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首先花點時間談談這部電影的名字。韓語原名叫??(工作,日語詞),但是這個詞的含義并不是job,而是maneuver。所以兩岸三地的譯名都將重點放在了男主角的北派(向北方派遣)特工身份上——《特工》(陸)、《北風》(臺)、《北寒諜戰(zhàn)》(港)。英文名則叫The Spy Gone North. 這是一部相對“硬核”但是反常規(guī)的諜戰(zhàn)電影,全片中很少動作戲(男主角槍都沒摸過幾次),戲份最多的女人大概是片尾飾演她自己的李孝利,故事情節(jié)和氣氛都是通過大段的對手戲鋪開的。此外,時常穿插著的新聞和政治人物演講與不斷變換的背景(電影里很大一部分情節(jié)都是在北京發(fā)生的——雖然取景地不是北京,而是香港和臺北)也使得作為外國觀眾的我們如果對當時的半島情勢不夠了解,很難get到里面的點(對應的,韓國觀眾可能也聽不懂“說是明后年香港就回歸了”之類的臺詞)。
開頭就是雨夜中行駛的韓國情報機關——國家安全企劃部(前身是中央情報部KCIA,之后改為國家情報院NIS,都比安企部的名字有名)的黑色高級車(誤),播放的新聞是北方宣布拒絕IAEA對寧邊核設施進行檢查并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事在1993年)。在這樣的背景下,安企部策反了一名來自中科大(原文為“中國技術大學”)的朝鮮族核物理教授,獲取了北方開發(fā)核武器的情報。題外話:電影里93年中科大的教授月薪只有45美元,怪不得被策反了。93年的45美元按匯率相當于250元人民幣,在職工平均工資不到70元的時代也不算特別多。 男主角樸皙映以曾經在韓軍情報部門服役過的退役軍人身份,懷著“勝共與統(tǒng)一是我們的目標”(韓國軍歌《鄉(xiāng)土防衛(wèi)之歌》)的“崇高”理想,成為了一名安企部北派特工,主要目的是通過和北方對外經濟委員會外派的企業(yè)展開貿易,伺機打入北方內部,獲取內線傳遞出來的寧邊核設施情報,代號“黑金星”。
為了讓他打入北方高層,男主角的上司崔室長爆料了北方用中國產的商品冒充自己出產而入境的事情,導致張成澤(他當時還只是個副部長)的弟弟張成勛在中國被捕,急需一筆錢去營救他以及賠償訂貨商。男主角就這樣,以一個一心逐利的商人形象裝上了饑不擇食的北方對外經貿委員會處長李明云。李明云和他身邊的反間諜部門軍官鄭武澤幾番試探,終于相信了他的身份。男主角還搞了一批假勞力士,送給李、鄭二人——李處長一看到掉在地上的金表馬上把盒子捧起來,換了一副男播音員的口氣稱男主角是“在偉大領導者【數據刪除】領導之下日漸繁榮的祖國的貴客”。
李處長和他的第一筆交易依舊是試探——李處長搞了一個假瓷瓶說是高麗時代的古董,要他幫忙賣掉。男主角如果賣得太貴就會被懷疑錢的來源;如果說是假的賣不出去就會認為沒有能力。(電影中提到的39號室即勞動黨財政會計部,據信是以各種合法和非法手段在海外獲取經濟利益的組織)最后男主角搞了一批藥品代替錢,通過了考驗。 另一邊,隨著金大中在民眾中的支持率走高,崔室長和他的領導——安企部長開始擔心金大中一旦當選,會不會威脅到自己的利益,隨即決定干預選舉。(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韓語的“???/總選舉”不是選總統(tǒng),更不是選女團偶像,而是選國會議員)這時,韓國在板門店非軍事區(qū)遭到北方用火炮進行武裝挑釁,南北局勢趨緊,這對于主張對北和解的進步派領導人、民主黨的金大中不利。結果在大選中,執(zhí)政黨新韓國黨依舊保住了自己的多數地位,以140:79領先于民主黨。崔室長和部長在辦公室談論“這次做得VIP(對總統(tǒng)的代指)很滿意”云云,鏡頭一轉,則是男主角在閱讀“青瓦臺向朝鮮秘密運輸面粉”的消息——也就是說,韓國政府用面粉換來北方進行武裝挑釁,制造緊張氣氛以爭取贏得國會選舉。這時的男主角,則只是擔心板門店事態(tài)會影響到自己“通過拍廣告趁機偵查寧邊核設施”的計劃,并沒有意識到背后的陰謀。
男主角在監(jiān)聽著雙方開會的動態(tài),聽到北方不希望崔室長口中的“共產主義者”金大中當選、聽到“朝鮮外部也要有敵人才能挺下去”、聽到崔室長用400萬美元拿來做交易只為了執(zhí)政黨當選,他的三觀崩塌了。原來,他所效忠的安企部,不是保衛(wèi)和平與自由的先鋒,而是一幫政客翻云覆雨的工具;他所厭惡的朝鮮,也不只是眼中看到的荒謬戲碼,而同樣是一群為了個人利益連嘴上念叨著的“社會主義”都可以出賣的人。 “室長,北邊政權的那些人得了共產主義的精神病。而金大中是絕對不能當總統(tǒng)的人,按照室長的說法,他也是共產主義者不是嗎?但是北邊...卻不同意金大中候補當選總統(tǒng),共產主義政權為何會反對共產主義者?” “您還不如說實話了——室長所在的集團一直需要有敵人存在著,這樣才能利用敵人刺激民眾你不過是不想放開手中的權力,不是嗎?”
