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難受
為了制造新聞點引來各種天災人禍洪水隕石,再加上污蔑自己的競爭對手吸毒,還放了具尸體引來警察制造輿論,真兇卻逍遙法外。實力過硬的同事也被他惡搞出事業(yè)危機,明明什么也沒對男主干過。中間靠外掛曲線成了人物,把持不住自己還硬怪他人勾引,在媒體的見證下公布求婚消息也不見得有多真誠......再加上這怨天尤人又總是諷刺他人、遷怒他人的性子和金凱瑞一如既往的放大演法......我竟然覺得還有能吐槽的一大堆亂七八糟,踩水坑那里我都想把電腦砸了。
累了,喘口氣。
當然了,能夠理解這些言行人設都是角色塑造的輔助,但是搞不懂大家為什么會覺得詼諧幽默,可能是因為我“開不起玩笑”?
(兩年后補:其實細想想又不得不說,金凱瑞的演法確實能將我在道德層面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這個角色的情緒上。至于角色悔悟后也沒對曾干預過的事物做補救或補償,大概是因為電影篇幅的緣故吧。)
2 ) 我沒有遇見上帝
我和片中的布魯斯(金?凱瑞 Jim Carrey 飾)是一樣的人。
一個骨子里的小孩兒,冒冒失失、毛手毛腳的,會在踩到水坑時,自動地暴跳如雷。當自認為諸事不順時,便是被某種更高級別的存在惡意的戲弄了。
他有著適合的工作,卻總是眼巴巴的望著別的,因為達不到目標而怨天尤人;有著愛他的女友,卻只顧著索取,不懂得關心和回報。
我也是那樣子的人。
對于已經(jīng)擁有的美好,覺得理所應當。沒有被滿足的欲望,就認定是上天不公。
我們,對平庸的生活有著諸多的不滿。便把熱情,轉(zhuǎn)化為憤慨,發(fā)泄在任何不盡如人意時的抱怨上。
因為感同身受的緣故,我對這部片子的開頭十分的滿意。
何況讓普通人變成上帝,滿足了“如果我有萬能法”,這個極大的虛榮心。
布魯斯幫助了上帝,從而變成了上帝。接著用超能力弄來了想要的工作,卻搞亂了人間的秩序,氣走了愛人。
結局他被貨車撞了,主動回到以前的生活,放棄不該得的工作,珍惜眼前人。
還好沒有淪為“用面包換愛情,最后又懺悔著找回真愛”的俗套愛情故事。
可片中并沒有描述他為什么如此執(zhí)著于主持人的工作,沒有強烈動機的來源,使后面發(fā)生的一切有點站不住腳。
在他成為上帝之后,從未真心的幫助旁人,種種做法自私得讓人無法理解。自己惹的亂攤子也不知道收拾,一心逃避。成為上帝,卻使我看出了人的無能。
放棄主持人之位后,影片也沒表明繼續(xù)為之努力,還是找到了自己適合的位置,就此安心工作。這也許是為第二部的拍攝做鋪墊。但使得本片不夠完整,得不償失。
不同人之間,愿望與愿望的沖突——這應該是最精彩的一部分,也沒有被凸現(xiàn)出來。這么新穎的角度被浪費掉了,沒能深入,致使本片成為一部通俗喜劇,甚是可惜。
布魯斯只是經(jīng)歷了一場奇遇,而不是伴隨著種種陣痛的成長。而我,沒能擁有神通,也沒能被撞醒悟,所以還是要執(zhí)迷不悟的沖破眼前的樊牢,努力去滿足自己的種種欲望,繼續(xù)我那一層不變的生活。
惟有笑過。但笑聲已逝。。。
3 ) 冒牌天神――自由意志的滿足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這絕不是金凱瑞最好的一部電影,也許因為本人對其那種過份夸張的表演風格一直抱有某種懷疑,相比較起來,亞當?shù)谋硌菘赡芨屓丝雌饋碛悬c現(xiàn)實感。在美國喜劇片領域中,這兩個人以各自不同的風格主宰著票房,這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有人說亞當?shù)摹渡衿孢b控器》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本片的一種模仿,這話并沒有任何錯誤,因為按照此類影片的故事編排角度來說,這種模仿是很常規(guī)的,只要能夠保證票房,這么做自然也無可厚非。就如《瘋狂的石頭》很大程度上學習了蓋里奇一個道理。
