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看的是75集的版本,先記錄一下
1-2 阿寶:呆人有呆福,呆到極致,感天動地??阿寶的演員鄭暉好漂亮,和曾黎有幾分相似呢,阿公這個老仆真是忠心 3-4 阿繡 5-6 八大王:故事好可愛,馮生真是有點調(diào)皮呢,但是又非常有情義,有悟性 7-8 地府娘娘 9-10 竇女:悲情,女人看走眼真的是慘啊,然后竇女居然是如萍演的 11-12 峨眉一笑 13-14 封三娘:好喜歡這個故事,好有靈氣好可愛的封三娘 15 公孫九娘 16-17 鬼宅
18 荷花三娘子 19-20 狐仙馴悍記 21 花姑子 22-23 狐俠 24-25 花仙情緣 26 荒山狐女 27-28 賈奉雉 29-30 嬌娜 31-32 連鎖 33-34 蓮香 35 金釧奇情
36-37 魯公女 38-39 陸判 40 罵鴨 41 良琴知己 42-43 梅女 44 冥間酒友 45 翩翩 46-47 喬女 48 瑞云 49 殺陰曹 50 生死情
51-52 書癡 53-54 田七郎 55 司文郎 56 無頭案 57 佟客 58 雨錢 59-60 西湖主 61 水莽草 62-63 香玉 64 細(xì)侯 65 仙媒
66-67 辛十四娘 68-69 鸚鵡奇緣 70-71 嬰寧 72-73 云翠仙 74 袖中奇緣 75 鴉頭
好懷念啊,最近重溫舊夢,好喜歡這部,沒有沒有浮夸的演技,沒有殺馬特的造型,沒有只知道賺錢的導(dǎo)演,沒有長相現(xiàn)代的不能更現(xiàn)代的演員,沒有那么多狗血到爛大街的故事,有的是真正敬業(yè)的演員,有的是對于原著的高度的詮釋,有的是古風(fēng)古色的造型和配樂,有的是只屬于那個年代的純樸,那個年代的演員,即使是最不起眼的小人物,舉手投足之間也滿滿的都是戲。因此時隔十多年我依然深愛著這部劇。這一版聊齋不論是對于劇情還是詮釋都是對于原著的高度還原。聊齋的故事雖多以愛情友情為主,但是無論是男女之前的愛情,還是朋友之間的友誼,互相之間更多的是志趣相投的知己和一見鐘情的癡情。那個年代的愛情更簡單,更純樸,而且很多故事更是有著寓意,這是現(xiàn)在的劇所沒有的。感慨當(dāng)年純樸也越發(fā)感覺到現(xiàn)在劇中的空洞和無聊。
不愧是經(jīng)典,節(jié)奏快,敘事清晰,雖然沒有字幕,但是演員臺詞功底都很厲害,完全可以聽清楚說的啥。雖然不能用現(xiàn)在的三觀去看那個時候的故事,但的確是很優(yōu)秀的作品 最近跟老媽重溫87版聊齋,真的不愧是經(jīng)典,雖然也有一些小瑕疵,比如八大王里黃二娘說一天24個時辰,地府娘娘里螭(chi)讀作li,在東北的故事里有芭蕉樹這種南方的植物,還有男演員普遍偏丑(?_?)但總體來說瑕不掩瑜,每個故事都是經(jīng)過精雕細(xì)琢的。最優(yōu)秀的就是選角,比如阿寶就是才貌雙全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大小姐樣子,阿秀就是俊俏的小村姑,或嬌憨或美艷,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一水的錐子臉大眼睛,也沒有30多歲眼神帶有疲態(tài)的女演員去演13歲的匪氣少女(不是說該演員不好,只是角色太不合適)。另外看慣了拖拖拉拉的注水劇,節(jié)奏之快也令人嘆服,有誤會自己去解釋,說理解對方馬上就和好,完全沒有你來我往的窩囊感。還有演員臺詞功底,那是真的是強,沒有字幕完全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一個離不開字幕的觀眾都能老老實實在那坐著,看完一集又一集。服化道、音樂就更不用說了,女演員發(fā)型都是自己頭發(fā)搞的,看著就很真實。
還是希望國產(chǎn)劇能越來越好吧。
精彩:賈奉雉
喜歡:嬰寧、書癡、仙媒、佟客、公孫九娘、翩翩、辛十四娘、西湖主、喬女、良琴知己、田七郎
可以:魯公女、連城、瑞云、花姑子、香玉、阿寶、殺陰曹、竇女情仇、袖中奇緣、鬼宅、地府娘娘、八大王、荒山狐女、鸚鵡奇緣、梅女、花仙奇緣、金釧奇情、封三娘、連瑣、冥間酒友、罵鴨、狐俠、蓮香、嬌娜、生死情、雨錢、無頭案、云翠仙、陸判、司文郎、水莽草
不喜:阿繡、細(xì)侯、荷花三娘子、狐仙馴悍記、鴉頭
以前資金少,尚能拍出如此經(jīng)典的作品?,F(xiàn)在拍的都是些什么玩意。
所謂,金錢只能是創(chuàng)作動力的次要來源。
而創(chuàng)作者的熱情,對作品的熱愛才是好作品的主要的直接的來源啊。
想到那個年代,在那么有限的條件下,上百位創(chuàng)作者,憑著一腔熱情,憑著對優(yōu)秀傳統(tǒng)作品的熱愛,費盡心血,自掏腰包,把書里一篇篇故事給演活了,讓我這個在2021年的人第一次看就深深迷住了...
