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只有TVB才有既不過分強調(diào)現(xiàn)實,也不過分強調(diào)浪漫的愛情
今日早上看了昨晚的21集,剛剛把今晚出22也看了..
兩集都好感人..飆淚了.
感動于魚仔和一件頭.
只有TVB的談情,會讓人覺得現(xiàn)實和浪漫,都不過分.
愛情不是天天我愛你,你愛他,我哭你不愛我,你哭他不在乎你.
相愛也好,曖昧也好,兩人還會有工作,還會有家人.
這里面的醫(yī)生,對自己的工作有過迷茫,有過無奈,但都投入,都用心.
魚仔愛上一件頭,是因為看到他對病人真真正正的愛護,看到他默默的辛苦自己而去換取身邊人和病人的快樂.
一件頭愛上魚仔,是因為她同樣的在乎病人,一日一封的牌版信,她讓他看到她對生命,對醫(yī)生這個職業(yè)的看法.
兩個人的相愛,是基于有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追求...
所以才會有以后相互扶持.
這里沒有高富帥的王子,沒有飛上枝頭的幸運故事,這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因為有相似的生活背景,有相同的生活感受,所以互相欣賞.
這里沒有面包與愛情的現(xiàn)實壓迫,這是兩個都在工作上努力上進的普通人,他們各自奮斗,醫(yī)生工作帶來的思考遠多于"要寶馬還是要單車"的糾結.如果現(xiàn)實能分開兩個人,那也是這兩個人再現(xiàn)實中有不同的價值追求.
這里沒有大量的談情戲份,而是有很多關于生命,關于責任,關于家庭,關于夢想的思考.
我也希望有這樣的愛情,我們都能獨立,不必介意房子車子,但我們互相欣賞,我們共同追求,我們一起思考,我們互相扶持..
2 ) 近來難得的TVB好劇
#oncall36小時#近來難得的TVB好劇,沒有家族恩怨、勾心斗角,沒有慣常的警匪斗爭、離奇驚險的破案情節(jié),描述一班醫(yī)護人員,全劇貫穿一個情字,親情、愛情、友情,還有醫(yī)護人員對待病人的一種遠非責任感可形容的情感,非常溫情的一部片子,劇情也很緊湊,看的過癮,里面多次涉及生死的問題,引人深思.馬國明和楊怡也是媳婦熬成婆,終于擔當?shù)谝恢鹘?,演技大爆發(fā),非常細膩而富有層次的表演,唯一不足的是劇集偏短,還有很多方面沒有交代的很清楚,但看慣了TVB太多相對夸張狗血表現(xiàn)形式,這部劇實屬難得了.ps:主題曲也很帶感
3 ) 終有一天,我們都會面對死亡
On call 36終于是看完了。在劇中,有一群夢想的人,有想要用自己的手去拯救別人的人,有珍惜生命的人,有想要好好生活的人。這樣就已經(jīng)足夠了。
劇中有一句話讓我是覺得感觸挺深的,大概的意思是這樣的,很多人每當遇到疾病,每當要面對死亡時,總是不停地問,為什么,為什么會是我,其實我們之所以會這樣子問,那是因為我們沒有把疾病當做是人生的經(jīng)歷,而是把疾病當作是人生的終點。
其實,一開始子妤對一鍵是有偏見的,認為他一直對自己的父親阿諛奉承,拍馬屁,是為了金錢和名譽。后來慢慢地發(fā)覺他絕對是個對自己工作認真,以病人為首位的好醫(yī)生,而當知道了一健是為了報答自己的父親救了他的弟弟,而且還立志想要去當醫(yī)生的時候,更是慢慢地打從心底欣賞這個男人。
劇中有一幕讓我是徹底激動起來的,那是第四集。就是駱家駿和金世榮出車禍的那一場戲,那時候剛好只有一間手術室,而子妤由于多肇事司機富二代金世榮有偏見,與一健爭吵該給誰先做手術,而當時的情況是駱家駿即使做手術存活率也只有一半 ,所以一健想要等金世榮的報告出來再決定先給誰做手術,而子妤則認為是駱家駿醉駕傷人,應該先救金世榮。
一健則說:“我不是法官,誰有罪誰無罪不關我的事,誰的存活率高我就先救誰。”
后來子妤以為是一健為了討好金老板而故意說要先報告出來,先救他的金世榮,擅自游說莊先生先救駱家駿,結果駱家駿因手術不成功,成為植物人,而金世榮則因本來可以有百分之九十,卻因為急救晚了而死亡了。
“不要用你個人的道德標準,去斷定一個病人是否應該救,我們是醫(yī)生,任何病人在我們手上,都應該一視同仁盡力去救。”
“如果他不是金承超的兒子,你會這么重視嗎?”