在男主角彷徨的時候,他遇到了同樣為國家前途彷徨的李明云處長。他和金明秀類似,是“開眼看世界”之后覺得北方現行體制無以為繼的人之一。但是他不認為推翻現政權就會有光明的未來,而向往“改革開放”一樣的漸進式改革——這樣的類比從另一個側面也可以看到韓國人視野里,改革開放以前的中國是個什么樣。男主角從李明云處得知軍隊已經開始行動了,為了阻止這一行動,也為了通過廣告生意“證明南北有必要接觸、有必要尋求改變”,男主角決定再去一次平壤。最終,男主角說服了Kim jong-il,雙方沒有發(fā)生軍事沖突。而金大中,也成功當選。
代價就是,作為秘密交易的“最后一個知情人”,還在平壤的男主角被崔室長出賣給了韓國媒體,想借北方之手除掉可能有損“共和國最高尊嚴”的男主角。在李處長的幫助下,男主角成功逃脫,而崔室長則在新政府上臺后被逮捕。 2005年,男主角與李處長在上海的廣告片場再次相遇——這一次是真的拍廣告,由朝鮮女演員和韓國女明星李孝利一起拍攝。(片中的李孝利飾演了13年前的她自己)遙望著對方,男主角舉起了李處長送他的領帶夾,李處長舉起了男主角送給他的勞力士,二人在巨大的藍色朝鮮半島旗下遙遙對望。 到此,故事除了諷刺南北雙方權力層的陰暗之外,又多了一層含義——即使國家不同、政體不同,雙方始終是血濃于水的同一民族,不是現實所能隔斷的。
但是這并不是影片真正的結尾。結尾的字幕中寫到,2010年(這個時間點在任的總統(tǒng)正是新保守派的李明博)男主角以違反《國家保安法》為名被捕,判刑6年;2018年南北再次舉行首腦會談。
雖然片頭里說到,“一切人物和事件均為虛構”,但是對韓國近代史有一定了解的人可以看得出,該故事是改編自1997年大選前的“銃風事件”。該事件中,安企部和青瓦臺、執(zhí)政黨勾結,密謀在三八線上制造北方槍擊事件(韓國管槍叫“銃”),但是在2008年(在任總統(tǒng)還是李明博,巧了),調查機構為涉及該案的“銃風三人幫”平反并給予國家賠償,理由是2003年判處他們的緩刑證據不足。這一事件也是安企部被改組的契機之一——一如“戒嚴門”中差點被抓進去的文在寅上臺后改組韓軍機務司令部一樣。 韓國情報機關對選舉的干預,其實不是一次兩次。2013年大選和2017年大選中,國家情報院都涉嫌利用下屬“網軍”制造對保守派候選人有利的輿論,用假新聞抹黑進步派候選人。而無巧不成書的是,這兩次的進步派候選人都是文在寅——《鐵雨》中候任總統(tǒng)說出“競選3次,大選是2次”的時候,韓國觀眾應該都會會心一笑,又在暗示文在寅。
而利用“北風”,也是他們的常用手段。2016年4月13日國會選舉前,各大媒體“平均每天播出6.4條朝鮮相關新聞”,青瓦臺特別召開記者會證實2015年一位人民軍上校脫北的消息屬實。不久后的4月7日,便是寧波柳江餐廳服務員集體脫北事件,1名經理和12名女員工從中國進入韓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尋求庇護。通常為了保證脫北者的人身安全,對他們的信息要進行保密,但是青瓦臺為了熱度很快將詳細信息通報給了媒體。 2018年7月15日,經理許某在接受韓聯社采訪時表示,他并非自愿脫北,而是在國情院脅迫下脫北的(此前他曾為國情院提供情報,對方威脅說如果不脫北就暴露他的身份);12名女工在來到大使館之前也一直以為是來馬來西亞開新的餐廳而非脫北。此外還有消息人士爆料稱,韓軍情報部門也介入了此次事件。韓國國家人權委員會在2018年對此展開調查,目前尚未有結論。北方媒體則一直指責是韓國情報部門策劃了這次“綁架”,并在媒體上放出據稱是女工家屬的言論譴責韓國政府。 當對北“工作”變成了為某些人謀私利的手段,離統(tǒng)一遙遙無期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韓國國防研究院去(2018)年9月12日至10月5日針對全國1011名成年人進行的調查顯示,認為應該統(tǒng)一的受訪者占比50.8%,較2016年(61.6%)下滑10.8個百分點。而回答不應統(tǒng)一的人占比47.3%,較2016年(36%)提升11.3個百分點。 ——《中央日報》
電影講了一名韓國特工在逐漸滲透到朝鮮高層內部后,目睹了朝鮮人民的窮苦,并逐漸意識自己只是被更高層的政治集團謀取政治利益的工具,在竊聽了韓國與朝鮮雙方高層官員關于操縱韓國選舉達成的利益交換的消息后,明確了自己的立場并冒險繼續(xù)推動朝韓人民交流往來的故事。 電影中,最引人深思也最精彩的大概是特工與韓國一位官員在目睹并經歷了政治集團不顧人民疾苦只求政治利益的博弈后,慢慢對這一切產生疑問與思考,逐漸弱化了他們的政治立場,并從人民與道義的角度出發(fā),做出了他們所力所能及的努力。 影片描寫的政治集團之間的利益交換不禁令人思考——這個世界發(fā)生的事情有多少是經過精心安排的?而這一切卻只是為了少數人的政治利益,絕大部分平民只是處于被欺騙被“引導”的位置。政治集團究竟又是為了什么而存在?又是否需要存在? 韓國電影一如既往地敢拍,實在很難得!
