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可愛的一代
黃舒駿唱過:你打開哪扇窗,就會看見哪樣的風景。同樣,你生在哪個時代,就會被打上哪樣的標簽;這標簽和風景一般,你完全無法把握,所以還不如欣賞。
去看這部片子,本想是研究下80后這個文化現(xiàn)象,因為一直很關(guān)注。當然我的打算是落空了,不要緊,我們來說一說80后這個標簽吧。從某種意義上講,80后是真正的共和國的同齡人,因為78年前后的這個國家,著實相去甚遠。
對這個標簽的總結(jié)如下:
他們是改革開放的一代。自他們出生起,這個國家不再擰巴,開始追趕世界的匆匆腳步。當我們回過頭來看的時候,發(fā)現(xiàn)我們和世界的差距是那么的大,但是,我們真的趕上了。
他們是沒有經(jīng)歷苦難的一代。79年后這個國家再也沒有經(jīng)歷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經(jīng)濟開始繁榮,和上一代相比,他們是幸運且幸福的。
他們是受到良好教育的一代。和父輩的上山下鄉(xiāng)不同,他們有機會在象牙塔里揮灑青春。較之2002年的123萬,2003年有212萬的大學生進入社會,大學所擴招的,正是80后。教育之于人的一生影響深遠,當然,由于供給的大量增加,他們也不復之前大學生的眾多機會。
他們是互聯(lián)網(wǎng)的一代。在他們還年輕,世界觀正在形成的時候,互聯(lián)網(wǎng)從大洋彼岸呼嘯而來,拉平了世界。無處不在的信息解構(gòu)了威權(quán)也豐富了生活,他們得以與眾不同。
他們也是嬰兒潮的一代。中國的生育率自90后開始顯著下降,在這之前來到世上的80后,就是人口紅利本身。如果你不確切地知道什么是紅利,請看看南方那些一躍而下的生命。
之所以用嬰兒潮來作為結(jié)束,是因為二戰(zhàn)后的美國,也有這樣的一代人。那是多么可愛的一代啊。
2 ) 我絕望的渴望被愛,卻不懂得如何去愛人
我 絕 望 的 渴 望 被 愛 , 卻 不 懂 的 如 何 去 愛 人
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生活絕望的讓人渴望,讓人幻想
我不再是一個小孩
在我的意識里有兩個自己存在
那不是天使與魔鬼
而是年幼和成熟(——引自導演的一句話)
年幼的我總是在幻想
幻想著這條街道能夠變得寬一點,干凈一點
幻想著有一天自己也能像其他同學一樣去游戲廳玩一玩
幻想著如果換一個爸爸該多好
幻想著在自己參加比賽的時候穿的是買來的禮服,而不是媽媽做的
為了掩蓋內(nèi)心的幻想
我需要一個盾牌
那就是學習的驕傲
在學校,我從來都是老師眼中的乖乖牌
不遲到、不曠課、學習自主、成績優(yōu)異
殊不知,可能我的本意并不是如此
因為我不知道,如果沒有了成績
我還能有什么
年幼時家庭,給我的傷害已經(jīng)夠深了,深到我無法呼吸,想要逃離
如今,我已不是個小孩
我知道幻想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于是我便渴望
渴望自己也能有一段單純的天長地久的愛情
渴望自己的家人永遠不要再分開
渴望自己在年輕的時候就能夠事業(yè)有成,能夠享受維持生計之外的精神生活
渴望自己可以不用在孤獨的時候感到寂寞,在悲傷的時候想要依靠
為了掩飾心中的渴望
我努力的散發(fā)著光芒
讓別人看到自己的樂觀和堅強
其實我并沒有做好
戀愛的失敗,讓我不敢去愛
得到的關(guān)懷,卻不知怎么去體會
明明近在眼前,卻想要拒之于千里之外
盡管內(nèi)心千萬種思念,卻不懂的如何去表達
是傷?是痛?
我絕望的渴望被愛,卻不懂的如何去愛人。。。。。。
3 ) 憤恨,你傷到我胃,請允許我吐一吐
之前被要求刪了,理由是怕影響票房。
我國永遠無法言論自由,為人情為權(quán)為利益。
我BS那個把老子隱私至極的豆瓣,和老子現(xiàn)實生活扯在一起的蔫貨,你別以為你蔫著就成了,這事兒我知道是你干的。
你們公司的公關(guān)能力,真是沒說的。
很想跟制作人大姐說一句,您幫錯人了。
恭喜全國票房上佳,恭喜詐到無數(shù)觀眾,恭喜您們讓大家對新導演的信任度,又打出折扣。
——————————
《十七歲不哭》講些什么,已經(jīng)基本忘光,但實打?qū)嵄挥绊懥舜蟀雮€青春期,不止我對這五個字有印象吧,前后大三歲小兩歲的,很多人都有。
因為早慧特別可貴,早慧變了乏人,也特別可悲。
我發(fā)誓,如果不是因為自己人,我死都不會去看的,這個叫做天長地久的東西……
情節(jié)概述如下:
女主角的娘,當著女兒及女兒青梅竹馬的面,跟野男私奔,老公拔腿奮起而追之,于是在女兒眼前被撞死。
女主角帶著陰影在舅舅家長大,其間目睹舅舅舅媽婚變,舅舅娶新太太,目睹表弟日子不爽。
男主角爹走私被關(guān)監(jiān)獄二十年,因聽說老婆要改嫁,吊死了自個兒。男主角因此恨娘,拿著娘走私用的槍不還給娘。
女主角在中學和青梅竹馬戀愛,一同經(jīng)歷種種波折,其間兩人異地戀著:讀北大的女主角歡慶申奧成功、讀中國美院的男主角因非典被隔離、紅顏知己勇闖探病,亦被隔離、男主角邊打著電話邊病危、女主角捧著高干子弟送的雞湯毫不動搖、女主角表弟為了救得癌的親娘偷錢,不慎傷了妹妹,被后媽報警,被關(guān)了監(jiān)獄、男主角因為持了那把威脅娘的槍被抓,關(guān)進同一監(jiān)獄、表弟為了救男主角壯烈犧牲、奧運會開完了,男主角出獄了,悲情男女在弟弟墳前擁抱了。
大家笑場笑得一直比較隱忍。但悲愴地圍個水坑開始悼念張國榮的那段,簡直忍無可忍啊……唉,這是內(nèi)部試映會,笑場真的不太禮貌的。
小農(nóng)非要裝小資,垃圾片非說自個是文藝片。
一邊拿槍頂在觀眾頭上逼著觀眾哭,一邊手忙腳亂地還抽空裝逼:大家喝什么,來瓶拉菲莊園?