“理性一點好嗎?你撫心自問,如果金世榮不是醉駕司機,你是不是還這么堅持,不等他的報告,而去救一個存活率這么低的病人?金世榮原本有幾成機會可以救活的?!?br>
這一幕讓我是徹底愛上馬國明了,他和楊怡的對手戲真的是太贊了,無論是看多少遍這一幕,還是覺得“不要用你個人的道德標準去斷定一個病人是否應該救”這一句臺詞,馬國明真的是拍得太好了。各種心動啊。
還有讓我有觸動的是一健一直罵洋蔥的那些劇情,一直以為一健只是認為洋蔥不專心而去罵他,誰知原來是因為他知道洋蔥會考拿8個A,那么聰明的人,肯定會是個好醫(yī)生,所以才一直這么良苦用心地去鞭策他。
“坦白說,我當初也不知道為什么要做醫(yī)生,打算在大學玩幾年,可是當了實習醫(yī)生后,開始覺得做醫(yī)生一點都不好玩。無論我們當醫(yī)生的原因是什么,所有病人卻只有一個期望,就是希望我們能治好他們,期望雖然簡單,但要實踐并不容易?!?br>
“怎么樣?連你也想不當醫(yī)生了?”
“當醫(yī)生一點都不好玩,當醫(yī)生也不是鬧著玩的,我覺得自己玩夠了,該要認真地做醫(yī)生了。”
第16集,洋蔥說了這樣的話,而他這樣的話也點醒了要去做車行的名泰。他們在實習的這段時間,是真正地一個成長了,認識到做醫(yī)生是真的不能鬧著玩的,因為那是活生生的人,是有可能會被你救活的病人,你手上的是生命,而不是可以拿來鬧著玩的。
美雪在劇中一直是扮演一個可以說是讓人討厭的角色吧,看到評論,很多人都覺得討厭美雪。怎么說呢,一開始的時候我也是覺得美雪很討厭,也是覺得不喜歡美雪,但后來是覺得,如果一個人在劇中扮演的角色是讓人覺得討厭的,那么,這個人的演技也是有目共睹的。劇情演到美雪重新回到醫(yī)院,知道自己錯了的那一刻起,其實我也已經(jīng)沒那么討厭美雪了。
這大概是性格的問題吧,美雪在劇中的性格算是比較突出的,是非常好勝,而且非常愛恨分明的一個人。其實,關于美雪的每一幕,我都不喜歡這種性格的人。直到她在酒吧里等Ben,告訴Ben自己不想像一健和魚仔那樣浪費大家可以在一起的時間,我慢慢地覺得美雪還是讓人覺得喜歡的,因為確實是沒人有她這么坦率,也沒人有她這么敢說敢作,也沒人可以像她這么自信,這么堅定地去做自己認定是對的事情。在我的眼里就是這樣的。
最讓人覺得甜蜜,而且是非常感動,了解到愛情真諦的是一健向子妤求婚的那一幕。
“我張一健愿以你范子妤為我合法妻子,無論富貴貧窮,快樂悲傷,健康疾病都愿意一生一世愛你,守護你,終生不渝。你還猶豫什么?擔心我會后悔?還是擔心我是一時沖動?擔心我要一輩子照顧你?”
