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巡禮片的鼎盛陣容和閃回敘事之精彩,很難不期待這部TVB年度大戲??上г谘捕Y片中借由李蓮英半世人生折射半部晚清史的宏大格局,正片劇情反而局限于太監(jiān)們的小打小鬧以及早已看厭的后宮爭寵俗套,頓失大片風范??ㄋ疽矅乐乜s水,除了主演的黎耀祥和米雪,勉強還有邵美琪和岳華算半個大牌,其余演員都不太撐得起場面,梁烈唯的同治正應(yīng)了一句“穿起龍袍也不像太子”的老話。不得不說巡禮片到正片的落差實在太大,不禁小有失望。唯一的亮點是陳國邦飾演的彭三順,小人賤格嘴臉刻畫得入木三分。他是TVB又一位戲精級別的金牌綠葉,我從來都很贊賞他的演技,如果今年他能憑此角色勇奪最佳男配角,我絕對舉雙手雙腳贊成。
跳著看完了《大太監(jiān)》,后半部分的觀感與前半部分差很多,對這部戲豆瓣評分也確實算公道。
有人說它是太監(jiān)版《金枝欲孽》,不可否認,最初的幾集確實有些許金枝的影子,吸引我看的欲罷不能,但是過半就開始疲軟,彈幕里不時會一遍遍刷屏,“希望結(jié)局就停在這里”。這絕不僅僅是因為結(jié)局悲慘,所以難以接受,而是劇本的情節(jié)和人物構(gòu)架方面有著重大的缺陷。
首先,從情節(jié)而言,全劇都圍繞在東、西太后斗爭之間,前邊夾雜著六王爺與慈禧的權(quán)力角逐,后邊六王爺短暫下線,再回來就成了慈禧的擁躉。(我還以為慕容復(fù)會有更大的發(fā)揮空間呢!)從巡禮片看,整體的格局應(yīng)該牽涉家國大事,而不該僅僅局限在宮斗,我一直期盼著后邊會有更多的家國大事,結(jié)果還是東太后和西太后的斗爭,調(diào)起得太高了!這樣一來,觀眾難免對二人的戲份感到疲倦,沒有《金枝欲孽》最后發(fā)現(xiàn)皇后才是大boss的沖擊。
同時,這就造成了人物塑造的問題。以來,東太后像個精神分裂, 我甚至能感覺到Maggie在努力rationalize這個角色,但編輯的鍋也接不住啊。東太后前邊悔過了,然后因為慈禧不原諒自己就又因愛生恨,興風作浪,這邏輯很有問題,倒不如把她寫成心思深重,忍辱負重。不過因為歷史劇的局限,編劇也許想多一點尊重史實,但改了那么多還在乎慈安一個人物嗎?
而且,為了合理化慈安后邊的報復(fù),編劇就得讓慈禧一直不原諒慈安,好幾集圍繞在一個苦苦哀求一個郎心似鐵,我還以為要給她倆組段百合情。同時,陳福這個人物時不時就得跳出來搞事,但是他是為了什么搞事?編劇從來都沒把這個問題交代清楚。似乎惡人不問緣由,就是惡。陳福莫名其妙要招安安德海也讓我一頭霧水,這個人物的邏輯沒理順啊。
這部劇和《金枝欲孽》差得最遠的一點,除了惡人臉譜化,還有人物轉(zhuǎn)變刻畫不足。金枝最打動人的,是劇里沒有一個純粹的壞人,都是不得已而為之,即便“變壞”,也是每人都有自己的苦衷。而這部劇里,人物黑化太過突然,而兩個主角慈禧、李蓮英成長又刻畫的不夠。慈禧基本沒什么意識形態(tài)變化,不過刺激她的也就咸豐遺詔和同治過世兩件事,為過多展開。而李同志,天吶,經(jīng)歷了兄弟被陷害致死,老婆被徒弟殘忍殺害后,發(fā)生的改變就是懂得設(shè)計別人了,這似乎和他的經(jīng)歷比有點蒼白。我能明白編劇在強調(diào)李的善,不能以暴制暴,他學會了主動出擊,但是他的婦人之仁有所改變嗎?倩蓉被殺前,他還告訴倩蓉“添壽”本質(zhì)不壞??偠灾?,他的心理變化是沒有充分展開的,從“小李子”到“大太監(jiān)”,只憑著心中的慈悲,夠嗎?