?。t顏知己和女主角偶遇那場戲)
我想罵臟話。
論裝小資……人家《一起來看流星雨》多坦白!
不是煞有介事地開個普洱茶館就脫俗了,真的。
你沒準還沒你的觀眾群潮呢……
全片感動我的細節(jié)只有一個,劉冬摳著嗓子吐雞湯。太真實太特別了,她演的時候身段也放得下,又倔又烈還可愛。
多一點這種戲好不好?
我最惋惜,沒有才氣的勤奮派,非把自己當成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天才,還自戀著。
結(jié)束之后,一位姐姐調(diào)查觀影意見,親切地問:被感動到哭的觀眾請舉一下手可好?
大家怔了怔,頭扭來扭去互相看,然后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比劃了一下。
姐姐歡暢地笑:看來,大部分朋友都很受感動呀!謝謝!至于少部分……
……………………
為什么之前的笑場,可以裝作一點都聽不到呢?
我默默地在想,如果我以后處在相同的角色,希望自己可以盡量客觀點。
吸取到的教訓有:
A、勤奮派一定要夾著尾巴做人,觀眾定位要定好,題材要謹慎挑,情節(jié)要老實……你當觀眾是傻子,也別當電影節(jié)評委是傻子,大家刁鉆又雞賊的。
B、電影最適合講一段故事,其次抒發(fā)情緒,最糟糕才是講史。
C、和主角無關(guān)的、獨立發(fā)展的線索盡量少寫,太亂。
D、拿死人當噱頭確實不好?;罨钏懒?個,死法又乏,實在死麻木了。
E、拿進監(jiān)獄當噱頭,確實也不好。
F、添油加醋可以,灑狗血也可以,比例最好不要超過真情實感的20%,觀眾不2的。
另,那么漂亮的劉冬被拍得好丑??!人家明明是有性感輪廓的小巴掌臉的,在片子里變成大餅方臉(小人之心一下,難道導演大人看中的就在于此么……),她后腦勺略扁,還非給梳兩個小辮子,化妝太可惡了。
劉冬的氣質(zhì)明明適合溫婉女人味,額頭前光光的干干凈凈的,一根雜毛都別有。
4 ) 《80’后》心靈痛史
完全不經(jīng)意間看到《80’后》,當時還叫做《天長地久》。入了戲才憶起:去年東京電影節(jié)有部中國片似乎就叫做這名字。
影片的入戲之快令我詫異??磻T了因陋就簡、拖泥帶水的國產(chǎn)小片,這部片子先聲奪人的利落開場和通透的畫面質(zhì)感,完全不像一部處女作!
這是我第一次在銀幕上看到八零后細膩而完整的成長印跡。同樣走過的日子,從九十年代之初的市井生活、香港回歸、到非典、奧運,縈繞首尾的張國榮歌聲,一個個標志性的時代節(jié)點,每每令人感同身受。更為難得的是,即便刨去這些公眾記憶,影片中那些個體性的經(jīng)驗也足以令人動容。男女主人公跨越十多年的愛情還有他們各自家庭的波折與苦難,在成功地喚起觀眾懷舊快慰的同時,深深觸痛著每個人成長中的都可能經(jīng)歷的挫折與迷茫。
在太多的青春電影中,壞孩子的成長往事似乎總那么有光彩和值得夸耀,好孩子則往往成為循規(guī)蹈矩和乏味的代名詞。這部電影不同,故事談不上明亮,但他絕非于那些荷爾蒙分泌過剩的殘酷青春,固然也有欲說還羞的青澀戀愛、群而攻之的打架場景、甚至還出現(xiàn)了“槍”!要知道,在一部沒有警察的國產(chǎn)片中出現(xiàn)“槍”是多么罕見。但這些都不成其為影片最大的興奮點。重要的是,主人公和我們一樣地念書、考學、就業(yè),和我們一樣跟著時代的步伐往前走,從始至終沒有偏離過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成長主線!
