劉青云管鄭少秋叫爸爸等等,太讓人匪夷所思所思了,還好,隨著劇情的開展,我們?yōu)榫巹〉恼嬲\努力所打動,編劇真的很努力的在自圓其說,發(fā)現(xiàn)自己還真的能接受這些雷人的劇情安排。
其實很想知道本片背后的故事,比如為什么無線的演員可以去演亞視的劇呢,比如為什么本片的劇本是屬于亞視的,如果仍是無線出品的話,根本就不需要人名東改西改,劇情東改西改了。我想這前后的紛爭故事也是一處戲了。
本片一半時間的劇情是拖沓的,而另一半的劇情可真的猶如當時《大時代》般快意恩仇,我不禁感慨,要么,將40集的片子精華成25集,要么,再多花些墨水完美一下整個故事,那么,我想本片5星想來定也少不了的。
如果沒有亞洲金融風暴這一事件,觸發(fā)了編劇的創(chuàng)作靈感,千年蟲、中國算盤等元素的出現(xiàn)讓整出戲拍案叫絕??上?9集的決戰(zhàn)細節(jié)不夠,再豐滿些就更過癮了。。呵呵
8 ) 世紀之戰(zhàn),世界上最好的電視劇之一
看了n遍大時代和世紀之戰(zhàn),我先說說演員的演技,不說主角劉青云和鄭少秋,就是隨便一個配角的演技都可以用完美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吧,每個配角都很走心,特別符合人物特點,導演把每一個配角刻畫的都近乎完美,(因為本人學歷有限用的詞語跟不上)有點瑕疵的就是少菊,不知道為啥換人了,徐靜蕾真的不適合這個角色,因為周慧敏把小猶太這個角色演的太經(jīng)典了。鄭少秋和劉青云的演技簡直就是神仙打架,百年不遇,(劉青云當時的演技比劉德華梁朝偉周潤發(fā)強太多了吧)用心好好看看什么叫演員和角色合二為一,鄭少秋這種感覺也是沒人可以模仿的,太獨一無二了,這個角色來說真的就是無人可以代替,一個人,一個演員一輩子也就一次這么完美契合的角色。再說說劇情,真的完美到不想去找瑕疵,因為就算有瑕疵也是同步這部劇的,劇情大家靜下來好好看看,最后說一下這部劇帶來的效應,大家都知道吧丁蟹效應。這個只是表面上的,其實電視劇里蘊含的佛家理念也是教育世人最好的道理,(本人文化水平確實有限)能看懂這部劇的將來都會成為一個好人。這部電視劇的能量真的太大了,正能量滿滿,做個合格人的基本道理都在里邊,做不到的真就是只能叫傀儡了??偨Y(jié)這部劇在人類歷史絕對是重重一筆。真的很難被超越。就說這么多,以后再慢慢補充。
記得當時很喜歡劉青云念得那些話,后來才知道是《道德經(jīng)》。
劉青山的扛鼎之作,不僅和郭藹明一劇定情,更是奠定了自己的演藝地位,很不錯。
那時的徐靜蕾啊。感動到不行。紅河谷好聽到不行
這部續(xù)集真的把《大時代》的名聲毀了呀!
相比《大時代》不太喜歡這個續(xù)集,主要是從頭到尾都神叨叨的,還有些走火入魔的趕腳,佛理可看作《大只佬》的先聲(畢竟有韋家輝+游乃海),但不少劇情挺俗的,比如小猶太死后有個一模一樣的,比如方展博陳滔滔反目,比如陳滔滔龍紀文相愛,比如方展博是丁蟹的兒子(這蛋扯太大了)…
小學的時候愛這劇愛瘋了。
第一部時超能力只限于第六感和吸收運氣,第二部就正式有念力,丁野的念力可以修改性格和指模,方新俠的第六感是第一部的加強版,可隔空取物但不穩(wěn)定,泰國小妹妹也學會了隔空取物。良真有遺傳的第六感。最悲劇的是方新俠是丁野的兒子,方家絕后了。
后面聽到展博喊丁蟹‘爸爸’的時候,我一下都惡心吐了。
就徐靜蕾一口普通話在里面,聽不下去,配音又很呵呵。人物關(guān)系變動也太大了,其實小時候看過的,主題曲記得很清楚。郭藹明這個發(fā)型不好看。
當時看還不太懂……
妖化股戰(zhàn)
股票,《紅河谷》。
妙妙妙!
優(yōu)點和缺點都突出,編劇很有想法,可惜想表達得太多,有點駕馭不住玩脫了,不太建議把它當《大時代》的后續(xù)看,當平行時空會比較好。但本劇很有深度,“無人不冤,有情皆孽”,這是譚其驤對金庸小說《天龍八部》所包含的佛學思想、悲憫情懷的概括,也適合于《世紀之戰(zhàn)》,從這八個字看劇情,就能感受到本劇對'眾生皆苦”的悲憫,而從丁蟹到丁野的轉(zhuǎn)變,寄托的是希望和救贖。
亞視不要出來丟臉好嗎。。。
韋sir在亞視帶著銀河班底(韋家輝監(jiān)制,游乃海編?。┳龅囊惶讘颍柗Q《大時代》的續(xù)集,因為TVB有《大時代》的版權(quán),所以人名都改了,背景是97金融危機。好幾年沒動電視劇了,韋SIR這次出手有點狗尾續(xù)貂的意思。借由電視劇這樣的通俗體裁講佛學,也有點過猶不及。有些東西還是做電影吧,電視劇撐不起
有種想去實踐2012世界末日預言的感覺.
這片是心理劇哲學片吧 異能用太多 還鬼扯個父子 | 原來緣分是這么害人的東西 | 周慧敏 李麗珍 郭藹明各有特色 但跟藍潔瑛比還差點 良真還不錯 徐靜蕾弱爆了 倆女配跟配音一樣討厭得令人發(fā)指 | 還把我的滔滔毀了?。?!
結(jié)局讓我一直記得這部片子。很喜歡
誰相信我當時喜歡徐靜蕾啊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