另外,《金枝欲孽》中四個人戲份是相對平均的,但是《大太監(jiān)》是明確將李作為第一男主的,但是前32集,他基本都在“拉拉扯扯”、“將將就就”,短暫的爆發(fā)之后是一如既往的沉寂。生活中很多這樣的人,但作為電視劇男主,我們渴望更多,祥叔的演技也一定可以駕馭更多的內(nèi)心戲??!
安德海被曹永廉塑造得很好,就是死得憋屈了點。凌添壽轉(zhuǎn)變有點突然,姚雙喜害死了德海該怎么處理也模棱兩可。三順小可愛真是萌翻我了,口頭禪是“好好的不行”,李蓮英最后有他陪著也算安慰。不過,他們兩個恰恰是沒有原則的人,也可能因此更能在紫禁城生活下去吧。雙喜這種認死理的愣頭青是不行的。
巡禮片的黃宗澤演的光緒沒出現(xiàn),楊怡的珍妃沒出現(xiàn),難不成巡禮拍的是續(xù)集?但今天看來,續(xù)集是不可能了。這樣的卡司在今天已經(jīng)很難齊聚。岳華先生去世了,黎耀祥憑此三封視帝,胡定欣后來封后,戲外人生,不也如戲?
片花里面有一段
慈禧扶著李蓮英的手
李蓮英雖然垂著頭
但表情陰鶩而險惡
這才是支撐我看這部太監(jiān)版劉三好的動力?。?!
為此我一直看到最后一秒啊!
最后一秒啊!
為什么沒有黑化的鏡頭??!
這才是最大的坑爹!
TVB的編劇我給你跪了
這主仆倆超凡脫俗、為國為民到了令人發(fā)指的地步
那么請問大清國是怎么滅亡的?。?/div>
4 ) 《大太監(jiān)》,歷史上的大反派不為人知的一面。
歷史上的豐功偉績,是非對錯,向來夾雜著過多的主觀辨識。那些風云人物,無論內(nèi)心世界如何,細節(jié)有否惻隱之心,最終的結(jié)果,往往會直接判定她為正派還是反派,是一代忠良還是千古罪人。慈禧如此,李蓮英亦如此。波譎云詭的后宮爭斗,步步為營的權(quán)力角逐,經(jīng)歷風云色變,命懸一線,其中發(fā)生的細枝末節(jié),又有誰能知道的清楚?我們不過是聽勝者說書,真假參半罷了。
大太監(jiān)力排眾議,叫板歷史,刻畫出了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歷史大反派。可是就如此劇監(jiān)制回應(yīng)時所說,慈禧的身份,不僅僅是一個女皇統(tǒng)治者,她更是一個母親,一個妻子,一個女人,沒有人天生心腸如蛇蝎,手段如極刑,總有一面不為人所知。歷史的描述是籠統(tǒng)的,抽象的,也是表面的,這部戲的初衷,就是想讓大家看到慈禧和李蓮英的另一面,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是啊,慈禧殺親兒,毒慈安,這都是不爭的事實,也是回顧過去,能夠直接看到的真相。可是,慈禧在做這些事情時,內(nèi)心是否有過掙扎?又是否真的有人了解呢?
當初,慈安合謀陳福陷害慈禧與安德海私通,作為局內(nèi)人,都知道慈禧的冤苦難訴??墒亲鳛楹臀覀円粯拥氖芯傩?,卻以一種嘲諷和看熱鬧的心情,來傳誦此事。說書人不完全說錯,案情確實未能得到沉冤得雪,普遍看到的是什么就會認為是什么,知道真相的人卻微乎甚微。
人性和果報,是佛法中有的課題,可是卻貫穿著每個人的一生。慈禧在后宮的生存,能夠步入垂簾聽政,必定是經(jīng)歷了巨大的蛻變,腳下的尸體,也必然不計其數(shù)??墒牵谧锨G城那樣的龍?zhí)痘⒀?,你不害別人,別人就會害你,試問慈禧怎樣善良?怎樣寬容?怎樣隱忍?她要和后宮佳麗三千爭搶一個男人,要為保命保兒與朝堂大臣短兵相接,一步錯,步步錯,最后死的尸骨無存,也不會有人可憐。所以,當時的慈禧只能力爭上游。就算是如今的社會,也是弱肉強食,你不爭取,沒人會喂給你。
而李蓮英,本是凡事將就將就湊合湊合就夠了,卻在不斷發(fā)生的爭端中,無可奈何選擇現(xiàn)在這條路。此劇監(jiān)制稱,他曾經(jīng)看到一些關(guān)于李蓮英的野史,他是一個忠心、孝順的奴才,貪污的錢都拿去給了家人,如此一類人,又真能壞到哪里去?這部劇,在無形中,就告訴了觀者李蓮英從一開始的小太監(jiān),到越來越接近歷史的權(quán)傾朝野、貪污賄賂的大太監(jiān),之中經(jīng)歷的成長足跡。