兩個攜帶著傷疤的年輕人最終選擇不分開,愛拯救愛,舔透了傷口獲得了力量,使影片在感傷之余,具有了某種更為普泛和深沉的內(nèi)在力量。盡管我們身邊缺少片中那般清一色的俊男美女、盡管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遠不比西湖如詩如畫、盡管不時有些用力過猛、巧合過度,但因為它如此真切地捕捉和還原了八零后一代的心靈之聲,這些過于唯美的舉措,我都欣然領(lǐng)受。
影片幾無自怨自艾的文青氣,這在處女作中簡直是種稀缺品質(zhì),令人不禁好奇編劇和導演李芳芳何許人也?Google方知,她16歲時寫了一部小說,后來自己改編拍成電視劇,叫《十七歲不哭》,那是我高中階段難得被特許看完的一部片子。
演員一眾新人,女一號劉冬談不上驚艷的漂亮,但通過角色傳達出的那種剛烈和堅持足以讓人在一百多分鐘內(nèi)愛上她;男主角天生一個偶像劇模子,也表現(xiàn)出不負職業(yè)飯碗的演技。史可、石涼還有《蹉跎歲月》的趙越等資深演員作為父一輩的幫襯登場,顯示出新人導演一定的行業(yè)資源調(diào)配能力。
從制作來看,影片的工業(yè)水準相當高,沒有明顯的短板。那個美國人的攝影,估計會給杭州帶來絕不少于《非誠勿擾》的游客;林海的音樂,是他自《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之后電影原聲的最佳發(fā)揮;美術(shù)、服裝、置景乃至調(diào)色、特效也都一概毫不馬虎,比如非典隔離醫(yī)院,內(nèi)景的細致自不必說,還要鋪排出幾個大場景,一棟大樓玻璃上滿滿趴伏著的淡藍色人影,一下子將人帶回那個氣氛肅殺的03年春天。
方才走出混戰(zhàn)如泥的賀歲檔,碰到這樣一部意外好看的國產(chǎn)青春片,抑制不住的驚喜。如果說09年《非常完美》依萌對于好萊塢愛情喜劇類型的操練已讓人小有所樂,那么同樣自美國修成歸來的李芳芳則在此片中顯示出更加熟稔的專業(yè)質(zhì)素和對觀眾更為受用的情感穿透力,巧妙地將私密情感與公眾記憶相銜接、并在個體表達、工業(yè)體制訴求和主流意識形態(tài)之間獲得微妙平衡。希望能有好票房吧。
在電影產(chǎn)業(yè)如火如荼的當下,靠一個寧浩是遠遠不夠的。曹保平加油!高群書加油!伍仕賢加油!金依萌加油!丁晟加油!李蔚然加油!李芳芳加油……
中國新一代導演,該出頭了!
5 ) 這才是真相,支持JAS《天長地久》的都來看看吧,原文轉(zhuǎn)自【黃佟佟博客】
這個不是我寫的,因為不會看這個電影。也沒法給它寫評。。。
只是這個事情很讓人氣憤。
不就是欺負一個不算太知名的作者嗎?要是某匪,某溪,某漫,你敢嗎你敢嗎?
--------------------------------------------------------------------------------------
前幾個月吧,我在JAS的JJ專欄里看到她的小說《天長地久》被改編成電影“80后”,
這消息讓我覺得很開心,畢竟這文章我當時很喜歡的,而且看到自己喜歡的作者能有這樣的成績我很開心
我當時還很奇怪為什么名字什么都改了,而且劇情被改的也很狗血~
說實話,這種電影,如果不是因為JAS我根本就不會去電影院看,
今天有人發(fā)了一個博客給我看,我才知道原來還有這么無恥的人~
多的不說了,大家有時間的就把下面這篇博文看完吧~
--------------------------------------------------------------------------------
一樁知名影視人如何欺負寫手的真事兒
(2010-08-09 22:17:17)
JAS是我的老朋友,
她為人良善和氣,
當年她寫的小說在網(wǎng)上連載,我還去捧場,
后來聽說賣了版權(quán)還特別為她高興,
現(xiàn)在,這部電影出來了,
故事卻莫名其妙成 別人的作品,
我覺得這個事兒很有意思,
特別是這位李小姐說的話,
極具代表性,非常有意思,逗得我哈哈大笑,
我不得不用紅字標出來,
以顯示笑點。
如果用知音的手法來說,就是
知名影視人兩頭蒙人
版權(quán)到底是誰的?
以下是JAS對這件事的說明,
雖然不是什么大事,
但對一個作者來說,
我能體會她的心情,
我覺得今天JAS能被人欺負成這樣,
明天我們誰都可以被欺負成這樣,
所以,一定要維權(quán)到底——
關(guān)于電影八零后和我的小說《天長地久》的一些說明
JAS
2005年9月30日,歷經(jīng)一年半,我同時在晉江和后花園貼上了《天長地久》的最后一章,完結(jié)我生平第一個長篇小說。
2005年12月6日,我在后花園收到一個短消息,內(nèi)容如下:
“JAS,冒昧打擾你。我很喜歡你的小說《天長地久》,有意和你探討把它改成電影劇本的可能性。我在北京,手機:135818。。。。。.如果你在外地,可否給我一個電話,我給你打過去聊聊。謝謝。賞心”
12月7日晚上十點多,我們打通了電話,這位叫賞心的ID告訴我,她叫李芳芳,從紐約讀電影導演回來,在找小說改劇本,想把《天長地久》改成劇本拍電影。我和她聊著,心下并不相信這件事,這是我的第一個長篇,我寫得很用心,但是,我不認為它很好,而且,拍電影,這對于一個只在《女友》《希望》《都市快報》發(fā)表中短篇的我來說,實在是一個太遠太不切實際的夢想,它甚至還沒有出版。
但是她告訴我,她是《十七歲不哭》的作者和編劇。這部電視劇我沒有看過,但它的名氣我知道。
再經(jīng)過幾次的電話和網(wǎng)上的查找,我漸漸地相信了她,這還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在后花園有其它資深I(lǐng)D見過她,而當時在后花園呆著的人,對于我來說,從來都覺得有不一樣的情份。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她贊美了小說的其中一個情節(jié),而這個情節(jié)是我精心設(shè)計,但是追看《天長地久》的上萬個留言中沒有人注意到。