但筆者通過對兩部影片的比較不能不說,相比起《神奇遙控器》中的感情戲而言,《冒牌天神》的催淚指數(shù)顯然是不及的,但就影片所展現(xiàn)的某種人生思考,以及制作的精良角度來說,《冒牌天神》恐怕還要高出一疇來,但這也僅是個人的一個簡單評判。
《冒牌天神》的故事很簡單,大體上分為幾個部分,第一是關于主人公的受挫。布魯諾作為一個新聞評論員,由于生活中的瑣屑以及事業(yè)上的不如意常常認為是上帝對他不公平,于是開始了詛咒上帝的舉動。在這一部分中,影片極力地表現(xiàn)了布魯諾的倒霉事件,從狗的習慣到布魯諾擺職后被流氓痛打等等??梢哉f是將人物的命運寫到了最悲慘的時刻,霉星高照,這種編排會將觀眾極力地吸引過來,即跟隨著人物的命運而唏噓。
第二部分當然就是上帝賦與了布魯諾神力,以他體會一下上帝的職能。于是,摩西分海變成了布魯諾分西紅柿湯的經(jīng)典段落。表面看這個段落只是搞笑而已,但事實上這個段落也是一種預言,在《圣經(jīng)?出埃及記》中,摩西以及教徒們受窘于埃及,于是遷徒。而這個過程更大的意義是一種獨立的,擺脫困境的意味,于是,布魯諾便開始了自己擺脫困境的舉動。但我們可以看出來,布魯諾的心思是很簡單的,他并沒有過份的野心,只想滿足自己諸多方面的普通需求,于是工作上取得了成功,于是月亮代表了他的心,于是小狗也變得守了規(guī)矩,這一切都是很普通的,也是符合常人心愿的。但一條新聞卻隱約中暗示,這種普通心愿的違常規(guī)實現(xiàn)會造成不可設想的后果,即月亮雖然表達了布魯諾的愛情,但月亮引起的潮汐卻使許多人受到了傷害。但主人公布魯諾并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繼續(xù)著諸如隕星墜落這樣的新聞曝料。
這里要強調(diào)一點,布魯諾所謂上帝的神力是無法改變自由意志的。這和尼采的強權無關,這是一種最簡單的人性選擇,即上帝也無法改變?nèi)藗兊乃枷?,于是,布魯諾開始真正實施起上帝的職能,那就是聆聽和解決所有人對上帝的祈禱。
這一點是很重要的,由于無法改變?nèi)藗兊乃枷?,由于無法承受那些無窮無盡的禱告,所以布魯諾極不負責地選擇了實現(xiàn),實現(xiàn)每一個人心中的欲望,自由的意志開始了泛濫。雖然從表面上看,滿足每一個人的欲望無疑會成為一個被人們所尊重的所愛戴的上帝,但自由意志卻無法達成社會的合諧,于是整個社會亂了,人與人之間的自由意志產(chǎn)生了矛盾,人與社會的自由意志產(chǎn)生了矛盾。而布魯諾這種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也令他的生活走向了低谷,未婚妻離他而去。
真正的上帝適時地出現(xiàn)了,布魯諾這才對人們的欲望產(chǎn)生了一種真正的理解,即自由意志的滿足絕不是依靠上帝的,而是與自己的付出是否成為正比。于是,布魯諾開始了改變自我的行動,他辭去了電視臺主播的工作,訓練了小狗的習慣等等。這時,神力被退化了,布魯諾的自由意志是依靠著自己的努力而實現(xiàn)的,而神力本身也變成了自身的努力。
當布魯諾聆聽到未婚妻的心聲時,他才明白,什么樣的自由意志是最感人的,最令人難以忘懷的。于是當他幾乎死于車輪下的時候,布魯諾真心的祝福著未婚妻。