“結婚誓詞,如果只是循例念出來是沒有意義的,必須實踐出來, 年輕時漂亮健康,當然愛,但當對方年級漸大,又老又有皺紋,病痛越來越多,甚至眼看對方老死,難道就不愛了嗎?既然將來不會離棄對方,現(xiàn)在也應該一樣,如果因為對方有病就不愛他,就不是真正的愛。”
“沒人知道生命的長短,即使我們是醫(yī)生,也不能保證自己長命百歲,所以結婚誓詞沒說要保證白頭偕老,卻要保證無論健康疾病都要在一起,你懂嗎?”
其實這些說是很簡單的事情,或許大家都是懂的,但是其實要做出來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這一集好像一直都在告訴我們,時間很少很少,生命是有限的,我們應該要去珍惜現(xiàn)在自己所擁有的,應該用自己剩余的時間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一康死的那一刻,其實在他和晶晶在一起的時候,我就已經(jīng)向到將來也許會有這一幕了,既然一康的腳是不可能重新站起來的,那么,在現(xiàn)實當中,一康和晶晶的將來會是一段非常難走的路,而如果一康偉了救人而犧牲了自己的性命,那么,一康這個角色則會留在人的心理更久更深刻。那么,所有還在浪費時間無所事事的人,就會深有感觸,覺悟到應該去珍惜自己身邊的人,不要去浪費時間,不要去做會讓自己后悔的事情。
劇情到了一康死后,已經(jīng)是淺淺在走進高潮了。
走到一健知道子妤生病,然后由范醫(yī)生幫自己的女兒做手術,一直那么具有權威的范醫(yī)生,但在面對自己親人有可能手術失敗卻會感到恐懼,到美雪不顧Ben是否染有艾滋病都要與他相愛,到洋蔥發(fā)現(xiàn)要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而且一直都與自己有共同經(jīng)歷的晶晶。
其實大家都懼怕死亡,其實大家對死亡都是有深一層的理解的。但是發(fā)生了那么多的事情,他們都真正地認識到,死亡確實是會來臨,每個人也是會有生老病死,但我們在死亡面前并不是無力的,我們可以在剩余的誰建里做更多的事情。
子妤說了一句話,健康的人不一定會開心,而不健康的人不一定會不開心。因為身邊有許多人一直鼓勵,支持著自己。
最后快要大結局的時候,大家都在猜測,就是子妤手術會不會成功,甚至還發(fā)起了一個投票。其實我一直都有在想,子妤的手術失敗的幾率是會比較大的,子妤或許癱瘓了,因為如果這樣的話,才符合了劇情,生活中一直都充滿著疾病的打擊。
誰知道了最后的結局,子妤的手術不算成功,但也沒失敗,只是她還需要接受更多的治療,她還需要接受更多的困難,但是這都已經(jīng)是沒關系了,因為一健已經(jīng)是不論健康疾病,都會愿意一生一世愛她,對她終生不渝的人。這個時候,子妤以后是否會癱瘓已經(jīng)變得不重要了。
到了最后,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目前要珍惜的人,目前要去做的事情,更多的困難和挫折也會在前方等待著他們,但他們已經(jīng)不再懼怕了。
4 ) 【用心整理】魚仔的信。
《oncall36小時》是第一部我都無法等到第二天看更新,只能每天等TVB直播的電視劇。一點一滴都真摯感人,但給我最多觸動的,還是魚仔的信。每集看兩遍,用心整理,大家都來支持《oncall》吧!