2006年1月,她寄給我兩個劇本,讓我觀摩,想讓我自己改《天長地久》,因為是年初我很忙,就一直沒有改,2月,她說她自己改,因為要趕時間來不及。
2006年5月,合同樣稿確定,5月17日,紙質(zhì)合同簽訂。按合同約定,預付的小部分定金到賬,余款于電影開拍前付清。
在這個過程中,李芳芳要求我盡我所能,把網(wǎng)上關(guān)于《天長地久》的轉(zhuǎn)載都刪掉,并且最好把晉江專欄上的也刪掉。并且請把要拍電影這件事保密,理由是,怕別人搶。我雖然覺得不以為然,但仍然發(fā)了幾十封EMAIL給各個轉(zhuǎn)載的網(wǎng)站,刪掉大部分后,鎖掉了晉江專欄上的《天長地久》,這個舉動導致晉江的讀者頻頻追問是否要出版了。我沒有作任何答復。
關(guān)于出版,李芳芳曾向我描繪了動人的前景,說,她一定會拍一部特別特別好的片子,會請章子怡來演女主角。然后她對我說,你別給別人出版,我來幫你出版,我出《十七歲不哭》認識好多編輯,到時候,書和電影一起出來,會很轟動。我們雙贏。你要配合我,不要隨便給那些小公司出版,我會給你爭取到很高的版稅。
相信這個前景令大部分作者心動,不得不說,我也曾經(jīng)怦然心動過。作為一個作者,當然希望自己寫的書出版,希望有很多很多人看。所以,我拒絕了幾個出版公司的出版要求。
接下去從2006年到2008年初,和李芳芳斷斷續(xù)續(xù)有電話聯(lián)系,只是越來越少。我曾經(jīng)問過電影情況如何,李芳芳說一直在努力,并告訴我很多情節(jié)不能拍、不給拍,必須改了一遍又一遍。她告訴我困難之大,請演員之難,選演員之困,資金來源之少。她說,到開拍的時候,我一定會請你來看,我會拍得很好。我說,好的,我很期待,你辛苦了。然后至2008年初,我斷續(xù)打了幾次電話,都呈無法接聽狀態(tài),從此徹底斷了聯(lián)系。
斷了聯(lián)系之后我不再嘗試打電話給她,因為我個人覺得,拍電影這件事,到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應(yīng)該是放棄了。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我不想她為難,也不想再打電話騷擾她。
我對拍電影這件事雖然保密,但是,和家人,還有和幾個要好的朋友還是提起了,并且在提起之前還向李芳芳報備,因為我實在太高興的緣故。在2008年之后,大家但凡問起,我都告訴他們應(yīng)該是不拍了,因為李芳芳再也沒有聯(lián)系過我。
2008年中,我和磨鐵簽了《天長地久》的出版合同。
2008年末,我父親病重,在杭州住院時,又問起了這件事,我一樣答他:應(yīng)該是不拍了。他很失望。
2009年初,我親愛的父親病逝。在病逝之前,他終于看到了我出的第一本書,他高興地向所有人炫耀,他說這是我女兒寫的書。
2009年9月15日下午1點50分,在中斷聯(lián)系一年半之后,我接到了李芳芳的電話,她告訴我,電影拍好了,要去東京電影節(jié)參加比賽,她說:“恭喜你也恭喜我,我們終于把這件事完成了,我沒有讓你失望,電影拍得很漂亮,我們要去東京了!”在我沒有反應(yīng)過來之前,她說:“但是JAS,你得答應(yīng)我,你一定要保密,你知道嗎,在豆瓣一搜,就是你的小說,如果大家看了你的小說,我這電影就是被劇透了,到時候觀眾就會減少,票房得不到保證。所以我要請你保密,好不好?”
她告訴我,電影中角色的名字改了,“一一”這個名字電影局不給批,因為臺灣有個電影還是電視主角叫“依依”,而且這個拷貝要賣到國外,老外不會讀“一一”,象“STAR”就很好讀。她說,但是電影名字還是《天長地久》。不過為了保密,在東京電影節(jié)參展的時候也不會寫上我的名字,但是到國內(nèi)放映的時候,一定會寫我的名字的,請我放心。
那天她說了很多,電話講了四十分鐘多。
我問她電影什么時候拍的,她說2008年下半年開始拍的,在杭州取景。我心中十分悲傷,問她為什么不告訴我,這樣我父親還能去看一眼,還能高興一點。她回避了這個話題,卻說起她母親也患了絕癥,她拍得都快死掉了,整天往病房里跑拍攝場所跑。我很想說,這跟你在開拍前跟我說一下沒有關(guān)系吧?
但是我仍然答應(yīng)了她關(guān)于保密的事情,因為她說,她為拍這個電影欠了巨款,她需要保證票房,不能提前這么久劇透。希望我能在電影公映前半個月再在我的專欄上向讀者公布這個好消息。
在最后,李芳芳說起了欠我的余款的問題,她說一個月內(nèi)一定付清。
我問了略知電影的朋友,說,防止劇透這種事好象是有的。
我保持了沉默。東京電影節(jié)開始了,結(jié)束了,她回來了,一直一直等,沒有回音。一個半月后,10月30日,我打了電話問她關(guān)于余款的問題,她說沒有錢,要到10年農(nóng)歷年前打給我一小部分,然后三月底再打給我剩下的,后來又說會在電影公映后三個月內(nèi)付給我,因為電影公映后結(jié)錢需要時間。
因為之前她答應(yīng)在10月前付清余款,我就答應(yīng)了弟弟給他一部分結(jié)婚的錢,本來不至于手緊,但父親病重欠款不少,我實在沒有辦法,在我再三的短信再三的電話催促之下,李芳芳分別于11月、12月、3月30日分三筆付清了稿費余款。而按合同,她應(yīng)該在電影開拍前,也就是08年付清。
我覺得一個女人也很難,也沒計較這些。
在這個過程中,每次電話,李芳芳都要求我一定要保密我是原著作者這件事。
在2010年2月10日,李芳芳給我打了三個電話,提出了一個要求,要求在電影的字幕上去掉我的名字,也就是合同上寫的“根據(jù)JAS小說《天長地久》改編”不再寫上,原因是:我們的電影只用了你四個情節(jié),(我現(xiàn)在不由要問:既然只用了四個情節(jié),為什么會怕劇透呢)我們補點錢給你,你看好不好?