與《神奇遙控器》不同,影片在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并沒有采取黃粱一夢的手法,而是讓人物真正地處身于所有的改變之中,現(xiàn)實與其神奇之處交措呼應著。而且其表現(xiàn)的主題更為深刻,從簡單地家庭親情觀念中跳躍了出來,對一種人的自由意志做了十分詳細的解說。
人們對自由意志最簡單地理解都是具有一種社會性的,即錢財工作等等,這種社會性的自由意志帶有一定的自私性,于是在所有人都達到了社會性的自由意志時,社會將被損壞,混亂了,于是自由意志的社會性其實是一種選擇。而能夠達到這種意志的本身,絕不是什么奇跡所造成的,而是努力,而是一種循序的過程。但最為上帝所理解的自由意志則不是那種自私的,自我的,而是對他人的祝福,只有這樣的自由意志才是最為美麗的也最為和諧的。于是,上帝在影片結尾處以流浪漢的身從點出了主題。
上帝也無法改變?nèi)藗兊淖杂梢庵荆凶杂梢庵镜膶崿F(xiàn)也許會造成社會的混亂,而所謂的自由意志是依靠自身的努力而實現(xiàn)的,最和諧的自由意志是非自私的,是對他人的一種關懷,于是,天下太平了。影片層層深入去解讀一種思想,這的確是很不一般的。
雖然影片的主題相當不錯,但影片中許多橋斷的搞笑卻不敢恭維,除了摩西分海的借喻和月色懸空以外,其他的都略顯平白,沒有給人留下更深的印象。但金凱瑞相較從前而略顯內(nèi)斂的表演風格倒是值得期待的。
韓兮
2007-3-23于通州
4 ) 原來美國人也知道虛偽是不好的呀
http://gc-daniel-0318.spaces.live.com/blog/cns!B6826F6CF83C99E!4703.entry2008/8/14
原來美國人也知道虛偽是不好的呀
冒牌天神,老片了
Bruce真的死了,上帝讓他祈禱,他說了一大套,原話不記得,大約就是什么讓饑餓的人們吃飽飯,讓我們心中充滿愛,讓世界和平,之類之類的,上帝于是說:Do you want to be Miss America
很諷刺,哈哈
不過聽說有個字幕小組把這句翻譯成了“你想讓我懷念美國嗎”
哈,這個做字幕的人大約不是聽不懂,而是故意的,把這句話處理成了“Do you want me to miss America”,其實就是要讓大家知道,美國就是美好事物的天敵20:40:53 | 添加評論 | 發(fā)送消息 | 固定鏈接 | 查看引用通告 (0) | 寫入日志 | 視聽
5 ) 喜劇里的生活真理
Bruce不是特例,事事不如愿的人并不止一個。也許我們每天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希望、心愿被落空,少數(shù)的幾次大概不會引起注意,但當接連不斷的希望變成失望,甚至并沒有寄予希望的事情都朝向糟糕的方向發(fā)展時,也許人們會開始思考,不過思考的并不是自己有沒做好、自己有沒做錯,而是思考究竟是不是命運安排上出了什么問題,才會帶來這些倒霉的厄運。
逃避自己的責任是每個人最喜歡也都最擅長做的事情。Bruce在電視臺新聞組里面幾乎永遠都只是一個諧星出鏡記者,采訪回來的新聞總是不夠競爭對手勁爆,對手迅速上位并成為主播,Bruce卻始終還是在到處奔波報道一些瑣碎無聊卻要逗趣博得觀眾一笑的后備新聞。工作上郁郁不得志,生活中Bruce也相當?shù)姑?,比如大塞車導致遲到、比如走路踩進水坑、比如車子撞在電線桿上……Bruce也不得不像所有倒霉的人一樣開始質(zhì)疑到底一切是不是上帝搗的鬼,于是漸漸他從向“偶爾渴望上帝能滿足一些希望”演變?yōu)椤爸淞R上帝為什么要讓自己如此絕望”,而恰恰這個時候,被罵得不耐煩的“上帝”跳了出來,決定把自己的能力分一部分給Bruce,名義上是讓Bruce代替自己工作,實際上卻提供給了Bruce一個無所不能的權利去搭乘“whatever he wants”。