他救了雙喜,卻害得安德海慘死;他替福爺求情,險些害了慈禧害了大清;他放了添壽,卻讓自己的妻子被殺。他想凡事都不害人,就能得到最好的結(jié)果,可是這可能嗎?如果世上真有果報,那么為什么這些十惡不赦、壞事做盡的人,不能得到應(yīng)有的懲罰?他想不通,也參不透,終經(jīng)一和尚的指點迷津,他做了一個足以改變他一生的決定……
慈禧的成功,處處都離不開他人的相助。前有安德海,后有李蓮英,個個都是忠心耿耿的心腹。當然,慈禧本身也是聰慧過人,她懂得善用奴才就是最好的證明。當時的見風使舵,審時度勢是皇宮內(nèi)院的生存之道,可是安德海的誓死效忠,李蓮英的推心置腹,卻依舊如磐石般無轉(zhuǎn)移。李蓮英最終為什么會幫慈禧?因為他的決定,直接影響?zhàn)B心殿內(nèi)誰人坐鎮(zhèn),慈禧的處變不驚、善待奴才、機智過人,或有憂國憂民的一面,總有一樣讓李蓮英折服。這就是慈禧的人性,她向來無怨無悔,該做什么,該說什么,心如明鏡,毫不掩飾。
慈安的失敗,除了因為她選錯了合作人,主要卻是因為她沒有自知之明,不懂量力而行。她對人物的利用和拿捏,總是沒有十足的把握,經(jīng)常打錯如意算盤,最后只能以惶惶不可終日而結(jié)束。歷史上的慈安,總是一副溫婉儒雅,與世無爭的面孔,在后宮那樣復(fù)雜的環(huán)境里,這樣的表面,是否偽裝,內(nèi)心又在盤算什么,可能只有她自己才能知道。
添壽的所作所為,前世今生,輪回果報,其實明眼人從一開始就應(yīng)該看得出。他沒有過人的才能,也沒有堅定的意識,有的只是如白日夢般的野心。他沒有大智慧,卻有一堆足以讓他墜入萬丈深淵的小聰明。所以,他的搖擺不定,左右徘徊,總是讓他嘗到一點點甜頭就身敗名裂。因為他本身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好人,所以當倩蓉和蓮英對他施以援手,他那可憐的自尊受到威脅,以至于讓他更瘋狂的報復(fù)。不能接受別人對自己的好,就是放棄自己還能夠振作和成為正常人的機會,他今后的遭遇,必定比痛快死去還要悲慘。
兩個都是為情所困的閹人,注定后半生沒有子孫福,卻妄想能夠得到一絲愛情的甜蜜。安德海和姚雙喜同是天涯淪落人,有著一樣的遭遇,卻是不一樣的結(jié)局。差別就在于,安德海急功近利,太過張揚,太耀眼的鉆石,總是會引來同行的妒忌陷害。所以,安德海一生光輝燦爛,卻不得不為這些過去付出慘痛的代價。而姚雙喜,他只是想安安靜靜的去愛一個人,默默的去守護她,僅此足矣。于是,這份被壓抑的情感,在和碩死后爆發(fā)出來,變成強大的力量,瞬間改變雙喜的所有性情。
至少,到了最后,雙喜和蓮英的成長交織在了一條線上。有很多時候,果報其實未必真的存在,因為有太多的事情都是事在人為,只是他人的所為會起上點睛之筆罷了!但是,任何學說還是要讓人類相信有果報存在,種豆得豆,種瓜得瓜,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獲,只要不害人,自然大家都會相安無事。而歷史呢?他被人客觀的描述,主觀的評價,其中關(guān)于人性隱含的內(nèi)容,卻很難被清晰的陳述。當看一部側(cè)重點在于挖掘人性的時候,成長道路上的東西卻是非常的重要,因為不被人知的一面,才是值得深思的一面。
PS:說點輕松的話題咯!一直沒有提到三順、同治、寶音、恭親王等等,主要還是因為他們的人物性格,我沒有去太深究。不過,三順在里面真心是個活寶!他的那句“好好的不行嗎?”,無論在任何場合出現(xiàn),都會讓人想笑……而對于同治和寶音的那一段神對話,網(wǎng)上各種吐槽就不多說了……確實是很佩服寫臺詞的仁兄,如何能想到這么雷人,這么逆天的對話呢?不過,生活么,總還是有點樂趣的!