第一封:前陣子因為選課的事,我經(jīng)常失眠睡的不好。結果,我今天犯了一個專業(yè)實習醫(yī)生不應該犯的錯。今天上午我巡房的時候,錢醫(yī)生突然讓我向老板作簡報,碰巧今天是總巡房,一下子好幾十雙眼睛看著我,我簡報完之后,老板只是說了一句:你要回去溫下書啦。當時我看到旁邊有一個垃圾桶,上面寫著“醫(yī)療廢物”,那一刻我真的好像跳進去,我好猶豫這樣的愚的事是不是應該告訴你知,但我希望你能了解我多點,我深信感情不是建基于時間上面,而是建基于互相了解。
PS:其實我同大家一樣期待著男女主人翁的感情發(fā)展,到15集還沒有明朗著實讓看客們好著急,其實好像也不只當看客的時候著急,現(xiàn)實生活中的感情也好像很趕時間,看對眼就應該在一起,不能在一起就掰,我們似乎不愿意去多花點時間相互了解,了解對方的性格脾氣和生活,我們都未搞清楚這個人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象的樣子,也從來沒想過自己靠近會給另一個生命帶來什么。我喜歡魚仔的大膽執(zhí)著,可我更被這種肯花時間去多看看的心境所感動,畢竟兩個人在一起是實實在在的生活。
第N封(15集關于期望):
這個病人患有縮窄性心包炎,他病情很反復,已經(jīng)做過幾次手術,但其實幫主都很小,但是這個病人從來都沒放棄過,任然對生存充滿希望,每個人對生命都有不同的期望,有些是為了自己,有些是為了滿足別人,但從來沒有人可以保證,這些期望幾時可以達成,好像這個病人一樣,出出進進醫(yī)院這個多次,究竟他每次是帶著怎樣的期望來到醫(yī)院的呢?如果期望真的無法達成的話,是否還應該堅持下去呢?
期望能夠達成的時候真的好開心的,即使只是一個很細小的期望,當它能夠落實的時候,人生就好像馬上又燃起希望一樣,不過期望有時都好虛無飄渺,但就好像我們的精神支柱,就像空氣一樣,我們的身體要靠空氣才可以生存,而我們的心就需要期望,才有力氣好好生活?! ?br>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期望能夠達成,但事事往往不能盡如人意,有時候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反而沒期望就不會有不必要的痛苦,或者期望會帶來痛苦,但正因為有期望,就算再痛苦我們都可以捱得過,所以,即使再怕失望,再怕痛,都不能失去期望。
劇作家莎士比亞曾經(jīng)寫過,期望是唯一能夠醫(yī)治苦痛的良藥,我更加覺得,當你悲傷的時候,期望就好像一首能夠安撫傷痛的音樂,能夠達成期望當然是很開心的事,但有時候我們的期望會違背其他人的愿望,難免要做出取舍,放棄哪個期望都要付出代價,但是除了你自己,沒有人會告訴你知應該怎么選擇,有些期望可能不關你事,你會不明白為什么有人愿意犧牲生命,都要去追求一些沒有結果的期望,但用心感受你就會學會,每個期望或輕或重都是值得尊重的。
但是無論期望帶給你安慰、快樂還是傷心,能夠期望與被期望都是幸福的事,因為我們還生存著。就算幾多個期望落空,我們都可以有新的期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PS:有人嫌14、15集的劇情太拖沓,其實我覺得這兩集的劇情很感人,也許是因為自己的期望也在違背他人的愿望,放棄哪一個都是痛苦的,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時候?你是怎么做的?作者很偏愛魚仔,所以他把要說的話都借由魚仔的口講出來,獨白和劇情扣的很緊,也許我們不應該詬病什么,主創(chuàng)有很多想法期望我們看到,而每一個期望都應該被尊重。
生活不是只有戀愛,不是都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創(chuàng)舉,更多的是反反復復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那就抱有期望的活下去吧。
第N+1封信(16集):
小時候覺得做醫(yī)生好偉大,既可以醫(yī)好人的病,有可以醫(yī)好他們的創(chuàng)傷,但是當我做了醫(yī)生以后我才發(fā)現(xiàn),有時候醫(yī)生可以做的事實在是太少太少了,有時我會覺得很迷惘,醫(yī)生的責任是什么?醫(yī)生每天都要不停搶救病人,但死亡是每個人都逃避不了的結局,醫(yī)生做的一切到底還有沒有意義?