2023年7月14日21:05:53
《特工》是CJ娛樂發(fā)行、尹鐘彬執(zhí)導的諜戰(zhàn)片,由黃政民、李星民主演, 于2018年8月8日在韓國上映 [1] 。
該片講述的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為了解朝鮮核開發(fā)真相,一位韓國特工潛入朝鮮,周旋于南北權利階級之間的故事。
20世紀90年代中期,朝鮮對外宣傳已經擁有了核武器,對韓國形成巨大威脅。韓國需要獲得朝鮮核開發(fā)的情報以加以阻止,于是,代號“黑金星”的特工樸皙映(黃政民飾)在安企部室長崔學成(趙震雄飾)指揮下,以商人身份接觸跟朝鮮高層領導有聯系的官員,抓住朝鮮當時經濟困難的弱點,幫助朝鮮對外經濟部的處長李明云(李星民飾)解決“張成勛事件”,獲得對方信任,不但潛入朝鮮,更直接面見了朝鮮領袖金正日。以此為節(jié)點,安企部策劃的廣告項目開始推進,一旦成功則韓方可借拍攝廣告之機窺探朝方核計劃。正當一帆風順之時,韓國執(zhí)政黨為了阻止宣揚南北和解的金大中當選,竟欲花大價錢求金正日在邊境制造緊張氣氛。樸皙映由此卷入了權力斗爭的風暴中
該片基本依靠于情節(jié)編排、對歷史的還原以及眾位演員的表演,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可以被看作是韓朝諜戰(zhàn)歷史和交流開放歷史的一份電影文獻報告。繼《與犯罪的戰(zhàn)爭:壞家伙的全盛時代》之后,導演尹鐘彬再次體現出緊握全局的掌控力。而影片最亮眼的部分是兩位主人公達成默契從而演變出令人難以預料的情節(jié)逆轉,以及二人之間微妙而動人的敵友情誼。影片的煽情可以說恰到好處,主人公因為職業(yè)關系情感甚少外露,編導很好地將其融入到劇情的設計之中,并最終把兄弟情表達得含蓄卻又極具沖擊力。而在影片的后半段,李圣旻與黃政民兩位演員一張一馳的精湛表演可謂交相輝映
(一)韓國電影的牌面真是太足了
(二)最后黑金星和李處長擱著人群相互守望,簡直勝過千言萬語。他們兩個都是那種為祖國摒棄了私欲的人。
(四)電影是在2018年8月8日映 ,2018年9月19日上午,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與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會談并簽署《平壤共同宣言》。
(五)和平來之不易?。∧切榱死娑l(fā)戰(zhàn)爭的人實在是太狹隘了!
顛覆韓國電影印象
在這里我要給大家推薦2018年上映的韓國電影《特工》,至今的豆瓣評分為8.4分(5.7萬人打分)。但國內未引進,原因你懂的。
說到韓國電影和韓劇,大家可能第一反應是2001年《我的野蠻女友》,2011年《陽光姐妹淘》,2013年《來自星星的你》和2016年《太陽的后裔》……等等一系列青春偶像類電影。
但基本生活常識告訴我們,一個自由國家的文化以及電影風格不可能是單一的。韓國一定有其他風格的優(yōu)秀電影值得一看。2016年的朋友圈刷屏電影《釜山行》,披著驚悚片的外皮,其實說的是人性。
而我這次推薦的《特工》則是以諜戰(zhàn)為名,講述一段政治恐怖故事。我們先來看看該片的陣容卡司。
男一號,黃政民,代表作《新世界》,豆瓣8.6分(11.7萬人打分)。
男二號,李星民,代表作《未生》,豆瓣9.3分(4.9萬人打分)。
故事梗概
朝鮮和韓國在朝鮮戰(zhàn)爭后形成冷戰(zhàn)對峙局勢。韓國方面一直擔心朝鮮偷偷發(fā)展核武器來威脅本國安全。作為「國家安全企劃部」雇員的男一號被上級委派去探查朝鮮核武器開發(fā)的虛實。男一號行事嚴謹,為了能順利潛入朝鮮,通過各種手段洗白身份,并通過所謂的“貿易意外事件”來讓朝鮮駐北京的貿易官員(男二號)被迫找到自己尋求幫助。男一號以商人的身份以此為契機,提出利益交換的條件——入朝拍攝廣告,其目的是借著選擇取景地的機會來和朝鮮線人接頭拿到核武情報。對于朝鮮來說,這也是一個創(chuàng)收機會,故通過多輪談判后合作意向達成?!?/p>
是不是感覺之后的劇情要上演秘密潛入,獲得情報后暗殺關鍵人物,但在被暴露身份后,只能殺出重圍的戲碼?——并沒有!