我又驚又怒,斷然拒絕,我說,你給我再多的錢,我也不會答應(yīng)。
她于是馬上說:是啊是啊,我也曾經(jīng)是一個作者,我知道這樣對你不公平,要是我我也不會同意,這是我們電影的策劃組的意思,我會跟我的策劃組說的。你放心,我們一定會打上你的名字。
至此,我才開始覺得心冷。我跟朋友提,朋友說,你合同上有沒有寫明“根據(jù)JAS原著《天長地久》改編”寫在哪呀?到時候她給你放在片尾字幕最后一小行字,飛快掠過。我苦笑,那我能有什么辦法?
但是,愚蠢的我,仍然信守了承諾,我問李芳芳是不是一定要公映前半個月,李芳芳回我短信:公映前一周公布吧。
2010年6月25日公映,我一直等到6月21日,才在晉江專欄和微博上進行了公布,其實也是一個極小范圍的公布?!短扉L地久》雖然在晉江和后花園老讀者中傳閱甚廣,但實體書賣得并不好,所以我的專欄讀者和微博讀者也不多,我只不過是為了高興一下。而且,我甚至沒有提前半個月,只是提前了四天,我覺得作為一個作者,我有權(quán)利高興。
另一位作者知道這件事,在知道可以公開后,在微博上轉(zhuǎn)發(fā)了一個媒體人宣傳“80后”的微博(不是我的微博),說:“這是我們家JAS的《天長地久》改編的!為了網(wǎng)絡(luò)文學一步步走到今時今日,大家一定要去電影院支持票房哦?!痹撟髡叩姆劢z眾多,她這么一說,其實也是對電影的一種宣傳。
但是這時候出來一個人叫“指尖相思”,她在該微博下斥責我,說“80后”不是根據(jù)我的小說改編的,是根據(jù)李芳芳的同名小說改編的,說我借電影炒作,她是新原野電影公司的董事長,要追究我的法律責任。我告訴她我有合同,另外這件事先去問一下李芳芳再說。
我打通了李芳芳的電話,李芳芳說:“那人放P,這什么人哪,我跟你說,拷貝上有你的名字,根據(jù)JAS小說《天長地久》改編,還有根據(jù)李芳芳小說《玻璃房子》改編,那個我的小說是英文小說,沒在國內(nèi)出版過,是四五年前寫的,在美國出版的,我加了那個小說的內(nèi)容?!边^了一會兒,她又打過來,說:“我問了,是新原野公司的一個新人,啥事兒不懂,也沒看電影也不問,就這么鬧出這事兒來了,你放心,沒事的,我讓她把微博給刪了。”
過了一會兒,指尖相思刪去了所有微博,然后私信我,說她是新原野電影公司的董事長張逸云,她說,當初李芳芳把劇本給她們公司要求拍攝的時候,說的就是這是根據(jù)她自己的小說改編的,所以她維權(quán)心切,就認為是我在炒作。
這是6月22日的事情。
我向李芳芳要個說法,不然的話我公開這件事,李芳芳說,你不能公開,你一公開,受到傷害的是我,我的電影我的票房,你知不知道我都快為這些累死了。好吧好吧,我沒有權(quán)利去讓張逸云向你道歉,但是我可以發(fā)個聲明。我說好。
過了一天,6月23日,我沒有看到她的聲明,短信問她三遍,沒有答復,迫不得已再打電話,李芳芳說:“我不會拖,可是你知道,我說要開微博,我公司的人都急了,我是80后的導演呀,要開微博是一件很大的事兒,要新浪配合的,要首頁推的,所以他們都去和新浪網(wǎng)交涉了,要到25日早上才能開得成微博呢,不然這樣吧,你先幫我申請一個微博,你知道我的電腦知識不行,你幫我申請,然后把地址給我,我去發(fā)一個聲明?!?
我說,你可以自己申請啊。她說,我跟你說過了,我不能申請啊,公司不讓我自己申請啊,這樣吧晚上你申請好給我。
我沒有答應(yīng),發(fā)了短信給她,那么,我等到25號好了。
然后在24日晚的首映禮上看到李芳芳說:“在我當初創(chuàng)作這個故事的時候……”
6月25日下午,我沒有看到任何聲明,我發(fā)了短信給她,沒有回應(yīng),打了電話給她,說在接受訪問,馬上就掛了。
直到今天,完全沒有任何回應(yīng)。沒有任何聲明。
我想,我終于明白了這是一件什么樣的事兒。
現(xiàn)在是8月份了,對于這件事,我早就心平氣和,也許它能證明我是一個愚蠢的人,但是,它同時能證明的是,我是一個問心無愧簡單清白的人。
6 ) 羊頭狗肉
這部電影是典型的把命題作文的題目當話題作文的話題寫。主要講了兩個年輕男女及他們的家庭。男主家有:爸爸(坐牢)、媽媽(終于還是坐牢)、兒子(又坐牢了),女孩家里有爸爸(車撞死)、媽媽(跟情人跑國外去了)、舅舅(一直到結(jié)尾都還自由地活著)、舅舅的正牌(肝癌,死)、正牌和舅舅的兒子(坐牢,牢內(nèi)莫名其妙死)、舅舅的小三(自由地活著)小三和舅舅的女兒(被挑了兩根手筋)和女主角(還好還好)。
看出來了吧,這和80后貌似也沒有太多關(guān)系,至少表面上是這樣。以上任何一個人的遭遇,你街坊鄰居有幾個遇到了啊。。。
一開頭,老煽情地放一些文具盒,彈子球之類我們已經(jīng)在校內(nèi)上分享過很多遍的80后的象征物。我以為還好。
然后就開始這個離奇的故事了。其中有兩幕。1 男主角成績不足以來北京上大學,他打了一個電話問女主角:你為什么要選擇北京大學?女主角說:因為北大是最好的啊。然后男主就馬上和小三在一起了。。。 2. 男主角感染了SARS。被隔離了。一個宏大的鏡頭,在一片茫茫夜幕下,奇山聳峙,一抹手電筒的光在似乎沒有路的山上竄來竄去。突然,出現(xiàn)一排透明玻璃房,百來個穿白大褂的人在房內(nèi)走來走去。我大呼,啊,外星人基地啊。音樂也配得非常驚悚。一個長程降音之后,又突然變得柔情似水了。這時,那個手電筒變成了一個急匆匆地推開各種恐怖的隔離大門的女生背影——原來是小三冒著生命危險來向男豬腳表白愛意。。。笑死我了