5 ) 幾十年如一日穿床板上釘釘
手賤,川大校園影視網(wǎng)有《大太監(jiān)》國語版33集全,下載最高10M/s,于是下載了,于是跳著看完了,于是后悔了。在豆瓣給了一顆星,寫了短評:
“TVB可以完全沒有細節(jié),但不能不顧情節(jié)啊,一個禍亂宮廷的老太監(jiān)幾次逼宮西太后居然都沒有被砍頭;一個和公主不清不楚的太監(jiān)在公主死后遷怒眾人還可以去掐東太后的脖子并且下了大獄都安然無恙。出了橫店的外景,還是狹小棚景的思維與配置,拿腔拿調(diào)不說,連狗血都可以幾十年如一日不換?!朵缧娘L暴》可以過家家撒潑狗血,因為當今的師奶沒有道理不講原則無視理性,而旗裝辮子下的宮廷主子起碼懂點兒禮數(shù)吧?TVB拍什么都是TVB。”
看巡禮片,尚有些大制作氣象,卡司也齊整公允,由李蓮英一生折射大清風云變幻,不算出彩,倒也中規(guī)中矩。看了正片,卡司大大縮水不說,居然情節(jié)也更換成兩宮皇太后為了名利及鬼子六爭風吃醋:東太后心胸狹窄能力有限,設(shè)各種計謀陷害姊妹;西太后光明磊落殺伐決斷,化險為夷心系大清江山領(lǐng)導(dǎo)和諧后宮朝堂;一眾太監(jiān)宮女后宮興風作浪,或義結(jié)金蘭或相互傾軋,安德海英俊有為man氣十足,李蓮英是黨的好干部太后的好公仆,更有太監(jiān)與公主的生死戀歌,開開心心歡歡樂樂一家人的閹人配宮女。諸如太監(jiān)可以隨意辭職“過平淡生活”,當主子有難又可以回京繼任本職工作的橋段就不必再表,還有皇帝無意窺見安德海在慈禧懷中痛哭便懷疑兩人奸情,難道皇帝進門沒有事先傳話的宮女太監(jiān)打個招呼?更讓人石化的是,安德海為了保全慈禧居然破口大罵“關(guān)起門來我才是你慈禧的真老公”等,為的是可以達到曝尸街頭示眾的刑罰級別以證其凈身之實而堵住天下悠悠眾口,我勒個去,替你們難為得慌,或者說是臊得慌,頭一回覺得香港人比大陸人蠢笨無趣。TVB沒有價值觀,鐵腕統(tǒng)治被美化到無以復(fù)加,沒有批判沒有超越?jīng)]有反思,只有沉溺陶醉樂在其中。結(jié)尾,光緒登基,慈禧與李蓮英城樓對話,兩人表明不畏閑言碎語共同進步,我想起來今相的自白。積極向上的如果是邪路呢?不管了,向上就好。李蓮英名言:“奴才始終是奴才?!迸砣樏裕骸昂煤玫牟缓脝??”TVB說:“TVB始終是TVB,好好的不好嗎?”
子女爭產(chǎn),妻妾爭風,屌絲自強,紈绔自毀,奸人得報,好人得道,亂世流離終究大團圓,誤會深重最后互諒解,金庸古龍水滸西游,搞笑溫情家和萬事興,TVB拍就是TVB風,陳年老鹵寡淡成尼姑尿洗腳水,幾十年如一日穿床板上釘釘。
MLGB,我怎么寫這么多?!
6 ) 怎一個編字了得!