話鋒一轉,好戲剛剛上演,政治恐怖拉開序幕。韓國「國家安全企劃部」突然不顧核武調查工作的實施和男一號身份暴露的風險,毅然試圖通過男二號和朝鮮最高層接上頭。
是不是很魔幻?難道想當面質問朝鮮老金,你家有沒有核武嗎?其動機到底是什么?且看以下這段讓我觀影時后背發(fā)涼的對話:
朝鮮官員:就像上次總統(tǒng)選舉的時候一樣,得有個軍事行動,不是嗎? 韓國官員:只是這次不單純進行武裝示威,只要看到新聞的一個場面,就能讓國民們驚醒過來。眼下先保住安全是最主要的。所以不能選金大中,得讓他們明白這一點才行。 朝鮮官員:那就只有動用核武器了。 韓國官員:朝鮮真的有核武器嗎? 朝鮮官員:有沒有不重要,只要在韓國總統(tǒng)大選結束前,讓韓國民眾認為朝鮮有核武器,不就可以了嗎? 韓國官員:沒錯。因為朝鮮在板門店的行動,以及潛艇出動到東海之類的,真的太常見了。國民們都有一定的惰性了。 韓國官員B:朝核問題對于我們的政權而言也很有壓力。朝鮮開發(fā)核武器的事,若被公之于眾。那么韓國現政權也無法擺脫責任。根本無法對總統(tǒng)選舉起到幫助。就是用常規(guī)打擊吧。 朝鮮官員:你是指上次總統(tǒng)選舉時那種板門店挑釁嗎? 韓國官員:不,不能是上次總統(tǒng)選舉時的那種方式。彩排結束了,我們該正式表演了。我希望能穿越整條停戰(zhàn)線的,給人一種戰(zhàn)時狀態(tài)的實際攻擊?!?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朝韓關系反正在過去40年來一直是凍結著的。冰的厚度本來就厚,稍微再凍結一點,你覺得會有什么影響嗎?關于這次的酬勞費,我們準備的不是大米和面粉,而是用400萬美金。 韓國官員B:我不久前聽朝鮮人士透露,朝鮮也不希望金大中當選吧。 朝鮮官員:韓國政權長久以來,將金大中候選人打造成Communist的形象。聽說有很多人懷疑他,如果他來執(zhí)政,或許他反倒會因此對我們做出強硬政策。 韓國官員:就是啊,朝鮮外部也要有敵人才能挺下去。一旦有親朝傾向的金大中當選,你們也很難做吧。 朝鮮官員:這不就是要爭取朝韓的共同利益嘛。而且金大中候選人個子很高,親愛的將軍得仰視他才行。這種事絕對不能有。 韓國官員:朝鮮救了我們,我們肯定會壓倒性勝利啊。
當男一號竊聽到以上對話后,內心一陣茫然,事后質問其上司:
按照您的說法,金大中他也是Communist,不是嗎?但是朝鮮卻不同意金大中候選人當選。Communist政府為何討厭Communist當選總統(tǒng)?您還不如實話實說,您所在的集團需要有敵人的存在,這樣才能利用敵人刺激民眾。你不過是不想放開手中的權力,不是嗎?
以上是這部電影的部分劇情,我想借此說一下我對其的解讀。
戰(zhàn)爭即和平的底層邏輯
「戰(zhàn)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是英國作家奧威爾在小說《1984》(豆瓣9.3分,6.9萬人打分)中的名言。
「團結」這個詞其實挺有意思的。它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友誼,共贏。其實你再進一步想,之所以能夠「團結」,還包含著一個潛臺詞——「敵人」。有敵人,團結才有邏輯層面的支撐和意義。不管是人和人、組織團隊內部、國家內部、國與國之間的團結都是為了對付某個敵人,不管這個敵人是人、事、物、還是意識形態(tài)或思想。所以當一個體系內部存在不和諧因素且無法在內部化解這個問題的話,人們很容易傾向于通過尋找外部「敵人」來轉移體系內部各方視線。只要做到同仇敵愾,很多問題可能即使無法化解,至少也會被掩蓋住。所以「敵人」和「團結」是對孿生詞匯,經常會成對出現,也常被用來作為組織體系的「減壓閥」來使用。所以才會有“戰(zhàn)爭即和平”這句話,外部戰(zhàn)爭有利于內部和平。
舉個三國時期的例子。蜀漢丞相諸葛亮數次北伐曹魏。以蜀漢這蕞爾小國想要撼動當時的北方大國是何等困難。即使能有幸獲得一場戰(zhàn)役的勝利,也很難影響整個戰(zhàn)爭。但為什么諸葛亮還是執(zhí)意要打?因為蜀漢建國以來,內部派系對立,政權不穩(wěn)。當時最主要的派系是劉焉劉璋所轄舊部——益州派和隨劉備入蜀的荊州派。要是不找一個政治正確的理由——恢復漢室,來給內部減壓的話,巴蜀之地即便易守難攻,也恐怕難逃從內部土崩瓦解的結局。固才有了《出師表》中所說的「益州疲弊」。想了解更多關于蜀漢困局的話題可以參考易中天的《品三國》。
我們再把視野轉向一戰(zhàn)。一戰(zhàn)爆發(fā)的原因非常復雜,但是就德國國內而言,階級分裂,宗教分裂,經濟分裂,外加中產階級缺乏上升通道等一系列原因致使皇室和政府的威望受損,為此只能被迫利用「愛國」和「民族主義」來「取悅」民眾。而一戰(zhàn)則是在這種策略下必然導致的結果。讓人感到魔幻和不可思議的是,德國民眾知道一戰(zhàn)爆發(fā)后,居然舉國沸騰歡呼慶祝。
唇亡齒寒的利益共同體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自保是人類的本能,所以在自身利益有可能受損的情況下,人們會本能地出面干預,甚至有時候需要保護曾經的敵人。
清末的洋務運動中,李鴻章的改革策略不徹底,很多情況下只做表面工程,而并未觸及社會制度的根基。這也成了他授人以柄于后人的原因之一。故梁啟超在他所著的《李鴻章傳》中這樣評價李鴻章:
李鴻章不識國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勢,不知政治之本原,當此十九世紀競爭進化之世,而惟彌縫補苴,偷一時之安,不務擴養(yǎng)國民實力,置其國于威德完盛之域,而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挾小智小術,欲與地球著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讓其大者,而爭其小者,非不盡瘁,庸有濟乎?