我曾經(jīng)和我媽媽討論過,為什么現(xiàn)在的電視劇都很喜歡講倫理(就是家庭關(guān)系錯綜復雜)。可能是現(xiàn)在家庭關(guān)系的轉(zhuǎn)變比較劇烈,人們需要這樣的苦情戲來制造出一個更大的心理空間,于是自己的起伏也就不那么突兀了。
7 ) 愿天長地久,可誰與共鳴。
也許是對這部電影的期望值太高,所以看完之后難免的失望。加之去的時候晚了十分鐘,只能猜了猜開頭,只能等DVD了。不過回來同學問要不要去電影院看,我說隨便。如果你能忍受的了擰巴的對吧的話,就去看看吧,畫面很美,故事也很連貫,導演拍的很細膩,只是故事的陣線拉得太長,導演控制不住了。主角長的都不差,看電影的時候旁邊的男人就一直在逼逼,說就為了看女二號來看的電影。不過我覺得女一號長的比較好,尤其是放在大屏幕上看,女二的下巴好像要隔開幕布。
這部電影其實最大的問題就出在剪輯上,成也蕭何敗蕭何。片子是導演自己剪得,這保證了故事的整體完整,也沒有剪漏掉人,使影片人物很完整。但完整不代表著飽滿,甚至連主角都不飽滿,每個人都好像畫了一張好看的圖畫,就像2D的海寶,你不知道他后面有沒有尾巴。導演畢竟之前是拍電視劇的,拿著拍電視劇的手法去拍一部電影,是不可取的。最后出現(xiàn)的感覺就像現(xiàn)在這樣,故事成了段落,用時間表示,就差標個12345了。節(jié)奏不快,而且很跳。但畢竟故事要講的是十幾二十年的事情,即使是《美國往事》也不會剪到一個半小時就扯出這么多年的事情。
導演有點著急,著急去講述這個故事,所以人物一會就長大一陣子,一會就長大一陣子,而且樣子都沒什么變。之前大肆的宣傳用共同回憶串起的故事也讓人覺得很勉強,甚至覺得可有可無,即使是非典那段,都已經(jīng)安排進故事了,但又出現(xiàn)TOT的廣告詞,黃明的確很好看,化成病怏怏的更棱角分明了,但怎么就那么一個問題就成半死不活的。之前沒有任何的鋪墊就上了大學了,前面一大段都沒有鋪墊出這么一個小高潮,我覺得導演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應(yīng)該有很多東西做鋪墊,因為她的確很細膩的處理,但也很無奈,這一出唱的差理落三,本該帶出共鳴,但卻依舊平靜。
奧運那段還稍微好點,能暗示出一點人物的命運。導演好像一直在講述一個因果關(guān)系的故事,所以留下了很多的伏筆。每一處都是精心設(shè)置,包括每個配角,甚至小物件,都是精心安排好的,必定有其用處。細細的挖了劇本,也細細的拍了片子,想做的很好,這是可以看得出。至于所謂張國榮先生離世的橋段完全是導演的個人愛好,一點意義都沒有,強加進去的,其實這個可以有好的用處,只是導演沒用好,最后成了一個無聊的橋段,幾十秒的鏡頭也只能當做賣點忽悠忽悠大眾了。
但畢竟《天長地久》(請忽略《80后》這個腦殘的名字吧,人家一直叫《天長地久》,只是片商為了賺點市場就給人家換了名字,這頂多是發(fā)生在80后身上的事兒,跟80后沒什么多大的干系,導演原著小說就叫《天長地久》,這才是揭示電影的題目。以及那個腦殘的海拔也一看就跟電影不搭。原版海報是電影里的一個鏡頭,有種打開一面窗,看到的是自己的感覺。)是拿著愛情當主線的故事,一個探討白紙會不會變黃的擰巴主題的故事。時間會過去,什么東西不會變質(zhì)。男女主角在各自動蕩的家庭里,感受著與別人不一樣的親情,總歸都是沒有爸爸,總歸也不在媽媽的身邊,同病相憐又惺惺相惜,青梅竹馬又情竇初開,要完成一份一直不變的感情,其實是難的,但不是不可能的。因為并沒有得到過多少的愛,所以要么愛的豁出去,要么愛的不舍得,兩份在一起的碰撞也是一種填補,因為已經(jīng)把你定位為心中的唯一,所以一切都不失。要的就是你,既然遇見了,就別分開了好不好。而這一點,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引起共鳴了,即使迷茫和懷疑對方,但實在沒有懷疑自己,不會懷疑自己做錯了什么樣的選擇,不管是對是錯,就一直往下走著。影片的主角都沒有一個完整的家庭,在拼雜的環(huán)境之中互相疼愛,所以也更難割舍。也才可以堅韌,從遇見就真的不想分開了,沒有的時候,有了之后再失去,對他們是挺殘忍的事情。所以明遠會一直不停的重復那一句我與星辰自小就認識。以前我們會說以后會遇到更好的人,可電影里講述了一個即使有更好的人也不會要,因為就是你了,我只希望的你。
陶帥在電影是另外一條復線,把影片串了起來又帶出了另一個故事。親情是他們在沒有得到愛情之前就得到的,但親情也讓他們看到了愛情的不穩(wěn)定,有情人終成眷屬最后也可以離婚,世界到底是什么樣的白不會變黃。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想到的就是要對你們好好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剪得是別人,疼的同樣是自己,最后卻只能隔著玻璃,摸不到了,給自己找個機會,將心比心能不能換來別人的將心比心,這本來就是未知數(shù),所以最后讓陶帥也變成了未知數(shù),一個小小的倒敘,講出了一個辛酸。