這一刻我都很懷疑自己到底專不專業(yè),做醫(yī)生每天都要面對無數(shù)生死,很多人都以為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麻木了,但其實我們真的很怕面對失敗,也不知道應該怎么去面對。失敗以后要去承受最后的悲痛,承受失去家人的悲痛的是他們的家屬,可是看到他們哭的死去活來,其實我們的心里不會比他們好過,究竟醫(yī)生的使命是什么呢?背起醫(yī)生的身份,就要肩負起救人的責任,和死神搏斗搶救生命,每打贏一場仗,救回一條命,我都會覺得很開心,會因為自己的醫(yī)學知識幫到人而驕傲,可是越做的久,我就越懷疑,醫(yī)學真的只是為了搶救生命?科技不斷進步,也拖長的病人的死亡過程,延長了病人的痛苦,很多病人最終還是救不回來,我們做醫(yī)生的又應該怎樣去面對?
兩三千年前,醫(y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講過:不是每個病人都能救得活,沒有人可以逃避死亡,可是在病人離世之前,醫(yī)生盡全力讓他們舒服安詳?shù)囟蛇^最后的日子,就是對病人最大的幫助,對家屬最大的安慰。這就是醫(yī)生的使命。
附 andy奶奶臨走時的那段話:你不用替我難過,一個人出生的時候坐嬰兒車,小時候坐單車,長大了就開私家車,老了免不了做救護車,到最后一程就做出殯車,每個人都知道有雙腳一伸的一日,我只想走的得得體體。
PS:16集真是徹徹底底的擊中我的淚點了,死亡真是世上最具有震撼力的事件。很多人都看過醫(yī)生,也都經(jīng)歷過親人離世。有一年去醫(yī)院做眼睛的手術,家里有位好友是醫(yī)生,聊天的時候他說,人體是這個世界上最精密復雜的儀器,很多功能很多環(huán)節(jié)都是目前的科技水平無法預知和了解的,其實醫(yī)生也很無助,他比其他人多出的那部分醫(yī)學知識是無法將每個病人都救回來的。那次之后,我對醫(yī)生的寬容度大了許多。
生命是珍貴的,因為每個人都有對社會的貢獻,有愛他的家人朋友愛人,所以每一條生命都是值得尊重了,醫(yī)學昌明的今天,最大的成就可能不是提高的人類的平均年齡,而是讓大多數(shù)的人在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更有尊嚴。
不僅僅是醫(yī)生吧,從事每一個職業(yè)的人都有這樣的困惑,我所做的事到底有什么用呢?有什么意義呢?每個人工作應該不只為了生存,蔡康永說評價一個人的標準應該是這個人的存在有沒有讓這個世界好一點,如果是醫(yī)生,救死扶傷或者讓病人更有尊嚴都會讓這個世界好一點;如果是老師,每教好一個學生,讓他們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或者有更好的前途都會讓這個世界好一點;做公務員,認真的做好自己手頭的工作,不貪不拿,說實話做實事,也會讓這世界好一點。我們扮演的每一個角色都有他的使命,不要只審視醫(yī)生啊,也看看自己做的好不好,如果每個人都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相信這個世界會很好的。
每個人都避免不了生死,你到這個世界來,走多少路吃多少米都是早早就注定的,所以生命給我什么,我就珍惜什么,如果不是我的,也沒有什么可惜了。認真的過好每一天吧!