有胡編的,沒有這么胡編的;見過顛倒黑白的,沒見過這么顛倒黑白的。之前一部《造王者》,端的是爾虞我詐、驚心動魄,雖然其中亦有不合常理、矯揉造作之處,但總體上大氣磅礴,跌宕沉浮。但這一部《大太監(jiān)》,擔綱的是金牌男主角黎耀祥和人老戲不老的國寶級花旦米雪,卻把一個好好的清史,改的是面目全非。雖然《造王者》里的趙昀可能不符合歷史,可是誰會去關(guān)注南宋積貧積弱的小皇帝,你愿意怎么改隨你導(dǎo)演的心意;但是清末叱咤風云幾十年,堪比清廷武則天的慈禧太后,其寵宦安德海、李蓮英的一番故事早已經(jīng)是家喻戶曉,慈禧大清第一妖后的“美名”也早已是家喻戶曉,就像你隨便找個人說劉備封的不是“五虎上將”是“四虎上將”給人的感覺一樣(歷史事實是四虎上將,沒趙云什么事),你非得叫狂傲出宮被丁寶楨所斬的安德海變成死于慈禧之手;非得要到現(xiàn)在清史上一提起來就說本來身體很好、行善積德的東太后惡疾纏身、禍國殃民;非得要把明明是貪權(quán)攬政、無意歸政的慈禧太后說成是因為同治無德無能,慈禧是因為怕庸君誤國才被迫掌理政事,簡直是置清史于無物,改了個一塌糊涂。
大清太監(jiān)無詔不可擅離京師,以安得海當朝第一紅人非有合適理由都不能輕得詔旨,最后被殺于山東,他李蓮英不但可以身付江南,還可以取得如花美眷,開包子鋪以為營生,再說,身為安德海繼承人的李蓮英又何能有機會離開央央紫禁城!史上的東西二宮,史載相處和睦,雖有人言西宮慈禧一直處心積慮謀害東宮慈安,但至少到慈安突然暴卒為止一直未有過頭行動,以致史上對慈禧謀害慈安一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劇里慈禧慈安早就不和,甚至一怒十數(shù)年,直至滿朝宮女太監(jiān)皆依兩宮太后結(jié)黨為盟,互相攻伐,勢成水火,歷史豈能這樣胡鬧!更有甚者,堂堂固倫公主,一人之下,就算鐘情太監(jiān)也還有情可說(武則天尚且養(yǎng)二張為面首,深宮女人做此事,不足為奇),但是就算夫死回宮,也應(yīng)該養(yǎng)尊處優(yōu),更何況有心痛之癥,那就更應(yīng)該是群擁環(huán)伺,豈有可能躲在宮僻由一個小太監(jiān)雙喜單獨照料,還能讓上至太后下到宮女一概不知?笑話!
感情之事,不可不加,但也不可亂加?!对焱跽摺防锏膸锥螒偾?,尤其是余靖和董昭之女的愛情,加的正是火候,與劇情相輔相成,推動劇情向前發(fā)展。其他幾段戀情也如是,雖有不當之處,但從不妨害中心表達,故事發(fā)展。但《大太監(jiān)》故事置于一個外是洋人為患,內(nèi)是朝臣爭權(quán)的大亂世之中,按說不管是可歌可泣的愛情還是精彩絕倫的斗智,都應(yīng)該是信手拈來,輕而易舉。但是導(dǎo)演所演繹的幾段愛情,除了個人的情感波動以外,實在看不出與那個時代、那個風云變幻的政局有什么影響。比如安德海在外娶妻,這在當時可謂常事,更何況是宦官之首的安德海。為了一個青樓出身不但肉體骯臟而且靈魂低賤的婊子要死要活能表現(xiàn)出什么呢?安德海識人不明嗎?還是李蓮英作為一個“兄弟”有情有義?這又跟當時的時局有什么關(guān)系呢?不過是一件每天都能發(fā)生幾十上百件的家庭瑣事而已。還有倩蓉和伯倫、倩蓉和李蓮英之間的愛情,作為大清朝最后幾十年執(zhí)掌宮禁的閹人之首李蓮英來說,只是不停的在講他的民間愛情如何如何是不是也太不會選著眼點了。相反,作為洋務(wù)運動的先行者和推動者的六王爺奕似乎只會呼吁一下同文館開辦與否,或者是自行車怎么騎;同治一朝最大的宮廷矛盾:皇后阿魯特氏和慈禧之間的矛盾似乎除了剛開始選后時的風波后便歸于平淡,在故事開始時塑造出的才德兼?zhèn)淇胺Q女中丈夫的阿魯特氏也歸于平淡,不談國政、不談江山,成為了可有可無的配角。那個時代的很多重要的宮廷大事,比如說和各國簽訂各種不平等條約啦、洋務(wù)派和保守派的國策之爭啦、湘淮系重臣登上歷史舞臺啦以及連發(fā)的各省教案等等,要不就是一字不提:后來慈禧最倚重的李鴻章不見蹤影、湘軍淮軍將領(lǐng)充斥朝廷更是不見所聞;要不就是一帶而過:與洋務(wù)派為敵的保守派大將倭仁只是在提到同治的時候一帶而過,各大教案也只是只聞雷聲。
有人說,《大太監(jiān)》只不過是走清廷宮斗劇的濫觴,但是,人家《金枝欲孽》的時代,國家升平,天下無事,你愿意無事生非的斗那就斗好了;但是慈禧的時代,內(nèi)憂外患,講天下大事就已經(jīng)忙得四腳朝天了,你還要斗,你選幾個無名小卒斗就好了:像最初的彭三順和佟天壽(事實上,《金枝欲孽里面的四大“斗星”在歷史上也是無名之人,只有無名之人才可以讓導(dǎo)演盡情發(fā)揮),不,要選歷史上早有定論的人來斗,還要選歷史上早有定論根本就水乳交融的兩位東西太后來斗。人家是無風起浪,你這連水都干了還要起浪,看得人只得說一句:編劇,I 服了YOU!