電影里有個鏡頭記得很清楚,用電影插曲來說就是這么近那么遠。兩個人在轉(zhuǎn)角就要遇見,最爛俗的戲劇的方式錯過,不過那個俯拍的鏡頭真的是太妙了。要不是個轉(zhuǎn)角,要是直線,那不就見到了。同樣的距離為什么直線能看見,轉(zhuǎn)角就看不見,真是這么近卻又是那么遠。彭青小妞寫的這首歌真的挺不錯的,也因為這首歌我更加期待了這部電影。有時候兩個人的關(guān)系就是這么奇妙,明明已經(jīng)很近了,但只要沒有碰到就是遠的。就是張愛玲奶奶的那句話,這就是早了一步或者晚了一步,你就不在那里了。還有一個鏡頭,在預告片里看女主角回頭的那場戲,簡直把我弄的著迷了,但到電影里,那個鏡頭用的那么平庸。
而女二號在電影里的敘事并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是個不努力的小三而已。只是她的出現(xiàn)展示的是另一種的人生態(tài)度而已。所以說這部電影想講的東西很多,但沒有拿捏好。女二號其實相比二人,更讓人看到所謂80后的一些影子,因為你經(jīng)常能看到她身上的一些影子在周圍的人身邊看到,例如誰誰誰為了誰誰誰報考了同樣的大學,例如誰誰誰挖了人家男友,例如誰誰誰榜了大款,她集合著很多人的特質(zhì),壓縮出來,在適當?shù)臅r候出演,展示出兩種人生觀,要想看一張白紙白不白不能放張黃色的在旁邊,而是一張對立的顏色在旁邊,要不看多了黃紙,白色看著看著也黃了。
后來我在想為什么導演非要設(shè)置這么擰巴的臺詞,單單是為了忠于小說么?后來突然想起了八十年代的那部電影《楓》,那部臺詞把我雷的不停掉雞皮疙瘩的電影。好像那個時候的電影都會是這樣的講述方式,再想想《傷逝》,好像 80年代初的人開始接觸的都是這類電影,不知道這是否也是導演想創(chuàng)造初的一種共鳴。導演很希望讓觀眾從電影里找到共鳴,但只可惜太刻意就過了。即使在電影結(jié)尾,我都醞釀好了情緒,兩個人事隔那么多年之后再見,又把我震的沒情緒了。
我忘記這片子的名字是什么之后知道了,我就記得有次跟良生打電話,他跟我說了一個電影叫天長地久,導演叫李芳芳,所以讓我看,我就知道了這么個名字,找到了豆瓣的條目,那海報就已經(jīng)很美了。剛好那個時候發(fā)了《有誰共鳴》版的預告片,感覺畫面也很漂亮。我不怎么喜歡張國榮,也不愛聽那個年代的歌,但那首《有誰共鳴》真的很好聽。后來再就是彭青發(fā)了個《這么近那么遠》,我還蠻喜歡那首歌了,她寫的是天長地久的插曲。上映前一個月就開始期待,沒想到后來改了個很腦殘的名字。上映第一天給電影院打電話,結(jié)果打不通,留言說會不會上映,我看到回復的時候那天的場次已經(jīng)結(jié)束,就一場。第二天下著大雨,本來還在剪輯室,害怕會跟《我們天上見》那樣,放了一天沒人看就下線,就立馬跑上公交去看,到的時候已經(jīng)誤點。所以自己說期望太高,難免會讓人會失望。
看到很多人在校服的事情,想說句,我們隔壁的貴族學校的校服的確還真是那樣。電影里也可以看到主角家庭條件真的挺不錯,當然若有人非要往現(xiàn)實中的那所學校代入的話,我也不能說什么。這片名的確讓人有種錯誤導向性,所以一直還是當叫《天長地久》。而電影也好像一直在找尋一個所謂的天長地久,不管這樣的事情在現(xiàn)實里有沒有可能發(fā)生,但我想誰內(nèi)心里總希望有個天長地久。
申奧成功的時候,兩個人分隔兩地,沒有在一起。奧運會開幕了,兩個人身在同地,也沒有在一起。所有的盛世瑣事都過去了,平淡之中再見的人兒,愿有你共鳴,伴我天長地久。
PS:良生妹子~我等你的那篇~
8 ) 80后就是這樣的?
今晚,學校的大講堂放送《80后》,作為80后的一員,感覺這是一個非常有內(nèi)容的題材,加上小的時候?qū)Α妒邭q不哭》還是有著不錯的印象,相信這位導演可能會比較擅長拍這種青春校園風格的片子。本來是懷著很期待的心情去看的,甚至做好了心理準備在電影中間掉幾滴眼淚,但是結(jié)果卻是,大失所望~~~真的是太太太太太失望了~~完全毀了這么好的題材~
整個片子,就一個詞,莫名其妙。
80后,可以講述他們作為第一代獨生子女的成長過程;80后,可以講述他們所經(jīng)歷和見證的中國社會快速發(fā)展;80后,可以講述現(xiàn)在他們所面臨的各種困惑壓力與迷?!麄兪侨绱瞬煌质侨绱似胀ǖ囊淮?,我想,作為觀眾,要的就是這種普通,因為最普通往往才是最真實。偏偏,這部電影,除了一些雷人的情節(jié)中加入了“非典”“申奧”等一些發(fā)生在80后所生活的時代的特征元素,其它貌似和80后沒有半毛錢關(guān)系。。。
電影中的男女主角,似乎將所有可能與不可能的奇奇怪怪亂七八糟的事情集于一身,這就是80后的代表?編劇導演你們有好好了解過80后嗎?