5 ) 既然已經(jīng)選擇,開始接受吧
等到大結局鳥——算是大團圓了吧,魚仔得病沒有徹底好,總算換來一件頭無論健康疾病都不離不棄的誓言。比起當年《妙手仁心》jakie這樣的結局已經(jīng)很好了。
TVB的劇通常前面鋪墊得很好,最后收尾甚為倉促,尤其感情戲,晶晶同洋蔥的感情戲來得過于突然(雖然早在看片頭時就知道)。
TVB的戲向來是我的戀愛啟蒙,現(xiàn)在又學多了樣東西。如果真的喜歡一個人不能因為被拒絕一次兩次就放棄,通過一些細節(jié)都可以獲得很大的加分。如果愛一個人,就算怎么忙,真的會變很細致地照顧伴侶。(想到一些同學一拍拖就煲湯給BF,我就凌亂了~)
不負責任地簡評一下:馬國明的演技總得來說有突破。美雪的扮演者真的很像賈靜雯的說。洋蔥的演技還不錯。晶晶的身材非常不適合穿長款杉。呂小益眨眼眨得幾搞笑。
——————————————————————————————
On Call 36 小時——久違了TVB的醫(yī)療劇。記得小學時候每晚必追《妙手仁心》,覺得醫(yī)生這個職業(yè)好有型,受人尊敬,紅酒、西餐、酒吧happy hour。我也曾經(jīng)萌生過想做醫(yī)生的想法。不過后來因為各種原因,怕累,怕責任,怕血,這個想法漸行漸遠。
推薦我看這部劇是我高中同學,她因為這部劇迷戀起馬明。原來她當年選課選化學正是因為她想做醫(yī)生,不過后來也被父母勸說,沒做成醫(yī)生。(哎,當年我選化學完全是因為躲避物理的激烈競爭。我做事通常動機不純。)
看了第一集,知道醫(yī)生每一次當值就要連續(xù)36個小時。突然心中有種釋然,我之前熬過的夜,把我熬得死去活來啊,與之相比咩都算不上~(幸福完全要靠和比你差的人比較一下才能得出)
我對這部戲的感情戲沒有特別看重,也不怎么看好,就是TVB慣用伎倆而已吧~我更期待一群實習醫(yī)生的成長,誰讓我也是萬分苦逼的實習生呢。
當醫(yī)生每天隨時都可能面對生死,病人生存機會稍縱即逝。金世榮撞車傷人,被撞者先入院,醫(yī)院只剩一間手術室了,一件頭堅持要評估兩個病人情況才決定幫誰。魚仔帶有偏見得認為要現(xiàn)就被撞得人,因為肇事司機死有余辜。最后成活率更高的司機死了。后來一件頭點醒她:醫(yī)生救人要一視同仁,不能帶有道德偏見,先救成活率更高的病人。這是個比較特別的視角:醫(yī)生的白袍就似戲子的戲服,穿上了就等于換了一個人,不再是普通感情用事的人。 就好像我們心里有多么惡心甲方,都要繼續(xù)給他們畫啊畫,改啊改~
15集里面實習醫(yī)生們在討論,很多人原來的志向并不是當醫(yī)生,是為了阿爸阿媽,為了醫(yī)生的高薪,有的人有能力讀所以就讀。連一件頭大概也是為了報答范智岳,為了補償細佬才報的醫(yī)科。大概從小立志做醫(yī)生的人只有魚仔、美雪少數(shù)人。
令我最有感觸地是洋蔥講的一番話:雖然我們想做醫(yī)生的原因各有不同,但系病人都只有一個期望——就系可以讓醫(yī)好個病。
選擇或者未必是我們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但是無論如何都已經(jīng)作出了選擇,我們必需為這個決定負責到底。有時候我們并沒有退縮的余地了,只好永往直前啦!
和醫(yī)生們長達6年的實習相比,未來即使3年要充當苦逼的廉價勞動力,我已經(jīng)夠幸福了!
開始戰(zhàn)斗吧?。。。。。。。。。。。。。。。。。。?!