使鴻章而果為權臣也,以視近代各國權臣,風行雷厲,改革庶政,操縱如意,不避怨嫌,而鴻章乃委靡因循,畏首畏尾,無所成就,斯亦可謂庸臣也矣。
是他不知道清末制度弊端嗎?不,他是知道的。他知道,如果貿然在改革初期就動了既得利益集團的蛋糕,那么連那些為后人所熟知的洋務運動中為數不多的果實可能也一個都不會存在過。所以他只能希冀于將來能「日拱一卒,功不唐捐」,而在當下,為了保存改革果實,在某些方面必須向保守派妥協(xié)。
幾十年后的戊戌變法就是個反例,康有為急功近利,革新方案中缺乏新老制度的平滑過渡。所以百日維新之后慈禧為首的保守派反撲也就順理成章了。
回到《特工》這部電影中?!竾野踩髣澆俊怪饕秦撠煂ν馇閳笏鸭椰F任總統(tǒng)對朝強硬,所以它們天然成了利益共同體。而作為在野黨總統(tǒng)競選人的金大中對朝政策較為溫和。「國家安全企劃部」的負責人為了避免部門被裁撤而利益受損,則必須保證現任總統(tǒng)能夠順利連任。諷刺的是,為了達成該目的,敵國居然成了合作伙伴。
普通人的困境
作為普通人來說,看完這部電影后最讓人細思極恐的是,隨時可能爆發(fā)全面戰(zhàn)爭的緊張局勢居然是某些人臺面下權錢交易的交換條件。
很多時候,你能看到的都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從來都是一廂情愿,因為「汗青」歷來都由強者/勝利者來寫的。尤其是在互聯網大數據feed流大行其道的今天,個人的偏好會被機器發(fā)現并反過來強化個人的固有認知。讓人以為「我知道的世界就是世界的本來面目」。
更可怕的是,人們想讓你知道“立場”不一定不是最初的“原則”或“動機”。在如今這個時代,我對于各個方面「深挖事情的真相」這個愿景持較悲觀的態(tài)度。信息化不是讓世界扁平了,而是增加了信息的不對稱性。
以上僅僅是我觀影后的一些小小感悟。我覺得這部電影的魅力就在于擊穿認知邊界后的頓悟和細思極恐吧。
點擊這里釜山行|什么病毒一旦傳播開比僵尸更可怕,可查看《釜山行》的相關影評
如果您覺得我寫的還湊合,或者是這篇文章對您有啟發(fā)。那么真誠地希望您能點擊本篇文章的“有用”并“轉發(fā)”。
作者微信公眾號:鯉魚號的舵手
南北題材是韓影里最特別的存在,大都講述站在民族和各自國家的高度期待統(tǒng)一,最終卻譜寫一曲蕩氣回腸兄弟情的故事,比如《義兄弟》等,2018年8月上映的《工作》也不例外。
二戰(zhàn)休戰(zhàn)后,韓朝被美蘇分三八線而治。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休戰(zhàn)后,韓國的諜報機構“安全部”和朝鮮的諜報機構“保衛(wèi)部”不斷地向對方國家安插間諜,持續(xù)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
《工作》以1990年韓特工“黑金星”的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以偵查朝核真相為主要目的的韓國安全部間諜代號“黑金星”的樸皙映在察覺到韓國和朝鮮領導層之間的隱秘交易后發(fā)生的故事。韓朝關系能夠破冰,“黑金星”功不可沒。電影中除了“黑金星”和個別人物可以對號入座外,大部分為了劇情而虛構或改寫,包括他與李明云的兄弟情。所以這不是傳記片,而是一部沒有硝煙與戰(zhàn)爭場面的有些無味的諜戰(zhàn)戲。
樸皙映,前韓國陸軍少校,1992年1月,在安全部內部人員的提議下,從事特工工作,為洗白身份,每天喝酒,出入賭博場所,以做生意為名借遍朋友的錢,最終變?yōu)樾庞貌涣颊?,作為代?quot;黑金星"的特工開展工作。他是1992年最早得知朝鮮研制出兩枚低級別核彈頭的幾個人之一。
李明云,金日成綜合大學學習資本主義理論并靈活運用的優(yōu)等畢業(yè)生,被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委派任駐北京朝鮮對外經濟委審議處處長,負責朝鮮全部的對外工作,以各種手段為金正日募集政治資金,是唯一能夠接觸到金正日的人物。他不輕易表露自己的情感,言語中具備說服威脅賄賂的能力,性格堅毅。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潛入到北京和丹東的很多韓安全部要員都慘遭不明原因綁架或殺害,安全部海外室室長崔學成要求“黑金星”必須從表情、衣著、行動上協(xié)調一致,成為一個徹徹底底的生意人,以確保自身安全。