當人什么都沒有的時候,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積極的事情想要實現(xiàn)。但當實現(xiàn)的事情變得越來越多時,甚至當所有愿望都突然間變得可行時,人的欲望也會膨脹到一個無以復加的地步,甚至因為太多可以實現(xiàn)的事情擺在眼前,而終于會埋沒了原來的目的。
Bruce用他的萬能能力做了一些很沒意義的事情,比如分開番茄湯,比如讓密密麻麻的車輛往兩邊退讓騰出一條順暢的通道。還有為了取悅女友Grace、取悅觀眾,將月亮拉近地球,讓隕石砸到了水牛城,這些看似讓Bruce在生活中迅速成為紅人的舉動,卻引發(fā)了一系列超乎常理的災難。而Bruce似乎也沒有辦法很有條理地處理善后他引發(fā)的這些問題。起初的時候Bruce還不以為然,他為自己成為眾人關注的喜歡的主持而沾沾自喜,他忘記本身只是想成為一個簡單的播報新聞的主持,他的欲求開始膨脹了。
當任何事情都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達成,這種生活也許反而會變得乏味。而這個時候又發(fā)覺,原來滿足自己的私欲會為別人帶來不幸時,也許任何人都會感到愧疚。
Bruce終于還是了解到了這一點。他意識到,一味地滿足自己只會讓事情變得沒有常理,而當一切都失去原有的規(guī)則時,世界則會變得一團混亂。于是他漸漸放棄了自己使用的權利,取而代之的是用自己的努力去換取成功。
然后終于,他開始不罵上帝,他開始滿足于一切安排,他開始學會自己奮斗。
盡管Jim Carrey這部戲依然是喜劇為主的,幾年前在鳳凰臺看到電影介紹時,主要也是在側重“Bruce擁有了特殊能力這多么神奇”這個點上,但電影實際上卻在認真地講述了關于欲望的故事。
欲望并不是一個貶義詞,但欲望轉(zhuǎn)移到的具體行動上,卻分褒義貶義手段及過程了。有些人為了欲望去傷害別人來利己,有些人則為了欲望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付出,還有一些人則不做絲毫努力天天在那里怨天尤人感懷身世。
所以動作夸張表情夸張甚至賴床也夸張得要死的Jim Carrey告訴我們,其實欲望的實現(xiàn)并不是重點,如何實現(xiàn)你的欲望,才是上帝給與我們最大的禮物。
此電影與Adam Sandler的《人生遙控器》有異曲同工之妙。貌似喜劇明星們特別喜歡告訴我們生活真理。
6 ) 關于電影的名字和演員
今年的美國電影《Evan Almighty》(《全能者埃文》),大家一般譯為《冒牌天神2》,理由很簡單,因為2003年的第一集《Bluce Almighty》(《全能者布盧斯》),大家都稱之為《冒牌天神》。
來源如此,在《圣經(jīng)》中,“耶和華”是上帝與希伯萊民族立約的名字,等于“I AM WHO I AM”。因此,在上帝與以色列立約之前,舊約中多稱上帝為“至高神”或“全能神”(God Almighty)。
這兩部電影則以主人公的名字,替代上帝,變成了《Bluce(Evan) Almighty》。
有人說第二部為什么不是Jim Carrey主演了,說明他看的太不仔細了,其實很簡單,兩部戲的主人公Bluce和Evan都是電視臺的同事,Bluce的故事在第一集就講完了。
Steve Carell在這兩部戲中都出演了Evan,只不過一個是配角,一個是主角而已。同樣,Morgan Freeman在這兩部戲中都出演了God,上帝。
至于為什么上帝總是偏愛這個電視臺的主持人?那得要問編劇了,^_^!