不論是場景,還是人物的對白身段都是那么有韻味,回味無窮...
今后再也沒有那樣的取景了,因為現(xiàn)在化進程下,那些古村落再也看不到了。
今后再也沒有那樣絕色的女演員了,因為現(xiàn)在信息爆炸,劣質(zhì)信息垃圾信息太多,同時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導(dǎo)致人們的氣質(zhì)已經(jīng)變了:思慮多妄念多,變得神氣散亂,油膩俗氣??吹絼≈械拿琅街裁唇姓嬲臍赓|(zhì)(就憑一個身段就秒殺現(xiàn)在),而現(xiàn)在審美又變得畸形,不比不知道,覺得現(xiàn)在的美女還挺不錯的,一比就知道現(xiàn)在的簡直叫粗陋。。
今后再也沒有劇作者能投入這么多精力做做一件作品了。。
從前的作品演出來的感覺就是古代的樣子,龍?zhí)椎谋硌荻寄敲戳鲿痴鎸崱?/p>
現(xiàn)在的古裝劇真是濃濃一股矯情味。
我太喜歡這個版本的聊齋了,感覺甚至比紅樓夢都有趣好看。
感覺也不用那么悲傷。
在信息爆炸年代,可能一些劣質(zhì)信息,能在初期憑著獵奇新鮮來占據(jù)市場,但我相信,金子總是閃光的,當(dāng)大眾對這些劣質(zhì)信息感到厭倦時,對優(yōu)質(zhì)內(nèi)容的需求呼聲越大時,我們民族的關(guān)于美的作品,比如古詩詞等就會大浪淘沙,就會水落而石出了!這純粹是一個審美的問題。
看完不敢出去撒尿。
小時候很害怕,現(xiàn)在重看無比美好,真想結(jié)交那些狐仙鬼神為友。
一看顧問名單就震驚了:文懷沙、馮至、陽翰笙、曹禺、謝晉……
一直記得片頭那個燈。。。
剛開始的鬼火哀鳴
還記得是和姐姐一起躲在被窩里看,看到緊要處姐姐總是用被單蓋住臉,問我過去了沒?過去了沒?
87版聊齋可以說升華了原著的存在。不僅繼承了蒲松齡對世道昏聵、人心比鬼險惡的諷刺,更是剝離了書生意淫美女、搖身人生贏家的膚淺橋段,每一處的改編都使作品更深刻。對恐怖氣氛的營造就不必說了。順便問候廣電總局全家。
聽到片頭曲一開始的時候鬼火那聲音就嚇得半死 還是要看 童年永遠(yuǎn)的記憶
學(xué)前班作業(yè)做完我媽才讓看,當(dāng)時這就是我的娛樂活動,他們上班我自己在家看鬼片,竟然沒有嚇?biāo)?!感覺自己像凡爾賽的玫瑰…
開頭那個音樂太慎了。。小時候一直對它有陰影
小時候嚇得老子不得了
沒看全,那《畫皮》著實嚇到我了。
你也說聊齋,我也說聊齋,喜怒哀樂一起那個都到那心頭來。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愛。笑中也有淚,樂中也有哀,幾分莊嚴(yán),幾分詼諧,幾分玩笑,幾分那個感慨。此中滋味,誰能解得開?誰能解得開…書生癡情,鬼妖主動
這版聊齋明明就沒拍畫皮,真不知哪來那么多腦殘張口閉口被畫皮嚇得不行…
光開頭那個“嗚嗚嗚嗚”就把我嚇趴了……
小時候看到片頭曲就害怕
你也說聊齋,我也說聊齋
當(dāng)時嚇得我屁滾尿流,還記得開頭寒風(fēng)中那盞孤燈,配著沁人心脾的“仙樂”,絕對刺激!
想起少年時多少個夜我們那一片的男女老少聚集一堂聊齋神韻了,尚記得鸚鵡奇緣惹下我的熱淚,偷偷抹去,怕別人看見我一男子落淚,尚記得書癡嬰寧阿寶...
在那個文化資源十分匱乏的八九十年代,這實在是經(jīng)典啊。多少年過去了,新版聊齋電視劇電影拍了N多,濃描厚妝、嗲聲嗲氣的港臺腔、現(xiàn)代范都入不了我的眼。這部經(jīng)典,哪里是寫鬼寫妖,分明是寫人世。種善因終得善果,自作孽不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