樸皙映以“通過對外經濟委員會,向朝鮮權利高層滲透,掌握核武器實體,確信制止朝鮮核開發(fā)是救助朝鮮半島的唯一出路”為初心,利用援助25萬美金成功解決張成澤弟弟張成勛制造地造假一案與李明云接觸上,代表韓國與朝鮮開始了形單影只的戰(zhàn)斗。
原本想利用廣告生意走近朝鮮寧邊核反應堆附近竊取數據,不成想架起了一座密切朝韓關系的橋梁,同時,韓朝兩方政治人的丑惡嘴臉也讓樸皙映看的一清二楚。朝鮮利用古董為金日成募集政治資金;韓國適逢大選,安全部要員人心惶惶,如果李會昌輸金大中,那么他們的地位將不保,安全部也將變?yōu)閲仪閳笤?。為了?zhí)政黨的權利和一己私利,議員們向金正日行賄讓其在非軍事區(qū)域武裝示威,進行軍事行動干預,阻撓金大中當選。而金正日也為自己是韓國歷屆大選的關鍵人物而自豪滿滿,韓國離了朝鮮不行!
是想做政治還是想“賺錢”?
在崔學成們的眼里,朝韓關系已冰凍40年,冰的厚度本來就厚,再厚一點也沒有關系。
而樸皙映放下家人和生死,孤身一人履行著國家給的任務。在他心中,廣告生意不單純是錢的問題,是要以廣告為契機,證明韓國和朝鮮有必要接觸,有必要尋求改變。
樸皙映的真心,李明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他不惜一切代價幫助樸皙映,對二人來說,政治和賺錢都與他們無關,他們在乎的是半島局勢穩(wěn)定,民族能夠統(tǒng)一。
十年后的北京,第一次由朝鮮女性為韓國企業(yè)廣告做模特的發(fā)布會召開,李孝利和趙明愛代表韓朝雙手握在一起,化解南北冰凍關系,成為歷史性的突破。印有“浩然之氣”的領帶夾和高仿勞力士手表是樸皙映和李明云二人感情的見證。
其實,二刷時看到二人遠遠舉起互贈的禮物示意時,我還是被感動了,實在不解一刷時在影院里諸多韓國人笑場的含義。
之后的五年,“黑金星”一直以對朝鮮事業(yè)家的身份活動,直至2010年5月,因涉嫌違反國家保安法上的所有罪名而被緊急逮捕,6年后出獄。2018年5月,朝鮮半島時隔11年重開朝韓首腦會談,迎來半島局勢新局面。
一己之力帶動南北關系發(fā)展看起來是戲劇性的,但是歷史總是由許多個偶然組成,權利的膨脹,政治的黑暗背后,總有犧牲自我為民眾意愿而戰(zhàn)斗的人,他們無疑是最該讓人敬佩的。
除了黃政民飾演間諜黑金星、李圣旻飾演朝鮮高層李明云外,趙震雄飾演一手策劃及指導對朝間諜戰(zhàn)的韓國國家安全企劃部海外室室長崔學成,朱智勛飾演朝鮮國家安全保衛(wèi)部科長鄭武澤,李圣旻和朱智勛表演尤為突出。
之前一直不會去看南北朝問題的電影,覺得政治色彩濃重的電影太壓抑,這次為了黃大叔“強忍”著看完了兩個小時的電影,沒想到看的我熱淚盈眶。
電影的鋪墊很長,沒有太大的場面,華麗的槍戰(zhàn),只是以文戲的角度一步步講諜戰(zhàn)的故事,真正將電影推向高潮的是電影后半個小時,黃政民和李星民一同勸說首領放棄對大選前南韓的攻擊,黃被邀請去李星民的家中做客,意外收到了一個寫著“浩然正氣”的領帶夾,在那時,兩個人跨越跨越了國家和政治背景在思想上達成了一致——祖國第一。而后在黃政民的間諜身份敗露,李星民顫抖的拿槍指著黃政民的太陽穴時,黃政民說的一句“你有一個祖國,和你一樣我也只有一個祖國,什么都不會改變的”促成了兩個人的真正友誼的建立。
在黃政民用友人給的通行證逃離朝鮮時,我以為他們不會再見了——電影似乎也在按照這個方向發(fā)展,李星民被帶走調查,黃在高麗館里再也見不到他了。
電影畫面一轉,5年以后的廣告拍攝現場,朝鮮演員和韓國演員第一次見面時,意外的兩個見面了,隔著人群微微一笑,而彼此依舊保留著對方贈予的唯一的禮物:手表和領帶夾。就在人群散去,兩個人快速走向彼此時,電影戛然而止。歐亨利式的結尾也戲劇般的呼應了,兩人飯桌上說的那句話“以后廣告還是要繼續(xù)拍下去,我們會經常見面的”。