如果說女主角老爸出車禍死了的故事還算是正常,那男主角爸媽怎么還和走私扯上關(guān)系了?老爸在獄中自殺?老媽沒啥反應(yīng)?兒子還等到畢業(yè)典禮的當天和老媽翻臉?還一直私藏槍支在書包里,你不怕走火嗎?
如果說男女主角的愛情是本片的重點,那為什么感情的積累期高中卻被輕飄飄地一帶而過?看完這部片子都沒覺得這倆人的感情到底有多深,哪表現(xiàn)出來了?
暗戀男主角的那女的,怎么能自己搞到一套隔離服偷溜去醫(yī)院呢?太假了吧?主辦方口口聲聲說的高投資是不是都投在醫(yī)療設(shè)備上了?非典當時的確挺厲害的,倆人都得了最后又都沒事也挺厲害的~~
男主角,你要是不喜歡女2,為啥要約人家出來?約了以后跟人家說不喜歡她為啥在看到自己女朋友后又摟著人家走了?為什么啊為什么?
男主角一直悶悶的,不知道到底在想什么。最后把槍丟在井里是最雷人的部分,還正好是仇人家門口的井,這不就是擺明讓人發(fā)現(xiàn)嗎?你丟進黃浦江肯定沒人找的到~
女主角居然能干到把男主角隨便幫她設(shè)計的一個房子變成真的了?那模型還找得到???她甚至當時都沒認真聽他說話~
女主角的弟弟,剪刀能隨便剪斷手筋?你當是手紙吧?居然還因為這個蹲大獄了,最后竟然為了救男主角莫名其妙被壓死送小命了,這情節(jié)實在是,太狗血了~~
至于那個司機,我就從始至終不明白這個角色是干什么用的, 還有那個后媽,這個角色的意義又在哪里?對90后的折磨?
還有,整部電影好幾次故意吊人胃口,先演結(jié)果后演原因,但是你得恰到好處???一多了就惡心了,另外,能不能來點呼應(yīng)和鋪墊?否則只會覺得做作做作做作~
太多太多讓我很無語的情節(jié)了,假到讓我?guī)锥缺罎?,此處不再列舉。
貌似這幫人自己應(yīng)該知道自己水平不咋地。電影演完了,導演演員贊助商一大堆人都上臺了,一個個怯生生的,連點底氣都沒有,李芳芳還說自己是處女A,完美主義,怎么就完美成這樣?最讓我無語的是,導演自己承認80后這個名字是后按上去的,所以影片文不對題。但是絕大多數(shù)觀眾都是沖著80后這三個字去看的,你這不是噱頭是什么?這對觀眾根本就是不負責任嘛。找了一堆托兒在下面提問題,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ps:陳楚生啊,你就自甘墮落吧~
唉,說的太狠了,可能是自己對這片子期待太高了吧。畢竟是導演的處女作,演員又都是新人,沒理由要求能拍出多高的水準。我也不是什么專業(yè)影評人員,對拍攝技術(shù)方面一竅不通,我就是個普通學生,普通80后,僅僅在這里表達我的心聲而已。始終相信,最好的電影是能帶給人感動的,若想讓人共鳴,真實最重要。這種假惺惺的莫名其妙的卻又被冠以80后這種噱頭名字從而帶給觀眾無限遐想空間和期待但結(jié)果卻沒有半點來自于對生活和人物的理解和感悟的電影,以后還是少點吧。
很久沒有看到這么“電影”的電影了,真誠感人,觸動我內(nèi)心深處。我很享受這100多分鐘的時間。對導演的處女作表示敬佩!
比較失望 不配這名兒
對80后導演寬容一點,就故事本身來說已經(jīng)很不錯了
周末我跟Suki姐姐去朝陽門博納悠唐影城看了電影《80'后》,影片青澀中透露著真實的情感,這些真實的情感打動著我……
一群看上去并不像80'后的悲情男女從頭到尾苦大仇深的講著90'后青春文學般的做作臺詞,光這一點已經(jīng)令人無法忍受,何況電影無論是制作還是技巧上都看不到一點“專業(yè)”的意思。
編劇水準還行 只是看完了 不高興
有點慢 有點亂 出租車司機是不是多余了?鏡頭是不是出現(xiàn)了幾處硬傷啊
至少讓我回顧了一番我們的青春吖帥哥小時候長得真可愛,好有愛
"愛"這么近那么遠 和媽媽一起去看的 里面既然有毛衣哥
也許這部電影不能完整代表80后,但是它故事好看,制作的精美,態(tài)度的真誠讓我看到了國產(chǎn)電影的希望
不食人間煙火的故事,美倒是很美,就是太虛了,為賦新詞強說愁!★★★
今天在北大講堂看到了這部電影,據(jù)說是國內(nèi)公映前第一次放映,還見到了主創(chuàng)們,和陳楚生~主題曲是楚生重新演繹的哥哥的《有誰共鳴》,楚生當場演唱,歌藝真的很贊~這部電影與其說是80后,不如說是一部剛好發(fā)生在80后生的人身上的愛情、親情故事更好,導演李芳芳很用心,但拍出來韓劇氣味有點濃~
每個人都將走向成熟,老去,沒有什么可以天長地久,但我們都有權(quán)利要求被真實的記憶。
導演水準很高,女主角很有潛質(zhì)
我看完電影才知道有些惡意的評論是多么地不負責任,如果這樣的電影還要被罵成爛,誰還敢做電影?
想講的太多但人生復雜的經(jīng)歷和心理豈是一部電影能夠講明白的,不過已經(jīng)很用心了,對杭州有情懷的人最能體會,西湖、美院、茶園
一個星給編劇,一個星給女主角,一個星給杭州風景,扣的兩個星是剪輯和節(jié)奏 《天長地久》,《分開我們就墜落》這倆名字多好,非得改成《80后》
這么近,那么遠。
我不是80后
這么近,那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