PS 沒做成醫(yī)生,但是可以做做醫(yī)院建筑,也算2012完成一個心愿吧~~
6 ) 因期望或哀或樂都是幸運,度人生或短或長都是禮物
醫(yī)生劇大抵是編劇最愛,不必灑出匪夷所思的狗血就能讓觀眾看到每日上演的生離死別。平淡生活的每刻,都會有一些人因一個診斷晴天霹靂,因一段醫(yī)治審視人生。從開頭到結尾,實習醫(yī)生成長之快,也因每次on call的36小時,看到常人36年都未曾見識的意外。
15集有關期望的臺詞被這么多人記住,是因為它的易代入嗎?為沒有結果的期望苦苦掙扎,為自己與親人期望的沖突輾轉反側。期望,是醫(yī)治苦難的良藥,還是帶來苦難的病根?如果小女孩從來沒有拉小提琴的夢想,如果奶奶對孫子不是那么期待,他們的憂思會少些嗎?又或許,失落和苦難,本身就不是一個壞詞,感觀通過對比而放大,快樂因為苦難的伴隨而被珍惜。只有像一康一樣曾坐在輪椅,你才會把50cm的視線高差視作幸福。
看到后面總有種埋怨劇情的沖動,一定要奶奶在看到證書之前閉眼,一定要一只玻璃瓶毀滅一康的人生,一定要魚仔與一健之間徒生糾結,再往他們的生活中投入一顆隨時爆炸的炸彈,享受幸福的背后繃緊一根隨時與命運決斗的弦。然而這一切確實是可能發(fā)生在你我身上的事,悲劇總算可以提醒旁人:
真摯的念出誓言,在愛人【可能的】患病之前;
勇敢的追逐理想,在親人【可能的】逝去之前;
努力的不荒廢現(xiàn)在,在你【可能的】所剩不多的人生里。
這部片子蠻好看的,難道tvb最近拍的片子貌似都還說的過去
我只覺得 Grey's Anatomy 的氣息 撲面而來
覺得一件頭的演技變好了,在看《真相》時已有進步。
煮鵝獻唱的OST<連續(xù)劇>太絕了,特別是off vocal版本每次響起都能跟著劇情發(fā)展而跌宕起伏,優(yōu)秀!職業(yè)劇是TVB看家本領了,有足夠嚴謹?shù)膶I(yè)性前提下又充滿生活的煙火氣,這可能就是無線臺一直所堅持的“家長里短的人情味”吧。整體8.5分,除了美雪這個人物設定有點討人嫌以外,其余的故事內(nèi)容很有代入感,足夠賺人熱淚。其次馬明和楊怡的哭戲也算教科書級別的了,更別說一眾老戲骨綠葉的精湛演技了。還是那句大實話,只要能給到這批演員藝人一個好劇本大概率都能出一部精品佳作!
喜歡醫(yī)生題材的電視劇,這部有更加具體的主要講的是腦外科發(fā)生的事,比較有人情味,而且香港的醫(yī)療制度和大陸又好多的區(qū)別啊。
馬國明太呆萌了?。?!
覺得這片帶有小感動。
說起這套劇 還真的是在haydon最后那段日子的美好回憶呢 2012 5-6月 Haydon
和妙手沒法比。不過亮點就是馬明終于上位了,這劇絕對要拜倒他的醫(yī)生袍下啊。最近楊怡的圣母角色看太多有點膩了。
馬國明靚仔到啊~
比較著看靳東白百合,TVB和國產(chǎn)劇的差異,在于人文意義的傳達,對于基本道義的思慮與堅持,而非粗暴的展現(xiàn)主角們或對或錯的價值觀。
太好看了。楊怡那些信件的話都好引人深思。馬國明帥!
這根本就是GA的翻版嘛,楊怡和黃智雯的關系不就是大格蕾和小格蕾咩,那么馬明是McDreamy嗎?羅仲謙我覺得是翻版Alex。
不錯啊~外行覺得看上去挺高級的。。。郭政鴻好搞笑!
這應該是我看的第一部醫(yī)療劇,好喜歡男主。雖然覺得套路化,但是還是很感動。一直覺得tvb的職業(yè)劇比內(nèi)地做的好,喜歡女二性格雖然很固執(zhí)但是很貼切現(xiàn)實。
因為我喜歡馬明和楊怡啊~
非常好看的一部電視劇,甩法三兩條長安街?。?!
除了TVB的醫(yī)院片場很小家子氣外,其他都還好
除了楊怡的鼻子太搶鏡以外,其它都還過得去。
我想說結局的那5個實習醫(yī)生真是亮了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