政治陰謀,權利斗爭背后的人性美,是這個片子最棒的地方,在權利和利益重壓之下,也能守護著不變的初心,一身正氣,無愧于心,無愧于祖國和人民。
71屆坎城影展首映全場起立鼓掌長達3分鐘,23屆釜山影展贏得7大獎項提名。如同男主角黃政民所說“我在接觸電影前,根本不知道有這樣的事,然而拍這部電影激起了我的使命與責任感?!彪娪肮适卤尘霸O定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講述以“黑金星”為代號偵查朝核真相的韓國安全部間諜在察覺到韓國和朝鮮領導層之間的隱秘交易后發(fā)生的故事。
原型樸采書加入國家情報院前在軍隊,這是他升少校前的照片。
他是見過金正日的韓國間諜,想到情報間諜,尤其是'雙重間諜'的確是最骯臟的一個詞。它意味著你腳踩兩只船,向各方出賣對方的情報。通過這部電影作為觀眾可以去了解一些相關的歷史背景,通過歷史讓人更加認識到南北韓權力高層間恐怖的陰謀。
層層去挖掘,也許會發(fā)現背后的故事竟如此驚悚,這個結論和我們的當下也似乎有些雷同。韓國與朝鮮的關系經常生變,影視作品也隨著風向在題材上或多或少的擦邊批判,這部根據真實歷史改編的故事在最近幾年韓國影視作品應該并不能算最突出的,《出zu車》《挖jue機》都是非常不錯的題材,當然相繼也會河蟹,很難保證這部敏感題材(當然是相對于有些此地無銀的政策來說這是敏感的)一段事件會被禁于Download。
故事的展開圍繞著漢城,北京和平壤三地,我沒有查到電影涉及地之一的平壤,大部分場景畫面是不是真的是平壤取景,無法確定,但北京的畫面的確都不是真實的北京取景,這個原因應該和這部電影的題材有直接關系,維基百科說:是將臺北市的華西街夜市打造成王府井大街,以及中山樓改成接見金正日的場景,但作為天津人,我發(fā)現一個場景是天津的解放路。
電影的片場布景很用心,即使是表現90年代的北京,即使并不是在北京取景,但街景的確有些小時候繁華街道的味道。在劇情制作上嚴謹考究,政治題材的諜戰(zhàn),能看到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以及特務的耐心與勇氣,區(qū)別于國內很多影視劇的正邪鮮明的理想宣泄。甚至多年沒有混演藝圈的李孝利,演出13年前的自己,重現廣告外交的經典時刻。
結尾很棒,其實在整部電影的后半部分已經慢慢的凸顯了電影的主旨意義,南北一家的理念,那只高仿A貨的手表,和當時還很不好意思拿出手的小禮物領帶夾,作為了彼此友誼的信物。
韓國電影在結尾怎么能一刀切掉,留下對觀眾造成的遺憾離場,當然要在表現當時真誠約定希望我們還能相見的伏筆,和情感積累的畫面,彼此第一次見面的餐館,每每坐在餐館中抬頭看到進出的顧客希望是故人的重逢。
我相信看到最后都會被抬起帶著那塊手表的手托托眼鏡,解開西裝把領帶夾摘下襯衣舉在胸前的畫面感動落淚,也正是這部電影用歷史的故事在傳遞同一個民族的親密無間的主題,不同的兩個國家,不同的兩種政治體制,但那份在人們心中的親情和友情是無上重要和永遠留存下去的。
哎喲,尹鐘彬導演的新作《特工》把常見的朝韓間諜題材,拍出了新意,挺高級的,推薦大家看看,沒有開一槍,沒有打一架,卻拍出劇力萬鈞的緊張,沒過多渲染最后時刻,卻讓人快淚目,黃政民、李星民演技有說服力,一塊假勞力士表,卻換回來真的情誼,不容易吶,正日大將軍出場有壓倒一切的張力,不愧是懂電影,愛看電影的影迷,允許朝韓拍廣告,互相交流。四星推薦。
去年的《鐵雨》,今年的《工作》,韓國類型片在政治立場上的空前蛻變已然做到了對未來的超前引導和同現實的良性互動,世界需要這樣的電影和態(tài)度。尹鐘彬依然為角色披上了Noir的風衣,但這次他們卻走向了光明。
下藥蒙眼渡船領導人見面,停電賄賂竊聽水深火熱村莊行,手表和領帶夾的兄弟情誼;意識形態(tài)皆幌子,兩個權力集團互相幫忙割韭菜維系自身存在;祖國并非執(zhí)政黨,心涼特工良知發(fā)現?;臼橇阄鋺蛲耆呐牡拈g諜片,難得
浩然正氣。