三順一哎呀,我就想笑!!哈哈哈哈
無論是演員陣容還是對白臺詞的設(shè)計都是TVB一流水平的,雖然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這改編的還是有點偏頗了。再回到劇集本身吧,全劇最大的敗筆就是姚雙喜這個御藥太監(jiān)的角色了,明明是個溫良之人后面給他寫了一條魔怔的復(fù)仇故事線,人設(shè)和劇情完全鎮(zhèn)不住腳,明明是因為他的自私自利出賣了安德海害死了公主最后卻正義凜然大喊人性本惡去復(fù)仇,太難看了。當年的TVB其實很多人都能獨當一面當主角的,像這劇里的梁烈唯演得皇上和陳國邦演得彭三順,雖然是配角但依舊讓人印象深刻,就更別說主演祥仔和米雪精彩的對手戲了,整體可以打7分,扣的分數(shù)基本都是雙喜那條線。
不管是黎耀祥還是米雪還是邵美琪,戲窮到要專寫一部太監(jiān)的戲還叫大太監(jiān)來作為臺慶劇可見TVB有多墮落!堅決不會看!
作為《甄嬛傳》的腦殘粉,大膽預(yù)測五年之內(nèi)古裝戲沒法超越嬛嬛了,TVB還拿《大太監(jiān)》當臺慶戲,那咱能不能花錢置辦點好戲服,好頭套啊,發(fā)髻后面連攥兒都沒有,大清氣數(shù)盡了,也不差這點錢吧!
剛想說前兩集還看的過去第三集立馬回歸原有水準。。。。。嘛,對港產(chǎn)宮廷片不好期望值太高。。。。這劇就是不停的洗白所有人,三順從第九集開始突然傲嬌起來了,萌的一口血
避免不了惡俗和小打小鬧。但還是比較激烈的。大于三星小于四星。
悄悄的把四顆星改成三顆星!
好一群面泛桃花,春心蕩漾的公公,是拍“大清F4”嗎?
劇本簡直人神共憤。
我真的越來越無法接受TVB模式化的臺詞敘述方式了,能讓我堅持看下去唯一的理由就是TVB男星全都成了太監(jiān)
可以繼續(xù)往下面看。
好好的不行嗎?三順的口頭禪多好。終于追完了,演的可圈可點,就是結(jié)尾收的有點唐突。
顛覆對內(nèi)臣的三觀啊。。。。
歷史上的李蓮英真正是怎樣的人已經(jīng)不得而知。很喜歡黎耀祥的詮釋。黃浩然也在黎耀祥眼前不怯場,慈禧還是米雪更適合吧。
自古皇上是帶綠帽子最多的人,對嗎?
看到抱著光緒登基的時候飆淚~( >﹏<)
此劇亮點絕對是傲嬌三順 ,圣母蓮英, 俊俏德海, 中二皇帝的N角基情. PS TVB是要逆天了,大冬天螢火蟲和雪花齊飛 ,90年代日美德引進紫薯也穿越過去,30集劇情除了像背書一樣的念白便空洞無物, 宮斗片還加一段不倫不類太監(jiān)格格純愛拖長劇情.
黎耀祥的戲還是愿意看的
胡定欣又一次死在了黎耀祥的面前
好吧……套用一句大麻的話,TVB的男星們?nèi)砍闪颂O(jiān),是件不能細想的事兒。夠俗,戲多,苦情點也不少。這就是男版金枝欲孽啊~追之~目前進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