“我不想要平庸的生活,平庸的房子、平庸的工作?!?/p>
做上帝的點子喜劇性很強,滿足人類意淫,可看性強,模仿東木、放大月亮、狗模人樣……歡樂之余伴隨一些蜻蜓點水的好萊塢式思考,知足常樂。金凱瑞這回也不是單兵作戰(zhàn),詹妮弗安妮斯頓,不錯的女花瓶,摩根弗里曼真像個慈祥的上帝,SteveCarell 的演播室搞笑表演相當杰出,堪稱全戲的高潮。
我也想當當這個冒牌的...
一邊笑著一邊思考人生。
標準的好萊塢套路,讓你在笑過之后引發(fā)點思考,可以看看~~
奇跡是靠自己創(chuàng)造的
人們要求我為他們實現(xiàn)任何他們自己的愿望,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意識到,他們自己具有實現(xiàn)自己愿望的能力。年輕人,想要看到真正的奇跡,首先得要自己努力。
吹jazz
海報用的居然是米開朗基儸創(chuàng)造亞當。創(chuàng)意是不錯的只不過JimCarrey是上帝MorganFreeman創(chuàng)造的亞當?扯遠了。美國勵志篇即使編的再天花亂墜結尾總是能點石成金。勵志是教你正確面對生活把普通的事做好而不是立大志臥薪嘗膽一夜成名。U want the miracle BE THE MIRACLE。仨主角都蠻喜歡。
喜歡金凱瑞的表演,那時接的片子也還不錯;安妮真美。
When the primary minister of Sweden visited Washington this morning, my tiny little nipple went thrill
滿眼的黃色便簽兒,對我造成極大沖擊。看來,房子也不能這樣刷~又是Jennifer Aniston。。。
2009/4/4下午CCTV-6,關于自由意志、奇跡、祈禱、上帝的啟示,想想看對所有的祈禱都說Yes會怎樣,“把紅番茄湯分開不是奇跡,是魔術,而一個母親打兩份工,還有時間陪小孩打球才是奇跡”,4星。
早年看的時候,孩子剛出生,生意蒸蒸日上,依稀還揣著文藝夢想,總覺得人生還另有可觀,在左右瞻顧,曲意徘徊時,更為心有戚戚焉。2刷的時候已經(jīng)摸高50歲,似乎塵埃落定,理解已如劫灰。認可了小人物無所作為但還自在自得的人生設定,當天神這事其實只不過是人生假設讓你的天賦開了掛,許你實現(xiàn)你所謂的另一端的路徑選擇,然后你發(fā)現(xiàn)你失去了正是你現(xiàn)在擁有的最珍貴的東西,愛情,友情,單純的快樂,家人的相濡以沫等。許多年來,我一直為我的碌碌無為而搪塞,既然沒有為你的理想付出那么多苦難,你獲得的其實就是你想要的現(xiàn)實的安逸,天賦這種事?lián)]霍了固然可喜,不過平庸者的幸福和快樂,也無需羞愧。如果人生一定需要些終極的領悟和勵志者的反面的教材,那也就冷暖自知。今天我兒子立志搞原創(chuàng)音樂,19歲已經(jīng)有聲有色,他看我的眼光已經(jīng)帶有悲憫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月亮靠過來那里,笑死。
還是吉姆·凱瑞式的喜劇,夸張肢體加可愛大笑,可就苦了當時剛剛進入電影圈的卡瑞爾;還有一個黑人上帝,不過這招凱文·史密斯玩過了,人家那可還是黑人女上帝呢。
u want to see the miracle? then be the miracle. b-e-a-u~~~tiful我最喜歡Jim Carrey模仿Clint Eastwood的那段,巨像呀!
不是太好 唯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只坐在馬桶上翻閱報紙的狗
安妮斯頓這么招人愛,看完再次斷定皮特你TM一定是瞎了。
金凱瑞的表演方式很夸張,評價大概會是兩級分化,不過影片看起來還是挺爽,安妮斯頓還是招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