冷門佳作,韓國電影繼鐵雨之后再一次現實主義后冷戰(zhàn)時期韓朝題材巔峰之作!為什么共產主義政權反對共產主義者掌握韓國?為什么韓國自己的情報局要和朝方人員一起密謀策劃三八線對韓國武力威懾?為什么政客和資本家寧可給錢也要求朝方重啟核設施?原因就是想一起欺騙普通民眾。人物沒有善良、邪惡、忠誠和奸詐的面孔,事件也沒有被簡化成黑白,這就使得它成為一部好作品。在我們玩世不恭的人際關系中,殘酷的生存競爭讓我們很難表達心中的善意,但這種善意總是存在的。電影中的兩個主人公也是真正的愛國者,他們的信仰讓彼此同情。并不是對領導著他們的人忠誠或事業(yè)發(fā)展的雄心驅使這兩個真正的愛國者冒著被消滅的危險,共同抗議和否認發(fā)生災難可能性。韓國電影最牛逼的在于可以把郭嘉機器內幕骯臟的交易赤裸裸的撕下遮羞布放在舞臺上讓人觀賞,勇氣可嘉。
以為南北玩不出新花樣了,結果還是為之一震,和《鐵雨》是一文一武兩種選擇,但實則達到的是同一個效果;全程用文戲撐確實太考驗演員,結果幾位主演完成度都挺高,尹鐘彬導演也重歸于穩(wěn)。放下了對“無間道”的執(zhí)念后,韓國人將“臥底”魂包裹于龐雜的南北話題中,并一步步將其推上另一個高度。
前半段有點沉悶,后半段非常震撼,韓國可以拍攝這樣的題材,本身就是一種遙遙領先。
政治的,就是經濟的! 反之,經濟的,必然是政治的! 大家速速看 深刻體會!
黃政民收拾收拾干凈約等于半個梁朝偉
韓朝高層想讓兩國關系凍結得更加徹底,而分別來自韓國和朝鮮的樸皙映和李明云卻力求國泰民安,早日團聚。兩人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化敵為友,說明國家有選擇斗爭的自由,百姓也有選擇和平的自由。電影結尾兩人闊別重逢,李明云向樸皙映展示對方送給自己的高仿勞力士手表,樸皙映也亮出對方送給自己的刻有“浩然之氣”的領帶夾作為回應,這一幕感動了無數觀眾。他們有不同的國籍、性格、職業(yè),但有著共同的對和平、安定、幸福的追求。他們出生在不同的地方,但他們流淌著同樣的血液,有著共同的祖先。他們盼望著同胞早日團聚,因為他們曾經是一家人。
朝韓關系真的是一個富礦啊,這次里面的信息量更大,各種人物的反轉更大,關系上更復雜,除了兩國之間,還有韓國本身的政治黑幕。黃政民演技依舊在線,但不突出,《高地戰(zhàn)》、《共同警備區(qū)》、《鐵雨》,然后是這部《特工》。3.7
兩個老男人的隔空對望,硬生生把我這個直男看哭了。
送去屠城的木馬跑去王陵掘墓,拿來交易的古瓷用在黑市流通。比北朝鮮核武更緊迫的是總統(tǒng)的交替,比板門店炮彈更危險的是權力的表演。我在薄冰上將生死置之度外,你在酒池里為權欲推杯換盞,孩子在墳場啃噬尸骨,將軍在宮殿享用酒肉。外交里的黨派不分敵我,廣告里的明星不分國籍,效忠人民,浩然正氣。
掌聲送給李明云同志,作為一個文官,在惡魔專制之下,見識膽魄胸懷都是楷模了,哪怕勢單力薄,也要用盡全力要讓國家和人民哪怕只是變好一點點,他真的很愛國,他也真的知道怎么樣愛國!
骯臟的政治,閃光的人性。
1.黃政民個大豬蹄子!?。〕宋艺讱W巴,你還在外面送了多少勞力士你說!??!hhhh2.建議朱智勛的角色和李處長合并,不然著實有點浪費。3.結局很warm,可放心食用;最后對于特務存在之意義的思考使得全片升華,這是中國的諜戰(zhàn)題材普遍缺少的。
“為了國家和民族 就是為了執(zhí)政黨嗎?”
眾多演技派奉獻了今年又一波群像,在平壤的死人堆,在厲國的大酒店,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這種不包含一般人想法的政治,經歷了二十年還繼續(xù)存在
間諜片的天生母題就是“組織不可信”,但這部還挖出了一個新的子命題:不是國家民族不可信,是執(zhí)政dang不可信??!雙雄模式中朝鮮一方的扮演者李星民演技炸裂,把隱忍淳樸加冷血演繹得入木三分,尤其送領帶夾時的微表情,值得反復看個十遍。
又是一部驚人的韓國政治電影,開篇寫著“真實事件改編,內容純屬虛構”,兩頭的優(yōu)勢都讓它占了!最精彩的部分是第一次正面再現了北朝鮮領導人金二胖的形象,生動、具體,戲份還不少,又令人信服,看來是得益于真實事件里人物的親歷。藝術和歷史不能劃等號,卻又無法分離;人類的記憶與歷史記述又有多少來自史實,多少來自后人敘說,甚至戲說呢?韓國的這批電影藝術家們,無論對現在還是未來,都是有擔當、有責任的人。